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单个核细胞病毒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峥 穆莉芳 +1 位作者 陶于洪 朱小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SRSN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APAAP法和ELISA法 ,分别对42例SRSNS患儿 (活动期 2 4例、缓解期 1 8例 )、2 0例肾炎...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SRSN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APAAP法和ELISA法 ,分别对42例SRSNS患儿 (活动期 2 4例、缓解期 1 8例 )、2 0例肾炎性肾病、2 5例毛细支气管炎和 1 9例健康对照儿童单个核细胞 (PBMC)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原及血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1 )SRSNS患儿活动期组PBMC中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原及血清病毒抗体检出率均高于RSNS患儿缓解期组、肾炎性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2 )SRSNS患儿活动期组PBMC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 ,其次为流感病毒。 (3)SRSNS患儿病毒基因、抗原的表达检出率与激素应用无关 ,血清病毒抗体的检出率降低与激素应用有关。 (4)病毒基因与病毒抗原检查结果有较好一致性(χ2 =5 71 4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单核白细胞 呼吸道病毒感染 病毒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单个核细胞病毒
原文传递
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25-(OH)D_(3)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崔潇丹 赵丽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过标准剂量激素治疗4周后尿蛋白阴转的SSNS组患儿45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儿童30例。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OH)D_(3)、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白蛋白(Alb)、血脂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U)水平,分析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SSNS组血清25-(OH)D_(3)、Treg细胞、CD_(3)^(+)CD_(8)^(+)(%)、Al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TPU、TC、TG、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NS组中,血清25-(OH)D_(3)与Treg细胞、CD_(4)^(+)/CD_(8)^(+)、Alb水平呈正相关(β=0.335、0.458、0.343,P<0.05),与CD_(3)^(+)CD_(8)^(+)(%)、24 h TPU、TG、TC呈负相关(β=-0.437、-0.323、-0.325、-0.325,P<0.05)。结论:SSNS患儿存在25-(OH)D_(3)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25-(OH)D_(3)与CD_(8)^(+)、CD_(4)^(+)/CD_(8)^(+)、Treg细胞、24 h TPU、Alb、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25-(OH)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敏感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彭家清 周松林 +5 位作者 张克凯 徐立 邢天柱 熊燕 彭君 秦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敏感性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对照组(10例)和PNS组(28例,其中激素敏感组10例、激素依赖组10例、激...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敏感性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激素受体(GR)亚型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对照组(10例)和PNS组(28例,其中激素敏感组10例、激素依赖组10例、激素抵抗组8例)外周血PBMC内α与β亚型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NS患者3组中GRα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GRβ在激素抵抗组中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激素敏感组、激素依赖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NS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GRβ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GRα与GRβ比例失调,使组织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导致PNS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同,PNS出现激素抵抗可能与GRβ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亚 激素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龚俊华 杨志娜 +2 位作者 贲学芳 宋明辉 潘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INS)患儿蛋白尿,观察胆红素、血脂、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遴选该院65例SSINS患儿作为治疗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泼尼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 目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INS)患儿蛋白尿,观察胆红素、血脂、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遴选该院65例SSINS患儿作为治疗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泼尼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第10周、第12周检测6种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清蛋白(ALB)以及24h尿蛋白(24hUpr)。结果治疗前,胆红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偏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相关性分析,TBIL与24hUpr水平呈负相关(t=13.341,r=-0.299);治疗后,TC水平在第8周接近正常,ALB在第10恢复至正常,TG在第12周降至正常,但TBIL、DBIL和24hUpr均在第2周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前、后比较胆红素水平,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在SSINS临床早期治疗诊断及疾病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肾病综合征 激素敏感 糖皮质激素 胆红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在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丽君 冯杏 +2 位作者 寇敏 仇三玲 庞丽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约占小儿时期NS总数的90%[1],临床上≥85%PNS患儿的肾脏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现阶段对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约占小儿时期NS总数的90%[1],临床上≥85%PNS患儿的肾脏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现阶段对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2],主要表现为T细胞数目异常和各亚群间的比例失衡[3].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SSNS患儿在激素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旨在研究Th17/Treg细胞失衡在儿童SSN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糖皮质激素对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肾病综合征 辅助T细胞 调节T细胞 激素敏感 细胞失衡 发病机制 儿童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浆母细胞和BAFF表达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庄亚飞 程巾 +1 位作者 吴琛 关凤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58-662,共5页
