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19世纪燕行使者与清代文人书法交流研究——以洪良浩、洪敬谟为例
1
作者 冯猛 《大学书法》 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朝鲜后期的燕行使者常与清代文人遥寄翰札,书法碑帖鉴藏和金石学术交流活动亦相当频繁。研究以洪良浩、洪敬谟现存书牍、题跋、序文为线索,以二人与清代戴衢亨、纪昀、叶志诜等文人的书法交流为案例,围绕书学著作交流、法书碑帖鉴藏、... 朝鲜后期的燕行使者常与清代文人遥寄翰札,书法碑帖鉴藏和金石学术交流活动亦相当频繁。研究以洪良浩、洪敬谟现存书牍、题跋、序文为线索,以二人与清代戴衢亨、纪昀、叶志诜等文人的书法交流为案例,围绕书学著作交流、法书碑帖鉴藏、书札翰墨交往等内容展开探究,进而对洪氏二人的书学素养、金石考据能力及碑帖鉴藏原则进行分析,以此总结出燕行使者与清代文人书法交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良浩 洪敬谟 书法交流 燕行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燕行使者与18世纪北京的琉璃厂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振忠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9,116,共18页
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18世纪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从这一时期开始,朝鲜人逐渐调整心态,对盛清时代的来临,作了全新的认识。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东亚形势的变化,以及朝鲜燕行使者孜孜不倦的公关活动,中国官方对燕行使团成员的限制逐... 在中韩文化交流史上,18世纪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从这一时期开始,朝鲜人逐渐调整心态,对盛清时代的来临,作了全新的认识。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东亚形势的变化,以及朝鲜燕行使者孜孜不倦的公关活动,中国官方对燕行使团成员的限制逐渐放宽。在这一世纪,燕行使团渐渐摆脱了朝鲜馆内序班(中国胥吏)的控制,直接与琉璃厂的书商等展开频繁的交流。由于琉璃厂是当时北京雅俗文化的中心,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书籍采买的来源,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观察,以及与不同阶层的接触和交流,也使得朝鲜人对于中国社会的了解更为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燕行使者 北京琉璃厂 中韩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朝燕行使者视野下的清代中国东北地区民众生活习俗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广义 张宽 《东疆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7-33,共7页
《燕行录》是朝鲜燕行使者在前往中国途中的见闻。作为特殊地域和区位的中国东北,燕行使者高度重视这一地区,并在《燕行录》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民众的生产、生活活动及其习俗,体现了其地域性、多元性、流变性的特征,反映了这... 《燕行录》是朝鲜燕行使者在前往中国途中的见闻。作为特殊地域和区位的中国东北,燕行使者高度重视这一地区,并在《燕行录》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民众的生产、生活活动及其习俗,体现了其地域性、多元性、流变性的特征,反映了这一时期东北社会历史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录》 燕行使者 清代东北地区 生活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燕行使者所见18世纪之盛清社会——以李德懋的《入燕记》为例(上)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振忠 《韩国研究论丛》 2010年第1期60-85,共26页
由于朝贡关系,自明代以来,朝鲜入华使者纷纷将自己的沿途见闻诉诸笔端,留下了许多《朝天录》或《燕行录》。其中所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珍稀史料,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本文利用燕行使者李德懋的《入燕记》上、下两篇,结合哈佛燕... 由于朝贡关系,自明代以来,朝鲜入华使者纷纷将自己的沿途见闻诉诸笔端,留下了许多《朝天录》或《燕行录》。其中所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珍稀史料,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本文利用燕行使者李德懋的《入燕记》上、下两篇,结合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其他朝鲜汉籍,对朝鲜燕行使者所见十八世纪之盛清社会,作初步的探讨。李德懋于朝鲜正祖二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入燕,本文具体探讨了李德懋在中国的交游人脉,盛清时代的政治状况,燕行沿途景观,书籍流通与中韩文化交流等。从中可见,域外汉籍可以为中国史研究提供诸多佐证,有助于从一些独特的角度加深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因此,朝鲜汉籍不仅是研究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而且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亦颇有助益。研究清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史,应置于整个东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使者 李德懋 《入燕记》 域外汉籍 盛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燕行使者所见十八世纪之盛清社会——以李德懋的《入燕记》为例(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振忠 《韩国研究论丛》 2012年第1期340-357,共18页
