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保水装置对树苗根区水盐及灌水周期的影响
1
作者 艾木都力·吾守尔 董文明 +1 位作者 马亮 穆哈西 《林业世界》 2024年第2期128-141,共14页
目的:滴灌技术的普及使盐分不断积累在湿润体边缘,导致土壤盐碱化,同时田间渠道无水及时灌溉林带,防风林带的死亡率剧增,该文提出一种节水冲洗林带根区盐分的方法。方法:在呼图壁二十里店镇的棉田选择一块地,在滴头流量、灌水时间及灌... 目的:滴灌技术的普及使盐分不断积累在湿润体边缘,导致土壤盐碱化,同时田间渠道无水及时灌溉林带,防风林带的死亡率剧增,该文提出一种节水冲洗林带根区盐分的方法。方法:在呼图壁二十里店镇的棉田选择一块地,在滴头流量、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相同的条件下,对榆树苗根区采用保水装置处理和不处理的两种对比试验,研究根区水盐的变化及灌水周期的影响。结果:根区采用保水装置处理时,该装置保护林带的树皮、降低根区土壤的蒸发量,灌水周期可延长25天,成活率可高达98%。灌水6次后,在湿润体内水平距40 cm、不同深度取土检测盐分的结果表明:榆树苗根区用保水装置处理比不处理相比多淋洗1.68 g/kg的盐分,根区土壤盐分的降低很明显。结论:根区土壤盐分的降低量不仅与土壤性质、根区土壤温度、易溶盐的多少及灌水量有关,而且水样的盐分和pH值也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榆树苗 自动 根区 灌水周期 感官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一民 虎胆.吐马尔白 +2 位作者 张金珠 弋鹏飞 吴争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在灌水前后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花铃数及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低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棉花...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在灌水前后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花铃数及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低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棉花株高影响不明显,随灌溉定额的增大,株高逐渐增大;当灌溉定额一定时,随灌水周期的增大,株高减小;灌溉定额为3 300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棉花结铃数最多,对提高棉花产量有利,灌水周期为10 d的结铃数最小。【结论】灌溉定额为5 100 m3/hm2时,灌水周期为10 d可使棉花提前现蕾;灌溉定额为4 688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 溉定额 灌水周期 产量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灌水周期对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军勇 周建伟 +2 位作者 何帅 郑国玉 苏秦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盐渍化土壤棉花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水周期对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4 200m3/hm2时,膜内0~60cm土层含水率以灌溉周期7d最高,5d次之,3d最小;且灌溉周期7d时,可有效降低湿润体土壤含盐量,有... 通过盐渍化土壤棉花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水周期对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4 200m3/hm2时,膜内0~60cm土层含水率以灌溉周期7d最高,5d次之,3d最小;且灌溉周期7d时,可有效降低湿润体土壤含盐量,有效抑制土壤返盐。灌水周期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灌溉周期为7d时,棉花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 棉花 灌水周期 盐运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施氮及灌水周期对青椒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清华 李光永 +1 位作者 王永红 霍宏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8-42,共5页
地下滴灌是一项十分节水的灌溉技术,该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地下滴灌灌水周期和施氮量对青椒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以期获得较优的灌溉施氮制度。试验设置4、8d两种灌水周期和0、75、150、300kg/hm2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当施氮量小于... 地下滴灌是一项十分节水的灌溉技术,该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地下滴灌灌水周期和施氮量对青椒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以期获得较优的灌溉施氮制度。试验设置4、8d两种灌水周期和0、75、150、300kg/hm2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当施氮量小于150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整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质量和各层土壤的根密度均显著增加,但当施氮量增加到300kg/hm2,整根特征参数均减少。施氮量一定时,4d灌水周期条件下的青椒根系特征参数和产量高于8d灌水周期。青椒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4d灌水周期和150kg/hm2施氮量组合获得最高产量。并发现小于2mm的根系总长与产量之间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 氮肥 产量 灌水周期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滴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江俊燕 汪有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灌水间隔时间的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马铃薯适宜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以求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滴灌时,灌水量越大,灌水周期越短,株高越高;茎粗开始衰减的时间比株高要早... 通过对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灌水间隔时间的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马铃薯适宜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以求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滴灌时,灌水量越大,灌水周期越短,株高越高;茎粗开始衰减的时间比株高要早十几天,且衰减幅度比株高要大。灌水周期最短的处理茎粗却并不是最大,在180 m3/hm2的灌水定额下,灌水周期为5天的处理茎粗值最大。在相同的灌水量下,灌水间隔时间越短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含量越高。灌水定额越小,灌水周期对产量的影响就越大;而当灌水定额一定时,灌水周期越短,产量越高;灌水定额为90 m3/hm2,灌水周期为3天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8 260 kg/hm2,比7天1灌的处理每公顷产量高出达10 35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周期 马铃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周期对南疆盐渍化棉田土壤水盐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克全 马军勇 +2 位作者 周建伟 郑国玉 何帅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在塔里木盆地干旱绿洲区开展棉花膜下滴灌田间试验,分析了灌水周期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为7d时,棉花主根区土壤水分状况良好,脱盐效果最佳,棉花铃数和籽棉产量最高。建议该地区选择灌水周期为7d的灌溉模式。
