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漏出率的比色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70
1
作者 洪庆涛 宋岳涛 +1 位作者 唐一鹏 刘春梅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的漏出率是一个稳定而实用的指标。本法既可客观衡量细胞的受损程度,也可进行药物干预的正确评价,也是进行药物筛选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细胞培养液 乳酸脱氢酶 漏出率 比色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漏出率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吝泽华 李红霞 +3 位作者 连立超 李松 杨冰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封管液封管后1min到96h的封管液漏出情况。方法中心静脉导管提前进行处理,侧孔保持水平。中心静脉导管充满蒸馏水,尖端置于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内。向导管动脉端注入等标量容积的...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封管液封管后1min到96h的封管液漏出情况。方法中心静脉导管提前进行处理,侧孔保持水平。中心静脉导管充满蒸馏水,尖端置于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内。向导管动脉端注入等标量容积的封管液(50%葡萄糖),根据不间烧杯内葡萄糖浓度计算出不同时间导管的漏出率,此过程重复15次,计算出平均漏出率。结果封管后,1min漏出率为26.6%-46.0%,2h漏出率39.2%-67.2%,24h漏出率56.5%~71.5%,48h漏出率63.7%~82.1%,96h漏出率高达71.4%-87.9%。导管封管液存在早期的快速漏出和后期的持续缓慢漏出。结论封管后导管内有大量封管液进入烧杯内;推测在体内,肝素封管后,有大量肝素进入体内,进而对凝血过程造成影响;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封管液的肝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封管液 漏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排风型纵向通风方式的峒口漏出率
3
作者 劳衡生 《地下工程与隧道》 1993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通风方式为集中排风型的双车道同向交通隧道,在车辆行驶活塞作用下峒口的污染空气漏出率与交通条件、集中排风井位置和排风率有关。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来寻求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将模型试验结果与实体隧道测定值作比... 本文主要介绍通风方式为集中排风型的双车道同向交通隧道,在车辆行驶活塞作用下峒口的污染空气漏出率与交通条件、集中排风井位置和排风率有关。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来寻求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将模型试验结果与实体隧道测定值作比较,为道路隧道峒口环境评价提供污染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纵向通风方式 峒口漏出率
原文传递
吡拉格雷钠对氧糖剥夺/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AQP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淑红 尹茂山 吴玉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61-1667,共7页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以及吡拉格雷(TSF)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水肿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GD/Reox)...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以及吡拉格雷(TSF)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水肿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GD/Reox)组、奥扎格雷钠(Ozagrel)阳性对照组和TSF治疗组,在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后6、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测定细胞体积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MTT法检测细胞损伤及存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膜AQP4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AQP4 m 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经缺氧再复氧处理,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损害加重(P<0.05,P<0.01);TSF治疗组的细胞体积明显低于OGD/Reox损伤组(P<0.05);给予TSF治疗后细胞在氧糖剥夺/复氧后的LDH漏出率较OGD/Reox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TSF治疗组与单纯氧糖剥夺/复氧相比较MTT检测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给予TSF治疗组,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Ozagrel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给予TSF治疗组的AQP4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TSF治疗能明显减轻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可能是通过降低氧糖剥夺后AQP4的表达水平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拉格雷钠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复氧 细胞体积 乳酸脱氢酶漏出率 细胞水肿 水通道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测定水中阳离子总量的实验观察
5
作者 李克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1984年第2期38-42,共5页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磺酸基团,能与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其反应通式如下。 nR-SO2H+Men+(?)(R-SO3)nMe-+nH+ 式中Men+代表阳离子,R代表树脂的网状结构的骨干部分。水中含有的阳离子与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反应,有以下几...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磺酸基团,能与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其反应通式如下。 nR-SO2H+Men+(?)(R-SO3)nMe-+nH+ 式中Men+代表阳离子,R代表树脂的网状结构的骨干部分。水中含有的阳离子与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 水样 漏出率 毫克当量 含盐量 离子交换法 物理化学处理 钠离子 实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胰岛素总漏液?拔笔前试试转一圈
6
作者 李霞 莫鹏 《保健与生活》 2020年第23期47-47,共1页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而注射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是保证疗效的前提。很多糖尿病患者反映,在自我进行胰岛素注射拔针后会岀现针尖处滴液现象.而且发生率很高。相关的医学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后药液漏出...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而注射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是保证疗效的前提。很多糖尿病患者反映,在自我进行胰岛素注射拔针后会岀现针尖处滴液现象.而且发生率很高。相关的医学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后药液漏出率高达58.3%。这导致注入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剂量减少,引起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降低血糖控制效果。因此,改善胰岛素注射后针尖漏液现象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注射 血糖控制效果 医学临床研究 液现象 滴液 需要解决的问题 漏出率
原文传递
脂肪细胞膜蛋白卵黄抗体对脂肪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姜锦鹏 赵茹茜 +2 位作者 陈杰 许雪萍 池豪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48-149,共2页
以0.1、1.0和10.0μg/mL 3种剂量脂肪细胞膜蛋白卵黄抗体处理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或经其诱导分化的脂肪细胞,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能力,以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为指标观察脂肪细胞膜蛋白卵黄抗体对脂肪细... 以0.1、1.0和10.0μg/mL 3种剂量脂肪细胞膜蛋白卵黄抗体处理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或经其诱导分化的脂肪细胞,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能力,以乳酸脱氢酶漏出率为指标观察脂肪细胞膜蛋白卵黄抗体对脂肪细胞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分析脂肪细胞凋亡情况以及油红O染色法测定脂肪细胞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抗体 细胞膜蛋白 细胞增殖能力 诱导分化 漏出率 细胞凋亡 前脂肪细胞 油红 体外培养 四唑盐
原文传递
苦豆子总碱及其两种单体生物碱对PC12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高莉 罗福祥 +2 位作者 阿娜古丽·马合木提 罗静莺 闫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26-133,共8页
目的:研究比较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的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1、0.5、0.25、0.125、0.062 5 g·L^(-1)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对PC1... 目的:研究比较从苦豆子中提取分离的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2、1、0.5、0.25、0.125、0.062 5 g·L^(-1)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酶标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渗漏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细胞内Ca^(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8(Caspase-8)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均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使细胞LDH渗漏率显著增加,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诱导细胞的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P<0.01),其中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最强(P<0.01);经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处理后,苦豆子总碱组细胞周期进程G1/G0被阻滞,苦参碱、槐定碱组细胞周期进程G1/S被阻滞;PC12细胞Bax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Bcl-2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均能明显下调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P<0.01),明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P<0.05,P<0.01),其中苦豆子总碱组蛋白表达变化最为显著。结论: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中,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抗凋亡蛋白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表达,激活细胞线粒体Caspase-8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生物碱 PC12细胞 抑制 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