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电缆管道测绘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康 任树贞 王天义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6期116-119,123,共5页
电缆管道测绘仪器为电缆敷设提供相关分析数据,该文设计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电缆管道测绘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激光传感技术获得电缆管道测绘仪器在电缆管道内的测距结果,依据电缆管道内的测距结果建立电缆管道测绘仪器伺服驱动器的... 电缆管道测绘仪器为电缆敷设提供相关分析数据,该文设计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电缆管道测绘仪器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激光传感技术获得电缆管道测绘仪器在电缆管道内的测距结果,依据电缆管道内的测距结果建立电缆管道测绘仪器伺服驱动器的PID控制方程,实现电缆管道测绘仪器的伺服控制,并去除激光偏振带来的相位差,补偿相位漂移,实现电缆管道测绘仪器激光偏振控制。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可有效测量电缆管道内测绘点距离,还可有效控制电缆管道测绘仪器伺服电机,并对电缆管道测绘仪器的激光偏振进行控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电缆管道 测绘仪器 自动化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车位自动检测和定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娟 邹存名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1,共5页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精度的车位自动检测与定位研究,提出了激光传感技术的车位自动检测和定位。选取激光传感技术采集车位信息,利用数据聚类方法预处理车位信息数据,提升车位自动检测与定位精度,将完成预处理数据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精度的车位自动检测与定位研究,提出了激光传感技术的车位自动检测和定位。选取激光传感技术采集车位信息,利用数据聚类方法预处理车位信息数据,提升车位自动检测与定位精度,将完成预处理数据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获取车位各点集合所存在的位置偏移以及角度偏移,根据取偏移量实现车位精准检测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高精度车位自动检测和定位,自动检测与定位车位的位置平均误差和尺寸平均误差小,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车位自动检测与定位,具有较高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车位 自动检测 定位 数据聚类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光电探测设备隐蔽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玲维 王华 黄汉云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3-177,共5页
光电探测设备易受环境和设备自身振动影响,采集信息带有大量噪声,降低隐蔽目标的跟踪精度,为此,提出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光电探测设备隐蔽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光电探测器,并将激光传感器装置在探测器上,采集隐蔽目标状态数据,... 光电探测设备易受环境和设备自身振动影响,采集信息带有大量噪声,降低隐蔽目标的跟踪精度,为此,提出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光电探测设备隐蔽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光电探测器,并将激光传感器装置在探测器上,采集隐蔽目标状态数据,使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与阈值融合方法去噪处理;再基于去噪后的数据建立目标跟踪模型,将数据输入模型中,计算隐蔽目标的角速度以及角位置,从而确定目标具体位置,实现隐蔽目标的精准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开展隐蔽目标跟踪时,跟踪误差在0.3%以内,通信开销最高为145 J,执行时间在160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光电探测设备 隐蔽目标 跟踪方法 目标跟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和激光传感技术的机器人轨迹跟踪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天元 林艺旻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7-161,共5页
为了优化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准确性,提出了虚拟现实和激光传感技术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机器人视觉映射关系模型,掌握机器人运行参数状态,把机器人视角设成论域,并把激光传感器所感知的障碍物信息转换至论域中... 为了优化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准确性,提出了虚拟现实和激光传感技术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机器人视觉映射关系模型,掌握机器人运行参数状态,把机器人视角设成论域,并把激光传感器所感知的障碍物信息转换至论域中,计算障碍物阻力与目的地引力,控制机器人避开障碍物,跟踪预设轨迹运行至目的地。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机器人跟踪精度超过95%,机器人运行轨迹跟踪误差均小于5%,而且机器人轨迹跟踪准确性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激光传感技术 机器人 轨迹 跟踪 立体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活塞式压力计工作位置测定装置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涛 陈航 +1 位作者 詹东霖 柳意 《仪表技术》 2021年第5期55-57,共3页
该装置研究采用两台激光传感器通过对标准活塞压力计和被检活塞压力计的工作位置及状态进行采集,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解决当前活塞工作位置测定困难、测定显示不直观以及测定不准确的问题,可以有效辨别两台活塞式压力计是否达... 该装置研究采用两台激光传感器通过对标准活塞压力计和被检活塞压力计的工作位置及状态进行采集,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解决当前活塞工作位置测定困难、测定显示不直观以及测定不准确的问题,可以有效辨别两台活塞式压力计是否达到真正的微动态平衡,极大地提高了计量检定过程中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工作位置 计量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传感技术(11篇)
6
《国外传感技术》 2004年第4期149-151,共3页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精密测量 γ射线分析 测角精度 激光多普勒振动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清灰机器人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系统
