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5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买尔哈巴·米吉提 热依兰·阿不力米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为分析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干眼的效果差异性情况。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近视患者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状况和视力恢复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干眼症状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近视后引起的干眼症状上存在明显差异,近视患者应用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治疗可改善干眼情况,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术后干眼 飞秒激光微切口基质透镜摘除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围术期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何艳婷 杨新燕 +2 位作者 林小兰 王文娟 倪连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围术期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20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 目的探究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围术期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20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术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视觉质量[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及100%对比敏感度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值(OV100%)、20%对比敏感度的OQAS分值(OV20%)、9%对比敏感度的OQAS分值(OV9%)、客观散射指数(OSI)]、对干预方式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SR(0.27±0.09)、MTF cutoff(33.05±5.18)c/deg及OV100%(1.36±0.41)、OV20%(1.37±0.43)、OV9%(1.50±0.47)均大于对照组的(0.23±0.02)、(30.20±4.26)c/deg、(1.15±0.11)、(1.18±0.14)、(1.26±0.21),OSI(0.39±0.08)小于对照组的(0.4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5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9.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围术期综合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综合干预 视觉质量 并发症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神经损伤与药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依静 周春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10-515,共6页
近年来,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开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术后干眼等与角膜神经受损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屈光术后角膜神经的损伤及相关促进修复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 近年来,随着屈光手术的不断开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革新,术后干眼等与角膜神经受损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屈光术后角膜神经的损伤及相关促进修复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干眼以及术后神经损伤的药物修复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促进角膜神经修复的途径提供依据,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完善角膜屈光手术,获得长期的最佳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干眼 角膜神经损伤 药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曲率仪与电脑验光仪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患者角膜曲率一致性的评估研究
4
作者 张煜 杜婧 王丽曌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目的:评估角膜曲率仪与电脑验光仪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患者角膜曲率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就诊拟行LASIK的65例(130眼)近视患者,应用角膜曲率仪及电脑验光仪行角膜曲率测量,记录角... 目的:评估角膜曲率仪与电脑验光仪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患者角膜曲率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就诊拟行LASIK的65例(130眼)近视患者,应用角膜曲率仪及电脑验光仪行角膜曲率测量,记录角膜曲率,水平径线上的角膜曲率(Kl)、垂直径线上的角膜曲率(K2)及平均角膜曲率[(K1+K2)/2]值。用一致性评价测量方法(Bland-Altman)分析两种仪器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电脑验光仪与角膜曲率仪测得的角膜曲率无显著差异,两种仪器在测得的K1、K2以及(K1+K2)/2值呈正相关(r=0.483、0.409、0.427,P<0.05)。两种仪器测得的角膜曲率Kl、K2值及[(K1+K2)/2]值差值均数d分别为42.094D、42.919D和42.981D,差值的标准差(SD)分别为2.113D、2.157D和2.282D。95%CI分别为(46.770~37.419)、(47.148~38.691)和(47.145~38.508)。结论:电脑验光仪与角膜曲率仪有较好一致性,可相互替代使用,临床应综合考虑两种仪器的适用性,以发挥最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曲率仪 电脑验光仪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角膜曲率 一致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角膜屈光治疗中的近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5
