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侧出光纤联合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盐水的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术疗效初探(“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1
作者 屠凡倬 胡燕 +2 位作者 陈宪艳 满超 赵永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侧出光纤联合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盐水在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术(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4月泰安市中心医院迎胜院区泌尿肾病激光治疗中... 目的探讨应用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侧出光纤联合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盐水在经尿道膀胱黏膜剥脱术(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4月泰安市中心医院迎胜院区泌尿肾病激光治疗中心行经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侧出光纤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盐水的BT-ESD治疗的2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4.95±6.89)岁,肿瘤直径(1.02±0.24)cm,术前血红蛋白(Hb)(130.55±4.36)g/L。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次日Hb、肿瘤基底活检阳性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切除病灶28个。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基底黏膜活检均为阴性。手术时间(9.40±3.14)min、术后次日Hb(130.15±4.59)g/L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7.70±1.34)h,尿管留置时间1 d,术后住院时间1 d。术中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输血等并发症及中转开放、术后二次出血情况,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侧出光纤联合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盐水行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该术式具备整块剜除膀胱肿瘤、术后基底层面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推荐其作为日间手术并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0 nm蓝激光半导体治疗机 侧出光纤 甘油果糖盐水 膀胱黏膜剥脱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半导体方程的整体光滑解和平衡解
2
作者 孙福芹 吴爱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研究了激光半导体器件数学模型,通过构造不变区域和利用 Schauder不动点定理,在 Dirichlet边界条件下得到了整体光滑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以及器件尺寸在某一方向适当窄的条件下得到了平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关键词 激光半导体器件 不变区域 整体光滑解 平衡解 数学模型 激光半导体方程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蒸气激光半导体泵浦源谱宽压窄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元栋 王红岩 +2 位作者 杨子宁 华卫红 于金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01-2304,共4页
笑脸效应严重制约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输出谱宽压窄。为避免笑脸效应,以中心波长780nm单宽面源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特曼外腔结构,优化外腔参数,在激光器自由运转19W时,获得11.5W、外腔效率达61%的窄线宽输出。将窄线宽... 笑脸效应严重制约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输出谱宽压窄。为避免笑脸效应,以中心波长780nm单宽面源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特曼外腔结构,优化外腔参数,在激光器自由运转19W时,获得11.5W、外腔效率达61%的窄线宽输出。将窄线宽输出激光通过长25cm,80kPa乙烷、110℃的铷池,96.7%的泵浦光被吸收,通过与理论模型对比,推断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谱宽为15GHz(0.0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蒸气激光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 利特曼外腔 谱宽压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片上的Ⅲ-Ⅴ族激光半导体和微环形镜
4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4期444-445,共2页
新加坡A*STAR数据存储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已制造出电动Ⅲ-Ⅴ族半导体激光和装在硅芯片上的新型腔镜——这标志着向光学数据互连迈进了一步。
关键词 Ⅲ-Ⅴ族 半导体 环形 硅片 半导体激光 数据互连 数据存储 硅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的双路混沌同步
5
作者 蒋再富 张定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拓展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构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同步结构,利用功率谱和互相关技术研究了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同步质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能... 为了拓展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构建了一种简单的混沌同步结构,利用功率谱和互相关技术研究了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的动力学特性,并对同步质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相位光反馈下能展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态。对于固定的频率失谐值,同步系数随着注入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较大的注入系数,频率失谐对同步性能的影响将减弱。同时也讨论了电流失配的影响,发现注入系数越大电流失配对同步性能影响越小。最后研究了反馈相位不相同的情况,发现两个模式混沌信号不相同也能进行同步,这增加了同步通信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半导体环形激光器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同步 互相关 半导体环形激光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高压氧疗法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在鼻部缺损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中应用的护理
6
