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水延续时间对作物产量及灌溉制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车政 王仰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104,共6页
灌水延续时间是确定灌水率进而影响渠道断面大小等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利用天津农学院灌溉试验基地2008年和2009年两个年度冬小麦试验资料率定和检验作物水模型,以作物水模型为依据,以灌溉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灌溉制度优化模型;采用... 灌水延续时间是确定灌水率进而影响渠道断面大小等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利用天津农学院灌溉试验基地2008年和2009年两个年度冬小麦试验资料率定和检验作物水模型,以作物水模型为依据,以灌溉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灌溉制度优化模型;采用模式法和外推法,分析确定了考虑灌水延续时间(10、15及20d)与不考虑灌水延续时间两种情况下的最优灌水时间和相应的作物产量。结果表明:不考虑灌水延续时间时,小麦的产量和效益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相邻两次最优灌水时间间隔明显减小;考虑灌水延续时间确定的优化灌水时间,较常规不考虑灌水延续时间确定的最优灌水时间有明显的提前或延后现象;在有限供水条件下,考虑灌水延续时间进行灌溉制度优化可增加灌区总产量,因此,确定优化灌溉制度时应该考虑灌水延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延续时间 溉制度优化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计算中应考虑湿润比
2
作者 马章进 《东北水利水电》 2007年第8期60-61,共2页
本文针对滴灌灌溉制度设计的实际问题,提出在滴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计算时应考虑湿润比,并就不考虑湿润比计算时对滴灌设计产生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对滴灌设计颇具指导意义。
关键词 灌水延续时间 考虑 湿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滴灌系统灌水时间及轮灌组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翼飞 刘洪光 +4 位作者 梅华 李丹 柳幸爽 常玉荣 李玉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究加压滴灌系统灌水时间及轮灌组优化模型。【方法】通过水力解析的方法,分析轮灌制度参数与管网主要水力性能参数的关系,提出了灌水量偏差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考虑了灌水时间及轮灌周期约束、滴头压力约束以及轮灌组流量... 【目的】探究加压滴灌系统灌水时间及轮灌组优化模型。【方法】通过水力解析的方法,分析轮灌制度参数与管网主要水力性能参数的关系,提出了灌水量偏差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考虑了灌水时间及轮灌周期约束、滴头压力约束以及轮灌组流量等约束,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结果】在同一工程案例中,与W1方案相比,W2、W3方案滴灌系统完成1次灌水过程灌水量偏差率分别降低27%、37%,缩短滴灌系统1次灌水延续时间约15、20 h,节约用电能耗15%、20%,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约14%、19%,减少作物生育期所水费80、111元/hm^(2),电费72~86、100~120元/hm^(2)。【结论】基于传统滴灌工程设计采用加压滴灌系统灌水时间及轮灌组优化模型,可降低滴灌系统灌水量偏差率,缩短滴灌系统1次灌水延续时间,减少作物生育期水费和电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滴 均匀度 量偏差率 灌水延续时间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控制灌溉面积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玲 王海艳 +1 位作者 康银红 周纪明 《农业工程》 2013年第1期54-56,共3页
准确计算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划、机井布置设计、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及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也是水利工作者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中却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其中有些符号相同,概念不同,容易给使用者带... 准确计算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划、机井布置设计、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及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也是水利工作者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中却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其中有些符号相同,概念不同,容易给使用者带来混淆,该文对单井控制灌溉面积的不同计算公式及公式中的综合平均灌水定额和轮灌期两个概念进行探讨,提出公式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控制面积 综合平均定额 灌水延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