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帮福 施哲 +2 位作者 丁跃华 朱红波 田乃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3,共7页
为实现炼铁-炼钢界面各工序/设备更加合理地衔接-匹配,运用钢铁制造流程多因子物质流控制理论,对A钢厂炼铁-炼钢界面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时间、温度和物质量等基本参数进行解析和优化,全面掌握物质流运行规律,结合工序/设备的运行情况... 为实现炼铁-炼钢界面各工序/设备更加合理地衔接-匹配,运用钢铁制造流程多因子物质流控制理论,对A钢厂炼铁-炼钢界面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时间、温度和物质量等基本参数进行解析和优化,全面掌握物质流运行规律,结合工序/设备的运行情况优化了生产组织模式、提出了调度规则、编制了调度计划,集成了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控制技术。该技术应用后:鱼雷罐周转个数可由原来的20个减至18个,铁水包的周转周期可由原来的38 min和49 min均减少为36 min;使炼铁-炼钢界面系统提高了运行效率,优化了运行过程,实现了高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制造流程 炼铁-炼钢界面 物质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铁-炼钢界面流程优化设计与研究
2
作者 杨楚荣 《冶金信息导刊》 2016年第4期61-65,共5页
介绍了首贵特钢项目炼铁-炼钢界面流程优化设计,通过相关界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高炉-转炉界面和高炉-电炉界面铁水运输“一罐到底”工艺,增强和扩展了铸铁机系统的功能,实施了实时跟踪、全程跟踪铁水罐、铁水罐运输车和重罐... 介绍了首贵特钢项目炼铁-炼钢界面流程优化设计,通过相关界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高炉-转炉界面和高炉-电炉界面铁水运输“一罐到底”工艺,增强和扩展了铸铁机系统的功能,实施了实时跟踪、全程跟踪铁水罐、铁水罐运输车和重罐吊运起重机。同时,研发铁水罐车加揭盖装置,解决了铁水运输中热量损失大、铁水温度不稳定等问题。炼铁-炼钢界面的这些优化将有利于“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协调、有序、连续、高效运行,保证炼铁和炼钢的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炼钢界面 流程优化 设计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决策对炼铁-炼钢界面铁水温降的影响
3
作者 盛刚 马子恒 李帅兵 《中国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3,共9页
为研究智能决策对炼铁-炼钢界面铁水温降的影响,分析了唐钢新区炼铁-炼钢界面铁水罐周转过程,总结了铁水罐周转过程影响因素,构建了炼铁-炼钢界面智能决策系统。通过统计唐钢新区KR进站铁水温度指标分布、铁水罐周转各环节时间分布,分... 为研究智能决策对炼铁-炼钢界面铁水温降的影响,分析了唐钢新区炼铁-炼钢界面铁水罐周转过程,总结了铁水罐周转过程影响因素,构建了炼铁-炼钢界面智能决策系统。通过统计唐钢新区KR进站铁水温度指标分布、铁水罐周转各环节时间分布,分析炼铁-炼钢界面KR进站铁水温度较低的影响环节,对高炉配罐智能决策单元、尾罐转场智能决策单元和铁水运输调度智能决策单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炼铁-炼钢界面智能决策系统,有效缩短了铁水罐周转时间,尾罐受铁间隔时间中位值缩短了22 min,尾罐和非尾罐周转各环节时间均得到明显改善。对于KR进站铁水罐整体,铁水温度超过1380℃的比例提升了4.58个百分点,达到74.70%。尾罐转场智能决策单元能够有效改善尾罐转场不及时的现状,对于KR进站尾罐,铁水温度超过1380℃的比例提高了12.63个百分点。其中,对于KR进站转场尾罐和未转场尾罐,铁水温度超过1380℃的比例分别为75.19%和39.41%,说明智能决策系统可以显著提升炼铁-炼钢界面KR进站铁水罐整体铁水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炼钢界面 尾罐 一罐到底 铁水罐周转 铁水温降 智能决策
原文传递
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解析与仿真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学强 郦秀萍 +1 位作者 韩伟刚 周继程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44,152,共9页
炼铁-炼钢界面连接钢铁生产中高炉和转炉两大重要生产工序,关系到钢铁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一罐到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炼铁-炼钢区段“界面技术”,基于“一罐到底”流程的炼铁-炼钢界面运行规律和调控优化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 炼铁-炼钢界面连接钢铁生产中高炉和转炉两大重要生产工序,关系到钢铁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一罐到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炼铁-炼钢区段“界面技术”,基于“一罐到底”流程的炼铁-炼钢界面运行规律和调控优化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对炼铁-炼钢界面中众多复杂的次界面的解析尚不深入,对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仿真亟待开展。时间、温度和物质量是贯穿于钢铁制造流程的基本参数,因此,炼铁-炼钢界面的调控以铁水罐周转过程为载体,以上述3个参数为调控对象,以这些参数的一体化控制与优化为目标。基于现场运行实绩,以“机车+天车”模式的炼铁-炼钢界面为例,分析炼铁-炼钢界面物质流运行的特征和调控目标,并对其动态运行过程进行“事件-时间”解析,确定构成界面的各个次界面环节,以及各过程/事件的时间域、时间周期及其概率分布,梳理炼铁-炼钢界面动态运行过程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FlexSim软件,建立了高炉出铁、铁水运输和炼钢等过程的仿真模块,并根据各模块运行规则和模块之间的关联规则,集成为高炉-转炉区段仿真模型。该模型为炼铁-炼钢界面深度解析与优化提供了研究试验平台。模型应用于260 t铁水罐周转过程仿真,得到铁水罐配置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技术 炼铁-炼钢界面 一罐到底 动态运行规则 仿真 优化