作者 罗芳 熊茂婧 杨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总结了1例高压氧疗法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在鼻部缺损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中应用的护理。高压氧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改善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因此,高压氧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 总结了1例高压氧疗法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在鼻部缺损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中应用的护理。高压氧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改善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循环障碍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因此,高压氧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用于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循环障碍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高压氧 半导体激光治疗 鼻部缺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在促进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熊茂婧 杨露 +2 位作者 马丽源 刘磊 杨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评价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在促进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目的评价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在促进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愈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创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每日常规换药后使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进行面部皮肤伤口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换药处理,不使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修正Stony Brook瘢痕评定量表(mSBSES)评分、疼痛指数和伤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11例,其中试验组104例,对照组107例;男128例,女83例。试验组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后,面部皮肤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试验组在术后第7天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伤口评价指标中,试验组在各观察点的mS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在伤口宽度、高度、颜色和切口线等指标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疼痛评价方面,试验组在经过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后疼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伤口感染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颌面部骨折手术面部皮肤伤口,低能量半导体激光治疗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提升伤口愈合质量,淡化瘢痕,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颌面部骨折 疼痛 伤口愈合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导体激光巴条衬底与液冷微结构集成散热研究
8
作者 陈琅 刘嘉辰 +6 位作者 章珺越 吴顺华 黄维洲 张锐 王贞福 张佳晨 李特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是一项全球前沿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液冷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随着大科学装置及工业领域对半导体激光芯片输出功率需求的增加,... 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是一项全球前沿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液冷微通道热沉相比,具有革命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散热性能。随着大科学装置及工业领域对半导体激光芯片输出功率需求的增加,热管理成为一项关键技术问题。传统激光巴条冷却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液冷热沉结构,但其散热能力受到传热路径热阻的限制。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基于芯片衬底与微通道集成一体化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流型结构,用于半导体激光芯片的高效散热。该设计显著缩短了传热路径,减少了热阻,从而有效降低芯片结温与冷却流量,为实现高集成度和高散热量的激光芯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流型结构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巴条衬底微通道设计的瓶颈,在0.35 L/min@20℃的液冷条件下,实现了芯片温升≤40℃的目标,并在1000 W/cm^(2)的高热流密度条件下获得了最佳填充因子为0.25,芯片温升为30.52℃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巴条 液冷 衬底微结构 片上集成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型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设计
9
作者 虞天成 梁书立 +1 位作者 田蕾 梁小莉 《航天电子对抗》 2025年第1期36-39,47,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模块。16个器件准直后通过刀锋直角棱镜与直角棱镜的组合实现空间合束,使得多个光束在慢轴与快轴2个方向同时叠加,最终可耦合至105μm@0.22NA的光纤中,理论耦合效率可达84%。同时完成了原理...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单管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模块。16个器件准直后通过刀锋直角棱镜与直角棱镜的组合实现空间合束,使得多个光束在慢轴与快轴2个方向同时叠加,最终可耦合至105μm@0.22NA的光纤中,理论耦合效率可达84%。同时完成了原理性试验,实现了37.6W激光输出,耦合效率可达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光纤耦合 空间合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对根管内粪肠球菌杀菌效果的体外实验研究
10
作者 车舜 郭威 《口腔医学》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探究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照射模式、照射时间、功率、照射天数下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根管壁外表面温度、牙本质小管形态的影响,寻找合适的临床操作参数及手法。方法选取根尖发育完成的单根管恒牙牙根,按照射方式不同分为持续... 目的探究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照射模式、照射时间、功率、照射天数下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根管壁外表面温度、牙本质小管形态的影响,寻找合适的临床操作参数及手法。方法选取根尖发育完成的单根管恒牙牙根,按照射方式不同分为持续照射组和间断照射组,两组分别采用功率1.5、2.0、3.0 W照射10、20、30 s,连续照射3 d方式操作。各组样本在第1天照射过程中进行根管外壁温度测量,每日照射完成后进行粪肠球菌菌落计数,3 d照射完毕后于扫描电镜下观察根管内壁牙本质小管形态,计算牙本质小管开放率及开口直径。结果①两种模式下均呈现随功率增大、时间延长,杀菌率增加,根管壁外表面温度升高,牙本质小管由开放逐渐熔融,开口直径逐渐缩小、开放率逐渐降低趋势,直至完全熔融封闭状态。此外,同一参数下持续照射组相比间断照射组上述趋势更明显。②杀菌率存在饱和点,两种模式下照射到第2天时,2.0 W-30 s、3.0 W-20 s、3.0 W-30 s间杀菌率无明显差异(P>0.05)。③持续照射下1.5 W-30 s、2.0 W-20 s、3.0 W-10 s及间断照射下2.0 W-30 s达到根管壁外表面温度安全范围阈值(10℃)。结论半导体激光持续照射根管1.5 W-30 s或间断照射2.0 W-30 s连续2 d可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且对牙根及周围组织无损伤,同时能起到较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半导体激光 根管治疗 温度 牙本质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及超声荡洗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消毒中的疗效
11