作者 李达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5期12-14,18,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在角膜屈光治疗中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韶关爱尔眼科医院诊... 目的 对比分析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在角膜屈光治疗中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韶关爱尔眼科医院诊疗的80例角膜屈光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LASIK术治疗,观察组实施ICL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MTF截止频率均更高,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术可提高角膜屈光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提高术后裸眼视力,改善视觉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韩云飞 张立华 +1 位作者 徐贝贝 徐琳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山东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收治的60例(119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山东滨州沪滨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收治的60例(119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59眼)与对照组(30例,60眼)。研究组接受SMILE手术,对照组接受FS-LASIK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高于术前,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等效球镜度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3 mm瞳孔直径下垂直彗差、球差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水平彗差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两组总高阶像差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斯特列尔比、调制传递函数值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均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视力与屈光度,其中SMILE可能会影响患者角膜高阶像差,但能改善患者全眼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先华 刘祥明 庞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640只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组)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laser in situ keratom...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640只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组)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组),分别接受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恢复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主诉干眼症状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U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BU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均明显优于LASIK组,术后6个月时两组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有干眼症状主诉的比例均显著低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尤其在术后干眼恢复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7
8
作者 郑燕 周跃华 +3 位作者 张晶 刘倩 柳静 胡雅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5,共6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的医源性角膜扩张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生物力学强度,LASIK联合角膜交联术(LASIK—CXL)有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但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待验证。目的... 背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的医源性角膜扩张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生物力学强度,LASIK联合角膜交联术(LASIK—CXL)有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但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待验证。目的探讨LASIK—CXL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眼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接受LASIK的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患者64例128眼,患者分为LASIK组(37例74眼)和LASIK—CXL组(27例54眼),2个组基线特征匹配。所有术眼均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并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消融,LASIK—CXL组患者在LASIK术后立即用质量分数0.1%核黄素滴至角膜基质床持续90s,平衡盐溶液(BSS)行瓣下冲洗后用紫外线交联加固仪照射进行角膜交联。2个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及1、3、6个月进行随访,对2个组术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参数、眼前节OCT(AS—OCT)检查结果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49±2.41)D和(-6.97±2.41)D,术后6个月时分别降低至(-0.68±0.88)D和(-0,75±0.94)D;2个组术前裸眼视力(UDVA)(LogMAR)分别为1.18±0.28和1.05±0.38,术后6个月时分别提高至-0.06±0.09和-0.03±0.18;术前AveK值分别为(44.37±1.46)D和(44.47±1.50)D,术后6个月时分别减少至(39.30±2.06)D和(38.66±1.80)D;术前表面规则指数(SRI)分别为0.25±0.21和0.24±0.22,术后6个月时分别增加为0.29±0.24和0.28±0.24,术前表面不对称指数(SAI)分别为0.36±0.16和0.39±0.15,术后6个月时分别增至0.57±0.31和0.75±0.37,且LASIK—CXL组术后SAI值明显大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P=0.002)。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分别为(8.44±1.44)mmHg(1mmHg=0.133kPa)和(8.63±1.35)mmHg,术后6个月分别下降至(5.74±1.31)mmHg和(6.25±1.24)mmHg,且LASIK-CXL组CRF值明显高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50,P=0.004);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角膜滞后量(CH)分别为(8.78±1.51)mmHg和(8.69±1.62)mmHg,术后6个月分别降至(7.23±1.08)mmHg和(6.50±1.32)mmHg,LASIK—CXL组术后CH值明显低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0,P=0.017)。AS—OCT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LASIK—CXL组角膜基质出现高密度反光带者45眼,占81.82%,而LASIK组术眼未出现角膜基质高密度反光带。结论LASIK。CXL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眼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其改善术眼术后视力的效果与LASIK接近,但在增加角膜硬度方面明显优于LASIK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联合物理疗法 胶原/代谢 交联制剂/治疗用途 生物力学现象 前瞻性研究 角膜交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春娟 林咸平 +2 位作者 费安裕 叶晓玲 周玲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角膜厚度、眼压和屈光度等因素对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LASIK对379例746眼进行治疗。根据术前屈光度进行分组,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角膜厚度、眼压、角膜厚度(CT)/眼压(IOP)比值及屈光度之... 