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心肌梗死大鼠早期心功能及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新民 戴翠莲 +1 位作者 唐疾飞 杨鹏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7期747-752,共6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干预组静脉注射MG-132(0.75mg/kg),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心脏心肌结构、功能及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干预组静脉注射MG-132(0.75mg/kg),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心脏心肌结构、功能及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的变化。结果:与心梗对照组比较,MG-132干预组心肌坏死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和血清脑钠肽水平减低(P<0.01),同时心肌组织Hsp70、CHIP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减轻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其机制与上调Hsp70、CHI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休克蛋白 休克蛋白70羧基相互作用蛋白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通路对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卢方浩 刘伟 +8 位作者 胡永波 张伟华 张晓宇 刘云霞 李全凤 赵雅君 吴博 刘莉 徐长庆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7-539,共3页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2O2组、热休克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组、热休克+JNK抑制剂组。生化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H2O2组、热休克组、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组、热休克+JNK抑制剂组。生化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噻唑蓝(MTT)法测定心肌细胞相对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JNK的表达。结果 H2O2组LDH、MDA水平和CK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而SOD活性则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细胞凋亡率H2O2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活力H20: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热休克组、JNK抑制剂组、热休克+JNK抑制剂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H2O2组(P〈0.01)。JNK只在H2O2组有表达。结论 HSP70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HSP70大量表达后抑制了JNK信号的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细胞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联合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c-Jun N-末端激酶磷酸化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姗 王琳 +2 位作者 吴卫东 周舫 吴逸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研究热化联合对肺部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常用剂量(43℃加热联合50μg/L紫杉醇),通过单纯化疗、单纯热疗及热化联合的方法处理肺癌A549细胞,以未处理的A549细胞作对照,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处理方式下细胞... 目的研究热化联合对肺部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常用剂量(43℃加热联合50μg/L紫杉醇),通过单纯化疗、单纯热疗及热化联合的方法处理肺癌A549细胞,以未处理的A549细胞作对照,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处理方式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进行损伤修复实验观察比较各组细胞的侵袭力,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JNK磷酸化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热化联合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单纯化疗、单纯热疗及热化联合加JNK抑制剂SP600125组(P<0.05),而热化联合加SP600125组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联合组的细胞侵袭力较其他组有所减弱;热化联合组JNK磷酸化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单纯化疗组(P<0.05);HSP70在热化联合组的表达低于单纯热疗组(P<0.05)。结论热化联合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纯热疗和单纯化疗,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或抑制HSP70的表达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549细胞 休克蛋白70 C-JUN N-末端激酶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在末端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扈盛 胡亚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4,260,共4页
目的 :探讨末端病发病时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机制。方法 :采用 13只体重均为 2 0 0g左右的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5只、造模组 8只。造模组采用“电击跳跃法”造模 4周后处死 ,取其双侧后足跟腱末端 ,用ABC法进行HSP70的检测 ,最... 目的 :探讨末端病发病时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机制。方法 :采用 13只体重均为 2 0 0g左右的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5只、造模组 8只。造模组采用“电击跳跃法”造模 4周后处死 ,取其双侧后足跟腱末端 ,用ABC法进行HSP70的检测 ,最后用HPIAS - 2 0 0 0型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跟腱未见明显的HSP70表达。而造模组跟腱末端区可见大量的表达信号 :腱围组织、跟骨骨髓和腱骨关节面软骨的细胞有较强表达 ;在纤维软骨区和脂肪垫区有中等强度的阳性信号 ;在跟腱周围的腱细胞有一定的阳性信号 ;而在跟腱中央部的腱细胞、钙化软骨区、跟骨区以及跟骨内软骨岛等部位无阳性信号。结论 :末端区HSP70表达是末端病中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之一。HSP70的表达与局部承受负荷状况、血液供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末端 跟腱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联合对肺癌患者A549细胞生长、c-Jun N-末端激酶磷酸化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吴海乔 田甜 +1 位作者 胡君程 林蓁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热化联合对肺癌患者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对A549细胞分别进行单独热疗、单独化疗,热化联合干预及热化联合并SP600125干预,同时选取未做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力的变化。