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热释电效应黑色铌酸锂、钽酸锂晶体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夏宗仁 崔坤 徐家跃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采用化学还原工艺,在CO2与H2混合气氛下对LN和LT晶片分别进行700°C和450°C退火处理,成功地制备了LN和LT黑色晶片。静电位差、光透过率测量结果表明,还原处理后LN和LT晶片的热释电现象基本消失,其光透过率也显著降低。居里温... 采用化学还原工艺,在CO2与H2混合气氛下对LN和LT晶片分别进行700°C和450°C退火处理,成功地制备了LN和LT黑色晶片。静电位差、光透过率测量结果表明,还原处理后LN和LT晶片的热释电现象基本消失,其光透过率也显著降低。居里温度测试表明,还原处理对晶体的居里温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钽酸锂 热释电效应 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滤波器热释电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显洪 陈彦光 +1 位作者 朱勇 陈尚权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7-799,共3页
该文分析了热释电效应产生的机理,极化强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而分析了钽酸锂和铌酸锂的热释电效应,这两种材料是制作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基片材料。取3只128°铌酸锂白片样品数进行试验,当温度变化时,热释电效应引起静电放电一般约为... 该文分析了热释电效应产生的机理,极化强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而分析了钽酸锂和铌酸锂的热释电效应,这两种材料是制作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基片材料。取3只128°铌酸锂白片样品数进行试验,当温度变化时,热释电效应引起静电放电一般约为6V,但有1只器件在温度变化到-50℃左右时,会出现振荡波形峰-峰值约在25V的最大波形,这些静电会对声表面波器件本身或后级电路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分析静电放电失效模式,提出了器件防静电的方法。最后,验证了声表面波滤波器使用还原基片用于防静电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滤波器 热释电效应 静电放电 铌酸锂 钽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释电效应的红外人体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辜文杰 方宏 《电子世界》 2012年第13期48-49,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和探讨了一种人体探测技术。某些电介质材料在感受到人体辐射后其温度会发生变化,其上会产生电荷,有电信号输出,利用这个特性就可以实现对人体的探测。
关键词 红外辐射 热释电效应 释电红外人体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效应用于低温余热动力回收的研究
4
作者 鱼剑琳 Michio Ikura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42,共5页
以热释电效应用于低温余热动力回收为背景,对采用40μm厚的热释电材料共聚物偏氟乙烯 三氟乙烯(P(VDF TrFE)(60/40))薄膜作工作介质的热释电转换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避免失去自发极化的适宜工况条件下,可以直接实现连续... 以热释电效应用于低温余热动力回收为背景,对采用40μm厚的热释电材料共聚物偏氟乙烯 三氟乙烯(P(VDF TrFE)(60/40))薄膜作工作介质的热释电转换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避免失去自发极化的适宜工况条件下,可以直接实现连续的热释电转换循环;施加电压对热释电电流和热释电转换输出的电能密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和变化率下,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热释电电流增大;提高低端电压和高低端压差有利于增加输出电能密度.在温度为40~70℃的范围内,当高端电压为900V(电场强度为225kV/cm)时,热释电转换净输出电能密度(单位体积热释电材料所生产的电能)可达40mJ/cm3.这种热释电转换将在低温余热动力回收领域具有可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低温余 动力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边界铁电晶片的第三热释电效应的理论计算
5
作者 王旭昇 张显炽 《红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由晶体的状态方程和板壳应力理论讨论了单轴铁电晶体薄片在温度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变化时,处于简支边界条件下的第三热释电效应;推导了温度梯度垂直于极化轴情况下LiTaO_3和Sr_(0.5)Ba_(0.5)Nb_2O_6铁电晶片第三热释电系数的表达式;对它... 由晶体的状态方程和板壳应力理论讨论了单轴铁电晶体薄片在温度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变化时,处于简支边界条件下的第三热释电效应;推导了温度梯度垂直于极化轴情况下LiTaO_3和Sr_(0.5)Ba_(0.5)Nb_2O_6铁电晶片第三热释电系数的表达式;对它们的分布进行了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在温度梯度较大时,第三热释电效应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晶体 应力 铁电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释电效应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少华 姚国瑞 +2 位作者 陈大鹏 钱麒麟 堵若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第17期239-240,243,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测温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热释电效应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以黑体辐射定律为基础,设计了以热释电传感器与菲涅尔透镜为基础的检测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该测温仪具有体积小,测温快,使用寿命长,非接触式等特点,可用于体... 