目的 评估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外周血中浆母细胞和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治疗的SSNS患儿54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发作和药物治... 目的 评估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外周血中浆母细胞和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治疗的SSNS患儿54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发作和药物治疗情况,将患儿分为发作组(n=26)和缓解组(n=28)。采集各组患儿外周静脉血,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ACR)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计算B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AFF、白细胞介素-21(IL-21)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样本中IgG和IgM水平。分析发作期患儿浆母细胞绝对数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缓解期患儿相比,发作期患儿ACR、血清IgM水平升高,IgG水平降低,血清BAFF和IL-21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解期患儿相比,发作期患儿浆母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B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患儿浆母细胞绝对数与ACR、BAFF和IL-21浓度及IgM水平呈正相关,与Ig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SSNS患儿外周血浆母细胞绝对数与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浆母细胞和血清BAFF浓度增加对于SSNS复发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B淋巴细胞 浆母细胞 B细胞活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2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超 罗月中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方法:共收集PNS患者200例,其中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组87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R NS)组113例。200例患者均进行肾组织活检和中医辨证、...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方法:共收集PNS患者200例,其中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组87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R NS)组113例。200例患者均进行肾组织活检和中医辨证、激素疗效分析。结果:SSNS组微小病变肾病(MC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性肾病(MN)病理类型的患者构成比与SR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2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PGN)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气(阳)虚证、风湿证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虚证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CD型与非MCD型比较,风湿证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阴虚证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sPGN型与非MsPGN型比较,气(阳)虚证、阴虚证构成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热证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SGS型与非FSGS型比较,气(阳)虚证、阴虚证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N型与非MN型比较,气(阳)虚证、血瘀证构成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阴虚证、湿热证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NS患者的激素敏感性、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型三者间均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激素敏感 病理类 中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CD19^+CD23^+B细胞、CD4^+CD25^+T细胞、E-选择素和白介素-12水平变化及其与白蛋白、血胆固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3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CD19^+CD23^+B细胞,CD4^+CD25^+T细胞,E-选择素和白介素-12含量变化及其与白蛋白、血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初发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35例... 目的探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CD19^+CD23^+B细胞,CD4^+CD25^+T细胞,E-选择素和白介素-12含量变化及其与白蛋白、血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初发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B细胞、T细胞亚群、E-选择素和白介素-12水平;分析B细胞、T细胞亚群、E-选择素和白介素-12水平与治疗前血白蛋白和血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CD4^+CD25^+T细胞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CD4^+CD25^+T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19^+CD23^+B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E-选择素和白介素-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8周后E-选择素和白介素-12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选择素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r=-0.417,P<0.05),与血胆固醇成正相关(r=0.527,P<0.05);白介素-12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r=-0.722,P<0.01),与血胆固醇成正相关(r=0.817,P<0.01);CD19^+CD23^+B细胞和CD4^+CD25^+T与血白蛋白、血胆固醇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E-选择素和白介素-12与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相关,其中E-选择素和白介素-12与该疾病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E-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型与特应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学慧 傅桐 +2 位作者 王秀丽 赵成广 杜悦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21-527,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型(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与特应性疾病的关系,研究IgE、组胺、缓激肽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发、缓解及复发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234例SSN...