同... 目的观察热化联合对肺癌患者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对A549细胞分别进行单独热疗、单独化疗,热化联合干预及热化联合并SP600125干预,同时选取未做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力的变化。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olt)检测JNK磷酸化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热化联合组的A549细胞增值率明显低于单独热疗、单独化疗和热化联合并SP600125组(P<0.05)。热化联合组JNK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独化疗组(P<0.05),热化联合组HSP70表达明显低于单独热疗组(P<0.05)。热化联合干预下,p-JNK表达水平出现上升,与对照组、单独热疗组和单独化疗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联合并SP600125组的p-JNK的表达水平较热化联合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热化联合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效果优于单独热疗或单独化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NK信号通路或抑制HSP7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549细胞 C-JUN N-末端激酶磷酸化 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艾美耳球虫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景瑾 张帅 +8 位作者 仇保丰 董蓉莲 蒋荧梅 朱顺星 田颖超 刘春 吴刘成 宋鸿雁 邵义祥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6,共6页
为了获得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全基因序列,并诱导表达重组HSP70蛋白,试验根据免疫蛋白组学研究的质谱结果获得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和已发布近源物种HSP70蛋白序列设计引物,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获得E... 为了获得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全基因序列,并诱导表达重组HSP70蛋白,试验根据免疫蛋白组学研究的质谱结果获得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和已发布近源物种HSP70蛋白序列设计引物,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获得E.stiedai HSP70的全基因序列,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转化Competent Rosetta2(DE3)p Lys S,通过IPTG诱导表达重组HSP70蛋白,并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HSP70序列全长为2 727 bp,最大ORF为2 010 bp。HSP70在诱导后37℃培养4 h条件下有表达,但全部为不溶性表达;在诱导后20℃过夜培养条件下无表达。说明试验成功获得E.stiedai HSP70的全基因序列以及重组HSP70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艾美耳球虫 休克蛋白70(HSP70) 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克隆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70与肿瘤 被引量:28
7
作者 范云霞 黄常志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是一组重要应激蛋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 ,能与癌基因、抑癌基因产物结合 ,并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增殖、凋亡、分化、多药耐药、肿瘤免疫以及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肿瘤 癌基因 抑癌基因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与肿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晓兵 侯梅 《四川肿瘤防治》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细胞凋亡 休克蛋白70 HSP70 蛋白 细胞生长 抗凋亡 相关性 促凋亡 分子伴侣 分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热休克蛋白70ku类似物基因的cDN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勇 陆承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4,共4页
根据已测序的克隆号PCI246基因序列设计2条引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扩增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70 ku热休克蛋白同类物基因cDNA的5'端片段和3'端片段,测序得到1 184 bp基因片段,包含该基因的完整3'端,GenBank... 根据已测序的克隆号PCI246基因序列设计2条引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扩增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70 ku热休克蛋白同类物基因cDNA的5'端片段和3'端片段,测序得到1 184 bp基因片段,包含该基因的完整3'端,GenBank登录号AY357302,与GenBank序列号AB016836家蚕(Bombyx mori)的70 ku热休克蛋白同类物mRNA的部分片段83%同源。和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热休克蛋白同类物3的同源性最高(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是NP_727 563,NP_511 132,NP_727 564,NP_727 565),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CDNA 快速扩增CDNA末端 同源性 70 ku休克蛋白同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热休克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秋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719-37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热休克蛋白(HSP)7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合并肺炎组)、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热休克蛋白(HSP)7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合并肺炎组)、老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100例。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所有患者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死亡者和存活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差异。