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有形之物到无形之思——爱森斯坦电影作品中的物及其观念衍义
1
作者 从吴刚 刘跃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3,共10页
苏联导演和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是一位极具有创造性的电影大师,在其留存于世的几部影片中可以看出,他在电影语言及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比如在其影片中独特的处理物的方式。物(体)在爱森斯坦电影中可以分为3种类别和层次,即自然之物、形... 苏联导演和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是一位极具有创造性的电影大师,在其留存于世的几部影片中可以看出,他在电影语言及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比如在其影片中独特的处理物的方式。物(体)在爱森斯坦电影中可以分为3种类别和层次,即自然之物、形式之物与观念之物。自然之物指的是在电影镜头中的一般物体,形式之物指的是对物的造型和形式化处理,观念之物是指如何通过具象之物去表达抽象观念。通过作品分析,从处理物的方式考察爱森斯坦在电影语言及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并追溯其思想渊源是本文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物体 电影语言 电影思想 电影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太奇与潜隐的情念:寻访爱森斯坦
2
作者 付帆 《艺术当代》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爱森斯坦作为在电影创作和理论探索的交织互动中双向耕耘的巨匠典范,其对蒙太奇艺术的贡献深刻影响了电影的美学形态,并生动揭示了影像与世界之间理性的辩证力量.本文从爱森斯坦电影的历史创作观着手,回溯其代表作品作用于革命现实与观... 爱森斯坦作为在电影创作和理论探索的交织互动中双向耕耘的巨匠典范,其对蒙太奇艺术的贡献深刻影响了电影的美学形态,并生动揭示了影像与世界之间理性的辩证力量.本文从爱森斯坦电影的历史创作观着手,回溯其代表作品作用于革命现实与观众激情的观念建构,梳理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蒙太奇理论在影像构成、结构方法与表意层次上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历史叙述 蒙太奇理论 辩证法
原文传递
回响与联觉:爱森斯坦对话中国文化路径探析
3
作者 王希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4-90,共7页
爱森斯坦作为20世纪伟大的电影理论奠基人之一,以超凡的学术联想和跨学科思维,在整合艺术学、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方面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丰厚的思想理论。然而,在爱森斯坦诸多宝贵的电影理论遗产中,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仍有待开发。本... 爱森斯坦作为20世纪伟大的电影理论奠基人之一,以超凡的学术联想和跨学科思维,在整合艺术学、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方面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丰厚的思想理论。然而,在爱森斯坦诸多宝贵的电影理论遗产中,有关中国文化的研究仍有待开发。本文通过全面审视爱森斯坦对话中国文化的成因、面向及创作实践,从其对中国象形文字、诗歌、风景画、道家哲学及戏曲等文化艺术的审美规范认识和中国题材的电影创作活动中,进一步观照中俄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华文化认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中国文化 审美规范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视角下对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欣欣 王鸿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0-82,共3页
电影的形式上的理性化以逻辑语言相对于形象语言的游离更好地实现了电影激情的隐喻,艺术化的隐喻打通了蒙太奇与辩证思维的任督二脉,使得隐喻视野下的电影激情重构了主观意识、自我意认,进而形成了代入意识的体验式认知。电影艺术思维... 电影的形式上的理性化以逻辑语言相对于形象语言的游离更好地实现了电影激情的隐喻,艺术化的隐喻打通了蒙太奇与辩证思维的任督二脉,使得隐喻视野下的电影激情重构了主观意识、自我意认,进而形成了代入意识的体验式认知。电影艺术思维的隐喻虽然借助了VFX等视觉效果,但是,隐喻视野下所展现的仍然是其艺术魅力。爱森斯坦凭借其对电影艺术的表达意象技法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电影艺术 艺术思维 逻辑语言 辩证思维 隐喻思维 体验式 电影史 文化隐喻 任督二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果茨基小组”与爱森斯坦电影理论的跨学科谱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娅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3,共6页
1935年1月,前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苏联电影工作者大会上发表了一场演讲。演讲中,他公布了彼时正在进行的、被命名为《方法》(Method)的综合性艺术理论项目。《方法》的构想是充满雄心的,爱森斯坦试图借此厘清艺... 1935年1月,前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苏联电影工作者大会上发表了一场演讲。演讲中,他公布了彼时正在进行的、被命名为《方法》(Method)的综合性艺术理论项目。《方法》的构想是充满雄心的,爱森斯坦试图借此厘清艺术的中心问题,建立适用于所有艺术形式的分析模型,根本性地服务于艺术批评与创作实践。