7
作者 王杰 吴海腾 +1 位作者 徐文辉 杨毅均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定工作,设计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清灰机器人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的抗干扰性。激光测距传感器中,电气子系统通过激光器驱动电路驱动激光器产生激光束;利用三角法光学子系统汇聚激光... 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定工作,设计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清灰机器人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的抗干扰性。激光测距传感器中,电气子系统通过激光器驱动电路驱动激光器产生激光束;利用三角法光学子系统汇聚激光束并形成清晰的光斑;电气子系统利用电荷耦合器件(CCD)驱动电路为电气子系统的CCD传感器供电并自动化控制其读取光斑信号,完成成像处理,并按照成像位置计算出清灰机器人机械臂末端清洁装置与目标物间的距离信息;电气子系统利用信号采集模块预处理CCD传感器输出的距离信息;经由串门通信模块传输至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子系统;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子系统依据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信息,结合自抗扰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率,自动化控制机械臂准确清洁目标物。实验证明:该系统可精准测量清灰机器人机械臂末端清洁装置与目标物间的距离;该系统可有效实现机械臂液压自动化控制,提升其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清灰机器人 机械臂 液压自动化控制系统 测距 自动化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自动化避障研究
8
作者 焦震 郭可贵 +2 位作者 王法治 王远 尹悦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8期63-67,共5页
为了降低人工巡检的成本和风险,提升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自动化避障方法。通过激光传感器根据安全阈值确定障碍物信息点,采用包围盒算法对障碍物进行建模;计算机器人可安全通行的区域,采用向... 为了降低人工巡检的成本和风险,提升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自动化避障方法。通过激光传感器根据安全阈值确定障碍物信息点,采用包围盒算法对障碍物进行建模;计算机器人可安全通行的区域,采用向量场直方图分析每个扇区的障碍物强度,确定可通行扇区,根据宽度和可通行区域确定机器人的可行驶方向,并确定参考行驶方向;通过角速度和线速度精确控制巡检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精准地检测出障碍物的信息点和形状,还能够有效地避开所有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障碍物检测 输电线路 巡检机器人 速度控制 自动化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技术的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异常状态自动化检测系统
9
作者 杨雪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8期72-77,共6页
针对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易受到书架、桌椅、读者等多种障碍物影响,导致机器人自身姿态出现异常的问题,文中采用激光传感技术,设计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异常状态自动化检测系统。系统状态数据采集模块由激光传感器捕捉机器人运行... 针对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易受到书架、桌椅、读者等多种障碍物影响,导致机器人自身姿态出现异常的问题,文中采用激光传感技术,设计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异常状态自动化检测系统。系统状态数据采集模块由激光传感器捕捉机器人运行时细微姿态变化数据,通过服务器传输至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此模块利用基于激光传感器技术的图书馆机器人姿态解算方法,解算机器人机身偏向角数据,输入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姿态异常识别模型,模型结合机器人不同偏向角特征与姿态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识别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偏向角数据所属姿态类型,完成异常状态自动化检测。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在1 s内准确采集偏向角数据,进而识别机器人异常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技术 智能机器人 异常状态 自动化检测 姿态解算 概率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探测技术的多机器人编队协调控制研究
10
作者 邢静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传统编队协调控制方易产生部分路径数据丢失,机器人产生方向角误差大,为此设计基于激光传感探测技术的多机器人编队协调控制方法。利用激光传感探测技术获取机器人路径数据,采用一致性数值关系更新获取得到的路径数据,设定分散参数控制... 传统编队协调控制方易产生部分路径数据丢失,机器人产生方向角误差大,为此设计基于激光传感探测技术的多机器人编队协调控制方法。利用激光传感探测技术获取机器人路径数据,采用一致性数值关系更新获取得到的路径数据,设定分散参数控制路径数据发生丢失,制定机器人编队规则,积分处理机器人在行驶路径上产生的滑面,设计机器人终端协调控制策略,最终完成编队协调控制过程。测试结果表明:编队协调控制方法产生的方向角误差在0.2°左右,其他对比方法的方向角误差在0.5°以上,误差偏大,因此,本方法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探测技术 多机器人编队 协调控制 路径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硝工艺中氨逃逸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潘 汪冰冰 +1 位作者 刘桢 陈聪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94,共3页
脱硝工艺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实际,该项技术中,掌握好注入到NOx的氨总量是达到最小的氨逃逸和最大NOx脱除效率的关键。SCR出口的烟气高温、高湿、高粉尘及高腐蚀,使氨逃逸量检测难度增大。传统检测方式在取样及... 脱硝工艺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实际,该项技术中,掌握好注入到NOx的氨总量是达到最小的氨逃逸和最大NOx脱除效率的关键。SCR出口的烟气高温、高湿、高粉尘及高腐蚀,使氨逃逸量检测难度增大。传统检测方式在取样及传输过程中存在水分对微量氨的吸收等影响,使得传统测量方式比较困难。文中设计的激光气体分析仪采用光谱吸收式激光传感技术检测氨,无需采样,无样气取样及传输影响,是烟气脱硝中测量微量氨最为方便、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氨逃逸检测 激光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韬 郭纯 +2 位作者 何梓良 魏宝丽 陈丰 《机电信息》 2020年第5期98-99,共2页