结果合并肺炎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且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肺炎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且死亡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远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中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可用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菌性肺炎 氨基末端脑钠肽原 休克蛋白70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与病毒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玉伟 张培军 +3 位作者 茆安婷 张腾月 郭曦尧 李月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5-57,共3页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也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SP),最早发现于1962年,由遗传学家Ritossa[1],最初在研究果蝇热应激中发现,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HSP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主要包括5个主要的家族:低分子量HSPs家族、...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也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SP),最早发现于1962年,由遗传学家Ritossa[1],最初在研究果蝇热应激中发现,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HSP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主要包括5个主要的家族:低分子量HSPs家族、中等分子量HSPs家族、HSP70家族、HSP90家族和HSP110家族[2],其中HSP70家族最为保守,同时很多研究都证实HSP70,具有在机体热应激中以分子伴侣的形式保护细胞蛋白功能。近些年,研究发现,HSP70与病毒感染有重要的关系,本文将以近些年HSP70家族与病毒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病毒感染 相互作用 HSPS 低分子量 休克蛋白 HSP90 应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CHIP、HSP70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翠莲 姜黔峰 张新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N-benz0y1 oxycarbonyl(Z)-Leu-Leuleucina1)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carboxyl terminus of the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HSP70的影响以探讨MG-132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结扎左冠状...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N-benz0y1 oxycarbonyl(Z)-Leu-Leuleucina1)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carboxyl terminus of the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HSP70的影响以探讨MG-132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以下各组:治疗(I/R+T)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MG-132(0.75mg/kg),对照(I/R)组及假手术(Sham)组注射生理盐水,并将I/R组和I/R+T组分为再灌注2、24h及7d亚组(各亚组各8只大鼠),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HIP及HSP70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I/R各时相组相比,I/R+T各时相组CHIP及HSP70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0.87±0.10)vs(0.50±0.06),(0.57±0.07)vs(0.33±0.04),(0.47±0.06)vs(0.19±0.03),P<0.01]。与I/R2、24h组相比I/R+T组CHIP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1.15±0.12)vs(0.57±0.07),(0.81±0.09)vs(0.44±0.06),P<0.01];MG-132上调了I/R+T各时相组HSP70的蛋白质表达,与I/R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8±0.16)vs(0.79±0.08),(0.88±0.12)vs(0.58±0.12),(0.9±0.17)vs(0.50±0.09),P<0.01];MG-132上调了I/R+T2、24h组CHIP的蛋白质表达,与I/R2、24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0.15)vs(1.04±0.11),P<0.01;(1.16±0.11)vs(0.96±0.13)],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前适量静注MG-132能显著刺激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CHIP表达,从而进一步上调HSP70水平,从而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休克蛋白70羧基相互作用蛋白 休克蛋白70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相互作用蛋白羧基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重塑
13
作者 罗冬梅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8-298,共1页
热休克蛋白70相互作用蛋白羧基端(carboxyl terminu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一种E3连接酶/分子伴侣,可防止因心肌缺血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但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 热休克蛋白70相互作用蛋白羧基端(carboxyl terminu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一种E3连接酶/分子伴侣,可防止因心肌缺血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但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血管紧张素Ⅱ 相互作用蛋白 心肌重塑 羧基 angiotensinⅡ protein 心肌缺血损伤
原文传递
热休克同源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的功能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伟倩 王俊岭 唐北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损害。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是这类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热休克同源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Hsc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可作为热休...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损害。