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转录因子6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沛 彭瑜 张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3-397,共5页
激活转录因子6(ATF6)是一种位于内质网的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包括心肌在内的多种组织,主要通过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来参与内质网应激,是器官及组织稳态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多项研究表明,ATF6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 激活转录因子6(ATF6)是一种位于内质网的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包括心肌在内的多种组织,主要通过调节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来参与内质网应激,是器官及组织稳态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多项研究表明,ATF6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糖尿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就ATF6的结构、分型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转录因子6 心血管疾病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转录因子6基因Ala145Pro变异与中国人糖脂代谢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承 贾伟平 +5 位作者 万慧 张蓉 王从容 马晓静 方启晨 项坤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研究激活转录因子6(ATF6)基因Ala145Pro(GCG→CCG)变异与中国人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对689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其中糖调节正常者361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78例)采用PCR-RFLP检测ATF6基因Ala145Pro变... 目的研究激活转录因子6(ATF6)基因Ala145Pro(GCG→CCG)变异与中国人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对689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其中糖调节正常者361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78例)采用PCR-RFLP检测ATF6基因Ala145Pro变异,并测定所选人群的糖脂代谢相关临床指标。结果(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和糖调节正常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糖调节正常人群中C等位基因频率较高;(2)糖调节正常人群中,CC+CG基因型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GG基因型者低(P=0.014);(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CC+CG基因型携带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GG基因型者高(P=0.041)。结论ATF6基因与中国人糖脂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转录因子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糖代谢 脂代谢
原文传递
激活转录因子6与2型糖尿病
3
作者 王光亚 吴丹荣 +1 位作者 马晓伟 郭晓蕙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7,共3页
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G细胞功能减退密切相关,但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在肥胖、IR、β细胞功能与T2DM之间起着重要联系,肥胖可以产生慢性应激,内质网(ER)的稳态被打破,... 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G细胞功能减退密切相关,但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在肥胖、IR、β细胞功能与T2DM之间起着重要联系,肥胖可以产生慢性应激,内质网(ER)的稳态被打破,为处理这种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转录因子6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庞艳华 郑长青 +2 位作者 宁斌 胡刚正 张文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对50例经过结肠镜和病理检查证实的UC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STAT6和磷酸化的STAT6(pSTAT6)的检测.结果:UC黏膜组织中S...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对50例经过结肠镜和病理检查证实的UC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STAT6和磷酸化的STAT6(pSTAT6)的检测.结果:UC黏膜组织中STAT6免疫组化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STAT6免疫组化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AT6在UC黏膜组织中表达上调,STAT6可能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转录激活因子6 溃疡性结肠炎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5a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相关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宇明 张悦 +2 位作者 王华 田宝 郭冬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miR-135a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相关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前列腺癌DU145细胞,随机分为miR-135a转染组和空白转染组,miR-135a转染组细胞转染miR-135a序列,空白转染组转染空白序列,采用MTT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miR-135a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相关因子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前列腺癌DU145细胞,随机分为miR-135a转染组和空白转染组,miR-135a转染组细胞转染miR-135a序列,空白转染组转染空白序列,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STAT6和STAT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135a表达。结果转染后48h,miR-135a转染组miR-135a相对表达量为(0.932±0.061),明显高于空白转染组(P<0.05);miR-135a转染组培养24、48h的OD值分别为(0.210±0.045)和(0.281±0.052),明显低于空白转染组(P<0.05);miR-135a转染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60.02±6.39)%,明显高于空白转染组(P<0.05);miR-135a转染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16.93±30.02)个和(133.02±28.51)个,明显低于空白转染组(P<0.05);miR-135a转染组p-STAT6和STAT6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7±0.114)和(0.437±0.077),明显低于空白转染组(P<0.05)。结论miR-135a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能与其抑制前列腺癌细胞STAT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iR-135a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6转录因子-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在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寅 焦云娟 +4 位作者 赵宝生 王永霞 毛晓娜 杨晓煜 赵卫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740-743,746,共5页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6例食管鳞癌、36例癌旁非典...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1(Ets-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6例食管鳞癌、36例癌旁非典型增生及1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ts-1、STAT6的表达。结果 Ets-1、STAT6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447,P<0.05)。Ets-1、STAT6 mRNA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相对含量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s-1及STAT6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 Ets-1和STAT6异常表达与食管上皮癌变有关,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病变 E26转录因子-1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 免疫组织化学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后活化转录因子6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
