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现状调查及群落演替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吴振斌 陈德强 +1 位作者 邱东茹 刘保元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58,共5页
对东湖水生植物的调查结果表明 ,东湖现存水生维管束植物共计 2 0科 2 5属 33种 ,其生物量约为 1,137t,分布面积仅占东湖总面积的 0 .7% ,其中挺水植物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 98%。与 195 7年、196 2~ 196 3年和 1988~ 1994年相比 ,东湖... 对东湖水生植物的调查结果表明 ,东湖现存水生维管束植物共计 2 0科 2 5属 33种 ,其生物量约为 1,137t,分布面积仅占东湖总面积的 0 .7% ,其中挺水植物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 98%。与 195 7年、196 2~ 196 3年和 1988~ 1994年相比 ,东湖水生植物的种类、分布面积和生物量进一步减少。认为造成东湖水生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包括富营养化作用加剧、过度放养草食性鱼类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东湖 水生植被 衰退 演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农户生态系统演替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凑贵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3-54,共2页
丘陵地区农户生态系统演替分析曹凑贵(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EvolutionaryAnalysisonHousekoldEcosysteminHIIIyRegions¥CaoCougui(CentralCh... 丘陵地区农户生态系统演替分析曹凑贵(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EvolutionaryAnalysisonHousekoldEcosysteminHIIIyRegions¥CaoCougui(CentralChinaAgriculd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2):53-54.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typehouseholdecosystemsandtheirevolutionarycorrelationsareanalyzedusingfuzzyclusteringandsystemsyntheticevolutionmethods,Thecauseanddirectionof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hillyregionsarerevealedandsuggestionsondevelopingeco-agriculturalconstructioninlowerproductivehillyregionsare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生态系 农业生态系 演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景观格局过程演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王明常 张淑茹 +1 位作者 白亚辉 王娟 《河北遥感》 2008年第4期10-13,共4页
利用研究区1977、1985、1999年三个时相遥感数据,获得景观格局类型分布及特点,将景观格局类型进行重组,获得近50年来长白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为了简单直观地反映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性,从景观格局单元演变方式、景观格... 利用研究区1977、1985、1999年三个时相遥感数据,获得景观格局类型分布及特点,将景观格局类型进行重组,获得近50年来长白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为了简单直观地反映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性,从景观格局单元演变方式、景观格局“增减”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结论为长白山地区具有特殊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景观梯度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并且景观梯度特征与流域地形梯度以及地貌结构特征相协调。长白山地区景观结构在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条件变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景观纵向结构从低部向上移动,横向结构从明显的景观类型梯度特征变化为单一类型景观,而景观内部结构特征则表观破碎化,为此提出景观格局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景观过程 演替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沟岭林场混交林TWINSPAN分类及演替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会儒 汤孟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2,共6页
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吉林金沟岭林场混交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并分析了混交林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将研究区域混交林分为7种森林类型,其分布特点是从白杨榆杂阔叶混交林到云冷杉红松混交林的面积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所占比例... 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吉林金沟岭林场混交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并分析了混交林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将研究区域混交林分为7种森林类型,其分布特点是从白杨榆杂阔叶混交林到云冷杉红松混交林的面积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云冷红-椴枫色针阔混交林,其次是云冷红-白杨枫椴针阔混交林,这两类混交林合计比例为55.4%,该区的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所占比例仅为8.4%。说明云冷杉红松针阔混交林是金沟岭林场的主要森林类型。演替规律分析表明,7种混交林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演替特征。总的趋势是先锋树种由强变弱,伴生树种和针叶顶极树种由弱变强,呈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最终将形成具有稳定树种组成结构的阔叶红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TWINSPAN分类 演替分析 金沟岭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吕梁山严村流域撂荒地植物群落演替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73
5
作者 张金屯 柴宝峰 +1 位作者 邱扬 陈廷贵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用DCA排序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撂荒地上植物群落演替的趋势和方向 ,用 6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综合多样性在演替过程中的变化。随着演替的进展 ,物种丰富性显著增高 ,均匀性逐渐降低 ,综合多样性逐渐升高。
关键词 演替分析 物种多样性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山迹地植被群落特征调查研究
6
作者 丁轩 刘海涛 +1 位作者 郭建华 梁海涛 《河北地质》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对保定西部露天矿山迹地126处样地植被进行调查,共发现乔、灌、草230种,隶属58科155属。研究发现,各类样地大致可分为以下群落结构:以个别优势种草本植物为主,常伴少量乔灌的草本型群落结构样地;以单一优势灌木为主,少量草本为辅的灌草... 对保定西部露天矿山迹地126处样地植被进行调查,共发现乔、灌、草230种,隶属58科155属。研究发现,各类样地大致可分为以下群落结构:以个别优势种草本植物为主,常伴少量乔灌的草本型群落结构样地;以单一优势灌木为主,少量草本为辅的灌草型群落结构样地;以个别优势种为主,多其他种的灌草型群落结构样地;以个别优势种为主,多其他种的乔灌草型群落结构样地;以个别优势乔木为主,草本为辅的乔草型群落结构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植被现状 群落特征 演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