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华 袁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8期2691-2692,共2页
了解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问卷对5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心... 了解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问卷对5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影响体现为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各因子水平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偏执、精神病性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有潜在感染危险性的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容乐观,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感染危险性 手术 护士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级金黄地鼠脏器潜在感染状况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于芳 康爱君 李寅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了解普通级金黄地鼠感染状况。方法 普通级金黄地鼠 10只 ,断髓处死 ,剖检。各主要脏器称重 ,计算脏器系数。各脏器制片 ,组织病理学镜检。结果 各只动物脏器均存在潜在感染 ;脏器的潜在感染出现率由高到低分别为 :肝脏 (9 10 ... 目的 了解普通级金黄地鼠感染状况。方法 普通级金黄地鼠 10只 ,断髓处死 ,剖检。各主要脏器称重 ,计算脏器系数。各脏器制片 ,组织病理学镜检。结果 各只动物脏器均存在潜在感染 ;脏器的潜在感染出现率由高到低分别为 :肝脏 (9 10 ) ,肺脏 (10 10 ) ,心脏 (5 10 ) ,肾脏 (5 10 ) ,脑 (4 10 ) ;平均每只动物主要脏器 (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脑 )潜在感染的出现率为 2 .9 只 (2 - 5个 只 ) ;病变主要为各脏器可见淋巴样细胞浸润或伴有细胞、组织的变性坏死。结论普通级金黄地鼠的净化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级金黄地鼠 脏器潜在感染 感染状况 组织病理学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细菌污染与潜在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益 聂小燕 +3 位作者 蒲瑞英 周红 王关芬 曾小玲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导管感染的易发因素。方法 :对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分别行导管入口处及肝素帽消毒前后的细菌污染监测 ,并对拔管病人进行外周血及其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导管入口处及肝素帽消毒前后的细菌... 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导管感染的易发因素。方法 :对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分别行导管入口处及肝素帽消毒前后的细菌污染监测 ,并对拔管病人进行外周血及其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导管入口处及肝素帽消毒前后的细菌污染监测有显著差异 ,以革兰氏阳性菌污染为主。结论 :对置管化疗病人加强护理及导管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肿瘤 药物疗法 中心静脉导管 细菌污染 潜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潜在感染及感染防范
4
作者 王益芳 秦英 +4 位作者 陈世蓉 周红 黄玉清 肖红英 何小梅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46-746,共1页
本文对我院急诊科潜在的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感染因素提出了众多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为有效降低急诊科的感染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急诊科 潜在感染 感染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层流手术室潜在感染因素的探讨与防护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戈怡 麦风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621-622,共2页
目的:针对层流手术室存在潜在的感染因素所采取的防护。方法:随机选择50例,手术时间小于2h,入室人数少于6人的为Ⅰ组;50例手术时间小于4h的,入室人数少于9人的为Ⅱ组。采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空气采样,其采样时间分别为0、30、60、90、120、... 目的:针对层流手术室存在潜在的感染因素所采取的防护。方法:随机选择50例,手术时间小于2h,入室人数少于6人的为Ⅰ组;50例手术时间小于4h的,入室人数少于9人的为Ⅱ组。采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空气采样,其采样时间分别为0、30、60、90、120、150、180、210min。结果:因手术时间长短、入室人数不等,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即CFU/m3完全不同。结论:手术开始时因入室人数多少,手术室门开关时间的不定,手术器械包的开启等,直接影响层流手术室的无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 手术室 潜在感染 探讨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疫情下考虑就诊潜在感染风险的门诊号源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利 万心滢 +2 位作者 赵淑珍 王燚堃 王清毅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3-1554,共12页