7
作者 胡跃强 唐农 +3 位作者 吴林 胡玉英 梁妮 秦红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转录因子6(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40只,每组又按照再缺血后12h,1、2、3d分为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转录因子6(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40只,每组又按照再缺血后12h,1、2、3d分为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1d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0.05,P<0.01);缺血预处理组各时间点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ATF6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激活转录因子6 RNA 信使 再灌注 聚合酶链反应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白细胞介素1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通路研究甘草酸二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管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娜 殷莉 秦晓楠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406-1410,I0005,共6页
目的 基于白细胞介素13(IL-1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信号通路观察甘草酸二铵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管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从珠海百试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健康雄性SD大鼠。将SD雄性... 目的 基于白细胞介素13(IL-1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信号通路观察甘草酸二铵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管黏液高分泌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从珠海百试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健康雄性SD大鼠。将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氨溴索组和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香烟烟熏联合脂多糖(LPS)建立COPD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于尾部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每天1次,持续14 d。通过检测各组大鼠的肺阻力(RI)、肺顺应性(Cdyn)以及酚红排痰实验反映大鼠肺功能变化情况;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13的水平变化;HE染色反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肺组织中IL-13、STAT6和黏蛋白5AC(MUC5AC)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dyn降低,RI[(2.39±0.30)cmH2O·mL-1·s-1比(0.85±0.11)cmH2O·mL-1·s-1]、排痰量[(1.09±0.14)mg/L比(0.55±0.07)mg/L]、肺泡灌洗液中IL-13[(34.28±5.88)ng/L比(10.36±1.67)ng/L]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出现病理学损伤,p-STAT6/STAT6[(1.33±0.23)比(0.72±0.14)]水平以及IL-13蛋白[(0.47±0.07)比(0.17±0.03)]和MUC5AC mRNA及蛋白[(0.78±0.15)比(0.15±0.04)]水平均有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二铵低、中、高剂量组和盐酸氨溴索组Cdyn增加,RI、排痰量、肺泡灌洗液中IL-13水平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p-STAT6/STAT6以及IL-13蛋白和MUC5AC 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降低(P<0.05);其中甘草酸二铵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甘草酸二铵能抑制COPD模型大鼠IL-13/STAT6信号通路,并可能藉此减轻气管黏液高分泌,改善气管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甘草酸二铵 白细胞介素13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 气管黏液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23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韦泽丰 郑金花 王自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23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大鼠炎症反应、纤维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CG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GN组,尾静脉注...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23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大鼠炎症反应、纤维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CG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CGN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C agomir组(尾静脉注射50μg/kg NC agomir)、miR-223 agomir组(尾静脉注射50μg/kg miR-223 agomir)、miR-223 agomir+IL-6/STAT3通路激活剂组(miR-223 agomir+rhIL-6组,尾静脉注射50μg/kg miR-223 agomir和1μg/kg rhIL-6),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造模期间同期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期间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各10只。检测5组大鼠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肾组织炎症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miR-223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GN组大鼠肾脏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增加,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炎症因子、IL-6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肾组织miR-22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GN组比较,miR-223 agomir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减少,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炎症因子、IL-6蛋白表达水平、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肾组织miR-22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iR-223 agomir组比较,miR-223 agomir+rhIL-6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加重,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增加,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炎症因子、IL-6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STAT3比值均升高(P<0.05)。