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平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喜波 戴希尧 +2 位作者 魏毓棠 许明 司龙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6,共3页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保持系相比,不育系IAA/ABA、IAA/ZR和IAA/GA值大幅度降低,而GA/ZR和GA/ABA值除个别时期外均高于保持系。可见,萝卜小孢子的败育与内源激素平衡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细胞质雄性不育 激素平衡 小孢子败育 酶联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性激素平衡——防治冠心病
2
作者 吴赛珠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6年第15期26-28,共3页
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女】4~5∶1),而妇女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男性趋于一致。如此显著的性别差异已证实和性激素平衡紊乱有关。对于男性冠心病来说,体内雄性激素(睾... 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女】4~5∶1),而妇女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男性趋于一致。如此显著的性别差异已证实和性激素平衡紊乱有关。对于男性冠心病来说,体内雄性激素(睾酮)、水平起保护作用,血浆雌二醇/睾酮比值(E2/T↑)升高是老年男性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而对于女性冠心病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激素 冠心病易患因素 激素平衡 激素替代疗法 血清雄激素 调整性 激素失衡 保护作用 老年男性冠心病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三种结实类型内源激素的平衡与坐果机理 被引量:31
3
作者 邱燕萍 向旭 +2 位作者 王碧青 张展薇 袁沛元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3,共5页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坐果期低水平的IAA、GAs及相对较低的(IAA+GAs+CTK)/ABA值是小核品种严重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荔枝果实各组成部分(果皮、假种皮、种子)内源激素平衡的差异,认为胚的正常发育对维持荔枝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是大核品种后期生理落果较少的内部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结实类型 内源激素平衡 坐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栘[木衣]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4
作者 李婧婷 陈璨 +4 位作者 徐鎏 马海涛 陈岳 李恩良 王大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9,47,共11页
【目的】探讨云南栘[木衣]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8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为云南栘[木衣]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澜沧县糯扎渡镇的云南栘[木衣]种子为材料,根据前期种子吸水量确定种子的干种期(S1)和吸胀期(S... 【目的】探讨云南栘[木衣]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8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为云南栘[木衣]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澜沧县糯扎渡镇的云南栘[木衣]种子为材料,根据前期种子吸水量确定种子的干种期(S1)和吸胀期(S2);再根据不同阶段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确定种子的萌动期(S3)、出苗期(S4)、成苗期(S5),分析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和吸水特征。采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5个时期内种子的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tZR)、赤霉素(GA_(3))、茉莉酸(JA)、水杨酸(SA)、乙烯(ETH)、独脚金内酯(SL)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及激素含量的比值,并对5个时期8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50粒云南栘[木衣]种子平均含水量为10.49%,发芽率为96.00%,根据种子吸水特征及外部形态特征变化确定0,3,11,18,27 d为种子萌发至成苗期间的5个时期。ABA、JA含量在S1-S3时期大量降低,IAA、tZR、GA_(3)、SA、ETH含量在S2-S4时期均有增长趋势,GA_(3)、ETH含量在S4-S5时期持续增加。IAA、tZR、SA、ETH与ABA、JA含量的比值在S3时期显著增大;GA_(3)、SL与ABA、JA含量的比值在S4时期显著增大。8种内源激素含量在5个时期(S1-S5)差异较大。ABA、JA与IAA、tZR、GA_(3)、SL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ABA与JA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IAA、tZR、GA_(3)、SL含量间均呈正相关,且与SA、ETH含量呈负相关。【结论】云南栘[木衣]种子在萌发至成苗期间的变化是8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IAA、tZR、SA、ETH、SL、GA_(3)协同作用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及出苗,ABA、JA协同抑制种子萌发。IAA、GA_(3)、tZR、SA、ETH、SL与ABA、JA的比值变化反映了该期间激素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栘[木衣] 种子萌发 内源激素 林木育种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下兰考矮早八茎蘖叶片内源激素差异及其与分蘖成穗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丽娜 冯伟 +3 位作者 盛坤 朱云集 马冬云 郭天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96-1604,共9页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于拔节期前后测定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一级分蘖的第一分蘖(分蘖I)和第二分蘖(分蘖II)各时期上部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内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叶片内IAA和ZR含量表现为主茎>分蘖I>分蘖II,其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在拔节前期开始加大;叶片内ABA含量表现为分蘖>主茎,其差距开始加大的时期比其他激素晚6~12d。各激素含量在主茎与分蘖间的差距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分蘖衰亡。激素间平衡与分蘖成穗关系更为密切,分蘖叶片中IAA/ABA和ZR/ABA比值低不利于分蘖最终成穗。激素含量比值在分蘖和主茎叶片中出现差距的时间要早于单一激素含量在分蘖与主茎中出现差距。与单个激素含量相比,激素之间的平衡以及分蘖与主茎激素平衡的差距可能与分蘖成穗的关系更为密切。