为了解决传统测温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热释电效应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以黑体辐射定律为基础,设计了以热释电传感器与菲涅尔透镜为基础的检测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该测温仪具有体积小,测温快,使用寿命长,非接触式等特点,可用于体温度的快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红外测温仪 菲涅尔透镜 非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钽酸锂涂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7
作者 马妙欣 刘晓晶 +1 位作者 陆祺 何辉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0,共9页
船用反应堆和浮动式核电站由于海洋运动引起的壁面温度波动给两相传热系统的沸腾传热带来挑战。热释电材料钽酸锂(LiTaO_(3),LT)具有高热释电系数、高居里温度(650℃)以及低相对介电常数,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释电效应会对传热表面的浸润... 船用反应堆和浮动式核电站由于海洋运动引起的壁面温度波动给两相传热系统的沸腾传热带来挑战。热释电材料钽酸锂(LiTaO_(3),LT)具有高热释电系数、高居里温度(650℃)以及低相对介电常数,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释电效应会对传热表面的浸润性造成影响,将其应用于传热表面有望改善传热性能。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实现了LT的可控制备,并通过研究羟基自由基含量变化来探讨其对热释电性能及浸润性调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T的粒径随退火温度增加而增大,涂层厚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减小均有助于增强热释电性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LT在升温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LT在经历加热和冷却循环时具有对羟基自由基含量的调控能力。上述结果表明,LT涂层在两相变温传热系统中,具有调控传热表面浸润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钽酸锂 溶胶-凝胶法 浸润性温敏自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效应对光折变全息光栅读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佘卫龙 余振新 雷德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55-1659,共5页
先用两束027mW的6328nmHeNe激光在掺Mn的KNSBN晶体中记录光折变全息光栅,再用波长为6218nm的准连续染料激光读出,观察到衍射光信号有一个从初始最大值衰减到稳定最小值的暂态过程.初始值对稳定... 先用两束027mW的6328nmHeNe激光在掺Mn的KNSBN晶体中记录光折变全息光栅,再用波长为6218nm的准连续染料激光读出,观察到衍射光信号有一个从初始最大值衰减到稳定最小值的暂态过程.初始值对稳定值的比可达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光折变 全息 光栅读出
原文传递
半花菁有序超薄膜热释电效应的产生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媚 马世红 +3 位作者 刘丽英 王文澄 陈张海 刘普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917-1922,共6页
利用LangmuirBlodget技术制备的半花菁有机分子超薄膜中存在电滞回线和热释电效应.通过电荷积分法测量其热释电系数在室温下约为12μC·m-2·K-1.利用偏振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有机超薄膜中半花菁分... 利用LangmuirBlodget技术制备的半花菁有机分子超薄膜中存在电滞回线和热释电效应.通过电荷积分法测量其热释电系数在室温下约为12μC·m-2·K-1.利用偏振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有机超薄膜中半花菁分子取向结构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超薄膜 LB膜 半花菁有机分子
原文传递
一种压电换能器热释电防护电路设计
10
作者 李世国 潘灿 +3 位作者 赵德峰 母江东 李军 何知益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8,263,共7页
该文探讨了压电材料热释电效应产生的机理,得出压电换能器中压电陶瓷材料受温度变化会产生极化电荷,引起的热释电压会使压电换能器输出信号幅值增大,导致输出失效。因此针对热释电问题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案。经过对比分析设计了一种ESD保... 该文探讨了压电材料热释电效应产生的机理,得出压电换能器中压电陶瓷材料受温度变化会产生极化电荷,引起的热释电压会使压电换能器输出信号幅值增大,导致输出失效。因此针对热释电问题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案。经过对比分析设计了一种ESD保护电路来解决热释电问题。该ESD保护电路通过设计一种改进型二极管钳位电路,针对压电换能器存在的极化电荷构建热释电释放环路,消除了热释电压对有用信号收发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换能器 热释电效应 信号幅值增大 ESD保护电路 改进型二极管钳位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NT晶片热释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设计与应用(特邀)
11
