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金属K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1
作者 索志远 高强健 +3 位作者 赵克斌 徐维利 段福彬 王加林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为了研究碱金属K对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采用浸碱法对3种典型焦炭(焦炭A,B,C)进行处理,测试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表征了其微观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碱金属K显著促进了焦炭的气... 为了研究碱金属K对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采用浸碱法对3种典型焦炭(焦炭A,B,C)进行处理,测试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表征了其微观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碱金属K显著促进了焦炭的气化反应,使其反应性增加和反应后强度下降;以焦炭A为例,浸K后其反应性从19.97%增至30.70%,增幅达10.73%,反应后强度从69.80%降至56.55%,降幅为13.25%;浸K焦炭在气化反应后孔隙结构更加疏松,表面裂纹增多,且孔隙中富集大量K;碱金属K通过催化气化反应不仅对焦炭性能起到劣化作用,还改变了焦炭的微观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焦炭反应后强度.本研究结果为高炉生产中优化焦炭质量的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强调了在高碱金属负荷条件下焦炭抗碱性能的重要性,这对提升高炉稳定性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碱金属K 反应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样方法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鹏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24-25,28,共3页
焦炭反应性样品制样方式主要有传统的手工制样和机器制样两种,不同的制样方法制出的焦炭颗粒不同,分析了不同焦炭颗粒的稳定性。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全自动机械制样焦炭反应性结果稳定,符合实验要求。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制样 方法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齐莹 俞连水 +2 位作者 隋兵 孙占秀 刘洪齐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焦炭作为高炉冶金中重要的燃料,其检测指标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对高炉的冶炼炉况、铁水产量及成本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检测过程通常依赖于实验室手工操作,耗时长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为降低人为... 焦炭作为高炉冶金中重要的燃料,其检测指标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对高炉的冶炼炉况、铁水产量及成本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检测过程通常依赖于实验室手工操作,耗时长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为降低人为因素干扰,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全自动检测方法,同时介绍其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规范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陈伟 王洋 +1 位作者 李京泽 李蓓明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通过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规范性试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焦炭在热反应炉内以不同试验方式下所带来不同的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焦炭CRI和CSR与摆放方式的关系、每层焦炭CRI和CSR的关系以及焦炭CR... 通过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规范性试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焦炭在热反应炉内以不同试验方式下所带来不同的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焦炭CRI和CSR与摆放方式的关系、每层焦炭CRI和CSR的关系以及焦炭CRI和CSR与摆放高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高炉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对块矿高炉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星野 王刚 +5 位作者 李超 刘洋 隋月斯 钟祥云 徐国忠 白金锋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研究焦炭反应性对块矿在高炉中的熔滴性能和滴落物质量等冶金性能的影响,可全面解析不同反应性的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劣化情况,为完善焦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铁矿石荷重还原滴落性能实验检测装置,在CO_(2)/N_(2)体积分... 研究焦炭反应性对块矿在高炉中的熔滴性能和滴落物质量等冶金性能的影响,可全面解析不同反应性的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劣化情况,为完善焦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铁矿石荷重还原滴落性能实验检测装置,在CO_(2)/N_(2)体积分数比为30%∶70%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热态反应性的焦炭以及混装焦炭对高炉操作和滴落物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焦炭反应性从22.0%升至50.2%,软化温度逐渐减小,软熔带增厚;当焦炭反应性小于35%时,随着反应性的增加则压差陡升温度降低、透气性变差,同时滴落物中会逐渐出现难还原的Fe2SiO_(4)和未彻底还原的FeO,滴落物中焦粉含量也逐渐增加;当焦炭反应性大于35%时,随着反应性的增加则压差陡升温度升高,透气性得到改善,难还原的Fe_(2)SiO_(4)和未彻底还原的FeO逐渐减少,滴落物中焦粉含量也逐渐减少。按一定比例搭配的混装焦炭在减小软熔带厚度、改善透气性、减少滴落物中焦粉含量等方面优于单一热态性质的焦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反应 冶金 块矿 透气 软熔带 熔滴 滴落物质量 焦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质催化指数与焦炭反应性关系 被引量:53
6
作者 杨俊和 冯安祖 杜鹤桂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共5页