为探究传染性疫情下,医疗服务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和就诊潜在感染风险对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号源配置的影响,考虑潜在感染风险、多类患者需求、就诊到达等不确定性因素,构建以最大化医院门诊期望总收益为目标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并开展实际... 为探究传染性疫情下,医疗服务相关不确定性因素和就诊潜在感染风险对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号源配置的影响,考虑潜在感染风险、多类患者需求、就诊到达等不确定性因素,构建以最大化医院门诊期望总收益为目标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并开展实际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决策者对不同管理目标的重视程度、疫情严重程度与满足患者需求综合收益,将显著影响门诊号源配置策略;医院适当要求门诊相关科室超产能工作,采取感染防控措施,并将更多线下号源调整为线上号源,能够在不显著增加潜在感染风险的前提下,有效增加其期望综合收益与期望总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疫情 潜在感染风险 门诊号源配置 两阶段随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FDA发布关于使用再处理泌尿科内窥镜潜在感染风险的警示信息
7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5期394-394,共1页
2021年4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通知医务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中进行再处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对使用再处理泌尿科内窥镜(用于观察和进入尿路,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膀胱尿道内窥镜)相关的感染风险引起重视。FDA收到了很多与使用再处... 2021年4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通知医务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中进行再处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对使用再处理泌尿科内窥镜(用于观察和进入尿路,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膀胱尿道内窥镜)相关的感染风险引起重视。FDA收到了很多与使用再处理泌尿科内窥镜相关的患者发生感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事件的不良事件报告。目前正在调查与报告的感染和污染问题相关的潜在原因和影响因素。尽管一些报告指出不充分再处理或者维护问题(例如设备泄漏测试失败)可能是潜在原因,但FDA也正在评估其他潜在问题,包括标签和设备设计中的再处理说明。尽管处于早期评估阶段,但FDA根据现有数据认为感染的风险很低。FDA强调必须遵循制造商对这些设备(包括附件)的标签和再处理说明进行清洁和后续处理的步骤,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风险 泌尿科 潜在感染 输尿管镜 早期评估 内窥镜 膀胱镜 泄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腺病毒潜在感染 被引量:13
8
作者 贺蓓 赵鸣武 +5 位作者 李小英 齐国英 王玉柱 方秋红 柳晓芳 姚婉贞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0-523,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缓解期腺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腺病毒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 10例COPD患者 ,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 8名健康志愿者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DNA进行腺病毒...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缓解期腺病毒感染情况 ,探讨腺病毒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 10例COPD患者 ,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 8名健康志愿者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DNA进行腺病毒早期转录单位 (EIA)基因检测。结果  2 2例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检出E1A阳性 6例 ,占 2 7% ;其中COPD患者EIA阳性5例 ,占本组COPD患者的 5 0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ElA阳性l例 ,占本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 8% ;在支气管哮喘和健康志愿者均未检出EIADNA ,COPD组与慢性支气管炎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COPD稳定期存在腺病毒潜在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腺病毒潜在感染 腺病毒感染 标本采集
原文传递
口腔诊疗中潜在感染风险与防控措施
9
作者 孙岩 王少星 +3 位作者 赵宝莲 王春梅 边桦 高斌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口腔诊疗在人群中非常普遍,人员密集、流量大,治疗用设备、器械周转率高,治疗期间使用涡轮手机、超声洁治器、三用枪等器械会产生含有微生物、血液、唾液、牙结石碎屑、治疗用水等的混合喷溅污染物,导致致病微生物可能被吞食、吸入或污... 口腔诊疗在人群中非常普遍,人员密集、流量大,治疗用设备、器械周转率高,治疗期间使用涡轮手机、超声洁治器、三用枪等器械会产生含有微生物、血液、唾液、牙结石碎屑、治疗用水等的混合喷溅污染物,导致致病微生物可能被吞食、吸入或污染口腔伤口,发生定植或感染,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造成威胁,由于口腔治疗获得感染的问题已受到公众关注[1],现对口腔诊疗中可发生的潜在感染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利提高口腔医患双方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诊疗 口腔治疗 潜在感染 医患双方 致病微生物 牙结石 周转率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呼吸科病房潜在感染因素与防范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花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潜在感染因素及其主要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5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潜在感染因素以及探讨如何进...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潜在感染因素及其主要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5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医院呼吸科病房的潜在感染因素以及探讨如何进行防范。结果:355例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患者37例,感染率为10.42%。引起呼吸科病房内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时间长短、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情况以及激素使用情况等。结论:医院呼吸科病房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减少或避免呼吸科病房患者发生感染需要依靠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共同配合,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巡查和监督工作,避免少服、滥服药物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病房 潜在感染因素 防范管理 治疗依从性