关键词 灌水周期 盐渍化 盐分分布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酿酒葡萄合理灌水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磊 王锐 +3 位作者 纪立东 孙权 许晓瑞 蒋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5,共5页
以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主栽品种"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灌水周期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灌水周期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灌水周期为8d处理显著提高新梢长和SPAD值,而灌水周期为6d处理促进养... 以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主栽品种"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灌水周期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灌水周期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灌水周期为8d处理显著提高新梢长和SPAD值,而灌水周期为6d处理促进养分积累,产量相比灌水周期为4d处理增产29.65%,同时该处理降低总酸、单宁含量,总酚较高;不同灌水周期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明显,侧渗区域主要集中在20~50cm根区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灌水周期
原文传递
灌水周期对日光温室滴灌番茄耗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伟霞 张志云 李久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以日光温室滴灌番茄为对象,研究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灌水周期对番茄耗水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渗漏下界面深度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类型对番茄耗水量估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对土壤深层渗漏量、番茄总耗水量的影响均未达到... 以日光温室滴灌番茄为对象,研究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灌水周期对番茄耗水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渗漏下界面深度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类型对番茄耗水量估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对土壤深层渗漏量、番茄总耗水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深层渗漏量占灌水量的13.8%,番茄总耗水量为210.2mm,日平均耗水强度为2.3mm/d。以40cm和60cm作为水分渗漏下界面,深层渗漏量的差异占灌水量的0.9%;相对于60cm界面,基于40cm界面估算的番茄总耗水量偏差率仅为2.1%。基于Trime管与Hydra Probe探头估算的番茄总耗水量的偏差率为0.9%,但二者对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内耗水量的估算值具有较大的偏差。测量作物生育期内耗水量时,以始终基于1种类型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测量值为宜,深层渗漏下界面深度以集中80%总根量的土体深度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周期 施氮量 日光温室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周期和保水剂用法对小桐子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小刚 荣烨 +3 位作者 杨启良 李姝 刘艳伟 王卫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6-351,共6页
为探明小桐子幼树水分高效利用管理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周期(5,10,15d)和3种保水剂用法(环施、半环施、穴施)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相同时,保水剂环施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半环施的次之,... 为探明小桐子幼树水分高效利用管理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周期(5,10,15d)和3种保水剂用法(环施、半环施、穴施)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相同时,保水剂环施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半环施的次之,穴施的最小;保水剂用法相同时,灌水周期为10 d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5 d的次之,15 d的最小.保水剂环施时,与灌溉周期为5 d和15 d相比,灌溉周期为10 d能明显降低蒸散量,增加根区土壤含水量,同时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为12.89%和51.83%,同时提高总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51.81%和58.28%.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保水剂环施和灌水周期为10 d组合具有促进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提高水分利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灌水周期 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与黑枸杞叶水势的关系及其灌水周期 被引量:2
10
作者 穆哈西 李振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3-45,共3页
以黑枸杞叶水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叶水势和土壤含水率对黑枸杞形态指标的影响,目的是确定黑枸杞的最长灌水周期。黑枸杞不同灌水期的气象因子(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太阳辐射、紫外线辐射)、土壤温度及叶... 以黑枸杞叶水势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叶水势和土壤含水率对黑枸杞形态指标的影响,目的是确定黑枸杞的最长灌水周期。黑枸杞不同灌水期的气象因子(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大气压、太阳辐射、紫外线辐射)、土壤温度及叶面温度与叶水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枸杞叶水势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以黑枸杞形态指标、叶水势与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过程作为依据确定了最长的灌水周期。根据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过程与黑枸杞形态指标的影响可知:当地黑枸杞的最长灌水周期不能超过22d。为确定黑枸杞灌水次数及灌水周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黑枸杞 土壤含 灌水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的确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管瑶 李林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定额 灌水周期 微喷 溉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灌水周期对滴灌葡萄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杰 张江辉 +1 位作者 王全九 苏李君 《新疆水利》 2012年第5期1-4,16,共5页