作者 徐玉华 陈建伟 +6 位作者 刘志明 尹炳琪 吕振川 谭景甲 马超 张志辉 罗豪甦 《光电技术应用》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针对太赫兹探测器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了现有太赫兹探测器的优缺点,并对热释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热释电材料和吸收材料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镁钛酸铅(PMNT)晶片的新型太赫兹探测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用PMNT晶片作为热释电材料,碳纳... 针对太赫兹探测器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了现有太赫兹探测器的优缺点,并对热释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热释电材料和吸收材料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镁钛酸铅(PMNT)晶片的新型太赫兹探测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用PMNT晶片作为热释电材料,碳纳米管作为吸收材料,使用精密减薄抛光工艺和溅射电极工艺等工艺技术,完成了新型热释电太赫兹探测器的设计与制作。并利用该探测器设计了一款太赫兹功率计,经测试,该功率计在0.1~30 THz宽频段、0.5~100 m W大功率动态范围内,功率测量准确度达到了±10%,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T 太赫兹探测器 热释电效应 碳纳米管 太赫兹功率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畴的极化与热释电效应在Ce—SBN—类铁电单晶的光折变效应中所起的作用
12
作者 徐怀方 沈忠哲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1995年第A0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铁电单晶 光折变效应 极化 热释电效应
原文传递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在人员计数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易金桥 黄勇 +2 位作者 廖红华 谭建军 姜胜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86-1192,共7页
针对图像采集人员计数系统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在分析热释电效应以及红外传感的基础上,采用BISS0001型信号处理专用集成芯片设计了基于RE200B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放大电路,研究其在不同人体运动状态下的输出波形;设计了以双热释电红外... 针对图像采集人员计数系统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在分析热释电效应以及红外传感的基础上,采用BISS0001型信号处理专用集成芯片设计了基于RE200B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放大电路,研究其在不同人体运动状态下的输出波形;设计了以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信号采集单元,以CortexM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人员计数系统,并研究其主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RE200B型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波形能够准确表征人体的不同运动状态,基于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人员计数系统能准确分辨人体的运动方向,并实时计数,可广泛应用于人体探测和人员计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红外传感 人员计数 RE200B CORTEX-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梅冬 陈实 +4 位作者 李元昕 曾亦可 姜胜林 邓传益 刘少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28,共3页
阐述了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铁电薄膜材料的要求及sol gel铁电薄膜电性能。研究了BST铁电薄膜红外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与测试方法。研制出单元和8元、9元、10元线列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
关键词 铁电薄膜 热释电效应 铁电材料 非致冷红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探测用无铅铁电陶瓷的热释电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少波 闫世光 +3 位作者 曹菲 姚春华 王根水 董显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5-260,共16页
铁电陶瓷具有优异的热释电性能,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敏感元材料,目前普遍采用铅基陶瓷材料,发展无铅铁电陶瓷用于热释电红外探测是近年来电介质物理与材料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无铅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性能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钛酸钡基、钛... 铁电陶瓷具有优异的热释电性能,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敏感元材料,目前普遍采用铅基陶瓷材料,发展无铅铁电陶瓷用于热释电红外探测是近年来电介质物理与材料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无铅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性能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钛酸钡基、钛酸铋钠基、铌酸锶钡基、铌酸钾钠基等系列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效应研究现状,归纳了不同体系增强热释电效应的手段.通过比较分析主要无铅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性能和退极化性能的制约关系,指出钛酸铋钠基陶瓷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无铅材料体系,并对无铅铁电陶瓷热释电探测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陶瓷 红外探测 热释电效应 钙钛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型非制冷焦平面热像仪调制斩波器的分析——斩波器与信号读出模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玉青 金伟其 +2 位作者 高雅允 刘广荣 王霞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3-427,共5页