由于朝贡关系,自明代以来,朝鲜入华使者纷纷将自己的沿途见闻诉诸笔端,留下了许多《朝天录》或《燕行录》。其中所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珍稀史料,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本文利用燕行使者李德懋的《入燕记》上、下两篇,结合哈佛燕... 由于朝贡关系,自明代以来,朝鲜入华使者纷纷将自己的沿途见闻诉诸笔端,留下了许多《朝天录》或《燕行录》。其中所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珍稀史料,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本文利用燕行使者李德懋的《入燕记》上、下两篇,结合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的其他朝鲜汉籍,对朝鲜燕行使者所见18世纪之盛清社会,作一初步的探讨。李德懋于朝鲜正祖二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入燕,本文具体探讨了李德懋在中国的交游人脉,盛清时代的政治状况,燕行沿途景观,书籍流通与中韩文化交流等。从中可见,域外汉籍可以为中国史研究提供诸多佐证,有助于从一些独特的角度加深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因此,朝鲜汉籍不仅是研究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而且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亦颇有助益。研究清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史,应置于整个东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使者 李德懋 《入燕记》 域外汉籍 盛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行使者视域下清代东北地区文化交流的认知变迁
6
作者 王广义 王丹 《东疆学刊》 CSSCI 2023年第4期42-51,129,130,共12页
清代燕行使者在东北地区开展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重要内容。燕行使者在清代东北地区文化交流活动集中于政治制度、市肆商业经济、文学艺术及医药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全方位再现了清代东北地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 清代燕行使者在东北地区开展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重要内容。燕行使者在清代东北地区文化交流活动集中于政治制度、市肆商业经济、文学艺术及医药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全方位再现了清代东北地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样态。从“小中华”意识到北学思想的影响,中朝两国之间交往活动的主客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文化交流认知上存在较大的偏差。结合域外的全新视角审视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揭示文化交流背后的文化心态及社会变迁,呈现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下清代东北社会文化从单一封闭到多元互动、从排斥反抗到融合共生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文化交流 认知变迁 燕行使者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燕行使者眼中的清代东北城市发展与变迁
7
作者 王广义 王丹 《城市史研究》 2023年第2期40-56,共17页
清代的东北地区作为“龙兴之地”,城市实现新的发展。朝鲜燕行使者描绘游历的东北城市,通过“他者”视域反观“自我”变化,深化对清代东北城市的认识。朝鲜燕行使者视域下清代东北城市的样貌类型及空间形态类型,呈现东北城市在政治、经... 清代的东北地区作为“龙兴之地”,城市实现新的发展。朝鲜燕行使者描绘游历的东北城市,通过“他者”视域反观“自我”变化,深化对清代东北城市的认识。朝鲜燕行使者视域下清代东北城市的样貌类型及空间形态类型,呈现东北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旗民并行的二元城市行政管理制度转变,区域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市场的发展,精神信仰、社会风俗的文化融合等。本文从域外的视角观察,有助于还原清代东北社会的历史细节,丰富对东北城市的认知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燕行使者 清代 东北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異域陪京”:朝鮮燕行使者視域中的清代盛京城