成龄葡萄采用滴灌技术,在灌水定额、管带布置方式相同的情况下,灌水周期和作物生育期是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设计试验方案为高水、中水、低水、组合1、组合2和组合3六种不同灌水周期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在葡萄不同生育期的变... 成龄葡萄采用滴灌技术,在灌水定额、管带布置方式相同的情况下,灌水周期和作物生育期是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设计试验方案为高水、中水、低水、组合1、组合2和组合3六种不同灌水周期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在葡萄不同生育期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不同灌溉周期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灌水周期影响下的土壤水分在生育期上具有累积效应,灌水周期短,灌水次数多,土壤水分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可通过调整灌水周期来改善葡萄生长需水关键期土壤水分状况;从产量与灌水周期的角度,一定条件下,灌水周期长,灌溉定额小,生育期平均含水率较低的处理也可取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灌水周期 土壤分状况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域灌溉方式下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芒果大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轶男 郭学红 +5 位作者 黄必琼 王金振 李茂 孙志远 彭磊 李琦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66,74,共3页
以‘热农1号’芒果为试材,研究根域灌溉方式下灌水量、灌水周期对华坪县芒果大小及产量的影响,为华坪县芒果的种植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了9个处理和1个对照,探究3种不同灌水量和3种不同灌水周期对芒果的果实大小、单株产量... 以‘热农1号’芒果为试材,研究根域灌溉方式下灌水量、灌水周期对华坪县芒果大小及产量的影响,为华坪县芒果的种植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了9个处理和1个对照,探究3种不同灌水量和3种不同灌水周期对芒果的果实大小、单株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为20 L/株、3 d灌水1次的情况下,芒果果实大小、单株产量的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域 灌水周期 果实大小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算灌水周期时要带入的土壤湿润比
14
作者 陈涛 《中国标准化》 201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本文按照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通过试算,发现矛盾点,提出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滴灌设计中计算灌水周期时应考虑土壤湿润比,并就不考虑湿润比计算时对滴灌设计产生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论证。
关键词 高效节 计算灌水周期 湿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单个灌水周期内土壤水热盐迁移规律研究
15
作者 汪思佳 王春霞 吴晨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1-660,共10页
【目的】通过连续监测膜下滴灌棉田单个灌水周期内土壤水热盐状况,掌握其在土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运移规律,并探究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利用Trime-T3测得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同时利用八路报警温度记录仪同步检测土壤... 【目的】通过连续监测膜下滴灌棉田单个灌水周期内土壤水热盐状况,掌握其在土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运移规律,并探究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利用Trime-T3测得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同时利用八路报警温度记录仪同步检测土壤温度。【结果】(1)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灌后土壤水分聚集在棉行下方根系附近。滴头下方土壤盐分变幅最为显著,单个灌水周期结束,滴头下方土壤呈现脱盐现象,而膜间与棉行下方土壤则呈现积盐现象。灌溉水对土壤温度影响显著,单个灌水周期结束后,滴头下方土壤温度呈现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而土壤盐分对温度影响并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时间的幂指数相关系数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北疆滴灌棉田单个灌水周期内各土层含水量、温度和含盐量存在差异,随灌水结束后时间的延长,北疆滴灌棉田单个灌水周期内各土层含水量、温度和含盐量变化明显,但水分调控水、温、盐的主导作用越发明显;土壤含水量与同一土层的土壤温度、与10 cm以下各土层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水盐空间变化特征可用于当地棉田灌溉灌水周期内土壤墒情变化预测,为棉花精细灌溉制度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 单个灌水周期 土壤热盐迁移 Trime-T3 棉花
原文传递
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次对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卡地尔江·米吉提 阿布都卡依木·阿布力米提 +2 位作者 冯济慈 马道坤 晓开提江·卡斯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研究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次对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新疆昌吉农业园区现代化灌溉示范区,对棉花自动化滴灌在相同灌溉定额(W=4800 m^(3)/hm^(2))、施肥量(尿素300 kg/hm^(2),二胺234.67 kg/hm^(2),硫酸钾117.33 kg/hm^... 