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丽
张琳琳
+1 位作者
吕锡昌
李东明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气动性能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综合研究了二次流几何参数对二元收扩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超拉丁立方设计方法得到喷管二次流参数近似拟合模型和最优解区域,并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研究的...
采用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气动性能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综合研究了二次流几何参数对二元收扩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超拉丁立方设计方法得到喷管二次流参数近似拟合模型和最优解区域,并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研究的设计参数包括二次流口距离、二次流口宽度及二次流长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二次流口距离对矢量偏转角的影响最大,二次流口宽度次之,二次流长度对矢量偏转角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
矢量
喷管
激波矢量控制
试验设计
超拉丁立方设计
多岛遗传算法
推力
矢量
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落压比影响矢量性能及分离区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猛杰
额日其太
+1 位作者
王强
吴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6-536,共11页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矢量角随落压比(NPR)的增大而下降的现象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对NPR影响矢量角机理及基于多缝腔体和多缝辅助注气方法的分离区控制研究,目标是寻求大NPR条件下矢量性能提高的方法.研究表明:NPR影响矢量角的机理主要由于...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矢量角随落压比(NPR)的增大而下降的现象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对NPR影响矢量角机理及基于多缝腔体和多缝辅助注气方法的分离区控制研究,目标是寻求大NPR条件下矢量性能提高的方法.研究表明:NPR影响矢量角的机理主要由于次流下游近壁面分离区由小NPR时的开放型变为大NPR时的封闭型,从而导致由于壁面压差力产生的矢量力减小所致.多缝辅助注气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分离区在大NPR时保持开放,注气压力为环境压力时可以在不从系统额外引气的条件下提高矢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矢量
角
落压比
多缝辅助注气
分离区
原文传递
二次流喷口形状对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推力矢量特性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史经纬
王占学
+1 位作者
刘增文
张晓博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78-2684,共7页
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考虑变比热比及温度对黏度的影响,针对二次流喷口主要几何参数(二次喷射角度及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在不同喷管落压比、二次流压比工况下对激波矢量控制喷管三维流动特性及推力矢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喷射角度增...
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考虑变比热比及温度对黏度的影响,针对二次流喷口主要几何参数(二次喷射角度及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在不同喷管落压比、二次流压比工况下对激波矢量控制喷管三维流动特性及推力矢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喷射角度增加,二次流喷射前主分离线前移,激波角度增加,在较小的二次流压比下随着喷射角度增加,推力矢量角增大,二次流压比为1.0和1.2时,存在最佳的喷射角度使得推力矢量角最大;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小于1.0时,喷口前分离涡演变为马蹄涡,并在喷口下游诱导尾涡,二次流压比大于0.6时随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增大,推力矢量角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喷口形状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推力
矢量
角
原文传递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技术分析
4
作者
史经纬
王占学
梁爽
《航空动力》
2023年第2期71-74,共4页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结构简单、响应速率快、推力矢量效率高,用于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高落压比排气系统,可使战斗机提高空中优势和生存概率。随着先进机载武器、红外/电磁探测系统等相继投入使用,战斗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能在各类空...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结构简单、响应速率快、推力矢量效率高,用于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高落压比排气系统,可使战斗机提高空中优势和生存概率。随着先进机载武器、红外/电磁探测系统等相继投入使用,战斗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能在各类空战中取得优势、提高生存率,对战斗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超机动、超声速巡航、短距/垂直起降及隐身性能等),推力矢量技术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机载武器
推力
矢量
超声速巡航
短距/垂直起降
超机动
落压比
排气系统
原文传递
激波控制矢量喷管流动与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盟
额日其太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8,共7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激波控制矢量喷管的流场结构与工作特性,分析了射流流量、外流马赫数及落压比对喷管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流量的增大,射流对主流产生的阻碍作用增大,使得注气缝上游的高压分离区增大,上、下壁面...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激波控制矢量喷管的流场结构与工作特性,分析了射流流量、外流马赫数及落压比对喷管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流量的增大,射流对主流产生的阻碍作用增大,使得注气缝上游的高压分离区增大,上、下壁面压差增大,矢量角增大;但射流流量过大时,激波会影响下壁面的压力分布,使喷管推力矢量性能降低。外流马赫数增加使喷管出口附近及上壁面注气缝下游壁面的压力降低,因此上、下壁面的压差减小,喷管的推力矢量性能降低。随着落压比的增大,注气缝上游的分离激波位置后移,注气缝下游分离区内的相对压力降低,使上、下壁面的压差减小;另外,喷管工作状态从过膨胀状态向欠膨胀状态转变时,压差产生的推力增大,喷管的推力矢量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推力
矢量
数值模拟
外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甲板对S弯激波矢量喷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梁爽
史经纬
王占学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年第1期13-24,共12页
收-扩型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尾部的红外和电磁辐射强度,还可以实现超声速飞机俯仰方向的推力矢量控制,极大地增强了飞机的隐身性和机动性。由于矩形出口需要与后机身融合,通常将下壁面延长作为后甲板,此时喷流的...
