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画中的讽刺与幽默——国画中的漫画手法
1
作者 童画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2年第11期6-19,共14页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一个举办祭祀活动的明堂,看到四面墙上分别画着尧、舜和桀、纣的画像,上古时期贤明的君主尧、舜被画得相貌端正,而有名的暴君桀、纣则被画得面目丑陋。因此,今天有一些专家认为,这种以善恶对比为题材的绘...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一个举办祭祀活动的明堂,看到四面墙上分别画着尧、舜和桀、纣的画像,上古时期贤明的君主尧、舜被画得相貌端正,而有名的暴君桀、纣则被画得面目丑陋。因此,今天有一些专家认为,这种以善恶对比为题材的绘画,可以看作中国古代漫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画手法 国画 幽默 讽刺 史书记载 祭祀活动 上古时期 丑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丰子恺散文的漫画化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正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漫画创作而步入文坛,进行散文创作,并始终坚守这两块阵地,取得辉煌成就的,除了丰子恺以外,再无第二人了。从1921年发表在《我们的七月》上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开始,丰子恺接连出版了《子恺漫画》、《... 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漫画创作而步入文坛,进行散文创作,并始终坚守这两块阵地,取得辉煌成就的,除了丰子恺以外,再无第二人了。从1921年发表在《我们的七月》上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开始,丰子恺接连出版了《子恺漫画》、《子恺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等数十部漫画集,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漫画史上的开山地位。稍后于他的漫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辉煌成就 漫画 散文创作 子恺漫画 漫画手法 散文集 中国现代作家 讽刺 瓜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画——鲁迅作品的修辞特色
3
作者 白晓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集多种修辞手法于一身,具有很强的讽刺和夸张特征。鲁迅先生是运用漫画手法的高手,他作品中的人、景、情、议无不带有很强的漫画色彩,正是这些极富特色的漫画色彩,使鲁迅的作品具有了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并拥... 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它集多种修辞手法于一身,具有很强的讽刺和夸张特征。鲁迅先生是运用漫画手法的高手,他作品中的人、景、情、议无不带有很强的漫画色彩,正是这些极富特色的漫画色彩,使鲁迅的作品具有了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并拥有了深层次的语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画手法 鲁迅作品 修辞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漫画与讽刺效果在简·奥斯汀作品中的融合——以贝茨小姐和班纳特太太为例
4
作者 李东青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暴露了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女性在社会地位和财富金钱方面的脆弱性。《艾玛》中的贝茨小姐和《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太太这两个角色就完全地阐述了这一现象。通过对这两个角色... 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暴露了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女性在社会地位和财富金钱方面的脆弱性。《艾玛》中的贝茨小姐和《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太太这两个角色就完全地阐述了这一现象。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分析,展示简·奥斯汀小说中的漫画和讽刺效果的融合。漫画性只在于表面,讽刺性是其根本。超越漫画本身,这种讽刺也是对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脆弱性的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讽刺 漫画手法 讽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天翼讽刺小说中的人物及艺术手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付根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76-81,共6页
继鲁迅之后,老舍和张天翼在中国现代讽刺小说领域里堪称“双壁”。老舍以温婉多讽,简约隽永的笔致,提供了他那些圆熟的幽默长篇,张天翼则主要在他的短篇小说中,用他那讽刺幽默、夸张、火焰般的语言,愤怒地烧毁着、无情地暴露着、有力地... 继鲁迅之后,老舍和张天翼在中国现代讽刺小说领域里堪称“双壁”。老舍以温婉多讽,简约隽永的笔致,提供了他那些圆熟的幽默长篇,张天翼则主要在他的短篇小说中,用他那讽刺幽默、夸张、火焰般的语言,愤怒地烧毁着、无情地暴露着、有力地鞭挞着三十年代中国社会一处处阴暗、龌龊的角落,用他那柄犀利、明快的解剖刀,毫不留情地挑开旧制度下一个个丑恶颤栗的灵魂,并发出愤激冷峭的笑声——张天翼的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翼 讽刺小说 讽刺艺术 讽刺性 叙述语言 漫画手法 向上爬 恋爱故事 论雷峰塔的倒掉 徘徊歧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漫画(上)
6
作者 单留 《上海集邮》 2012年第4期26-27,共2页
邮票诞生后,早期图案往往是各国帝王将相头像,后来把本国特有景物选做票图,于是邮票花样多了起来,也吸引了更多人的收集兴趣。头像也好,景物也罢,邮票经常依据已有的照片或美术作品进行设计,或者聘请艺术家根据选题专门设计。用... 邮票诞生后,早期图案往往是各国帝王将相头像,后来把本国特有景物选做票图,于是邮票花样多了起来,也吸引了更多人的收集兴趣。头像也好,景物也罢,邮票经常依据已有的照片或美术作品进行设计,或者聘请艺术家根据选题专门设计。用漫画手法设计邮票,或选用既有漫画作品做票图,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画手法 漫话 帝王将相 美术作品 漫画作品 60年代 20世纪 邮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
7
作者 孙建国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
如果要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为张天翼标识出一个准确的坐标位置,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颇有意义的重要论题。本文认为,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主要体现在通过艺术批判审丑、通过漫画手法审丑和通过喜剧手... 如果要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为张天翼标识出一个准确的坐标位置,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颇有意义的重要论题。本文认为,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主要体现在通过艺术批判审丑、通过漫画手法审丑和通过喜剧手法审丑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翼 儿童文学 艺术审丑 艺术批判 漫画手法 喜剧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人深思的深刻主题 独具一格的表现方式——评王福林长篇小说《情?》的艺术特色