研究了矿物质 (氧化物 )以添加和吸附两种方式负载到焦炭中 ,对焦炭溶损反应性的作用规律 ,建立了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MCI) ,提出了煤的 Vd 和 MCI是决定焦炭溶损反应性的两个独立变量 。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矿物质 催化作用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治 杜铭华 曲思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以研究炼焦煤性质与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之间的数学关系为目的,通过胶质体和中间相形成动力学解析导出模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煤的变质程度、煤岩组成、粘结性、灰分及K2O和CaO含量等因素为自变量,由25种工业用煤的炼焦试验,建立出预... 以研究炼焦煤性质与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之间的数学关系为目的,通过胶质体和中间相形成动力学解析导出模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煤的变质程度、煤岩组成、粘结性、灰分及K2O和CaO含量等因素为自变量,由25种工业用煤的炼焦试验,建立出预测模型,并得出壳质组使反应性增大及反应后强度降低;K2O催化作用强于CaO,且两者的催化作用均随煤的变质程度不同而不同等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焦炭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性分析
8
作者 王越 庞克亮 +7 位作者 马银华 夏伟 吴昊天 谷致远 刘福军 赵华 由志强 候进强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焦炭光学组织是影响焦炭反应性的内在因素,对不同焦炭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性分析可为更好地指导配煤炼焦生产,即通过合理配煤控制和改善焦炭反应性指标以实现降低配煤成本、稳定和提高焦炭质量。选择10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利用煤岩... 焦炭光学组织是影响焦炭反应性的内在因素,对不同焦炭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性分析可为更好地指导配煤炼焦生产,即通过合理配煤控制和改善焦炭反应性指标以实现降低配煤成本、稳定和提高焦炭质量。选择10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利用煤岩显微镜和焦炭反应性实验定量分析每种光学组分的相对反应性,并建立基于镜质体反射率和焦炭光学组织相对反应速率的焦炭反应性预测方程。结果发现,不同焦炭中不同光学组织的气化反应速率(绝对值)差别较大,但相对反应速率基本恒定,与焦炭类型无关。各向同性组织、镶嵌状组织、流动状组织、丝质及破片组织的相对反应速率比值为K_(ISO)∶K_(M)∶K_(F)∶K_(FF)=2.5∶1.0∶0.6∶2.6。光学组织相对反应速率对焦炭反应性(CRI)的影响高于变质程度,基于镜质体反射率(R^(o)_(max))和焦炭光学组织相对反应速率(K)的焦炭反应性预测方程为CRI=-14.73 R^(o)_(max)+17.21 K+3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光学组织 气化反应 焦炭反应 镜质体反射率 相对反应速率 预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的商榷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德生 孙维周 《宝钢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5-8,22,共5页
随着高炉大型化、喷吹煤粉比例提高、高炉焦比下降,高炉用焦炭与CO2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越来越受高炉操作者的重视。因此,炼焦煤中焦煤因其焦炭与CO2反应后强度高,销售价格不断提高,近来有消息称,国际炼焦煤销售商欲将炼焦煤的单种煤焦炭... 随着高炉大型化、喷吹煤粉比例提高、高炉焦比下降,高炉用焦炭与CO2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越来越受高炉操作者的重视。因此,炼焦煤中焦煤因其焦炭与CO2反应后强度高,销售价格不断提高,近来有消息称,国际炼焦煤销售商欲将炼焦煤的单种煤焦炭与CO2反应后强度作为定价参数。简要介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的来源,明确该试验方法是一规范性试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试验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了国标试验方法变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智红梅 《煤化工》 CAS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了很好地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对大量的焦炭进行了检测及数据的分析,说明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对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之间进行了对比,建议焦化企业在保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要关注焦炭的... 为了很好地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对大量的焦炭进行了检测及数据的分析,说明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对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之间进行了对比,建议焦化企业在保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要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标;对影响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反应温度、碱金属、钝化剂等因素进行了试验,指出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高炉操作温度,并在按国标方法测定时,加入一定浓度的碱类,以模拟高炉生产的实际过程。提出熄焦时采用一定浓度的硼砂溶液喷洒焦炭,可改善焦炭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碱溶反应 钝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温速率及反应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欧阳曙光 曹迪明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7期106-108,共3页
针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规范性强,测试误差也较大的问题,探索了升温速率及反应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不断的增大,焦炭的反应性在不断的减少,焦炭的反应后强度在不断的增大;小范围改... 针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规范性强,测试误差也较大的问题,探索了升温速率及反应温度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不断的增大,焦炭的反应性在不断的减少,焦炭的反应后强度在不断的增大;小范围改变反应温度,仍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升温速率越快,反应初期焦粒内部的温度低于1100℃的幅度就越大,即反应初期焦粒内部在低于1100℃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时间就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反应 焦炭反应后强度 升温速率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实验中注意事项 被引量:11
12
作者 齐炜 郭珊珊 王利斌 《煤质技术》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简述对国标中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实验的理解,介绍了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焦炭反应 反应后强度 温度 气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灰成分催化指数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雯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3期133-136,共4页
