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生与外生: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逻辑 被引量:10
1
作者 应若平 《调研世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9,共4页
在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过程中,村应内生力量和国家外生力量是两种重要的动力因子,它们或者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抑制,共同决定着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方向。按照村庄内生力量和国家外生力量之间的强弱对比关系。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模式可以分... 在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过程中,村应内生力量和国家外生力量是两种重要的动力因子,它们或者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抑制,共同决定着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方向。按照村庄内生力量和国家外生力量之间的强弱对比关系。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模式可以分为"自发模式"、"强制模式"、"抑制模式"和"互动模式"四种类型,从而形成了农民合作能力的不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能力 内生力量 外生力量 演变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理性观演变的逻辑与历史
2
作者 商逾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理性的产生、分裂到异化具有有限的历史必然性,其有限性只有在消除资本统治逻辑的自由王国中才能最终被打破。人类理性生成、分裂、异化和扬弃的逻辑节律是历史与逻辑地统一,这一逻辑进展与从古代质朴的、丰富的理性观、中世纪单一侍奉... 理性的产生、分裂到异化具有有限的历史必然性,其有限性只有在消除资本统治逻辑的自由王国中才能最终被打破。人类理性生成、分裂、异化和扬弃的逻辑节律是历史与逻辑地统一,这一逻辑进展与从古代质朴的、丰富的理性观、中世纪单一侍奉性理性观、近代工具性、精确化的理性观到当代批判性、超越性理性观的人类理性认识史路径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理性观 演变的逻辑 演变的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法理叙事——评《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
3
作者 朱晓喆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91-95,共5页
万斌和陈柳裕的著作《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西方法理学。在该著作中,作者提出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视角理解西方法理学的历史发展,回答了西方法理学中法律的“规律”、“意志”和“功能”等问题... 万斌和陈柳裕的著作《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西方法理学。在该著作中,作者提出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视角理解西方法理学的历史发展,回答了西方法理学中法律的“规律”、“意志”和“功能”等问题,并且对20世纪西方法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总之,该著作将西方法理思想在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下予以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西方法理思想演进的历史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 历史 逻辑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是什么”与“什么是文学” 被引量:8
4
作者 程水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73,共23页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它要求对文学作一纯粹先天的判断。文学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样具有交流与传达的基本功能。根据交流与传达的基本要素,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天普遍法则:(1)说不可说,必然是譬喻形容,而以警拔脱俗为上。(2)说不易说,必然是铺陈描述,而以尽而不汙为上。(3)说不能说,必然是隐晦含蓄,而以微而能显为上。(4)说不屑说,必然是绚文巧饰,而以夸而中节为上。文学不是非功利的,根据文学的言说动机,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验范畴体系。而文学范畴内部的概念中介性是文学逻辑演变的内在根据。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言说,所谓"魏晋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缺乏学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普遍法则 文学的范畴体系 文学的逻辑演变 文学的言说动机 诱德文学 通情文学 达欲文学 文学的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