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型(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与特应性疾病的关系,研究IgE、组胺、缓激肽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初发、缓解及复发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234例SSNS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特应性疾病共病、复发诱因及季节特点,比较SSNS患儿初发、缓解及复发时期血清总IgE、血组胺及缓激肽变化。结果纳入234例SSNS患儿中,特应性疾病共病143例(61.11%),包括呼吸道共病67例(28.63%)及皮肤共病76例(32.48%),细胞因子IL-2、IL-4、IL-10、TNF-α明显升高,复发患儿中过敏人数(100例)高于感染人数(36例)(P<0.05),春季(27.21%)和秋季(30.15%)复发人数高于夏季(22.79%)和冬季(19.85%)(P<0.05)。总IgE及缓激肽,初发组[分别为(688.38±815.90)IU/mL和(1234.21±1247.31)ng/mL]和复发组[分别为(699.71±894.27)IU/mL和(973.95±469.9)ng/mL]较缓解组[分别为(250.27±411.15)IU/mL和(595.69±387.47)ng/mL]明显升高(P<0.05);而组胺,初发组(28.61±28.79)ng/mL显著高于缓解组(9.02±5.28)ng/mL(P<0.05),缓解组和复发组趋于正常范围。结论儿童SSNS与特应性疾病呈现高共病特点,复发诱因过敏因素明显高于感染因素,过敏性炎症介质IgE、组胺、缓激肽可能参与了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特应疾病 儿童 组胺 缓激肽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10在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冯杏 赵丽君 +3 位作者 寇敏 杨跃红 仇三玲 庞丽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6期2713-2716,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 目的研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SSN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初次住院治疗并经泼尼松足量治疗4周,尿蛋白阴转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泼尼松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同期选定30名身体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和SSNS组泼尼松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TGF-β1及IL-10水平。结果 SSNS患者Treg细胞比例为(6.55±1.74)%,较健康对照组(8.30±1.57)%)明显降低,经泼尼松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为(8.16±1.67)%,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SNS患儿泼尼松治疗前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NS组患儿泼尼松治疗前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1及IL-10可能参与了儿童SSNS的发生及发展,明确Treg细胞及TGF-β1、IL-10在SSNS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为SSN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TREG 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玮 王丽娜 +2 位作者 郝志宏 张又祥 于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6期2509-2514,共6页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原发性SSNS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及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发...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原发性SSNS患儿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及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发病年龄(5.03±2.75)岁;观察组男25例,女7例,发病年龄(5.79±2.77)岁。对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槐杞黄颗粒治疗。收集两组患儿感染和复发情况、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记录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Ig)等化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肾病复发率为53.13%(17/32)、25.00%(8/32),均低于对照组89.29%(25/28)、57.14%(1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开始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糖皮质激素用量为[(0.72±0.22)mg/(kg·qod)],低于对照组[(0.98±0.38)mg/(kg·q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至2021年2月28日,观察组停药率34.38%(11/32),较对照组25.00%(7/28)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较对照组升高,总胆固醇(TC)较对照组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IgA、IgG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IgE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统一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前提下,槐杞黄颗粒能有效减少原发性SSNS患儿感染次数和感染率;同时可能有协助减轻蛋白尿、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还可能通过降低患儿感染次数及升高IgG、IgA水平来调节体液免疫,使疾病维持缓解,从而有利于糖皮质激素逐步减量并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与ACE基因多态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石张 谢敏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ScienceCitationIndex、WileyOnlineLibrary和GoogleScholar等在线数据库,依照纳入与排除... 目的:系统性评价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ScienceCitationIndex、WileyOnlineLibrary和GoogleScholar等在线数据库,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获得符合要求的文献后,利用ReviewManager5.1软件,分析ACE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的关系,以及不同亚组[不同种族、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中基因型DD、II与儿童SSNS的关系。结果:此次研究纳入10篇文献,共包含1617例研究对象,其中包含SSNS患儿524例,正常对照1093例。在SSNS患儿中,ACE基因的等位基因D、基因型DD与基因型II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亚洲组和HWE组两个亚组中,基因型II频率SSNS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未发现异质性。