收-扩型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尾部的红外和电磁辐射强度,还可以实现超声速飞机俯仰方向的推力矢量控制,极大地增强了飞机的隐身性和机动性。由于矩形出口需要与后机身融合,通常将下壁面延长作为后甲板,此时喷流的偏转规律与对称出口喷流的偏转规律不同。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有后甲板和无后甲板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的流动特性,分别研究了有后甲板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的长度和角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某些工况下,上壁面二次流注入所诱导产生的斜激波会被后甲板反射,不利于向下推力矢量角的产生;当后甲板表面没有发生开式分离时,下壁面出口喷流会沿后甲板表面附壁流动,因此后甲板长度或角度的增加会使喷流速度轴线向下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甲板
S弯喷管
推力
矢量
喷管
激波矢量控制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气位置对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性能影响
7
作者
舒博文
黄江涛
+2 位作者
高正红
何成军
夏露
《气体物理》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可为超声速无尾布局提供良好的隐身性能与纵向操纵力矩,具有响应快、质量小等优势。旁路式激波矢量喷管无须从发动机引气,克服了为增加矢量角而增加发动机引气流量的问题,可降低发动机的负担。开展了引气位置对旁路式...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可为超声速无尾布局提供良好的隐身性能与纵向操纵力矩,具有响应快、质量小等优势。旁路式激波矢量喷管无须从发动机引气,克服了为增加矢量角而增加发动机引气流量的问题,可降低发动机的负担。开展了引气位置对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矢量性能影响研究,为加深对此种喷管性能理解以及将其实用化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喉道引气喷管兼具激波矢量和喉道偏斜法的特征,入口引气喷管在过膨胀状态下性能更好,喉道引气喷管在欠膨胀状态下更有优势。射流后的分离模式显著影响喷管矢量性能,闭式分离使喷管矢量性能下降明显,喉道引气喷管矢量性能突变对应的落压比小于入口引气喷管。实际应用中,应避免分离模式由开式分离转为闭式分离,根据不同膨胀状态搭配不同的旁路式引气方式能够最大化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
矢量
流体推力
矢量
激波矢量控制
二元喷管
旁路式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丽
张琳琳
吕锡昌
李东明
机构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1-64,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020133)
文摘
采用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气动性能数值分析与优化设计,综合研究了二次流几何参数对二元收扩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超拉丁立方设计方法得到喷管二次流参数近似拟合模型和最优解区域,并利用多岛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研究的设计参数包括二次流口距离、二次流口宽度及二次流长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二次流口距离对矢量偏转角的影响最大,二次流口宽度次之,二次流长度对矢量偏转角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推力
矢量
喷管
激波矢量控制
试验设计
超拉丁立方设计
多岛遗传算法
推力
矢量
角
Keywords
fluidic thrust vectoring nozzle
shock vector control
design of experiment
latin hypercube design
multi island genetic algorithm
thrust pitching angle
分类号
V2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落压比影响矢量性能及分离区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猛杰
额日其太
王强
吴盟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6-536,共11页
文摘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矢量角随落压比(NPR)的增大而下降的现象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对NPR影响矢量角机理及基于多缝腔体和多缝辅助注气方法的分离区控制研究,目标是寻求大NPR条件下矢量性能提高的方法.研究表明:NPR影响矢量角的机理主要由于次流下游近壁面分离区由小NPR时的开放型变为大NPR时的封闭型,从而导致由于壁面压差力产生的矢量力减小所致.多缝辅助注气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分离区在大NPR时保持开放,注气压力为环境压力时可以在不从系统额外引气的条件下提高矢量性能.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矢量
角
落压比
多缝辅助注气
分离区
Keywords
shock vector control
vector angle
nozzle pressure ratio (NPR)
multi-slot assistant injection
separation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二次流喷口形状对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推力矢量特性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史经纬
王占学
刘增文
张晓博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78-268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15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6102110025)
文摘
基于CFD数值模拟技术,考虑变比热比及温度对黏度的影响,针对二次流喷口主要几何参数(二次喷射角度及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在不同喷管落压比、二次流压比工况下对激波矢量控制喷管三维流动特性及推力矢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喷射角度增加,二次流喷射前主分离线前移,激波角度增加,在较小的二次流压比下随着喷射角度增加,推力矢量角增大,二次流压比为1.0和1.2时,存在最佳的喷射角度使得推力矢量角最大;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小于1.0时,喷口前分离涡演变为马蹄涡,并在喷口下游诱导尾涡,二次流压比大于0.6时随喷口无量纲展向长度增大,推力矢量角度增加.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喷口形状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推力
矢量
角
Keywords
shock vector control
injection 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