文章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不同温度下CaO-MgO复合物对煤灰熔融特性以及煤灰中矿物质组成变化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气化炉内高... 文章以神华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分析手段考察了不同温度下CaO-MgO复合物对煤灰熔融特性以及煤灰中矿物质组成变化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气化炉内高温环境,通过改变煤灰中各组分含量来制备具有不同催化指数的煤灰样品,并将其与高钙灰混合制成半焦进行工业试验;同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SEM)、能谱(EDS)和压汞法分别从微观结构、化学元素组成和孔隙特征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煤灰中各组分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aO/Al_(2)O_(3)摩尔比由0增加到1.5时,煤灰中莫来石相逐渐减少,而石英相则相应增多;当CaO/Al_(2)O_(3)摩尔比继续升至2.0时,煤灰中出现大量方镁石晶体。这说明适量添加CaO可以促进煤灰中硅酸盐矿物向铝酸盐矿物转变,进而提高煤灰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灰成分 焦炭反应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阳敏 彭霓如 +1 位作者 夏伟 刘志源 《江西冶金》 2008年第1期36-37,46,共3页
阐述了对国标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的几点理解和测试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国标 焦炭 反应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富 王文军 +1 位作者 杜庆平 周亮文 《莱钢科技》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利用试验焦炉研究影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试验过程,提出改善焦炭热性质的措施。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焦炉 捣固炼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雄 《燃料与化工》 2012年第1期42-42,44,共2页
长期以来,评价焦炭质量好坏的标准一直在增加和完善,如何能够选出更好的指标作为高炉焦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指标,对于保证高炉顺行以及科学指导炼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焦炭质量 强度指标 反应 评价指标 高炉顺行 质量控制 炼焦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标准化测试研究
17
作者 易凤兰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5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是在安装鞍山热能研究院研制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设备基础上,按照GB/T4000-1996标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试样的干燥程度、升温过程、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气体流量,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进行测试,试验... 本文是在安装鞍山热能研究院研制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设备基础上,按照GB/T4000-1996标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严格控制试样的干燥程度、升温过程、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气体流量,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进行测试,试验中试样温度采用计算机控制,消除了人为误差,同时试验中采取了机械与手工制样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次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后强度 反应 测试研究 焦炭 标准化 计算机控制 设备基础 强度测试 基本原理 干燥程度 升温过程 气体流量 反应温度 试样温度 人为误差 研究院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CRl)及反应后强度(CSR)和焦炭抗碱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海涛 胡红玲 +1 位作者 付利俊 金蝶翔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24期44-46,共3页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知 ,利用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可以很好地预测焦炭在高炉内的反应行为 ,通过对比试验可以得到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焦炭 反应 反应后强度 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的石墨化度与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开会 曹秋野 +1 位作者 卜纪昀 杨正林 《昆钢科技》 2009年第4期32-36,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检测技术测量焦炭的石墨面间距并计算出其石墨化度,研究了焦炭的石墨化度与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焦炭的石墨化度为5%~20%之间较好,其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在30%~33%和60%~66%之间。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焦炭 石墨化度 反应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实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史玉奎 张楠 赵衍芳 《燃料与化工》 2012年第2期27-28,共2页
随着高炉生产大型化和喷煤技术的应用,焦炭在高炉中的骨架作用更为重要,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已经成为评价焦炭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1-2]。本文对影响CRI及CSR检测方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找到测试结果重现性较差的原... 随着高炉生产大型化和喷煤技术的应用,焦炭在高炉中的骨架作用更为重要,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已经成为评价焦炭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1-2]。本文对影响CRI及CSR检测方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找到测试结果重现性较差的原因,从而使焦炭热性能实验能够真实反应焦炭质量。1实验部分1.1实验设备电子天平:MP2100型;干燥箱:101型;标准筛:23mm、25mm、10mm;I型转鼓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质量 强度实验 反应 影响因素 高炉生产 反应后强度 2100型 喷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