8
作者 张冬青 王晓春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0-173,共4页
《情?》之文字内容、封面插图、作词作曲均出自一人之手,这在图书出版史上尚属首例。为表述对"情"的礼拜、呼唤、和疑问这一深刻主题,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作者王福林较多地运用了精炼平实冷峻的新闻语言,加快了小说的内... 《情?》之文字内容、封面插图、作词作曲均出自一人之手,这在图书出版史上尚属首例。为表述对"情"的礼拜、呼唤、和疑问这一深刻主题,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作者王福林较多地运用了精炼平实冷峻的新闻语言,加快了小说的内在节奏,使读者尽快统揽全局。作者又以每章节开头的"兴"与诗情洋溢的歌词、描绘的个个风情画面三者结合,创造出一种深邃的诗的意境。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则立足于意识流与梦境的相结合,步步深入,剖析人物内心深处,且运用杂文的入木三分和漫画的略带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些非正面人物,以针砭生活中的丑恶和那些本应抑制的欲望。而贯穿小说始终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又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福林 《情?》 杂文漫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池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川鄂 胡舟 《孝感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0-64,共5页
池莉的小说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某些消极病态因素,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但她站在市民价值的立场上来批判知识分子,在整体观照和具体描绘中有着诸多失误之处,存在着贬抑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 池莉 小说创作 知识分子 人物形象 市民立场 漫画手法 对照性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岩》的思想和艺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剑锋 《枣庄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44-47,共4页
一罗广斌和杨益言二同志经过长期的准备,先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又在这一素材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作者怀着炽烈的政治激情,以极其感人的严肃态度,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历经三度寒暑,三次重写,一次充实的修订,... 一罗广斌和杨益言二同志经过长期的准备,先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又在这一素材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作者怀着炽烈的政治激情,以极其感人的严肃态度,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历经三度寒暑,三次重写,一次充实的修订,才完成这部名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岩》 杨益言 在烈火中永生 许云峰 英雄人物 革命回忆录 罗广斌 英雄形象 江雪琴 漫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绘本资源 提高语言表达——绘本阅读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超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第19期49-51,共3页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有效表达,可以参考以下做法。一、精选绘本,搭建阅读平台研究者发现,书的主题、作者、写作风格、封面和插图、书中的角色、内容摘要及他人的推荐都是影响儿童选择图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 写作风格 适应性原则 作者意图 学习语言 漫画手法 贝琳 课外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元散曲的讽刺艺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浩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33-39,共7页
在中国诗歌史上,元曲常常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散曲起初流传于北方,亦称北曲,在当时多称为乐府,也有称为“叶儿”、“清曲”或“时新小令”的。“五四”以后,为使戏曲和清唱曲有所区别,且与汉唐乐府诗也有所区别,学者吴梅、任... 在中国诗歌史上,元曲常常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散曲起初流传于北方,亦称北曲,在当时多称为乐府,也有称为“叶儿”、“清曲”或“时新小令”的。“五四”以后,为使戏曲和清唱曲有所区别,且与汉唐乐府诗也有所区别,学者吴梅、任讷等才逐渐废止“乐府”一称,把小令、套数概称为散曲。 现存的元散曲,小令约有三千八百五十多首,套数约计四百五十多套,从内容上看,这些散曲大多数都是歌唱男女恋情、自然景物或归隐生活的,普遍都表现出一种万事皆空的虚无主义倾向或纵情声色的享乐主义倾向,但也有不少精萃之作。特别是一些直指时弊,反映百姓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进步性。这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大多是以讽刺的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散曲 讽刺艺术 中国诗歌史 唐乐府 唐诗宋词 吴梅 汉赋 高祖还乡 漫画手法 萃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体中的反语使用
13
作者 王梅生 《丽水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60-65,共6页
反语是新闻中常用的表达手段,它活跃于醒目的标题中,又潜身于浩瀚的字里行间。它能伸张正义,弘扬正气,能贬斥落后,讽刺敌人,它可使语言精炼、生动、风趣、含蓄,充满幽默感,在消息、通讯、评论、杂文等渚多新闻体裁中,均有其广泛的使用... 反语是新闻中常用的表达手段,它活跃于醒目的标题中,又潜身于浩瀚的字里行间。它能伸张正义,弘扬正气,能贬斥落后,讽刺敌人,它可使语言精炼、生动、风趣、含蓄,充满幽默感,在消息、通讯、评论、杂文等渚多新闻体裁中,均有其广泛的使用场所。本文围绕反语运用,就分类、效应、与之近似词语的关系以及反语应用的意义,应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新闻中反语使用作些探索,以求教于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张正义 表达手段 漫画手法 读者意见 讽刺性 五要素 语言美 摇摇头 弄玄虚 中山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忧而造艺”——《围城》艺术散论
14
作者 毛德富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67-70,79,共5页