目的:探讨术前角膜厚度、眼压和屈光度等因素对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LASIK对379例746眼进行治疗。根据术前屈光度进行分组,观察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角膜厚度、眼压、角膜厚度(CT)/眼压(IOP)比值及屈光度之间关系。结果:术后裸眼视力4.5~5.2,平均4.99±0.11,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二乘回归和相关分析显示,角膜较厚、眼压较低,即CT/IOP值大,术后裸眼视力较好,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术前眼压与术后裸眼视力之间存在负相关,而术前角膜厚度与术后裸眼视力之间无相关性存在。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角膜厚度、眼压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剩余屈光度日后配戴低度眼镜方法,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屈光回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角膜厚度 眼压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混合性散光 被引量:13
10
作者 鞠燕 张建华 +3 位作者 彭亚军 孙时英 李宗美 李春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混合性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Technolas217-Z准分子激光机,对9例(11眼)混合性散光患者进行手术,并随访0.5a以上,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的变化。结果:术后6mo裸眼视力1...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混合性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Technolas217-Z准分子激光机,对9例(11眼)混合性散光患者进行手术,并随访0.5a以上,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散光及散光轴的变化。结果:术后6mo裸眼视力10眼(91%)均等于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屈光度在±0.75D以内,残余散光度平均为–0.77±0.13D,散光轴向平均较术前偏斜3.15°±1.3°。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混合性散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治疗 混合性散光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非球面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国富 王铮 +4 位作者 杨斌 张晓晓 邱平 周胜 陈家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及其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本中心接受LASIK患者26例50眼进行随访研究,检测指标包括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提供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波前像差、对比敏...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及其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本中心接受LASIK患者26例50眼进行随访研究,检测指标包括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提供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 function,CSF)、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最佳矫正球镜度;分析时段为术前及术后3月,分析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因子Q值分布,Q值与高阶像差以及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结果】术前Q值为-0.17±0.11;术后Q值为0.84±0.41,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Q值与术前球差成负相关(P=0.000,r=-0.578),与高阶像差成正相关(P=0.047,r=-0.333)。手术前后Q值改变与球差改变成负相关(P=0.000,r=-0.588),与高阶像差改变成正相关(P=0.001,r=0.566)。术后3月无眩光、低、中、高度眩光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阶像差改变与术后无眩光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6.3,4.0,2.5,1.6,1.0,0.7(cycles per degree,cpd)成负相关(P<0.05);高阶像差改变与低、中、高度眩光对比敏感度中高频空间频率6.3,4.0,2.5,1.6cpd成负相关(P<0.05),与低频空间频率(1.0,0.7cpd)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近视性LASIK使角膜由伸长型(长椭球体)椭球体演变为扁平型椭球体(扁椭球体),并影响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7
12
作者 邢星 李世洋 +1 位作者 赵爱红 肖建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愿接受SMILE手术和LASIK...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愿接受SMILE手术和LASIK手术且常规术前检查确认为适应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SMILE手术者共93例(186眼)为观察组,接受LASIK手术者共96例(192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1 d、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细胞面积。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分别为(-27.10±11.20)%和(-14.50±4.30)%,对照组分别为(-29.20±9.60)%和(-17.90±4.30)%,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均较对照组低(均为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分别为(-24.50±10.90)%和(-13.60±4.30)%,对照组分别为(-27.00±10.80)%和(-15.60±4.40)%,较术后1个月时有所减少(均为P<0.05),说明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有一定回升趋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MILE与LASIK治疗近视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与LASIK相比,SMILE术后角膜弹性的改变较少,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过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儿童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汪辉 阴正勤 +2 位作者 陈莉 任茜 罗启慧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儿童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ummit公司的SVSApex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2例远视儿童患者(7~15岁)绝对散光值低于1.25D的22只眼进行LASIK手术,最大预矫值+6.00D。术后1个...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儿童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ummit公司的SVSApex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2例远视儿童患者(7~15岁)绝对散光值低于1.25D的22只眼进行LASIK手术,最大预矫值+6.00D。