作者 王娜娜 张培娟 陈旭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及超声荡洗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消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超声组及激光组,每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及超声荡洗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消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超声组及激光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及化学冲洗;超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超声荡洗进行消毒;激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半导体激光进行消毒。对比3组治疗前后根管内细菌数量、术后24 h记录3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术后24及72 h随访根管约诊间疼痛(EIAP)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复诊评价患牙,摄片记录3组患者患牙根尖骨灰度值。治疗后12个月复诊评价患牙治疗效果。结果超声组和激光组消毒前后根管内厌氧菌数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和激光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激光组高于超声组(P<0.05)。3组患者术后24 h EI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72 h EI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激光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和激光组患牙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根尖骨密度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术后12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荡洗及半导体激光辅助根管消毒使用可降低根管内细菌含量,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根管消毒 半导体激光 超声荡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李世潘 雷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7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 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7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等离子组[3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和激光组(39例,采用DiLEP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钠、前列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等离子组比,激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手术时间更长;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均降低,激光组IIEF-5评分均较等离子组更高,IPSS、QoL评分均较等离子组更低(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Qmax均升高,PVR、血清钠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及两组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PKRP治疗比,采用DiLEP治疗BPH患者恢复更快,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症状,改善前列腺功能及控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剜除术 半导体激光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小角度测量的宽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技术
13
作者 常鹏媛 钟浩然 +4 位作者 黄欣荣 苗杰 葛哲屹 潘多 陈景标 《宇航计测技术》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角度测量是物理学的核心任务,已经从几何方法发展成高精度技术,其在科学研究、精密制造和卫星定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非干涉法、干涉法、电磁和惯性法等传统角度测量方法在分辨率上都面临着固有的限制。因此,提出了一种角度到... 角度测量是物理学的核心任务,已经从几何方法发展成高精度技术,其在科学研究、精密制造和卫星定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非干涉法、干涉法、电磁和惯性法等传统角度测量方法在分辨率上都面临着固有的限制。因此,提出了一种角度到频率的转换测量技术,利用窄带干涉滤光片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对干涉滤光片角度变化的高灵敏响应,通过将干涉滤光片与被测对象固定连接,角度的微小变化将转换为激光频率的变化。结合稳定的参考频率源,通过拍频技术精确检测输出激光频率的变化,实现对被测装置角度的超高精度测量。与传统角度测量方法相比,此技术通过将角度测量转换为频率测量,显著提高了小角度精度测量的能力,目标达到0.0001″量级的角度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滤光片 外腔半导体激光 角度测量 时间频率测量 角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检测
14
作者 吕毅飞 贾华宇 罗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0,共7页
针对传统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检测中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检测及分类方法。首先,搭建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采集装置,采集芯片工作时的状态并建立数据集;然后优化ResNet50特征提取网... 针对传统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检测中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检测及分类方法。首先,搭建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缺陷采集装置,采集芯片工作时的状态并建立数据集;然后优化ResNet50特征提取网络,减少残差块结构的同时,使用多个3*3卷积层,提高其检测重要信息的能力;最后将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引入到改进ResNet50网络的不同层级中,自适应地学习各通道的重要性权重,进一步提升特征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网络相比,提出的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与分类准确性,具有更好的召回率和准确率,能够快速准确进行缺陷检测,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缺陷检测 Faster R-CNN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对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根管消毒效果观察
15
作者 湛倩倩 李时茂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对其细菌清除率、根尖区骨密度的影响,为改善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105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对其细菌清除率、根尖区骨密度的影响,为改善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苏州口腔医院收治的105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3例)。两组患者均治疗后随访6个月,在此期间,对照组失访2例,试验组失访2例,最终纳入患者101例,即对照组(50例,常规消毒根管)和试验组(51例,半导体激光辅助消毒根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根管预备前、预备后菌落数,根管预备后细菌清除率,根管预备24 h后约诊间疼痛(EIAP)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根尖区冠状位、矢状位骨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根管预备前比,根管预备后两组患者菌落数均减少,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根管预备后,试验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根管预备24 h后,试验组患者EIAP程度轻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根尖区冠状位、矢状位骨密度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消毒根管比,半导体激光应用于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能够提高细菌清除率与根尖区骨密度,减少EIAP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半导体激光 细菌清除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口腔黏液腺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吕娟娟 《贵州医药》 2025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手术对老年患者口腔黏液腺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与研究组(半导体激光手术)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及术后并...