对阿基米德斩波器及其工作状态进行了模拟 ,分析了探测器像元的曝光时间、曝光顺序、信号读出及其对后续信号均匀性处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探测器曝光的非均匀性与信号读出模式直接影响后续信号的均匀性处理 ,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参数、探... 对阿基米德斩波器及其工作状态进行了模拟 ,分析了探测器像元的曝光时间、曝光顺序、信号读出及其对后续信号均匀性处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探测器曝光的非均匀性与信号读出模式直接影响后续信号的均匀性处理 ,阿基米德螺旋线的参数、探测器几何尺寸、斩波器与探测器的相对位置等均影响探测器的曝光顺序和电荷均匀性 .在热成像系统总体设计以及电子处理系统设计时 ,必须综合考虑斩波器各参数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 斩波器 阿基米德螺旋线 像元曝光顺序 曝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热释电能量转换装置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仲武 董卫 +3 位作者 乔正辉 张庆 杨良华 姚海涛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热释电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热释电效应对该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该装置的输出电流与电压的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对简谐热激励下该装置的能量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对装置进行调频处理时,热释... 设计了一种小型热释电能量转换装置,基于热释电效应对该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该装置的输出电流与电压的表达式。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对简谐热激励下该装置的能量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对装置进行调频处理时,热释电单元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在其正负极之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压;调频频率、热源功率、装置散热情况及热释电陶瓷表面吸热率对该装置的输出电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该装置产生的电能能量密度可达7.4mJ/cm3,可满足某些特殊场合的能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释电陶瓷 能量转换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电型热成像系统的调制斩波器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玉青 金伟其 +3 位作者 刘广荣 高稚允 王霞 王岭雪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0,共6页
热释电成像系统以电子束扫描或半导体扫描代替传统一代热成像系统的光机扫描 ,加之不需制冷的特点 ,使其成为廉价、轻巧、高可靠性、低功耗、室温使用的热成像系统。近年来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作为热释电型焦平面探测... 热释电成像系统以电子束扫描或半导体扫描代替传统一代热成像系统的光机扫描 ,加之不需制冷的特点 ,使其成为廉价、轻巧、高可靠性、低功耗、室温使用的热成像系统。近年来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作为热释电型焦平面探测器的配套技术 ,调制斩波器成为非制冷焦平面热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应用于热释电探测系统的调制斩波器技术 ,重点分析了热释电型非制冷焦平面热成像系统采用的新型阿基米德螺旋线斩波器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释电焦电平面探测器 热释电效应 调制斩波器 阿基米德螺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法的热释电系数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向东 谢光忠 +1 位作者 蒋亚东 林理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2期163-164,共2页
设计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法的热释电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实现了热释电系数测量的自动化。本文讨论了该系统的组成、原理。
关键词 热释电效应 动态法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压电球壳的三维热释电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承斌 边祖光 陈伟球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7-1073,共7页
从球壳热传导方程出发,建立一个关于温度场的二阶齐次状态方程,并采用级数展开技术和矩阵理论进行精确求解.利用界面连续条件导出叠层球壳内、外表面温度场状态矢量的传递关系,进而利用内、外表面的温度边界条件精确确定球壳内的温度分... 从球壳热传导方程出发,建立一个关于温度场的二阶齐次状态方程,并采用级数展开技术和矩阵理论进行精确求解.利用界面连续条件导出叠层球壳内、外表面温度场状态矢量的传递关系,进而利用内、外表面的温度边界条件精确确定球壳内的温度分布.基于热释电弹性体的三维基本方程,引入3个位移函数与2个应力函数,导出1个二阶齐次状态方程和1个六阶非齐次状态方程,并采用几乎相同的求解策略得到了边界温度作用下球壳内精确的电弹性场.通过数值算例考察了单层薄/厚球壳在内、外恒定温度作用下的稳态响应,以及相同厚度的单层与叠层球壳的不同热释电响应,发现厚度与结构形式不同可以显著改变其热释电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函数 应力函数 状态空间法 压电球壳 热释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