结论miR-223过表达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激活改善CGN大鼠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23 慢性肾小球肾炎 炎症反应 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青蒿琥酯通过白细胞介素6/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对紫癜性肾炎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芳 万亚琴 +3 位作者 胡龙 夏倩 王愿达 刘金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究青蒿琥酯通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对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青蒿琥酯通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对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SPN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15 mg/kg)组、青蒿琥酯高剂量(30 mg/kg)组、青蒿琥酯(30 mg/kg)+colivelin(IL-6/STAT3信号激活剂,1 mg/kg)组,每组12只模型大鼠,另选12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大鼠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病理形态、肾脏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沉积、血清Ig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on immune complex,CIC)、IL-18、IL-6水平、肾组织IL-6/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产生严重病理损伤为: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增生明显,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肿胀,且肾脏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CIC、IL-18及IL-6水平、肾组织IgA平均荧光强度、p-STAT3/STAT3及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Scr和BUN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CIC、IL-18及IL-6水平、肾组织IgA平均荧光强度、p-STAT3/STAT3及IL-6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且高剂量青蒿琥酯作用更强;与青蒿琥酯高剂量组相比,青蒿琥酯+colivelin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加重,Scr和BUN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CIC、IL-18及IL-6水平、肾组织IgA平均荧光强度、p-STAT3/STAT3及IL-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青蒿琥酯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激活而减轻炎症,减少肾脏IgA沉积,缓解HSPN大鼠肾损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紫癜性肾炎 肾脏保护
原文传递
外周血转录激活因子6、莫氏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序列2的表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高丙峰 卓著 《大医生》 2023年第16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莫氏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序列2(Pim-2)的表达水平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临沂市第三... 目的 探讨外周血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莫氏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序列2(Pim-2)的表达水平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152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6个月期间是否发生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未MACE组(n=110)和MACE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STAT6、Pim-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AT6、Pim-2水平对ACS患者短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STAT6水平明显高于未MACE组,Pim-2水平明显低于未MACE组(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TAT6预测ACS患者发生短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8,敏感度为74.19%,特异度为58.16%(95%CI:0.603~0.853,P <0.05);Pim-2预测ACS患者发生短期MACE的AUC为0.706,敏感度为67.74%,特异度为58.06%(95%CI:0.576~0.835,P <0.05)。结论 当ACS患者发生MACE时,机体外周血STAT6水平异常升高,Pim-2水平异常降低,两者在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中均具有良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转录激活因子6 莫氏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序列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TF6、CTRP1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关联
12
作者 田星晨 王勇 冯雪洋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激活转录因子6(ATF6)、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关联。方法选取105例冠心病患者,依据冠脉狭窄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检验血清ATF6、CTRP1与冠脉微循环... 目的分析血清激活转录因子6(ATF6)、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关联。方法选取105例冠心病患者,依据冠脉狭窄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检验血清ATF6、CTRP1与冠脉微循环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对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重度组CFR、FFR均低于中度组、轻度组,IMR、ATF6、CTRP1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F6与冠脉血流储备(CFR)、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负相关,与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正相关(P<0.05);血清CTRP1与CFR、FFR负相关,与IMR正相关(P<0.05);105例冠心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3.81%(25/105);预后不良组的ATF6、CTRP1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ATF6对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51%、79.74%,CTRP1对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36%、78.22%(AUC=0.862、0.860)。结论动态监测ATF6、CTRP1能实现对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狭窄程度 激活转录因子6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对ATF6调控XBP1启动子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文君 朱慧芳 +3 位作者 周菁华 李祥柱 刘艳娜 郭风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确定XBP1启动子的转录核心区域,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内质网应激(ERS)与非ERS状态下对XBP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TF6基因及两个缺失体ATF6s1p、ATF6s2p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F6、pcDNA3.... 目的确定XBP1启动子的转录核心区域,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内质网应激(ERS)与非ERS状态下对XBP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TF6基因及两个缺失体ATF6s1p、ATF6s2p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F6、pcDNA3.1(-)-s1p、pcDNA3.1(-)-s2p,以及XBP1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pGL3-XBP1。