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北部Mount Isa型铅-锌-银矿成矿模型
1
作者 陈春良 江思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36-1037,共2页
澳大利亚的Pb-Zn-Ag矿床主要有4种成矿类型:(1)Mount Isa型,它含有澳大利亚56%的锌,(2)Broken Hill型,它含有澳大利亚19%的锌,(3)火山控制的硫化物矿床型,它含有澳大利亚12%的锌,(4)密西西比河谷型,它占有澳大利亚8%的锌。在澳大利亚北... 澳大利亚的Pb-Zn-Ag矿床主要有4种成矿类型:(1)Mount Isa型,它含有澳大利亚56%的锌,(2)Broken Hill型,它含有澳大利亚19%的锌,(3)火山控制的硫化物矿床型,它含有澳大利亚12%的锌,(4)密西西比河谷型,它占有澳大利亚8%的锌。在澳大利亚北部则主要以Mount Isa型、Broken Hill型和密西西比河谷型为主。Mount Isa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 Isa 澳大利亚北部 硫化物矿床 镁铁质火山岩 成矿类型 运移通道 碳酸盐岩 源岩 沉积充填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北部省EL2298矿权区矿床模型及找矿前景
2
作者 贺胜辉 张跃坤 +1 位作者 荣惠锋 樊敬亮 《地质与资源》 CAS 2014年第5期500-504,481,共6页
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有关澳大利亚北部省EL2298矿权区的地质、化探、钻探等资料,获得了该矿权区的地层、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以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为基础,确定了矿权区的矿床模型是砂页岩型铜矿床,目的矿种是铜矿,矿质来源是古—中... 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有关澳大利亚北部省EL2298矿权区的地质、化探、钻探等资料,获得了该矿权区的地层、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以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为基础,确定了矿权区的矿床模型是砂页岩型铜矿床,目的矿种是铜矿,矿质来源是古—中元古代盆地中的含铜地层,并选择了地质测量、激电中梯、激电测深、探槽和钻探等勘查工作方法手段.澳大利亚北部省EL2298矿权区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信息丰富,在EL2298矿权区具有发现砂页岩型铜矿床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模型 砂页岩型铜矿床 找矿前景 澳大利亚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通宝”惊现澳大利亚北部小岛
3
作者 周文杰 《华人时刊》 2014年第10期68-68,共1页
澳人利亚是世界五大洲中最小的一个洲,但她却是四面环海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岛,是仅有百余年历史年轻但很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国家。澳人利亚未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前,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南半球人陆上的主人,却是一群具有5万年历史的土著人... 澳人利亚是世界五大洲中最小的一个洲,但她却是四面环海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岛,是仅有百余年历史年轻但很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国家。澳人利亚未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前,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南半球人陆上的主人,却是一群具有5万年历史的土著人。澳大利亚大陆现有六个州一个北领地,此外还管辖着一些海外领地。澳大利亚由于与任何国家都无陆地接壤,因此对外交往主要靠船只迎送。中国广东、福建人南下澳大利亚淘金,多半从香港搭乘英国或日本的轮船而来,160余年来,中国人的足迹几乎踏遍澳大利亚整个大陆和一些岛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北部 世界五大洲 澳大利亚大陆 中国广东 主权国家 利亚 福建人 人类学者 渊源流长 原住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为开发性金融带来战略新机遇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刚 《中国银行业》 2016年第4期64-66,共3页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对接是中澳两国政府合作热点,也是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区域经济合作内容,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深入分析、支持两大战略对接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思路。
关键词 澳大利亚北部 南太平洋地区 开发性 金融机构 区域经济 战略布局 基础设施 澳大利亚政府 企业融资需求 融资决策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西北部皮尔巴拉地区Yandi河谷沉积型铁矿岩调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睿 《当代经济》 2016年第3期94-100,共7页
Yandi Channel Iro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Hamersley Province,Pilbara region of northwestern Australia and contain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iron resources.Yandi CID was deposited in pre-existing palaeochannel in... Yandi Channel Iron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Hamersley Province,Pilbara region of northwestern Australia and contain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iron resources.Yandi CID was deposited in pre-existing palaeochannel incised into Hamersley Group.Hamersley Group contains BIFs and provides source of ore.The deposition began between Late Oligocene and Mid Miocene.During Early-Mid Miocene,the local climat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accompanied with heavily rainfall,resulting in weathering and rework processes to the ore body.The ore body is contained in Marillana Formation,which consists of Munjina Member,Barimunya Member(main CID zone)and the uppermost Iowa Eastern Member.Yandi CID is characterised by a simple mineralogy,dominantly goethite and hematite.Hematite granules consist of pelletoids and pisoids.The