一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莫里哀《【达尔杜弗】的序言》说到讽刺,自然记起《儒林外史》,因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它:“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 一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莫里哀《【达尔杜弗】的序言》说到讽刺,自然记起《儒林外史》,因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它:“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并在篇末不无惋惜地写道:“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可以告慰鲁迅先生的是,他去世刚好十年,一部可以称得上“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便付梓问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儒林外史》 达尔杜弗 散论 方鸿渐 漫画手法 艺术描写 讽刺艺术 莫里哀 讽刺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的贫困
15
作者 凌烟 《云梦学刊》 1981年第2期86-91,共6页
在这个看重先人超过自己、相信资历超过能力、敬奉权威超过真理的年代,人们要摆脱某些陈腐之见,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哪怕向前挪动一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艺术典型的探索上,就清楚地体现着这种艰辛。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作为个性和共... 在这个看重先人超过自己、相信资历超过能力、敬奉权威超过真理的年代,人们要摆脱某些陈腐之见,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哪怕向前挪动一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艺术典型的探索上,就清楚地体现着这种艰辛。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作为个性和共性辩证统一的艺术形象,别林斯基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作出了言简意赅的定义。他指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典型 熟悉的陌生人 艺术形象 别林斯基 文学作品 辩证统一 林道静 漫画手法 乔光朴 陆文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腓力小说的幽默艺术风格
16
作者 杨长胜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31,共3页
周腓力的小说多以反映旅美华人的生活为题材,主要采用自嘲手段和夸张的漫画式手法,语言风趣别致,形式独特的幽默风格,值得细细品味。其自嘲手段、漫画手法与语言的经营三位一体,构筑起小说创作迷人的幽默园地。
关键词 周腓力 自嘲 漫画手法 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人生 荒诞体验——论卡夫卡小说的荒诞艺术
17
作者 屈小鹂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8-71,共4页
“荒诞”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区别于其他荒诞文学的哲理表达,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体现的荒诞感更多地与他的个人生活、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他采用“变形”手法来凸... “荒诞”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区别于其他荒诞文学的哲理表达,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体现的荒诞感更多地与他的个人生活、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他采用“变形”手法来凸现陌生感和隔离感,用漫画手法来凸现世界的无生命状态和机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荒诞 变形 漫画手法 滑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征寓言诗简论
18
作者 秦兆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71-177,共7页
从五十年代起,刘征深情而专注地在寓言诗这块土地上耕作,他的劳动成果,已经汇集成《海燕戒》和《春风燕语》两个寓言诗集了。刘征用寓言诗这种艺术样式锐敏地反映现实。去推动生活前进。寓言诗,在刘征手中,巳成了得心应手的武器,他用寓... 从五十年代起,刘征深情而专注地在寓言诗这块土地上耕作,他的劳动成果,已经汇集成《海燕戒》和《春风燕语》两个寓言诗集了。刘征用寓言诗这种艺术样式锐敏地反映现实。去推动生活前进。寓言诗,在刘征手中,巳成了得心应手的武器,他用寓言诗去表现自己的愤慨、不安、憧憬和希望。本文拟从宏观(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和微观(寓言诗创作的内部规律)两个方面对刘征的寓言诗作一些探索,以期引起诗歌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讨论。用带感情的笔锋去揭示真理“有情鱼鸟怜伊索,嫉恶肝肠爱尺郭”(《自嘲》)。这两句诗是刘征于《海燕戒》结集时写的,它比较生动地概括了刘征的创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诗 刘征 创作思想 尺郭 燕语 伊索 内部规律 漫画手法 五十年代 诗歌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喜剧悖律
19
作者 张永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62-69,共8页
把喜剧规律扩展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法则,文学的喜剧悖律体现为:(1)内容性质的悲喜悖反;(2)接受心理反应和作品角色状况悖反;(3)喜剧目的和喜剧氛围悖反。这一悖律有其哲学根源和心理根源。它们使文论史上的喜剧基本理论显出局限性。从... 把喜剧规律扩展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法则,文学的喜剧悖律体现为:(1)内容性质的悲喜悖反;(2)接受心理反应和作品角色状况悖反;(3)喜剧目的和喜剧氛围悖反。这一悖律有其哲学根源和心理根源。它们使文论史上的喜剧基本理论显出局限性。从创作和解读角度破释这一悖律必须依循三种技术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史 喜剧作品 悲剧作品 喜剧艺术 艺术冲动 内容性质 人生悲剧 喜剧性 心理根源 漫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
作者 薛艳彬 《黑河教育》 2015年第7期29-29,共1页
教材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名著。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别里科夫的形象。设计理念:《装在套... 教材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名著。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别里科夫的形象。设计理念:《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简单,人物关系清晰,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分析 别里科夫 兴味索然 第一课 人物关系 人教版 浅显易懂 中等职业学校 漫画手法 小组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