针对XBP1启动子的各个组成元件设计和构建XBP1一系列截短体的报告基因载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并确定XBP1启动子的核心启动子区,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6及缺失体s2p、s1p在ERS与非ERS状态下对XBP1核心启动子区转录的调控作用。结果 XBP1启动子的-407bp-+133bp区域是转录活性调控的核心区域,-2000bp--407bp区域不具有转录活性,该区域可能含有抑制转录活性的组成元件。非ERS状态时,ATF6及两个缺失体s2p、s1p可明显上调XB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及XBP1蛋白表达;而在ERS状态时,ATF6及两个缺失体s2p、s1p下调了XB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和XBP1蛋白表达。结论 ATF6对XBP1的转录调控作用在ERS状态和非ERS状态下存在差异。非ERS状态时,ATF6上调XBP1的转录和表达,而ERS状态时,ATF6下调XBP1的转录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转录因子6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活菌卡介苗通过STAT6对哮喘小鼠肺组织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敏 吴斌 靳妮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研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干预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症、气管肺泡盥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及肺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BCG治疗组3组,每组小鼠都为10只... 目的:研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干预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症、气管肺泡盥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及肺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BCG治疗组3组,每组小鼠都为10只。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激发,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BCG治疗组于OVA致敏前及后5天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所有小鼠在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24小时收集BALF,计数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IL-4、IFNγ-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STAT6表达。结果:小鼠肺组织HE切片显示哮喘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哮喘组、BCG治疗组小鼠肺组织STAT6蛋白表达和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EOS计数、IL-4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哮喘组比较,BCG治疗组肺组织STAT6蛋白表达和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EOS计数、IL-4水平均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BALF中的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BCG治疗组BALF中的IFNγ-水平增加(P<0.05)。结论:BCG能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小鼠Th2型细胞因子IL-4的生成、提高Th1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其干预机制可能与BCG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STAT6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卡介苗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IL-4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6蛋白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立 肖明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IFN-γ和IL-4的影响,评价益生菌对其表达的干预。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D1组)、美沙拉嗪组(D2组)、VSL#3组(D3组)、联合治疗组(美...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IFN-γ和IL-4的影响,评价益生菌对其表达的干预。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D1组)、美沙拉嗪组(D2组)、VSL#3组(D3组)、联合治疗组(美莎拉嗪+益生菌,D4组)。应用TNBS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结肠组织炎症程度。HE法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TAT6、p STAT6、IL-4和IFN-γ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STAT6和p STAT6蛋白在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TAT6和p STAT6在VSL#3组、美莎拉嗪组、联合治疗组的表达降低;其中p STAT6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6和p STAT6表达量在各组中变化与促炎因子IFN-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L-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STAT6参与了UC大鼠的病理生理过程;益生菌可能通过下调非磷酸化和磷酸化STAT6的表达,改变Th1/Th2的比值,进而缓解和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生菌VSL#3通过抑制大鼠结肠组织STAT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结肠炎 VSL#3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颅内动脉瘤发展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张信 梁文宝 +4 位作者 赵恒 芦晨宇 张杰 刘新志 阿尔玛斯·努尔曼拜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 目的: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分为: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将si-EDEM1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EDEM1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DEM1和ATF6的相互作用情况。将si-ATF6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ATF6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升高(P<0.05)。ATF6水平在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中依次递增(P<0.05)。与si-NC组相比,si-EDEM1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EDEM1和ATF6存在相互作用。与si-NC组相比,si-ATF6组细胞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结论: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IA的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激活转录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颅内动脉瘤发展的作用
17
作者 张信 梁文宝 +2 位作者 赵恒 芦晨宇 刘新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29-534,共6页