pelletoids formed upper part of ore body and pisoids formed lower part.Weathering of iron fragments leads to dis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goethite and formed vitreous goethite surrounding the hematite granules.Some goethite formed matrix that contains large amount of porosities,quartz and hematite granules.Silica mobilization happened multiple times.Some dissolved and precipitated in hematite granules,and some dissolved in groundwater and precipitated in macro voids in matrix.The climate change also leads to the replacement of vegetation.Wood fragments were driven by river flow and deposited in upper CID.Lowering of the water table resulted in developing of extensive alteration zones which reduced the quality of ore.Overall,Yandi CID is unique production of iron-rich materials,erosion,global climates changes,plates drifting,rainforest vegetation and palaeo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西北部 皮尔巴拉地区 Yandi 河谷沉积型铁矿岩 调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铀矿
6
作者 胡舜媛 《国外核新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8-19,共2页
【瑞士《新苏黎世报》1993年4月14日报道】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中北部的基岩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通常含有 2—3 ppm铀,而兰杰铀矿山周围的花岗岩含有12—14ppm铀。按设计,兰杰铀矿山的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U<sub>3</sub>O<... 【瑞士《新苏黎世报》1993年4月14日报道】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中北部的基岩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通常含有 2—3 ppm铀,而兰杰铀矿山周围的花岗岩含有12—14ppm铀。按设计,兰杰铀矿山的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U<sub>3</sub>O<sub>3</sub>,由于世界铀生产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苏黎世报 铀矿山 澳大利亚北部 铀生产 年生产量 卢卡 矿量 现有库存 陈项 供电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岩画调查记
7
作者 吴沄(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9期66-74,共9页
2013年中澳合作“东南亚晚更新世人群扩散及相关气候环境的变迁”研究计划、澳大利亚北部领地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画研究保护国际项目(Mirarr Rock Art Project),应澳太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保罗教授(Paul S.C.Tacon)邀请,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 2013年中澳合作“东南亚晚更新世人群扩散及相关气候环境的变迁”研究计划、澳大利亚北部领地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画研究保护国际项目(Mirarr Rock Art Project),应澳太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保罗教授(Paul S.C.Tacon)邀请,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我赴澳大利亚参加了国际联合野外岩画考古调查,旨在为当地原住居民建立岩画遗产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调查 澳大利亚北部 格里菲斯 岩画 调查记 原住居民 中澳合作 晚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澳大利亚红螯螯虾
8
作者 郭严军 《农村成人教育》 1996年第8期33-,共1页
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澳大利亚红螯螯虾澳大利亚红螯螯虾又名淡水龙虾。其原产澳大利亚北部,是世界上目前养殖的最大淡水虾,最大个体可达2~3公斤。该虾适应性强,生长快,肉味美,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此虾在我国... 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澳大利亚红螯螯虾澳大利亚红螯螯虾又名淡水龙虾。其原产澳大利亚北部,是世界上目前养殖的最大淡水虾,最大个体可达2~3公斤。该虾适应性强,生长快,肉味美,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此虾在我国已被作为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水产养殖品种 淡水龙虾 澳大利亚北部 淡水虾 优良品种 虾类 虾养殖 市场销售价格 蔬菜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建造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混合发电厂
9
《上海节能》 2019年第8期718-718,共1页
最近,澳大利亚公布了两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一是建造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农场;二是建造世界最大的风和太阳能混合发电厂。1.太阳电缆公司建造太阳能电厂为新加坡供电太阳电缆公司最近公布了在澳大利亚北部建造大型太阳能发电厂的计划:项目耗... 最近,澳大利亚公布了两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一是建造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农场;二是建造世界最大的风和太阳能混合发电厂。1.太阳电缆公司建造太阳能电厂为新加坡供电太阳电缆公司最近公布了在澳大利亚北部建造大型太阳能发电厂的计划:项目耗资200亿美元,占地1.5万公顷,将为北部地区提供部分电力,最不寻常的是将建一条3800公里海底高压输电线,为新加坡供电。海底高压输电线技术将改变世界各国之间能源的传输方式,能源的流动将从液态燃料——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转变为电力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厂 澳大利亚北部 液态燃料 高压输电线 液化天然气 电力传输 传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廷达尔空军基地
10
《兵器》 2024年第12期103-103,共1页