为研究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次对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新疆昌吉农业园区现代化灌溉示范区,对棉花自动化滴灌在相同灌溉定额(W=4800 m^(3)/hm^(2))、施肥量(尿素300 kg/hm^(2),二胺234.67 kg/hm^(2),硫酸钾117.33 kg/hm^(2))及其他农艺管理措施与大田保持一致时,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对各处理3个重复进行灌水频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频次处理(T1:12次、T2:10次、T3:8次、T4:6次)时棉花籽棉产量分别为5751.72、5434.22、5353.71、5261.89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20、1.13、1.20、1.10 kg/m^(3),其0~40 cm深度平均土壤含水率为23.84%~34.51%、21.45%~32.97%、19.52%~32.67%、16.94%~32.37%;在气候、土壤、田间及管理措施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推荐棉花生育期内灌水次数12次、灌水周期6 d作为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频次和灌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滴 频次 土壤含 产量 土壤墒情 灌水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定额和周期对北疆制种棉花生长、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肖键 洪明 +2 位作者 于秋月 陆元春 张新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46-452,共7页
为探寻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最优的灌水定额和周期,于2023年4月到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土改良实验场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定额(80%ETc、100%ETc、120%ETc, ETc为棉花蒸发蒸腾量)和3个灌水周期(5、7、9 d),采用双因... 为探寻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最优的灌水定额和周期,于2023年4月到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土改良实验场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定额(80%ETc、100%ETc、120%ETc, ETc为棉花蒸发蒸腾量)和3个灌水周期(5、7、9 d),采用双因素全组合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对制种棉花株高、茎粗、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ETc、5 d周期的处理适宜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株高、茎粗的生长,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100%ETc, 5 d周期的处理则在水分利用效率和发芽率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灌水定额100%ETc与灌水周期5 d的组合为北疆地区制种棉花生产的最优灌溉组合,这一组合能有效促进棉花生长,提升棉花的产量和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额 灌水周期 产量 种子质量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边贻国 王经芝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文章以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水利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基本情况,结合多种灌溉技术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并对该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随后以此为基础,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相对传统灌溉技... 文章以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水利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基本情况,结合多种灌溉技术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并对该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随后以此为基础,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相对传统灌溉技术,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可节约用水量11%以上,可将其推广到现代农业水利工程领域,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工程 高效节溉技术 中心支轴式喷方案 灌水周期 设备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9
19
作者 张琼 李光永 柴付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本文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在不同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灌溉周期对土壤水盐运动和棉花生长的影响。设置有以下处理:两种含盐量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 08%和0 8%;两种灌水周期,即花铃期灌水周期分别为2d和6d;观测的内容有:土壤水分、盐分、棉花... 本文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在不同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灌溉周期对土壤水盐运动和棉花生长的影响。设置有以下处理:两种含盐量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 08%和0 8%;两种灌水周期,即花铃期灌水周期分别为2d和6d;观测的内容有:土壤水分、盐分、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含盐量土壤花铃期高频灌溉与低频灌溉相比,可以有效降低湿润体体内土壤盐分含量,并且得到了棉花增产28%的结果,而对于低盐土,灌溉频率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 盐运移 灌水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水质与滴灌灌水技术参数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栗岩峰 温江丽 李久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4-208,共5页
通过日光温室内的再生水滴灌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滴灌下水质、灌水周期和滴灌带埋深对番茄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增加了番茄产量,提高了灌溉水分生产率,一定程度改善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度等口感... 通过日光温室内的再生水滴灌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滴灌下水质、灌水周期和滴灌带埋深对番茄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增加了番茄产量,提高了灌溉水分生产率,一定程度改善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度等口感指标,对Vc和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指标无明显不利影响。灌水周期的缩短和滴灌带埋深的增加都会促进番茄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增加。对日光温室番茄而言,以较短的灌水周期和较深的滴灌带埋深进行再生水滴灌能够获得较好的节水增产效果,且对果实品质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周期 带埋深 产量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