简要阐述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国外电弧增材制造研究发展现状,对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弧增材 CMT技术 激光视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设备中皮带撕裂检测分析与实现
13
作者 吴卫珍 赖家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60-0163,共4页
本论文旨在分析和实现矿山设备中的皮带撕裂检测方法。通过对矿山设备中的皮带撕裂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本文发现该问题对矿山生产安全和设备运行效率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本文通过采用先进的激光传感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了一种高... 本论文旨在分析和实现矿山设备中的皮带撕裂检测方法。通过对矿山设备中的皮带撕裂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本文发现该问题对矿山生产安全和设备运行效率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本文通过采用先进的激光传感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了一种高效准确的皮带撕裂检测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检测精度、实时性和稳定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能够及时预警和避免潜在的事故风险。本研究的实现有助于提高矿山设备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设备 皮带撕裂 激光传感技术 信号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臂共振法的IPMC杨氏模量的动力学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丽娜 高建超 刘洪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4-1467,共4页
针对目前IPMC智能材料杨氏模量的测定存在方法单一、破坏材料本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共振法的动力学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励装置使IPMC发生有阻尼自由衰减振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记录其振动历程,然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 针对目前IPMC智能材料杨氏模量的测定存在方法单一、破坏材料本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共振法的动力学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励装置使IPMC发生有阻尼自由衰减振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技术记录其振动历程,然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其基频,最后采用悬臂共振法建立IPMC的横向振动方程,引入边界条件即可计算出其杨氏模量.这种方法与目前存在的拉伸法和弯曲法相比,具有测试方便简单、对材料本身不产生破坏、测定结果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IPMC 悬臂共振 杨氏模量 激光位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在航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迅 丰玮 胡铮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年第12期28-29,共2页
文中以苏南运河无锡段"感知航道"项目实践为例,就物联网技术在航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系统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智能水上交通感知系统,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具体项目应用,介绍了物联网在水上交... 文中以苏南运河无锡段"感知航道"项目实践为例,就物联网技术在航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系统阐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智能水上交通感知系统,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具体项目应用,介绍了物联网在水上交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知航道 ZIGBEE技术 激光传感技术 视频图像智能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掘进机自动导向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朝阳 《煤矿机电》 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
为减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顶管掘进机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使其性能更加优越,基于激光传感技术,以二次开发的组态监控系统为操作平台,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制程序,设计顶管掘进机自动导向系统。实际试运行表明,... 为减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顶管掘进机施工技术的科技含量,使其性能更加优越,基于激光传感技术,以二次开发的组态监控系统为操作平台,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制程序,设计顶管掘进机自动导向系统。实际试运行表明,该自动导向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掘进机 激光传感技术 组态 可编程序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天车精确定位系统开发与应用
17
作者 陆祝琴 《精品生活》 2022年第20期0148-0150,共3页
天车是应用于桥梁项目中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天车桥的空间调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由于天车的运输方式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如果采用传统的定位方式,天车的操控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位置掌控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 天车是应用于桥梁项目中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天车桥的空间调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由于天车的运输方式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如果采用传统的定位方式,天车的操控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位置掌控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碰撞事故,从而造成不同程度损失。基于以上原因,本设计中采用激光传感技术定位,借助无线传输模块传递天车位置信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以动态LED的方式反应天车运行状况和具体所在位置,从而强化对天车的控制并灵活停车、近距离报警,最大化避免天车发生碰撞事故,彰显出更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车 位置 激光传感技术 精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hniques for DFB Fiber Laser Based Accelerometer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有龙 张丽莹 刘盛春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2011年第3期300-302,共3页