广东读者胡思祥问:美军在10月中旬空袭了也门胡赛武装。新闻中说利用了澳大利亚廷达尔空军基地。这两处距离很远,怎么利用得上呢?10月16日,美军动用B-2隐身轰炸机,袭击了也门胡赛武装的目标。事后,美国空军表示,本次行动使用了位于澳大... 广东读者胡思祥问:美军在10月中旬空袭了也门胡赛武装。新闻中说利用了澳大利亚廷达尔空军基地。这两处距离很远,怎么利用得上呢?10月16日,美军动用B-2隐身轰炸机,袭击了也门胡赛武装的目标。事后,美国空军表示,本次行动使用了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市附近的廷达尔空军基地。但是观察家们发现,廷达尔基地并没有部署B-2的迹象。美澳两国也没有公开,这个“使用”到底是什么概念?是进行了轰炸机的起降,还是有加油机从廷达尔基地出发,为B-2的长途飞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北部 美国空军 达尔 胡赛 加油机 空袭 也门 轰炸机
原文传递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11
作者 乌热尔图 《骏马》 2007年第6期12-23,共12页
2007年7月,我应澳大利亚北领地旅游局、澳大利亚WDW公司的邀请,随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人员及部分摄影家,前往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领略了那里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难忘的风... 2007年7月,我应澳大利亚北领地旅游局、澳大利亚WDW公司的邀请,随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人员及部分摄影家,前往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领略了那里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住民 澳大利亚北部 阿纳姆 电影制片厂 北部地区 中央新闻 艾瑞克 丛林中 瑞娅 鲁鲁
原文传递
长茎葡萄蕨藻的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洲瑞 王欣 +3 位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刘福利 《科学养鱼》 2016年第2期42-43,共2页
长茎葡萄蕨藻别名凸镜状蕨藻。长茎葡萄蕨藻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较高,近年来在我国开始兴起养殖。因长茎葡萄蕨藻外观浑圆饱满晶莹剔透的绿色球状小枝,有如串串葡萄而得名"海葡萄",其食用口感类似鲑鱼卵却没有鱼腥味。长茎葡萄蕨藻主要... 长茎葡萄蕨藻别名凸镜状蕨藻。长茎葡萄蕨藻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较高,近年来在我国开始兴起养殖。因长茎葡萄蕨藻外观浑圆饱满晶莹剔透的绿色球状小枝,有如串串葡萄而得名"海葡萄",其食用口感类似鲑鱼卵却没有鱼腥味。长茎葡萄蕨藻主要分布于日本冲绳、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北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澳大利亚北部 保健价值 日本冲绳 浮床 小枝 养殖池 藻种 养殖期 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稻区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富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09-313,共5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除直接取食为害使水稻减产外,还通过传播病毒间接引起损失。进入70年代后,褐飞虱在亚洲各国直至澳大利亚北部等地相继普遍发生为害。抗性育种是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除直接取食为害使水稻减产外,还通过传播病毒间接引起损失。进入70年代后,褐飞虱在亚洲各国直至澳大利亚北部等地相继普遍发生为害。抗性育种是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但褐飞虱新生物型的出现使得抗虫育种更加复杂化,国际水稻所(IR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 抗虫育种 抗性育种 澳大利亚北部 抗虫基因 国际水稻所 抗性基因 寄主植物 自然种群 昆虫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深部组织脓肿形成三例
14
作者 韩松梅 谷伟军 +5 位作者 肖海英 程愈 宋凌云 孙迪 张越 窦京涛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类鼻疽病是由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率低,约为1.9/10万人,但病死率达30%~35%[1]。该病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 类鼻疽病是由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的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率低,约为1.9/10万人,但病死率达30%~35%[1]。该病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省也偶有该病的报道[2]。该病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败血症、局部皮肤和皮下脓肿形成等,而深部器官脓肿形成的病例报道则少见[3]。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本文对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4—2018年收治的3例BP感染合并深部组织脓肿形成患者的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组织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脓肿形成 澳大利亚北部 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例报道 类鼻疽病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新品种——红螯螯虾 被引量:1
15
作者 迟美丽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5期31-31,共1页
红鳌鳌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淡水小青龙,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区域和新几内亚南部,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可食部分比例高、适宜长途活体运输销售等特点,是较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1.生活习性。红... 红鳌鳌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淡水小青龙,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区域和新几内亚南部,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可食部分比例高、适宜长途活体运输销售等特点,是较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1.生活习性。红鳌鳌虾喜阴,养殖环境中需要人为地为其提供隐蔽物(如瓦片、毛刷、虾巢、竹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北部 水产养殖 可食部分 隐蔽物 红螯螯虾 养殖环境 新几内亚 鳌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沉积学期刊文献摘要选登
16
作者 王承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6期61-68,共8页