分蘖中IAA/ABA和ZR/ABA比值占主茎中相应比值的比例可使判断成穗蘖和衰亡蘖出现差距的时间提前至二棱末期,比单一激素含量判断提前6~2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大穗型品种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分蘖成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麦春播小麦发育进程中主茎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澜 高志强 +3 位作者 安伟 李彦良 郭晨晨 贾苏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为探讨冬麦春播小麦内源激素在其生育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播小麦品种扬麦13、渝麦10为材料,在忻定盆地春播条件下,研究在早播(Ⅰ:3月7日)和适播(Ⅱ:3月14日)2个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赤霉... 为探讨冬麦春播小麦内源激素在其生育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播小麦品种扬麦13、渝麦10为材料,在忻定盆地春播条件下,研究在早播(Ⅰ:3月7日)和适播(Ⅱ:3月14日)2个处理下,不同生育时期小麦主茎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激素在小麦生育进程中呈现不同动态变化,其中拔节期、开花期是内源激素调节的关键时期。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表明,冬麦春播条件下,扬麦13、渝麦10在拔节期(GA和ABA)、开花期(ZR和GA)激素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88~0.91、0.995~0.997,即GA水平与产量关系较为密切。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大于播期间差异,其中扬麦13(Ⅰ)的GA含量较稳定,其拔节期ABA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且GA/ABA、IAA/ABA、ZR/ABA和(GA+IAA+ZR)/ABA值均为品种间最高;此外,扬麦13的籽粒产量、成穗数及穗粒数均显著高于渝麦10和宁2038(CK),在早播处理下扬麦13的增产幅度较大。本研究为冬麦春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受内源激素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麦春播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籽粒产量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性结实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伟春 魏毓棠 +3 位作者 王静 何明 唐萍 杜雪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以单性结实品系D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N1为试材,进行授粉和未授粉处理,研究茄子子房(幼果)内的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单性结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D1未授粉与授粉处理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IAA、ZR、ABA的含量逐... 以单性结实品系D1和非单性结实品系N1为试材,进行授粉和未授粉处理,研究茄子子房(幼果)内的内源激素的变化与单性结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D1未授粉与授粉处理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IAA、ZR、ABA的含量逐渐升高,而GA含量在花后4d达到最高值,后又迅速下降。对于非单性结实品系N1,授粉可使子房内源激素IAA、GA、ZR、ABA水平急剧上升,而未授粉的子房内源生长促进类激素含量较低,生长抑制类激素ABA相对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授粉处理中IAA、GA、ZR和ABA含量分别为未授粉的14.5倍、3倍、4.5和2倍。D1授粉与未授粉处理以及N1授粉处理,在开花前后ABA/(IAA+GA+ZR)>1,而N1未授粉处理的ABA/(IAA+GA+ZR)<1。N1在开花前子房内ABA/(IAA+GA+ZR)的比值就高于D1。可见,授粉刺激对单性结实品系内源激素含量影响较小,但对非单性结实品系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陆地棉品种花芽分化与茎尖内源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亮 李飞 +5 位作者 张金宝 吴国峰 陈宗全 王晓玲 谭阳光 王清连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71-75,共5页
以百棉1号、中棉所41、鲁棉研21号、DP99B 4个陆地棉品种为材料,在花芽分化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茎尖中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生长素(IAA)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百棉1号... 以百棉1号、中棉所41、鲁棉研21号、DP99B 4个陆地棉品种为材料,在花芽分化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茎尖中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生长素(IAA)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百棉1号最早开始花芽的形态分化(3叶期),鲁棉研21号和DP99B次之(4叶期),中棉所41最晚(5叶期);4个品种茎尖中的GA_3含量、ZR含量、ABA含量、ZR/IAA值、ABA/IAA值和GA_3/IAA值均在花芽形态分化初期达到高峰,而IAA含量、ZR/GA_3值和ABA/GA_3值均在花芽形态分化初期出现低谷。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的GA_3含量、ZR含量、ABA含量、ZR/IAA值、ABA/IAA值和GA_3/IAA值及低水平的IAA含量、ZR/GA_3值和ABA/GA_3值有利于陆地棉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核背景的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喜波 戴希尧 魏毓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和87A及其保持系75B和87B在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之间平衡与不同核背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背景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及保持系之间内源激素含量均有差...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和87A及其保持系75B和87B在花蕾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激素之间平衡与不同核背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核背景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及保持系之间内源激素含量均有差异,除个别时期外,IAA和ZR含量为75B>75A、87A>87B、87A>75A和75B>87B;ABA和GA含量为75A>75B、87A>87B、75A>87A和75B>87B;此外IAA、ABA、ZR和GA之间的平衡也受到破坏。可见,萝卜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的含量高低受核基因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小孢子败育 激素平衡 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激素与果树花芽分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羽洧 解卫华 马凯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0-74,共5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果树花芽分化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及其平衡等方面介绍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果树花芽分化有促进作用;赤霉素则对果树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生长素在花... 综述了近十年来果树花芽分化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及其平衡等方面介绍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果树花芽分化有促进作用;赤霉素则对果树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生长素在花芽分化中的作用与营养的输入有关;脱落酸在果树花芽分化中的作用目前意见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芽分化 激素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CTK和IAA平衡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宝杰 许俊旭 +3 位作者 丁艳锋 李刚华 刘正辉 王绍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9-1628,共10页