原文传递
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11
作者 姚建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4期198-198,共1页
由于急诊抢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且复杂,急诊抢救工作往往都在相关化验或检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进行,各种侵入性治疗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这直接导致患者的自然屏障受到损伤。在急病危重情况下,挽留住患者的性... 由于急诊抢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且复杂,急诊抢救工作往往都在相关化验或检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进行,各种侵入性治疗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这直接导致患者的自然屏障受到损伤。在急病危重情况下,挽留住患者的性命是急诊医师抢救患者的主要目的,由于抢救时操作的仓促、就诊医师的流性动大及诊室环境的设施不完善,对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往往不及时,导致了患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更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易引发感染。由此可见,导致患者继发院内感染及影响救活率的因素中,医源性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对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感染的特点和性质做出相应措施,提高抢救生存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潜在感染 感染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与中药的预防作用探讨
12
作者 何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1期85-86,共2页
急诊就诊的患儿通常发病急、生命体征常不稳定,抢救生命是急诊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故往往在相关检验或检查结果未回之前就已全面展开抢救了,侵入性的抢救操作会改变机体自然的防御屏障,患儿抵抗力较低的情况下随者病原体的入侵更易引发... 急诊就诊的患儿通常发病急、生命体征常不稳定,抢救生命是急诊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故往往在相关检验或检查结果未回之前就已全面展开抢救了,侵入性的抢救操作会改变机体自然的防御屏障,患儿抵抗力较低的情况下随者病原体的入侵更易引发感染。因此如何全面了解在实施各种抢救措施中各种潜在的感染因素,对提高患儿的存活及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现通过对我院儿科急诊收治的急危重抢救病儿352例进行回顾性潜在感染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急诊 潜在感染 急诊儿科 因素分析 质量意义 防御屏障 急诊科 急诊工作 氧气湿化瓶 留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艾滋病感染情况与艾滋病知晓状况分析
13
作者 赵莉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3-93,共1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了解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提高血站工作人员对无偿献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潜在感染者等高危人群的识别和排除能力,为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防治艾滋病... 目的分析石家庄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了解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提高血站工作人员对无偿献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潜在感染者等高危人群的识别和排除能力,为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1~2010年石家庄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艾滋病感染人群及感染率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次数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随机抽样匿名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现状 匿名问卷调查 高危人群 血站工作 流行趋势 潜在感染 非传播途径 知晓率 病毒感染 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性抗-HBs幼儿可能存在HBV水平传播感染的风险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孝本 YU J LI HJ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6-1096,共1页
【据《J Viral Hepat》2020年4月报道】题:无保护性抗-HBs幼儿可能存在HBV水平传播感染的风险(作者Pan XB等)围产期母婴传播,尤其是垂直传播,是我国儿童HBV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在普及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后,这一传播途径得到... 【据《J Viral Hepat》2020年4月报道】题:无保护性抗-HBs幼儿可能存在HBV水平传播感染的风险(作者Pan XB等)围产期母婴传播,尤其是垂直传播,是我国儿童HBV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在普及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后,这一传播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HBsAg流行率大幅降低。为调查自实施免疫乙型肝炎免疫之后我国儿童的HBV流行病学情况,本研究收集了中国12个地区59912名1~15岁儿童的数据;分析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年龄和区域特异性分布,及其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并调查HBsAg阳性儿童的潜在感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感染 流行病学情况 母婴传播 流行率 HBSAG阳性 潜在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院内感染与防治