《沉积学》36卷5期 1988年10月一、澳大利亚北部南Alligator河大潮河口湾和泛滥平原沉积模式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南Alligator河有一大潮河口湾,潮汐影响(河口处大潮差为5—6m)沿河道向上达105km。在潮湿季节(12月—4月)以淡水为主,靠近河... 《沉积学》36卷5期 1988年10月一、澳大利亚北部南Alligator河大潮河口湾和泛滥平原沉积模式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南Alligator河有一大潮河口湾,潮汐影响(河口处大潮差为5—6m)沿河道向上达105km。在潮湿季节(12月—4月)以淡水为主,靠近河口有一盐水楔,在整个干旱季节混合成为盐水。潮道可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河口湾漏斗、蛇曲河段、尖形曲流河段(尖形于河曲内侧)和上游潮道。河口湾两侧泛滥平原上每一级陆地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湾 沉积学 泛滥平原 澳大利亚北部 沉积模式 曲流 文献摘要 侧向加积 大潮差 碎屑岩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地区红螯螯虾工厂化早繁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燕 彭刚 +3 位作者 蒋琦辰 李旭光 王静 孔祥华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7期55-55,57,共2页
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 arinatu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小青龙,体色为褐绿色或绿色,雄性成虾第一步足大螯的外侧顶端有一鲜红、柔软的膜质带,该品种原产澳大利亚北部,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该品种进行小规模试养,该品种具有营养丰富... 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 arinatus),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小青龙,体色为褐绿色或绿色,雄性成虾第一步足大螯的外侧顶端有一鲜红、柔软的膜质带,该品种原产澳大利亚北部,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该品种进行小规模试养,该品种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个体规格大,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不打洞,不破坏生态等优点。江苏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试养过一批红螯螯虾,但因养殖成本太高,养殖产量不稳定,消费群体不足等多种原因,加上工厂化越冬技术不成熟,红螯螯虾在江苏的养殖一直没有能够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北部 水产研究所 养殖成本 红螯螯虾 出肉率 越冬技术 工厂化 褐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6年第8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18
作者 叶莺 黄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4-944,F0003,共2页
P1353 1960-2012年澳大利亚西尼罗病毒的毒力演变/Natalie A.Prow,Judith H.Edmond,David T.Williams,等在全球范围内,西尼罗病毒引起人、马及禽类的脑炎。西尼罗病毒Kunjin株(WNVKUN)是澳大利亚北部特有的西尼罗病毒流行株,但其感... P1353 1960-2012年澳大利亚西尼罗病毒的毒力演变/Natalie A.Prow,Judith H.Edmond,David T.Williams,等在全球范围内,西尼罗病毒引起人、马及禽类的脑炎。西尼罗病毒Kunjin株(WNVKUN)是澳大利亚北部特有的西尼罗病毒流行株,但其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2011年,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马脑炎暴发,在约900例的报告病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澳大利亚北部 人兽共患病 马脑炎 东南部地区 埃博拉病毒病 流行株 Judith 诺氏疟原虫 毒力
全文增补中
青海省首例输入性人感染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死亡病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798-1799,共2页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是类鼻疽病(MD)的病原菌,该菌是革兰阴性需氧杆菌,通常被人发现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北方。它们生活在不流动的水中或是在稻田内,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自然耐药性...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是类鼻疽病(MD)的病原菌,该菌是革兰阴性需氧杆菌,通常被人发现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北方。它们生活在不流动的水中或是在稻田内,有鞭毛,无芽胞,无荚膜,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自然耐药性[1]。能引起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人畜共患病。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域性,常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只在海南、广东、广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病 澳大利亚北部 输入性 人畜共患病 普通培养基 抗菌药物 散发病例 亚热带地区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树喜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5期72-73,共2页
牛流行热病毒是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弹状病毒,可引起牛和水牛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称为牛流行热、三日热、牛地方性发热等。牛流行热在全球广泛分布,从非洲南部到尼罗河三角洲,穿过中东、南亚和东南亚,进入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并遍及中国... 牛流行热病毒是一种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弹状病毒,可引起牛和水牛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称为牛流行热、三日热、牛地方性发热等。牛流行热在全球广泛分布,从非洲南部到尼罗河三角洲,穿过中东、南亚和东南亚,进入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并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延伸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牛流行热病毒也出现在太平洋岛屿、欧洲或美洲。牛流行热病毒感染后可在临床表现不明显,也可表现出轻微至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双相热、流涎、眼和鼻分泌物、卧床、肌肉僵硬、跛行和厌食等。通常牛流行热发病特点为发病快,恢复快,一般持续1~3天,但有报道称某些动物在感染急性期后会出现长时间的麻痹和共济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 鼻分泌物 弹状病毒 三日热 尼罗河三角洲 急性发热性疾病 澳大利亚北部 双相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