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手术对老年患者口腔黏液腺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与研究组(半导体激光手术)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7 d,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导体激光手术治疗老年口腔黏液腺囊肿,可缩短手术耗时,减少出血量,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炎症消退,抑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液腺囊肿 半导体激光手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手操作在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非手术治疗中的效果
17
作者 赵阳 崔璐 +1 位作者 张丽 尹为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67-070,共4页
探讨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接受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非手术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n=58),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划分为行四手操作的研究组和单人操作的对比组,设定评价指标,比较干预效果。结... 探讨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接受半导体激光辅助牙周非手术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n=58),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划分为行四手操作的研究组和单人操作的对比组,设定评价指标,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研究组牙周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模式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四手操作模式在半导体激光辅助的牙周非手术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医生和护士的协作使操作更高效、精准,术后效果更佳,为牙周病非手术治疗带来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牙周非手术治疗 四手操作 慢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采用稳定型咬合板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庄学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 观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应用稳定型咬合板与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抽签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2例。参照组开展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治疗... 目的 观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应用稳定型咬合板与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抽签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2例。参照组开展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标[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不同时间点张口度。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参照组的78.1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I、DI、CM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I(0.08±0.06)分、DI(0.20±0.08)分、CMI(0.12±0.04)分低于参照组的(0.12±0.02)、(0.27±0.09)、(0.17±0.0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3、6个月,试验组张口度分别为(30.24±1.32)、(33.24±1.38)、(35.54±3.28)mm,均大于参照组的(29.01±1.29)、(32.25±2.11)、(33.47±4.32)mm,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稳定型咬合板与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应用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改善张口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型咬合板 半导体激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进展分析
19
作者 王军营 《消费电子》 202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本文以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高功率光纤合束、单模激光器光束整形、偏振保持光纤耦合、波长锁定外腔反馈以及集成化耦合模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针对光纤耦合中的光束整形、模式匹配、偏振控制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体... 本文以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高功率光纤合束、单模激光器光束整形、偏振保持光纤耦合、波长锁定外腔反馈以及集成化耦合模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针对光纤耦合中的光束整形、模式匹配、偏振控制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体光栅、微透镜阵列、偏振分束等新型解决方案,为半导体激光器的高效率、高稳定性光纤耦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光纤耦合技术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多肽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齐景 张志燕 王荷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分析抗菌多肽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收治的12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两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 目的 分析抗菌多肽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收治的12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两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行半导体激光治疗,B组患者行半导体激光联合抗菌多肽RISE-AP12?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螺旋体百分比、牙周致病菌检测结果、龈沟液炎性因子。结果 两组的PD、CAL、BI、菌斑指数、螺旋体百分比呈减小趋势,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的PD、CAL、BI、菌斑指数、螺旋体百分比不同,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L、BI、菌斑指数、螺旋体百分比在组间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中的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中的IL-4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抗菌多肽RISE-AP12?凝胶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中重度牙周炎,可降低PD、CAL、BI、菌斑指数、螺旋体百分比、牙周致病菌检测结果、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多肽 RISE-AP12?凝胶 半导体激光 中重度牙周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