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是这类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热休克同源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carboxyl—terminus of Hsc70 interacting protein,CHIP)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可作为热休克蛋白的辅助因子,通过氨基端的34肽重复序列结构域与Hsp90和Hsc/HspT0相互作用,调节热休克蛋白介导的蛋白质异常折叠,同时又可作为E3泛素连接酶,通过羧基端的U—box结构域参与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ubiqutin-proteasome system,UPS)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CHIP在分子伴侣系统和UPS的交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对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CHIP蛋白的分子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同源蛋白70羧基作用蛋白 分子伴侣 E3泛素连接酶 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 泛索化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70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金言 何明慧 +3 位作者 吴凡 余荧蓝 罗雷 邵豪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62-2974,共13页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一类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分子伴侣,具有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的功能。Hsp70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潜在靶点,因... 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一类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分子伴侣,具有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的功能。Hsp70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潜在靶点,因此有必要开发小分子抑制剂对这一重要靶点进行验证。近年来针对Hsp70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不同方式抑制Hsp70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都有报道。本文简要介绍了Hsp70的结构域、共伴侣蛋白及相关的疾病,系统总结了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过程及作用特点,以期为Hsp70小分子抑制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分子伴侣 小分子抑制剂 变构抑制剂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卵巢功能调控相关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利群 姚兰 +2 位作者 潘袁 赵芸鹤 蔡知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功能调控相关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卵泡发育及卵巢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包含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闭锁卵泡及白体的育龄期女性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乙... 目的:检测卵巢功能调控相关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卵泡发育及卵巢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包含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闭锁卵泡及白体的育龄期女性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乙二醛酶I(Glyoxalase I)、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血清淀粉样蛋白P(SAP)在不同阶段卵泡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卵泡中其表达强度。结果:Glyoxalas I和UCH-L1在次级卵泡、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中呈强表达,表达强度高于其在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胞质中的表达;HSP27在原始卵泡及初级卵泡细胞质中呈强表达,表达强度高于其在在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中的表达;Glyoxalase I和HSP27在闭锁卵泡中呈强表达,表达强度高于其在生长卵泡中的表达;SAP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均表达,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4种蛋白在白体中均不表达。结论:UCH-L1强表达和HSP27弱表达与卵泡成熟发育有关;Glyoxalase I强表达及HSP27强表达与卵泡闭锁及卵巢功能衰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I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休克蛋白27 血清淀粉样蛋白P 卵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对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EBP同源蛋白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忠东 马海峰 +1 位作者 任冠桦 赵春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2、C/EBP同源蛋白(CHOP)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腺病毒基因表达技术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对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2、C/EBP同源蛋白(CHOP)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腺病毒基因表达技术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在SD乳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和应用HSP70反义寡核苷酸导人技术抑制HSP70的表达,建立细胞培养和心肌细胞缺氧模型,测定细胞凋亡,提取内质网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转染前后HSP70的表达水平及HSP70的表达对内质网应激导致的细胞凋亡、Caspase-12、CHOP、JNK通路引起的凋亡信息传递的改变。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率(9.28±0.83)%、晚期(28.60±1.83)%,HSP70基因转染组早期细胞凋亡率(4.30±0.72)%、晚期(11.6±1.66)%,HSP70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早期细胞凋亡率(29.3±2.54)%、晚期(34.4±2.43)%,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证实HSP70基因成功转染人心肌细胞内表达;HSP70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但HSPT0反义寡核苷酸则促进;HSPT0显著抑制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HSP70增加JNK的表达;HSP70反义寡核苷酸组明显增加CHOP的表达。结论转染HSP70表达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Caspase-12、CHOP和JNK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休克蛋白70 内质网应激 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 C/EBP同源蛋白 c-Jun氨基末端激酶通路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70对H9C2细胞免受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天宇 夏斌 +4 位作者 任冠桦 席镇 刘永新 孙忠东 隽兆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对抗氧糖剥夺中的作用和发挥抗凋亡中的分子机制,寻找HSP70发挥作用的靶点。