15
作者 李莉 周槐玲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330-331,共2页
医院是个有限的空间,是病原体栖息繁殖较集中的地方,因此,潜伏着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产科的新生儿在医院里出生,潜在感染因素对他们威胁最大。 一、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各种防御功能尚不成... 医院是个有限的空间,是病原体栖息繁殖较集中的地方,因此,潜伏着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产科的新生儿在医院里出生,潜在感染因素对他们威胁最大。 一、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各种防御功能尚不成熟。首先,新生儿皮肤粘膜较薄,较易受到伤害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院内感染 潜在感染 交叉感染 免疫系统 发育阶段 细菌 医院 脐带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查老年人尿道隐匿性感染的方法
16
《临床荟萃》 CAS 1989年第12期568-568,共1页
老年人常因活动受限制或患与泌尿系无关的疾病而使泌尿道感染增加,这种感染往往无症状。一般情况下,上尿道感染病灶可不排出细菌,故尿培养常阴性。本文介绍一种可发现尿道潜在感染的方法。
关键词 尿培养 泌尿道感染 潜在感染 感染病灶 隐匿性 无症状 尿标本 常因 肾小球滤过率 菌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ART与白细胞介素-2联合治疗HIV-1感染
17
作者 静雨 《国外医学情报》 1999年第12期32-32,共1页
最近报道的两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根除HIV-1的希望破灭了。但其他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2(IL-2)能清除潜伏的病毒。尽管在接受HAART后血浆中的病毒含量可减少至不易检测的程度,但众所周知HIV-1感染... 最近报道的两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根除HIV-1的希望破灭了。但其他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2(IL-2)能清除潜伏的病毒。尽管在接受HAART后血浆中的病毒含量可减少至不易检测的程度,但众所周知HIV-1感染是持续性的,病毒主要是在静止的CD4细胞中。现有两个研究小组报道,尽管抗病毒治疗表面看来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病毒复制 病毒含量 抗病毒治疗 潜在感染 研究结果 巨噬细胞 持续性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与中药的预防作用
18
作者 章伟炎 高劲松 韩锦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及中药的预防作用,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的149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4例重症监...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及中药的预防作用,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的149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4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接受常规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75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中潜在感染因素分析后给予针对性中药预防护理措施。分别给予护理措施后医护人员使用对应的评价调查量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护理管理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评价及数据值的比较。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抢救中潜在感染因素类型较为多样化,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针对潜在感染因素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并实施中药预防护理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促进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预防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潜在感染因素 中药预防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腺病毒载体及其在狂犬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业平 祝艳蕾 郭霄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5-969,共5页
关键词 狂犬病疫苗 腺病毒载体 传染性疾病 免疫应答效果 病原微生物 预防接种 传统疫苗 潜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病毒学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小闲 涂新明 +5 位作者 何伏秋 施慧君 陈志伟 魏强 蒋虹 时建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69-70,共2页
猕猴的病毒性疾病和潜在感染的病毒病原种类颇多。我们调查了10种危害较大的猴病毒在我国恒河猴中的感染率。检查方法有免疫酶染色法(IEA),间接免疫荧法(IFA), 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等。结果:按感染率高低顺序为猴轮状病毒SA&l... 猕猴的病毒性疾病和潜在感染的病毒病原种类颇多。我们调查了10种危害较大的猴病毒在我国恒河猴中的感染率。检查方法有免疫酶染色法(IEA),间接免疫荧法(IFA), 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等。结果:按感染率高低顺序为猴轮状病毒SA<sub>11</sub>(124/128,96.9%),猴巨细胞病毒SCMV(110/126,87.0%),麻疹病毒(53/79,67.1%),猴B病毒HBV(352/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病毒学监测 猴病毒 轮状病毒 潜在感染 巨细胞病毒 麻疹病毒 病原种类 血凝抑制试验 猴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