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体温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大勇 张宗铭 +5 位作者 韩宁林 李雪苓 陈双萍 范泉 王凯 代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热毒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体温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药效。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复方乙酰水杨酸组、热毒清高剂量组、热毒清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热毒清)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体温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药效。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复方乙酰水杨酸组、热毒清高剂量组、热毒清中剂量组、热毒清低剂量组、双黄连口服液组、模型组,每组10只,观察比较各组体温变化及血浆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热毒清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对发热家兔的体温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比复方乙酰水杨酸组解热作用时间延长;热毒清低剂量组及双黄连组对发热家兔的体温无明显作用;热毒清高剂量组治疗后4h的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热毒清高剂量及热毒清中剂量能够降低内毒素性发热家兔的体温,降低血浆N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素性发 一氧化氮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童佳兵 李达 +6 位作者 杨程 王浩 张开宇 马啸 张念志 季红燕 李泽庚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0期1772-1773,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60例不同证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即刻退热作用、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热毒清口服液的平均起效时间为4 h,4 h内体温下降≥0.5℃患者例数占50%左右,平均...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疗效。方法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60例不同证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即刻退热作用、起效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热毒清口服液的平均起效时间为4 h,4 h内体温下降≥0.5℃患者例数占50%左右,平均退热时间为16.5 h。结论热毒清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各组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发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菌毒并治”理论运用热毒清口服液治疗流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童佳兵 李泽庚 +2 位作者 彭波 杨程 张念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325,共3页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及传变迅速,有时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我们提出:流感病因为热毒,兼有瘀毒、风毒。毒邪袭肺,卫表不和,为其基本病机,治法上提倡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截断扭转”的学...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及传变迅速,有时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我们提出:流感病因为热毒,兼有瘀毒、风毒。毒邪袭肺,卫表不和,为其基本病机,治法上提倡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截断扭转”的学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并治 热毒清口服液 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高热(风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大勇 张宗铭 +4 位作者 韩宁林 李雪苓 陈双萍 范泉 王凯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7期913-914,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外感发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热毒清口服液,对照组70例给予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喉肿痛等主要症...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外感发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热毒清口服液,对照组70例给予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喉肿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清口服液对外感高热风热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 热毒清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动物体内、外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邹晓华 朱社敏 冯友根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9-660,共2页
目的 :研究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的体内、外抑菌实验法 ,观察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体内、外抑菌作用。结果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 目的 :研究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的体内、外抑菌实验法 ,观察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体内、外抑菌作用。结果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 ,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具有体内、外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 小鼠 体内 体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雪苓 陈双萍 张宗铭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9期847-847,878,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热毒清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予双黄连口服液口服。结果两组总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相近,治疗组患者退热起效及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清口服液...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热毒清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予双黄连口服液口服。结果两组总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相近,治疗组患者退热起效及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 热毒清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永宏 桂金贵 汪俊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并随设青霉素组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红或肿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优于...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并随设青霉素组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发热、恶风、头痛、咽红或肿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值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热毒清口服液对风热型疗效更好。结论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 小儿 风寒 热毒清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盛 陈莉 +1 位作者 冯艺戎 蔡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改进热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甘草、射干、黄芩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清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够鉴别出甘草、射干、黄芩的特征斑点;黄芩苷在53.60~536.00μg/m L范围... 目的改进热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甘草、射干、黄芩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清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够鉴别出甘草、射干、黄芩的特征斑点;黄芩苷在53.60~536.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5%,RSD=0.63%(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热毒清口服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升海 冯晓亮 刘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目的:评价热毒清口服液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效果。方法:采用MTT法及细胞病变抑制实验,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测定热毒清口服液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热毒清口服液的半数... 目的:评价热毒清口服液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效果。方法:采用MTT法及细胞病变抑制实验,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测定热毒清口服液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热毒清口服液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9182.4 mg/L,抑制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559.8 mg/L,治疗指数(TI)为16.4。结论:热毒清口服液在体外实验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 抗病作用 细胞病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桂珍 韩宁林 +3 位作者 张宗铭 周大勇 李雪苓 王凯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12期919-920,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以常规西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T辅助细胞1细胞/T辅助细胞2细胞(Th1/Th2)比值...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以常规西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T辅助细胞1细胞/T辅助细胞2细胞(Th1/Th2)比值及分类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h1/Th2比值比对照组和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分类B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清口服液在一定程度上能正面调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性上呼吸道感染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双萍 范泉 +5 位作者 韩宁林 周大勇 李雪苓 王凯 代君 张宗铭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247-248,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药效。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60只,随机分为6组:阿斯匹林组(A组),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低剂量组(D组),双黄连口服液组(...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量的药效。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60只,随机分为6组:阿斯匹林组(A组),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低剂量组(D组),双黄连口服液组(E组),模型组(F组),每组10只,观察比较各组体温变化。结果:与F组比较,C组及B组对发热家兔的体温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且比A组作用持续时间延长;D组及E组对发热家兔的体温无明显的降温作用。