A distributed feedback fiber laser based Bragg grating vibration sensor system is proposed.Demodulated by using an unbalanced M-Z interferometer,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system runs at a sensing sensitivity of... A distributed feedback fiber laser based Bragg grating vibration sensor system is proposed.Demodulated by using an unbalanced M-Z interferometer,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system runs at a sensing sensitivity of about 257.2 rad·s2/m and a resolution of 4.2×10-5 m/s2 for monitoring acceler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shift changes with the acceleration lin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feedback fiber laser fiber sensor ACCELEROMETER vibration sensor activ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fan beam optical 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ss flow rate measurement of pneumatically conveyed solids
19
作者 李扬 郑莹娜 岳洪伟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430-1434,共5页
The fan-beam optical sensor is made up of many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detectors fixed around the wall alternately at a cross section of pneumatically conveying pipe. When the sensor works, a scanning light source em... The fan-beam optical sensor is made up of many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detectors fixed around the wall alternately at a cross section of pneumatically conveying pipe. When the sensor works, a scanning light source emits a 50° lamellar fan-beam through the gas-solid two phase flow, and the projection data resulting extinction effect of solid particles are detect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projection data, the flow rate mass can be calculated, and then the flow image can be re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sensor including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structural parts, basic principle and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are introduced. The mathematical measurement model of solid mass flow rate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testing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sensor Fan-beam laser Pneumatic conveyor system Mass flow rate of sol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separation system for marine meiobenthos based on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technology
20
作者 叶树明 高少佳 +2 位作者 潘佚 杨俊毅 李世伦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5-539,共5页
An automatic system for marine meiobenthos separation was developed by using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tech- nology. Rose Bengal was used as organism dye and the spectrums of Rose Bengal were measured. Laser-induced ... An automatic system for marine meiobenthos separation was developed by using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tech- nology. Rose Bengal was used as organism dye and the spectrums of Rose Bengal were measure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detect marine meiobenthos in sediments. Data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technology worked well in the system. The system could select the meiobenthos efficiently and precis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OBENTHOS Automatic separating system Optical senso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LIF) Rose Beng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