结论: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ACE基因的缺失及基因型与激素疗效的相关性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 儿童 激素敏感 肾病综合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血清中IL-4、IL-5、TGF-β与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发为 游文忠 +1 位作者 覃仕锋 唐生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治疗前与恢复期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4、IL-5和Treg 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36例SSNS患儿在治疗前和缓解期以及匹配的18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 目的:探讨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治疗前与恢复期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4、IL-5和Treg 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36例SSNS患儿在治疗前和缓解期以及匹配的18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IL-4、IL-5、TGF-β和IL-10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NS患儿治疗前血清IL-4、IL-5显著高于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P<0.01),肾病治疗前的血清TGF-β显著低于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各组之间的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NS治疗前的血清IL-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负相关(R2=-0.694,P=0.000);与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R2=0.658,P=0.000);血清TGF-β表达水平与血白蛋白呈正相关(R2=0.838,P=0.000),与血清胆固醇呈负相关(R2=-0.722,P=0.000)。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L-4、IL-5升高以及TGF-β水平降低与SSNS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激素敏感 儿童 IL-4 IL-5 TGF-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кB介导病毒基因反式激活途径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晓鸣 王峥 李缠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кB(NF-кB)介导的病毒基因反式激活途径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SNS)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呼吸道病毒触发该病的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RT-PCR和ELISA法分别对SRSNS、肾炎性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毛细支... 目的研究核因子кB(NF-кB)介导的病毒基因反式激活途径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SNS)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呼吸道病毒触发该病的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RT-PCR和ELISA法分别对SRSNS、肾炎性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和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кB转录活性、呼吸道病毒基因和抗体表达、血清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SRSNS活动期NF-кB转录活性增高,与SRSNS恢复期、缓解期和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RSNS活动期血清IL-8水平增高,与NF-кB转录活性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8,P<0.001),NF-кB活性与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亦呈正相关趋势。结论NF-кB介导的病毒基因反式激活途径能使IL-8等基因表达增高而致病,这可能是呼吸道病毒触发SRSNS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B(NF-kB) 病毒基因反式激活 激素敏感单纯肾病 呼吸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足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的表达与激素敏感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华 林洪丽 +3 位作者 陈吉林 康喆 王伟东 陈淑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足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的表达与激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常规肾活检,应用电镜观察足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足细胞计数的标志物WT-1和足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足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的表达与激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常规肾活检,应用电镜观察足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足细胞计数的标志物WT-1和足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及β的表达,同时选取因肾癌行肾切除的10例患者的肾脏病理切片作为对照组。足量激素治疗4周后,根据蛋白尿减少的程度分为激素敏感组(n=30)和激素不敏感组(n=32),分析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及β的表达与激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激素不敏感组单个肾小球足细胞计数较激素敏感组显著减少(P<0.05),且电镜下足细胞损伤较重。激素不敏感组的GRα阳性的足细胞计数和足细胞上GRα/β比例较激素敏感组显著降低,GRβ阳性的足细胞计数较激素敏感组显著增加(P<0.05)。GRα、GRβ阳性的足细胞计数及GRα/β比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9、0.612和0.741,在GRα/βROC曲线上选择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佳cutoff值为4.8。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足细胞损伤程度有助于预测激素的敏感性,足细胞中GRα/β比例低于4.8提示激素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亚 足细胞 原发肾病综合征 激素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欣秋 杜华 +1 位作者 刘振翔 周微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8-629,共2页
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NS)在强的松治疗前后激素敏感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凋亡变化,以探讨PBMC凋亡在激素治疗中的意义及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37例激素敏感型NS儿分别于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采血,进行细胞凋亡... 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NS)在强的松治疗前后激素敏感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细胞凋亡变化,以探讨PBMC凋亡在激素治疗中的意义及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37例激素敏感型NS儿分别于强的松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采血,进行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计算百分率。结果 治疗前后2、4、6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外周血PBMC与尿蛋白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激素敏感型NS儿使用足量强的松治疗可诱导外周血PBMC细胞凋亡增加,也诱导其病情缓解,当尿蛋白转阴后诱导细胞凋亡随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肾病综合征 儿童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凋亡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单核细胞呼吸道病毒及其抗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峥 穆莉芳 +1 位作者 陶于洪 袁粒星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9-561,共3页