研究水稻抽穗期分蘖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CTK和IAA含量及CTK/IAA值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平衡对水稻分蘖的调控作用。采用外施6-BA打破分蘖芽休眠和去穗后外施IAA抑制分蘖芽萌发两种处理,创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材料,测定伸长节和伸... 研究水稻抽穗期分蘖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CTK和IAA含量及CTK/IAA值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平衡对水稻分蘖的调控作用。采用外施6-BA打破分蘖芽休眠和去穗后外施IAA抑制分蘖芽萌发两种处理,创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材料,测定伸长节和伸长节分蘖芽中CTK和IAA的含量。6-BA处理打破了分蘖芽的休眠,显著提高了倒二节和倒二芽中CTK含量,降低了倒二节中IAA含量,对倒二芽中IAA含量影响不大,显著提高了节、芽中CTK/IAA值。去穗后外施IAA逆转了去穗对节、芽CTK含量提高效果,CTK含量维持在较低值,显著提高了倒二节中IAA含量,对倒二芽中IAA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节、芽中CTK/IAA值。CTK和IAA共同调控分蘖发生,较高的CTK/IAA值利于分蘖芽萌发,较低的CTK/IAA值使其休眠,节中CTK/IAA值在2.6-2.8,芽中CTK/IAA值在4.8-5.0,可作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临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芽 休眠与萌发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无性系苗木叶片内源植物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细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8,共5页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内源植物激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无性系间的IAA、GA、ABA、ZR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差异程度表现为IAA>GA>ABA>ZR;IAA、GA、ZR 3种激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内源植物激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无性系间的IAA、GA、ABA、ZR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差异程度表现为IAA>GA>ABA>ZR;IAA、GA、ZR 3种激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BA的含量与上述3种激素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雷公藤无性系间内源激素平衡性差异比较显著,ABA/IAA、ABA/GA、ABA/ZR、ABA/(IAA+GA+ZR)的变异系数大于IAA、GA、ABA、ZR的变异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将23个无性系分为内源激素含量从高至低4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无性系 内源激素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激素对木本植物花芽分化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杜立言 俞洁蕾 周春玲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文综述了木本植物花芽分化的进程和类型,木本植物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和植物内源激素间的互作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探讨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木本植物花芽分化的机制,展望了植物内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研究方向,为外源激素对木本... 本文综述了木本植物花芽分化的进程和类型,木本植物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和植物内源激素间的互作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探讨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木本植物花芽分化的机制,展望了植物内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研究方向,为外源激素对木本植物花芽分化进行调控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内源激素 花芽分化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11期17-18,共2页
9738959 正常血糖状态下血浆磷水平的变化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Nowicki M//J Clin Endoc Metab.-1996,81(1).-156~159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胰岛素敏感性 医疗 现代 调节 正常血糖 磷水平 抑制因子 血浆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在母猪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5
作者 邵金乐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4年第6期37-37,共1页
对于母猪催乳和催情,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想到激素,适当使用激素类药物有益,过度依赖激素则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说在产后注射适量的氯前列烯醇,这样做的功效有三:一是促进泌乳,尤其对初产和胎龄较大的母猪更为明显.二是促进胎衣及恶露尽... 对于母猪催乳和催情,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想到激素,适当使用激素类药物有益,过度依赖激素则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说在产后注射适量的氯前列烯醇,这样做的功效有三:一是促进泌乳,尤其对初产和胎龄较大的母猪更为明显.二是促进胎衣及恶露尽早排出.氯前列烯醇与缩宫素在促进排衣方面的区别在于缩宫素药性猛、药效快,但在体内维持半衰期时间较短;氯前列烯醇则相反,其药性缓,在体内维持半衰期时间较长;因为子宫复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氯前列烯醇在促进子宫复原以及排衣方面的效果要远远好于缩宫素.三是促进子宫复原及调节产后母猪体内激素平衡,为下一个发情期做好准备.正常繁殖母猪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否则必然导致母猪假孕和产仔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类药物 产后母猪 生产过程 氯前列烯醇 应用 缩宫素 激素平衡 繁殖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性秃发是怎么回事?