作为爱森斯坦引以为傲却未能于生前发表的心血,《方法》是一部宏大、多元且复杂的巨作,仅手稿就超过2500页,在不同模块下分别使用了德语、俄语、英语和法语进行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维果茨基 电影工作者 综合性艺术 谢尔盖 电影导演 演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的革命:印刷术对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由爱森斯坦的观点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铁军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76-77,共2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爱森斯坦专著《作为一种变革动力的印刷出版:欧洲近代早期的传播与文化变迁》的问世,学界对其给予印刷术对宗教改革乃至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肯定就一直争议不断。爱森斯坦的观点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对于我们思考印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爱森斯坦专著《作为一种变革动力的印刷出版:欧洲近代早期的传播与文化变迁》的问世,学界对其给予印刷术对宗教改革乃至近代社会转型的巨大肯定就一直争议不断。爱森斯坦的观点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对于我们思考印刷术对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也非常具有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术 宗教改革 影响 爱森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颤音——从爱森斯坦到奥逊-威尔斯、再到戈达尔谈电影艺术观点的演进
7
作者 阎延 王建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期70-70,共1页
从爱森斯坦到奥逊-威尔斯,再到戈达尔的电影。它们以独有的姿态,让人们经历从观赏影像到享受影像的魅力,再到参与影像与影像中的人物互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电影无论是从本体的技术上,还是外在的技巧上,都在大跨步的演进。一方面是电... 从爱森斯坦到奥逊-威尔斯,再到戈达尔的电影。它们以独有的姿态,让人们经历从观赏影像到享受影像的魅力,再到参与影像与影像中的人物互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电影无论是从本体的技术上,还是外在的技巧上,都在大跨步的演进。一方面是电影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观众观影的需求,因为时代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电影业必须随之产生相应的改变,这样才会在附着社会的同时,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奥逊-威尔斯 戈达尔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及其运用研究
8
作者 肖盼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4-75,共2页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第一部影片《火车进站》,这部影片只有一个镜头,比起电影更像是监控录像,后来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剪辑的概念,在剪辑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蒙太奇理论,在蒙太奇理...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第一部影片《火车进站》,这部影片只有一个镜头,比起电影更像是监控录像,后来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剪辑的概念,在剪辑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蒙太奇理论,在蒙太奇理论研究者中,爱森斯坦无疑是蒙太奇的开拓者,在许多经典电影中都有使用。本文主要论述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理论,并且对杂耍蒙太奇在不同电影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杂耍蒙太奇 电影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蒙太奇理论对电影实践的指导意义——以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为例
9
作者 李丹 《今传媒》 2015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爱森斯坦是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教育家、电影艺术理论家。在这些众多的角色中笔者认为他更重要的角色是电影理论家。他的电影理论成就在继承先人和启迪后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直至今天,他的理论和思维仍然指引着我们的电影实... 爱森斯坦是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教育家、电影艺术理论家。在这些众多的角色中笔者认为他更重要的角色是电影理论家。他的电影理论成就在继承先人和启迪后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直至今天,他的理论和思维仍然指引着我们的电影实践。本文就爱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的一些论点做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蒙太奇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法到理论的飞升——解读爱森斯坦的蒙太奇
10
作者 李一君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6期58-59,共2页
和梅里爱与格里菲斯对蒙太奇拍摄手法的初级探索不同,爱森斯坦把更多的眼光放在蒙太奇的理论精神上。在他那里,蒙太奇的意义远远超过胶片粘接这件事的范围,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法或者表现形式,而是具有复杂生命和无尽力量的电影语言。
关键词 蒙太奇 爱森斯坦 拍摄手法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爱森斯坦的电影语言观
11