术后1个月开始行弱视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结果术前,球镜屈光度:+5.50^+9.00(+6.25±0.43)D,柱镜屈光度:0.00^-1.25(-0.73±0.33)D,两眼等值球镜屈光度差值:+4.25~7.75(+6.13±0.51)D,裸眼远视力:0.05~0.3(0.12±0.10)D,裸眼近视力:0.1~0.5(0.19±0.14)D,矫正远视力:0.05~0.4(0.20±0.13)D,矫正近视力:0.1~0.6(0.27±0.16)D。术后12月,球镜屈光度:-0.50^+0.75(+1·02±0.51)D,柱镜屈光度:0.00^-1.75(-0.52±0.51)D,两眼等值球镜屈光度差值:0.00~1.75(0.86±0.55)D,平均裸眼远视力:0.1~0.5(0.25±0.13)D,平均裸眼近视力:0.1~1.2(0.53±0.38)D,平均矫正远视力:0.1~0.6(0.29±0·17)D,平均矫正近视力:0.1~1.2(0.56±0.37)D。所有手术眼均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丢失。结论LASIK矫治儿童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减少双眼屈光参差度。术后辅以弱视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屈光参差 远视性 单纯 矫治 准分子激光系统 LASIK手术 等值球镜 屈光度 远视力 近视力 临床疗效 儿童患者 随访时间 0.05 矫正视力 疗效显著 平均 术后 治疗 弱视 柱镜 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1年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远标 赵柳宁 +5 位作者 刘斐 肖小波 周强 廖爱平 刘国颖 刘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4-937,共4页
目的:采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诊断系统探讨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1年内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行飞秒激光LASIK矫正近视(术前等效球镜-10.63^-1.63 D)患者45例(90只眼),采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 目的:采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诊断系统探讨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1年内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规律。方法:选择行飞秒激光LASIK矫正近视(术前等效球镜-10.63^-1.63 D)患者45例(90只眼),采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诊断系统分别在术前、术后1、3、6个月及1年对术眼进行眼前节三维图像采集,分别测量角膜中央后表面高度、角膜最薄点厚度并计算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飞秒激光LASIK术前与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0,P>0.05)。飞秒激光LASIK术后1、3、6个月及1年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7,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角膜最薄点厚度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10,P<0.01)。飞秒激光LASIK术后不同随访时间角膜后表面高度与SE、AD、RBT、AP/TCT及"(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飞秒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良好,角膜后表面高度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角膜最薄点厚度逐渐增加并于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表面高度 中央角膜最薄点厚度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严宗辉 胡建荣 +2 位作者 吴健芳 孙勉 杨丽琼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5年来 8例( 8眼 )儿童近视屈光参差者接受LASIK治疗的效果。弱视者术后结合健眼遮盖治疗。术后 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 2年复查 ,项...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矫治儿童近视屈光参差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5年来 8例( 8眼 )儿童近视屈光参差者接受LASIK治疗的效果。弱视者术后结合健眼遮盖治疗。术后 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 2年复查 ,项目包括裸眼、矫正视力、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检查。结果 :8例中除 1例随访 6个月外 ,其余均随访 1年以上。屈光度从手术前平均等球镜 ( - 8.4 4±3.1 4 )D( - 4.0~ - 1 4D)降至术后 ( - 0 .56± 0 .51 )D( + 0 .5~- 1 .2 5D)。最好矫正视力从术前 0 .52± 0 .36提高到术后的0 .73± 0 .35,在 5眼术前屈光参差性弱视眼中 ,2眼脱离弱视 ,其他 3眼矫正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 (提高 1~ 3行 )。所有眼术后均无haze产生 ,也未见有别于成人LASIK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不能接受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等传统方法矫正的单眼近视散光屈光参差儿童 ,LASIK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术后 LASIK 矫正视力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术前 结论 矫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三种不同切削模式的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巴俊 李艳红 +3 位作者 吴岩 朱玮 金依华 于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三种不同模式:标准模式(standar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S-LASIK)、非球面切削模式(aspheric ablation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A-LASIK)和组织节约模式(tissue-saving laser in situ...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三种不同模式:标准模式(standar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S-LASIK)、非球面切削模式(aspheric ablation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A-LASIK)和组织节约模式(tissue-saving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T-LASIK)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为2011-02/2012-10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并随访6mo以上的患者66例112眼。采用博士伦公司217z准分子激光机进行手术,Moria公司OUP90制作110μm角膜瓣。根据患者的屈光度、角膜厚度和暗光下的瞳孔直径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削模式,分为S-LASIK组(n=36)、ALASIK组(n=40)和T-LASIK组(n=36)。检测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6mo患者夜间视力满意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K值、最薄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及5mm瞳孔直径高阶像差分析。观察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各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术后6mo夜间视力满意度调查,A-LASIK组优于T-LASIK组和S-LASIK组。