flow characteristic
thrust vector angle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技术分析
4
作者
史经纬
王占学
梁爽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航发商发
出处
《航空动力》
2023年第2期71-74,共4页
文摘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结构简单、响应速率快、推力矢量效率高,用于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高落压比排气系统,可使战斗机提高空中优势和生存概率。随着先进机载武器、红外/电磁探测系统等相继投入使用,战斗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能在各类空战中取得优势、提高生存率,对战斗机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超机动、超声速巡航、短距/垂直起降及隐身性能等),推力矢量技术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1]。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机载武器
推力
矢量
超声速巡航
短距/垂直起降
超机动
落压比
排气系统
分类号
V23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激波控制矢量喷管流动与工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吴盟
额日其太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8,共7页
文摘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激波控制矢量喷管的流场结构与工作特性,分析了射流流量、外流马赫数及落压比对喷管流动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流量的增大,射流对主流产生的阻碍作用增大,使得注气缝上游的高压分离区增大,上、下壁面压差增大,矢量角增大;但射流流量过大时,激波会影响下壁面的压力分布,使喷管推力矢量性能降低。外流马赫数增加使喷管出口附近及上壁面注气缝下游壁面的压力降低,因此上、下壁面的压差减小,喷管的推力矢量性能降低。随着落压比的增大,注气缝上游的分离激波位置后移,注气缝下游分离区内的相对压力降低,使上、下壁面的压差减小;另外,喷管工作状态从过膨胀状态向欠膨胀状态转变时,压差产生的推力增大,喷管的推力矢量性能降低。
关键词
激波矢量控制
推力
矢量
数值模拟
外流影响
Keywords
shock vector control
thrust vector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external flow effects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甲板对S弯激波矢量喷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梁爽
史经纬
王占学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出处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年第1期13-24,共12页
文摘
收-扩型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发动机尾部的红外和电磁辐射强度,还可以实现超声速飞机俯仰方向的推力矢量控制,极大地增强了飞机的隐身性和机动性。由于矩形出口需要与后机身融合,通常将下壁面延长作为后甲板,此时喷流的偏转规律与对称出口喷流的偏转规律不同。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有后甲板和无后甲板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的流动特性,分别研究了有后甲板S弯激波矢量控制喷管的长度和角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某些工况下,上壁面二次流注入所诱导产生的斜激波会被后甲板反射,不利于向下推力矢量角的产生;当后甲板表面没有发生开式分离时,下壁面出口喷流会沿后甲板表面附壁流动,因此后甲板长度或角度的增加会使喷流速度轴线向下偏转。
关键词
后甲板
S弯喷管
推力
矢量
喷管
激波矢量控制
流动特性
Keywords
aft deck
serpentine nozzle
thrust vectoring nozzle
shock vector controlling
flow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N92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气位置对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性能影响
7
作者
舒博文
黄江涛
高正红
何成军
夏露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出处
《气体物理》
2023年第5期19-27,共9页
基金
武器装备预研基金(50906010101)
翼型叶栅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201200106)。
文摘
流体推力矢量技术可为超声速无尾布局提供良好的隐身性能与纵向操纵力矩,具有响应快、质量小等优势。旁路式激波矢量喷管无须从发动机引气,克服了为增加矢量角而增加发动机引气流量的问题,可降低发动机的负担。开展了引气位置对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矢量性能影响研究,为加深对此种喷管性能理解以及将其实用化打下基础。结果表明:喉道引气喷管兼具激波矢量和喉道偏斜法的特征,入口引气喷管在过膨胀状态下性能更好,喉道引气喷管在欠膨胀状态下更有优势。射流后的分离模式显著影响喷管矢量性能,闭式分离使喷管矢量性能下降明显,喉道引气喷管矢量性能突变对应的落压比小于入口引气喷管。实际应用中,应避免分离模式由开式分离转为闭式分离,根据不同膨胀状态搭配不同的旁路式引气方式能够最大化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性能。
关键词
推力
矢量
流体推力
矢量
激波矢量控制
二元喷管
旁路式喷管
Keywords
thrust vectoring
fluidic thrust vectoring
shock vectoring control
two-dimensional nozzle
bypass nozzle
分类号
V23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李丽
张琳琳
吕锡昌
李东明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落压比影响矢量性能及分离区控制数值模拟
王猛杰
额日其太
王强
吴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原文传递
3
二次流喷口形状对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推力矢量特性影响
史经纬
王占学
刘增文
张晓博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4
激波矢量控制喷管技术分析
史经纬
王占学
梁爽
《航空动力》
2023
0
原文传递
5
激波控制矢量喷管流动与工作特性研究
吴盟
额日其太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后甲板对S弯激波矢量喷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梁爽
史经纬
王占学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引气位置对旁路式二元激波矢量喷管性能影响
舒博文
黄江涛
高正红
何成军
夏露
《气体物理》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