作者 金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爱森斯坦是构建蒙太奇理论大厦的电影大师,通常被认为是"蒙太奇之父",他认为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原则,也是电影语言的基础和原则。本文并不企图全面深入地探讨爱森斯坦的电影思想与观点,而试图主要对其电影语言观进行一... 爱森斯坦是构建蒙太奇理论大厦的电影大师,通常被认为是"蒙太奇之父",他认为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原则,也是电影语言的基础和原则。本文并不企图全面深入地探讨爱森斯坦的电影思想与观点,而试图主要对其电影语言观进行一番初步的梳理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电影语言 蒙太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3-15,共3页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法既是一种电影技术手段,又是一种独特的影视艺术思维方法,是当代电影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电影学科和电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蒙太奇手法的推动作用。笔者主要阐述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并结合实例探讨...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法既是一种电影技术手段,又是一种独特的影视艺术思维方法,是当代电影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电影学科和电影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蒙太奇手法的推动作用。笔者主要阐述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蒙太奇在电影实践中的分类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派的历史性:皮拉内西和爱森斯坦 被引量:1
13
作者 曼弗雷多·塔夫里 古温(译) 《建筑师》 2006年第6期73-78,共6页
塔夫里以俄国导演爱森斯坦对皮拉内西的研究技巧为出发点,对历史先锋派的内在困境作出分析,指出从启蒙时期开始这一内在困境就已保存在这些作品中。由于爱森斯坦所处的时代特殊,这一矛盾被体现出来——结果就是,现实主义成为先锋派的继... 塔夫里以俄国导演爱森斯坦对皮拉内西的研究技巧为出发点,对历史先锋派的内在困境作出分析,指出从启蒙时期开始这一内在困境就已保存在这些作品中。由于爱森斯坦所处的时代特殊,这一矛盾被体现出来——结果就是,现实主义成为先锋派的继承人,两者并非敌对,而是一直相依相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历史性 皮拉内西 爱森斯坦 史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森斯坦电影中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情绪内涵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晓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4-87,共4页
罗兰·巴特以谢尔盖·M.爱森斯坦的电影为例,将静态图像的意义分为三类:信息意义、象征意义与模糊意义。本文将从这三种图像意义出发,分析《伊凡雷帝Ⅱ》与未完成的《诗人之爱》中,爱森斯坦如何以瓦格纳音乐上的“主导动机”作... 罗兰·巴特以谢尔盖·M.爱森斯坦的电影为例,将静态图像的意义分为三类:信息意义、象征意义与模糊意义。本文将从这三种图像意义出发,分析《伊凡雷帝Ⅱ》与未完成的《诗人之爱》中,爱森斯坦如何以瓦格纳音乐上的“主导动机”作为创作灵感,将色彩比作旋律,用视觉上的“主导动机”色彩,强化主题(motif)并构建戏剧冲突,摆脱作为还原现实色彩的浅层技术价值,达到象征层面上的多义与感官层面上的触动感,从而获取形而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色彩 象征 巴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森斯坦及其蒙太奇学说的理论模态——经典电影理论学习笔记 被引量:1
15
作者 远婴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9-55,共7页
自本世纪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电影风格一直是经典好莱坞的叙事风格,它的整体功能在于通过一种特定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好莱坞的电影故事往往包含一条连续的因果链,事件的动因常常是某个角色的欲望或需求,而叙事的过... 自本世纪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电影风格一直是经典好莱坞的叙事风格,它的整体功能在于通过一种特定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好莱坞的电影故事往往包含一条连续的因果链,事件的动因常常是某个角色的欲望或需求,而叙事的过程就是这些欲望和需求如何被满足或实现的过程。好莱坞影片中的所有电影元素都服从于叙事,不论是剪辑、场面调度、布光、摄影机运动,还是表演都旨在促使观众注意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而不关心讲述的方式。本世纪的二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地位 理论学习 整体功能 爱森斯坦 蒙太奇 欲望 思想 相结合 动因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森斯坦蒙太奇美学管窥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虹 《文艺研究》 1981年第4期64-72,共9页
爱森斯坦的名字对中国文艺界是并不陌生的,许多人都看过他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伊凡雷帝》,有的人甚至读过他的《论文选集》。爱森斯坦是苏联电影大师,但他并不是普通的电影大师。而是十月革命所诞生... 爱森斯坦的名字对中国文艺界是并不陌生的,许多人都看过他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伊凡雷帝》,有的人甚至读过他的《论文选集》。爱森斯坦是苏联电影大师,但他并不是普通的电影大师。而是十月革命所诞生和养育的革命的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革命给予我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使我成为一个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蒙太奇 美学 苏联电影 十月革命 亚历山大 艺术家 文艺界 影片 名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太奇创作内外: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有机电影学说与电影修辞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倪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4-127,共4页