术后6mo三组等值球镜在±0.5D以内占96.43%。术后三组高阶像差RMS(RMSh)、垂直彗差(C7)、球差(C12)较术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ASIK,A-LASIK和T-LASIK组角膜实际切削深度较理论切削深度分别增加14.94±29.81,11.2±10.94,5.83±17.09μm;单位面积单位屈光度的切削厚度分别为0.85±0.27,0.72±0.08,0.59±0.09μm/(D·mm2)(P<0.05),T-LASIK和A-LASIK切削的角膜厚度较S-LASIK分别节约30.59%和15.29%。结论:S-LASIK,A-LASIK和T-LASIK均能有效地矫正近视散光,术后彗差、球差和高阶像差RMS值有增加,A-LASIK组术后视觉质量优于其他两组的可能与相差的改变少有关。A-LASIK和T-LASIK较S-LASIK均可有效节省角膜。T-LASIK组在保证临床矫正效果的同时减少角膜切削量,尽可能减少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像差 角膜厚度 切削深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海莹 德琳 +3 位作者 徐冬 宋笑梅 张雪梅 刘美娜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49-51,共3页
对86例(153眼)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LLASIK)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中配合医生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及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做好初期护理、复查及健康教育。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等值球镜屈光度在&... 对86例(153眼)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LLASIK)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检查,术中配合医生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及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做好初期护理、复查及健康教育。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等值球镜屈光度在±0.50DS范围143眼,占93.46%,在±1.00DS范围153眼,达100%;裸眼视力≥1.0者150眼,占98.04%,其中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44眼,占94.12%。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全方位护理是FLLASIK获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近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并发症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美玲 廖荣丰 +4 位作者 陈逖 张晓苹 陶黎明 卫修玲 夏卫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探讨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72 3例 ( 1390只眼 )近视患者 ( - 1 5 0~ - 2 2 0 0D)行LASIK术后随访 12个月 ,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角膜...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探讨其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72 3例 ( 1390只眼 )近视患者 ( - 1 5 0~ - 2 2 0 0D)行LASIK术后随访 12个月 ,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角膜瓣形成不全 5只眼 ( 0 36 % ) ,角膜瓣过薄 4只眼( 0 2 9% ) ,角膜瓣游离 6只眼 ( 0 4 3% ) ,角膜瓣层间异物残留 12只眼 ( 0 86 % ) ,屈光回退 >1 0D者 2 0只眼 ( 1 4 4 % ) ,激素性高眼压 16只眼 ( 1 15 % ) ,眩光和夜驶困难 2 4只眼( 1 73% )。结论 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 ,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必须引起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并发症 治疗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值调整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兵 赵蓉 +1 位作者 邵德望 张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评价目标Q值=-0.9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雷赛LSX准分子激光机(5.3版),采用AstraPro Planner2.2Q个体化软件,术中目标Q值设定为-0.9,行LASIK手术共治疗53例(106眼)近视患者,同时... 目的:评价目标Q值=-0.9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雷赛LSX准分子激光机(5.3版),采用AstraPro Planner2.2Q个体化软件,术中目标Q值设定为-0.9,行LASIK手术共治疗53例(106眼)近视患者,同时随机选取2005年常规LASIK手术患者51例(102眼)做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及术后6mo的视力、屈光度、As-tramax角膜地形图测量的Q值的变化(瞳孔中心4.5mm直径范围),并进行分析。结果:在Q值优化组,术前裸眼视力为0.11±0.05,平均等效球镜(SE)为-6.57±1.81D(-3.49^-11.80D),术前Q值为-0.14±0.15(-0.56~0.26),术后6mo裸眼视力为1.14±0.15,平均等效球镜(SE)为0.37±0.58D,术后Q值为0.20±0.40(-0.80~1.48)。标准切削对照组:术前裸眼视力为0.13±0.06,平均等效球镜(SE)为-5.99±2.53D(-1.44^-12.31D),术前的Q值为-0.16±0.14(-0.50~0.21),术后裸眼视力为1.13±0.20,平均等效球镜为-0.46±0.87D,术后Q值为0.56±0.45(-0.53~2.03)。所有术眼术中术后未见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但是Q值优化组术后Q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美国雷赛SLX型(5.3版)激光机,AstraProPlanner2.2Q个体化软件,进行目标Q值为-0.9引导的LASIK个体化切削术治疗近视安全、疗效确切、稳定,效果满意。Q值优化的LASIK较常规切削可减少术后Q值的增加,更好的维持角膜表面生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角膜非球性系数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神经损伤和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丁冬梅 陈辉 +1 位作者 桑爱民 刘剑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神经的损伤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再生情况。方法取4只大耳白兔,右眼接受近视性LASIK术,左眼为正常对照,另取14只兔双眼接受LASIK术,术后1、3、7d,1、2、3、6个月行氯化金染色,光镜下观察LA...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神经的损伤及术后不同时期的再生情况。方法取4只大耳白兔,右眼接受近视性LASIK术,左眼为正常对照,另取14只兔双眼接受LASIK术,术后1、3、7d,1、2、3、6个月行氯化金染色,光镜下观察LASIK术后神经的损伤及再生情况。结果术后深基质层、角膜瓣连接处的上皮下和浅基质层神经未受损,瓣切削处上皮下和浅基质层神经消失。术后不同部位的角膜神经再生程度不同,术后6个月周边部角膜神经形态已接近正常,角膜中央仍无神经分布。结论近视性LASIK术对不同部位角膜神经的损伤程度不同,术后6个月周边部神经恢复接近正常,中央部神经修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角膜神经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