16
作者 罗光荣 《健康生活》 2018年第2期14-15,共2页
现在脱发人很多,尤其二十岁至三十多岁者最多,有些人甚至十八九岁就脱发。究其原因有多种:职业、年龄、各种精神压力、睡眠、皮脂分泌、饮食以及致病菌感染、外伤、中毒、大手术、环境污染、螨虫、放化疗、微量元素比例失衡或缺乏、... 现在脱发人很多,尤其二十岁至三十多岁者最多,有些人甚至十八九岁就脱发。究其原因有多种:职业、年龄、各种精神压力、睡眠、皮脂分泌、饮食以及致病菌感染、外伤、中毒、大手术、环境污染、螨虫、放化疗、微量元素比例失衡或缺乏、影响人体激素平衡和抗真菌的药物、毒品等都能引起脱发,但在这些脱发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类,是雄激素性秃发,占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秃发 致病菌感染 精神压力 皮脂分泌 环境污染 微量元素 激素平衡 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死皮发生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17
作者 喻时举 林位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99-7300,7487,共3页
综述了橡胶树死皮发生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假说,并对橡胶树死皮在内源激素间平衡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死皮 发生机理 激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红青 《现代农业科学》 1996年第8期20-21,共2页
1.选择最佳剂型除草剂杀杂草原理不一样,有的抑制杂草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有的破坏杂草激素平衡、呼吸作用;不同的剂型,在不同作物上使用药害程度不一样,除草剂一般乳剂,油剂杀草力强,但也较易引起药害,可湿性粉刺次之;粉剂、颗粒剂... 1.选择最佳剂型除草剂杀杂草原理不一样,有的抑制杂草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有的破坏杂草激素平衡、呼吸作用;不同的剂型,在不同作物上使用药害程度不一样,除草剂一般乳剂,油剂杀草力强,但也较易引起药害,可湿性粉刺次之;粉剂、颗粒剂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安全使用技术 除草效果 土壤湿度 氟乐灵 抑制杂草 激素平衡 能量代谢 蛋白质合成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和西瓜的座果剂“座瓜灵”
19
作者 方金豹 黄海 《中国农村科技》 1995年第2期20-20,共1页
在冬、春保护地栽培的黄瓜,由于光照不足,低温、高湿,极易导致结瓜少,化瓜多,生长缓慢,果小,畸形瓜多,这和植株体内的激素平衡有关。我所研究成功了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性质的苯脲类化合物——“座瓜灵”,受到菜农的欢迎。
关键词 座瓜灵 黄瓜 细胞分裂素 无籽西瓜 保护地栽培 座果率 激素平衡 植株体内 生长缓慢 中国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奶牛的夏季饲养管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琨 杨鹏飞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加强夏季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环节。在夏季26℃以上高温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而且发情机制紊乱,激素平衡失调,因而使配种受胎率下降,特别是对高产奶牛的影响更为明显。据测定,泌乳的荷兰牛在32℃时...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加强夏季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环节。在夏季26℃以上高温条件下,奶牛产奶量下降,而且发情机制紊乱,激素平衡失调,因而使配种受胎率下降,特别是对高产奶牛的影响更为明显。据测定,泌乳的荷兰牛在32℃时,饲料消耗量大约减少20%,在40℃时减少至零,同时反刍减少40%。由此可见,夏季饲养管理应以增加奶牛采食量作为饲养的中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饲养管理 高产奶牛 配种受胎率 饲料消耗量 高温条件 激素平衡 产奶量 荷兰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