目的 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40例IA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 目的 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40例IA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分为: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将si-EDEM1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EDEM1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DEM1和ATF6的相互作用情况。将si-ATF6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ATF6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IA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升高(P<0.05)。ATF6水平在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中依次递增(P<0.05)。与si-NC组相比,si-EDEM1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 <0.05)。EDEM1和ATF6存在相互作用。与si-NC组相比,si-ATF6组细胞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结论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IA疾病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内皮细胞 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激活转录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TF6和IFN-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席恺 张苗苗 +2 位作者 张曦 张腾腾 邢丙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和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α)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和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α)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治疗的100例LSCC患者,收集整理其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ATF6和IFN-α的表达;采用Spearman法分析LSCC组织中ATF6与IFN-α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LSCC组织中ATF6,IFN-α表达与患者三年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LSCC患者一年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TF6在LSCC组织中阳性率(76.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00%),IFN-α在LSCC组织中阳性率(29.0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352,40.536,均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深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ATF6阳性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浸润深度为浅层、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χ^(2)=7.310,9.223,5.123,均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深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IFN-α阴性表达比例均显著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浸润深度为浅层、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LSCC患者(χ^(2)=8.564,5.021,5.203,均P<0.05);LSCC组织中ATF6与IFN-α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0.415,P<0.05);ATF6阳性表达组LSCC患者三年生存率(50.00%)显著低于ATF6阴性表达组(83.33%),IFN-α阳性表达组LSCC患者三年生存率(82.76%)显著高于IFN-α阴性表达组(47.89%)(Log rank χ^(2)=8.002,10.854,均P<0.05)。ATF6(HR=1.735,95%CI:1.159~2.598),IFN-α(HR=0.624,95%CI:0.439~0.886)均是LSCC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LSCC组织中ATF6阳性表达率升高、IFN-α阳性表达率下降,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转录激活因子6 干扰素Α 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TF6、CaMKⅡ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龙 张先林 +3 位作者 路桥 徐文慧 李妙男 康品方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7-242,249,共7页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冠心病的预...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冠脉造影的265例冠心病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Gensini评分的中位数(38分),将这些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8分,n=105)、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8分,n=100),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设为对照组(n=60)。观察各组患者的ATF6、CaMKⅡ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血清ATF6、CaMKⅡ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F6、CaMKⅡ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TF6、CaMKⅡ联合预测冠心病的AUC值为0.749(95%CI 0.676~0.822),敏感性为0.663,特异性为0.717,较ATF6、CaMKⅡ单独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血清ATF6、CaMKⅡ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且ATF6、CaMKⅡ水平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望为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其严重程度提供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激活转录因子6 CaMKⅡ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cy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L-6/STAT3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延昌 韩涛 +2 位作者 杨宏臻 李永光 崔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烟台业达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烟台业达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Hhcy,将其分为Hhcy组(n=35)和非Hhcy组(n=45)。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水平,观察IL-6/STAT3信号通路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IL-6/STAT3、CRP、IL-6、TFN-α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Hhcy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Hhcy的预测价值。结果Hhcy组患者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及吸烟史占比均高于非Hhc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患者血清CRP、TFN-α、IL-6水平及STAT3表达为(18.67±3.69)mg/L、(45.69±8.64)pg/mL、(22.64±5.61)pg/mL、1.69±0.32,均明显高于非Hhcy组[(12.57±2.51)mg/L、(35.97±8.67)pg/mL、(16.52±4.72)pg/mL、1.21±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ROC分析证实,血清CRP、TFN-α、IL-6及STAT3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Hhcy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0.802、0.866、0.831,预测价值好(P<0.05)。血清CRP、TFN-α、IL-6水平及STAT3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cy水平呈正相关(r=0.531、0.529、0.527、0.632,P<0.05)。结论Hhcy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的IL-6/STAT3信号通路表达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关系密切,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Hhcy时,会导致IL-6/STAT3信号通路表达上调,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