谢尔盖·爱森斯坦在电影史上以一系列丰富复杂的蒙太奇理论著称,同时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创作者,留下了《战舰波将金号》(1925)、《罢工》(1925)、《墨西哥万岁!》(1979)、《伊凡雷帝》(1944)等经典之作。爱森斯坦的理论研究... 谢尔盖·爱森斯坦在电影史上以一系列丰富复杂的蒙太奇理论著称,同时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创作者,留下了《战舰波将金号》(1925)、《罢工》(1925)、《墨西哥万岁!》(1979)、《伊凡雷帝》(1944)等经典之作。爱森斯坦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都围绕着电影的形式与统一性展开,他利用自己的蒙太奇思维将电影的机器论与艺术论相结合,阐发了富有建设性的艺术有机体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电影史 蒙太奇 谢尔盖 《罢工》 艺术论 伊凡雷帝 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默片时代——从爱森斯坦和卓别林的电影看默片时代的特色及可借鉴之处
18
作者 陈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33-34,共2页
在缺失对白这一元素的默片时代,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展现艺术魅力。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审美倾向,当时的电影在画面构图、镜头连接、以及音效配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爱森斯坦和卓别林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不同的美学观点,爱森斯坦和俄... 在缺失对白这一元素的默片时代,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展现艺术魅力。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审美倾向,当时的电影在画面构图、镜头连接、以及音效配乐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爱森斯坦和卓别林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不同的美学观点,爱森斯坦和俄国的蒙太奇学派,通过镜头之间的组接和切换来展现电影的意义,而卓别林更注重镜头内部的探索。他们为电影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对后来电影导演的探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这些默片时代的电影特色中可以提炼出很多可借鉴之处,对这些可借鉴之处的发掘也正是为当下电影寻找艺术审美创新的可能和现在"重温经典"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片 艺术特色 爱森斯坦 卓别林 借鉴之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离效果·布莱希特与爱森斯坦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光瑞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7,共5页
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布莱希特美学思想的核心和戏剧理论的精华。间离效果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对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崛起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布莱希特面对长期流... 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布莱希特美学思想的核心和戏剧理论的精华。间离效果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对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崛起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布莱希特面对长期流行于德国舞台上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戏剧提出严肃而大胆的挑战,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适合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叙述体戏剧,并同时提出叙述体戏剧的理论构想和美学主张。布莱希特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爱森斯坦 间离效果 叙述体戏剧 自然主义戏剧 理性电影 美学主张 波将金 电影史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与电影声音——从图像元素、概括形象与声音元素的角度
20
作者 宫泽 童雷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3期148-149,共2页
爱森斯坦在《蒙太奇论》中,提出了有关电影创作的蒙太奇方法。一方面,图像元素与概括形象这一对概念,是使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行之有效的基础范畴。另一方面,书中包含"有声电影的蒙太奇"和"垂直蒙太奇"的有关有声... 爱森斯坦在《蒙太奇论》中,提出了有关电影创作的蒙太奇方法。一方面,图像元素与概括形象这一对概念,是使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行之有效的基础范畴。另一方面,书中包含"有声电影的蒙太奇"和"垂直蒙太奇"的有关有声电影的论述。但时至今日,声音的蒙太奇仍未有较系统的结论。本文试图从剖析图像形象、概括形象概念出发,将声音元素与前两者并置,得出一些有关声音的蒙太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森斯坦 蒙太奇理论 电影声音 图像元素 概括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