结论: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及中剂量对内毒索性发热家兔的体温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家兔 模型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浆白细胞介素-8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雪苓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8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求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可能机制以及药物作用强度最佳剂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家兔随机分为APC组(A组)、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组(B组)、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组(C组)、热毒清口服液低剂量组(D组)、模型组(E组)... 目的探求热毒清口服液治疗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可能机制以及药物作用强度最佳剂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家兔随机分为APC组(A组)、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组(B组)、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组(C组)、热毒清口服液低剂量组(D组)、模型组(E组)、正常对照组(F组),每组10只。大肠杆菌内毒素于家兔耳静脉缓慢注射,造成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各组药后肛温、白细胞介素-8(IL-8)、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E组家兔血IL-8、NO-2/NO-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表明二者协同参内毒素性发热机制。B、C组IL-8、NO-2/NO-3水平均未见明显升高,与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及高剂量可抑制IL-8、NO-2/NO-3升高,减轻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细胞及全身性损害,并均有明显解热作用,其与APC比较,其退热作用相对起效较慢,但维持作用时间较长。D组解热作用不明显,B、C组解热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热毒清口服液不仅具有消炎、杀菌和解热功能,而且还具有清除内毒素的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细胞及全身性损害;其部分机理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网络而实现。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为最佳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白细胞介素-8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治疗附红细胞体病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凯 韩宁林 董慧慧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清口服液,对照组给予米诺环素治疗,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附红细胞体计数变化,血常规和...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清口服液,对照组给予米诺环素治疗,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附红细胞体计数变化,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毒清口服液治疗附红细胞体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附红细胞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君 王凯 +5 位作者 韩宁林 周大勇 李雪苓 范泉 陈双萍 张宗铭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以及药物作用强度最佳剂量,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6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组,阿斯匹林组(A组)、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组(B... 目的:探讨热毒清口服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以及药物作用强度最佳剂量,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方法:采用内毒素注射的方法制成发热家兔模型6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组,阿斯匹林组(A组)、热毒清口服液高剂量组(B组)、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组(C组)、热毒清口服液低剂量组(D组)、模型组(E组),正常对照组(F组)每组10只。观察家兔血清中炎性因子IL-8水平变化。结果: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模型中循环血IL-8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表明IL-8协同参与内毒素性发热机制。B、C组IL-8水平均未见明显升高,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可抑制IL-8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结论:热毒清口服液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发热家兔血清中IL-8水平,参与炎性介质的调节是热毒清口服液治疗作用机制之一。热毒清口服液中剂量组为最佳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模型家兔 白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对克雷伯菌老年肺炎大鼠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春颖 李泽庚 +4 位作者 苗同艳 黄仁宝 王胜 季红燕 童佳兵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为热毒清口服液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 :将75只老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 目的:观察热毒清口服液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为热毒清口服液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 :将75只老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5只。气管内注射肺炎克雷伯菌建立肺炎感染模型,治疗组分别用热毒清口服液(中药组)、头孢呋辛酯(西药组)、热毒清口服液+头孢呋辛酯(中西医结合组)治疗,于末次给药后24h取材。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影像学变化,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肺组织大体充血水肿,触摸有实质感,光镜下显示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影像学提示实变征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增高。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的上述表现均较模型组减轻,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降低,以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明显。结论 :热毒清口服液可以降低老年肺炎大鼠模型的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伤,保护肺组织。热毒清口服液对肺炎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大鼠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山寅 《中国药业》 CAS 2000年第7期33-33,共1页
目的:对热毒清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选择蒸馏、水提醇沉提取有效成分,采用TLC方法对处方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制剂工艺稳定,TLC得到有效分离,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 目的:对热毒清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选择蒸馏、水提醇沉提取有效成分,采用TLC方法对处方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制剂工艺稳定,TLC得到有效分离,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简单,分析方法可靠、快捷、无相互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中药制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TL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晓华 冯友根 +1 位作者 许行希 徐平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 :研制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而无不良反应的纯中药口服液 ,以满足临床感冒患者的需要。方法 :制定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使用方法。结果 :本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 ... 目的 :研制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而无不良反应的纯中药口服液 ,以满足临床感冒患者的需要。方法 :制定感冒热毒清口服液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使用方法。结果 :本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治疗感冒效果好、疗效快、无不良反应 ,服用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热毒清口服液 制备 质量控制 性试验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安龙 高研力 王梅 《中医研究》 2007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建立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在12.7~63.96ng,/mL,黄芩苷在19.8~99.46mg/mL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 目的:建立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在12.7~63.96ng,/mL,黄芩苷在19.8~99.46mg/mL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RSD=1.81)和96.85(RSD=1.11)。结论:此法快速,准确,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分析 绿原酸 黄芩苷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的提取工艺研究
19
作者 秦洛宜 王梅 《中医研究》 2007年第9期19-20,共2页
目的:确定热毒清口服液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对挥发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并以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水煎煮最优条件。结果:金银花、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时间以6h为最佳,热毒清口服液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浸泡5h,加水量12倍... 目的:确定热毒清口服液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对挥发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并以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水煎煮最优条件。结果:金银花、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时间以6h为最佳,热毒清口服液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浸泡5h,加水量12倍,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结论:浸泡时间对绿原酸含量和提取率影响最大。上述实验结果为热毒清口服液原料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提取工艺 绿原酸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20
作者 刘安龙 高研力 王梅 《中医研究》 2006年第10期22-23,共2页
目的:建立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热毒清口服液成分中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在20.56-123.36μg/mL,黄芩苷在49.12—294.72μg/mL浓度... 目的:建立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热毒清口服液成分中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在20.56-123.36μg/mL,黄芩苷在49.12—294.72μg/mL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RSD=1.81)和96.85%(RSD=1.11)。结论:此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热毒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口服液 绿原酸 黄芩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