原文传递
Material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of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帮福 田乃媛 +1 位作者 施哲 丁跃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559-3567,共9页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efficient cohesion match of procedure and equipment between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 the theory of multi-dimensional material flow control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orpedo ladle-i...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efficient cohesion match of procedure and equipment between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 the theory of multi-dimensional material flow control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orpedo ladle-iron ladl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between blast furnace and basic oxygen furnace. Moreover, basic parameters of material flow were analyzed and optimized, such as time, temperature and material quantity. Based on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material flow, control methods were optimized, such as product organization mode, scheduling discipline and scheduling plan of hot metal ladle. Finally, the material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of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 was integrated. Satisfactory effects are obtained after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in practice. The total turnover number of torpedo ladle decreases from 20 to 18, the hot metal temperature of 1# BF torpedo ladle decreases from 36 °C to 19.5 °C, the hot metal temperature of 2# BF torpedo ladle decreases from 36.6 °C to 19.8 °C, the temperature drop of desulfurization hot metal decreases by 4 °C, and the temperature drop of non-desulfurization hot metal decreases by 2.8 °C. Furthermore, the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 system will realize high-efficiency control by using this control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interface torpedo ladle hot metal ladle material flow control control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罐处理模式对“一罐到底”技术运行的影响
6
作者 韩伟刚 孙右梅 +3 位作者 李帅兵 董相娟 安钢 郭宏烈 《中国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3,共9页
为研究尾罐处理模式对“一罐到底”技术运行的影响,阐述了尾罐产生的原因,定义了尾罐率、转场率、转场时间等相关工艺指标。在此基础上,以首钢京唐炼铁-炼钢界面为例,对比了尾罐和非尾罐的铁水预处理时间、脱硫剂消耗、补热剂消耗、转... 为研究尾罐处理模式对“一罐到底”技术运行的影响,阐述了尾罐产生的原因,定义了尾罐率、转场率、转场时间等相关工艺指标。在此基础上,以首钢京唐炼铁-炼钢界面为例,对比了尾罐和非尾罐的铁水预处理时间、脱硫剂消耗、补热剂消耗、转炉冶炼周期等“一罐到底”技术运行指标。介绍了铁钢处理模式优化方案,统计了方案实施前后尾罐、非尾罐、铁水罐整体的运行时间指标以及后续脱硫工序进站铁水温度。结果表明,尾罐处理模式优化方案实施后,尾罐转场率提升了17.82个百分点,转场时间中位值减少了26 min,受铁总时间中位值缩短了30 min,周转周期中位值降低了12 min,极大地缩短了尾罐运行时间,有利于减少尾罐运输过程中铁水温降。尾罐处理模式优化方案实施前后,脱硫站进站非尾罐铁水温度中位值分别为1414℃和1416℃,基本未受影响;尾罐铁水温度中位值分别为1375℃和1380℃,取得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铁-炼钢界面 尾罐 一罐到底 界面技术 铁水温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