方法应用转染的技术将质粒和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H9C2细胞内来过表达和沉默HSP70在细胞内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对抗氧糖剥夺中的作用和发挥抗凋亡中的分子机制,寻找HSP70发挥作用的靶点。方法应用转染的技术将质粒和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H9C2细胞内来过表达和沉默HSP70在细胞内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过表达组(H/R+HSP70)、过表达阴性对照组(H/R+NC)、沉默组(H/R+siRNA)、沉默阴性对照组[H/R+NC(siRNA)]。建立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模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过表达组的凋亡细胞及凋亡蛋白bax(1.97±0.01)明显低于单纯缺氧复氧组bax(2.15±0.03,F=356.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沉默组的凋亡细胞和凋亡蛋白bax(6.09±0.17)明显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bax(2.15±0.03,F=356.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组STIM1的表达量(3.14±0.14)明显低于单纯缺氧复氧组(4.46±0.20,F=26.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沉默组STIM1的表达量(8.58±0.24)明显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4.46±0.20,F=26.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70可能通过STIM1调节内质网钙失衡发挥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蛋白70 心肌缺血 凋亡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原文传递
突变蛋白K488X-menin通过Hsp70和CHIP构成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快速降解
19
作者 曾珍 张倩倩 +5 位作者 张景 杨敬业 卢清香 田洪霞 周忠雪 周定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目的探究突变蛋白K488X-menin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降解的机制。方法以中国贵州黔南平塘1个具有MEN1的3代大家庭为研究对象,收集先证者临床相关的病史和临床资料,全外显子(whole exome sequ... 目的探究突变蛋白K488X-menin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降解的机制。方法以中国贵州黔南平塘1个具有MEN1的3代大家庭为研究对象,收集先证者临床相关的病史和临床资料,全外显子(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一代测序检测致病基因;用生物信息学对野生型menin(WT-menin)和突变体menin(K488X-menin)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基因克隆构建野生型质粒、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型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并用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单独或先后作用于转染了质粒的293T细胞,Western blot分析WT-menin和K488X-men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分析K488X-menin与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反应蛋白(carboxyl terminus of hsp70-interacting professional,CHIP)相互作用情况;体外泛素化分析menin、Hsp70、CHIP与泛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EN1先证者影像学结果支持MEN1的临床诊断,并在MEN1家族中仅发现先证者和其儿子存在MEN1 exon 10 c.1462A>T突变;Western blot实验表明K488X-menin蛋白出现截断和表达下调(P<0.05);K488X-menin可以被CHX阻止蛋白质合成,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逆转CHX作用的蛋白下调(P<0.05);Co-IP证实WT-menin和K488X-menin与Hsp70均可发生蛋白相互作用,Hsp70或(和)CHIP使K488X-menin蛋白表达出现下调,并且Hsp70和CHIP共同作用使K488X-men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和K488X-menin泛素化(P<0.05)。结论突变体K488X-menin蛋白表达不稳定,通过Hsp70和CHIP参与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泛素化降解,导致抑癌作用丧失,诱导MEN1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 休克蛋白70 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反应蛋白 泛素化 K488X-m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先道 刘宁 +4 位作者 阿布都热合曼 王欢 张雪莲 樊忠辉 张爱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3例,其中NYHA心功能Ⅰ+Ⅱ级87例为Ⅰ+Ⅱ级组,Ⅲ+Ⅳ级106例为Ⅲ+Ⅳ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2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舒张...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3例,其中NYHA心功能Ⅰ+Ⅱ级87例为Ⅰ+Ⅱ级组,Ⅲ+Ⅳ级106例为Ⅲ+Ⅳ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2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舒张压、血清HSP70、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尿酸(uric acid,UA)、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Ⅲ+Ⅳ级组FPG水平[(8.4±2.2)mmol/L]高于Ⅰ+Ⅱ级组和对照组[(6.8±1.8)、(4.1±0.8)mmol/L],LVEF[(34.0±5.6)%]、舒张压[(60.0±6.8)mm Hg]低于Ⅰ+Ⅱ级组[(40.0±3.4)%、(70.0±8.9)mm Hg]和对照组[(58.0±7.2)%、(78.0±11.2)mm Hg](P<0.05),Ⅰ+Ⅱ级组FPG水平高于对照组,舒张压、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级组、Ⅰ+Ⅱ级组LDL-C水平[(2.7±0.8)、(2.5±0.7)mmol/L]高于对照组[(2.0±0.5)mmol/L](P<0.05),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TG、UA、GPT、GO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P70、CRP、NT-proBNP水平在Ⅲ+Ⅳ级组[(13.17±5.58)μg/L、(16.96±6.80)mg/L、(5 198.38±1 200.25)ng/L]明显高于Ⅰ+Ⅱ级组[(10.48±4.02)μg/L、(9.25±3.24)mg/L、(2 400.45±468.19)ng/L]和对照组[(6.04±2.50)μg/L、(3.21±1.26)mg/L、(108.47±61.70)ng/L](P<0.05),且Ⅰ+Ⅱ级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LVEF及血清FPG、HSP70、CRP、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HSP70水平可较好反映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休克蛋白70 C-反应蛋白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