8
作者 何永智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193-217,共25页
近年來,隨着"燕行録"的整理出版,學界對燕行文獻的認識與研究逐步加深,相關領域成果頗豐。"燕行録"海量的文字記載幾乎與清朝歷史相同步,其不僅是朝鮮燕行使者的旅行日記,更以嶄新的"域外視角"對清朝政... 近年來,隨着"燕行録"的整理出版,學界對燕行文獻的認識與研究逐步加深,相關領域成果頗豐。"燕行録"海量的文字記載幾乎與清朝歷史相同步,其不僅是朝鮮燕行使者的旅行日記,更以嶄新的"域外視角"對清朝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有着詳實的觀察與記述,使之在反映清朝乃至東亞歷史文化現場的同時,亦可補充中國本土史料之不足~①。"燕路三千里,瀋陽恰半程"~②。有清一代,由於特殊的區位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行使者 相同步 整理出版 三千里 清朝政治 盛京城 史料 朝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燕行使者笔下的柏葰形象研究
9
作者 王秋硕 《华夏文化论坛》 2024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柏葰因出使朝鲜王朝与曾使行中国的朝鲜文人赵秉铉和李尚迪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他们所塑造的正面的柏葰形象不仅是清鲜两国良好关系的缩影,朝鲜社会认为清朝具有大国风范总体想象的投射,恪尽职守、文采飞扬等柏葰形象特征也是朝鲜使... 柏葰因出使朝鲜王朝与曾使行中国的朝鲜文人赵秉铉和李尚迪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他们所塑造的正面的柏葰形象不仅是清鲜两国良好关系的缩影,朝鲜社会认为清朝具有大国风范总体想象的投射,恪尽职守、文采飞扬等柏葰形象特征也是朝鲜使者们自我的镜像。从《清实录》《清史列传》等相关正史的记载、柏葰友人的表述和柏葰使行归来后不断升迁的人生际遇来看,朝鲜燕行使者尹程所塑造的收受朝鲜贿赂并被道光帝责备的负面柏葰形象并不准确。朝鲜燕行使者通过塑造柏葰这个“他者”形象,不仅言说了作为“小中华”的朝鲜王朝事大至诚的国家形象,也丰富了我们对柏葰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葰 朝鲜 燕行使者 形象
原文传递
琉璃厂徽商程嘉贤与朝鲜燕行使者的交往——以清代朝鲜汉籍史料为中心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振忠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4期96-103,共8页
域外汉籍不仅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极有助益,而且也为明清史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珍贵史料。朝鲜燕行使者金士龙(正中)的《燕行日记》,披露了他与琉璃厂徽商程嘉贤之应酬交往,书中保留有这位“贾而好儒”的徽商之诸多诗文,这一在中国典籍... 域外汉籍不仅对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极有助益,而且也为明清史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珍贵史料。朝鲜燕行使者金士龙(正中)的《燕行日记》,披露了他与琉璃厂徽商程嘉贤之应酬交往,书中保留有这位“贾而好儒”的徽商之诸多诗文,这一在中国典籍中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及相关史料,揭示了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对于“徽(州)学”及清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厂 徽商 程嘉贤 朝鲜 燕行使者 史料 汉籍 清代 交往 使者
原文传递
朝鮮柳得恭筆下清乾嘉時代的中國社會——以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抄本《泠齋詩集》爲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振忠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08年第2期133-177,共45页
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抄本《泠斋诗集》及其相关的书籍加以比较,揭示各种版本内容之异同,并藉以反映清乾嘉时代的社会及士人心态。作者认为:《泠斋集》的形成有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燕台再游录》原本应与《滦阳录》一样,一诗... 本文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抄本《泠斋诗集》及其相关的书籍加以比较,揭示各种版本内容之异同,并藉以反映清乾嘉时代的社会及士人心态。作者认为:《泠斋集》的形成有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燕台再游录》原本应与《滦阳录》一样,一诗一注。《泠斋诗集》中的《热河纪行诗四十九首》,与《滦阳录》、《热河纪行诗注》,三种文本虽同出一源,但文字详略却各有不同。从对它们的相互比勘中,可以看到有关清代史事的一些侧面。通过异域之眼的观照,我们对流连於扬州、北京等城市的一批文入画家活动之生存状态,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得恭 燕行使者 《泠斋诗集》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