目的 探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SSSNS)的发病是否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方法 采用桥联酶标法 (APAA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 2 0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呼吸道病毒抗原和血清病毒抗体。结果  SSSNS患儿... 目的 探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SSSNS)的发病是否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方法 采用桥联酶标法 (APAA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 2 0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呼吸道病毒抗原和血清病毒抗体。结果  SSSNS患儿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其病毒检出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SSSNS患儿病毒检出率与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 (P <0 .0 5 )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5 0 m g/ (kg· d)者的病毒检出率高于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5 0 m g/ (kg· d)者 ,尿蛋白转阴时 ,体内病毒消失。结论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呼吸道病毒 儿科 病因 激素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中IL-18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菁 魏仁桂 +3 位作者 曾爱红 马广伟 刘秀琴 马中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IL_18水平与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蛋白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9例SSNS患儿在活动期和缓解期血、尿IL_18、TNF_α、IL_10的水平变化及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NS患儿活动期血、尿IL_18、TNE_α水平显著高于缓... 目的探讨IL_18水平与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蛋白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9例SSNS患儿在活动期和缓解期血、尿IL_18、TNF_α、IL_10的水平变化及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NS患儿活动期血、尿IL_18、TNE_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儿童;活动期血、尿IL_10水平与缓解期差异无显著性;SSNS患儿血清IL_18水平与TNF_α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尿IL_18水平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血清、尿IL_18水平与血清IL_10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L_18促进了Th1免疫应答,是SSNS产生蛋白尿的重要介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8 激素敏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袁小强 张献朝 赵丽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利尿、抗凝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环磷酰胺10 mg·kg^(-1),每日1次,连续2 d,每隔14 d重复1次,尿蛋白转阴后可1~3个月用药1次,累计最大剂量≤150 mg·kg^(-1);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右归丸9 g,每日3次;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治疗12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水平及CD4^(+)/CD8^(+)),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43/47)、76.60%(36/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87,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BUN、Scr、24 h Upro、UR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BUN、Scr、24 h Upro、URBP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UN、Scr、24 h Upro、UR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ACTH、COR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中ACTH水平低于治疗前,COR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ACT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COR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COR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4/47)、14.89%(7/47),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能调节患者血清中ACTH、CORT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右归丸 激素耐药 脾肾阳虚证 原发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κB信号通路介导的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患儿病毒基因反式激活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于洪 王峥 +1 位作者 李缠生 朱小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κB(IκB)信号通路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SNS)患儿病毒基因反式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分别测定SRSNS、肾炎...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κB(IκB)信号通路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SRSNS)患儿病毒基因反式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分别测定SRSNS、肾炎性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毛细支气管炎和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κB活性、呼吸道病毒基因和血浆病毒抗体;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SRSNS和正常儿童IκBα蛋白质表达和血浆IL-8水平。结果与SRSNS缓解期和其他组比较,SRSNS活动期组NF-κB活性明显增加。NF-κB活性与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率呈正相关趋势。SRSNS活动期血浆IL-8水平增高,且与NF-κB活性呈正相关(r=0.88 P<0.001)。SRSNS活动期患儿IκBα蛋白质明显低于SRSNS缓解期和正常儿童,IκBα蛋白质水平与NF-κB活性呈负相关(r=-0.884 P<0.05)。结论NF-κB/I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病毒基因反式激活过程,可能是呼吸道病毒触发SRSNS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单纯 激素敏感 抑制蛋白-κB 核因子-ΚB 病毒基因反式激活 呼吸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