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舍长诗《剑北篇》版本校勘札记及其异文处理方法
1
作者 杨鸿宇 金宏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在1939年的西北之行之后,老舍于1940年创作完成了长篇新诗《剑北篇》,并陆续在当时的报刊上刊发。1942年该诗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老舍全集》和《老舍文集》又将其收入。对长诗的几个主要版本进行校读,发现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因艺... 在1939年的西北之行之后,老舍于1940年创作完成了长篇新诗《剑北篇》,并陆续在当时的报刊上刊发。1942年该诗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老舍全集》和《老舍文集》又将其收入。对长诗的几个主要版本进行校读,发现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因艺术修改、印刷校勘失误、结集编辑疏漏所致。对该诗的异文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复原性和汇异性校勘,改正异文中的讹误,编辑出精校本与汇校本。梳理长诗的版本谱系和异文情况,有助于文本研究的准确和深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剑北篇》 版本校勘 异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版本校勘与史实考证中写就学术人生——龚明德先生的学术志向与学术情怀
2
作者 张鑫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98-104,共7页
龚明德以四十余年的辛勤劳作对现代文学的史料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清厘,在版本校勘与史实考证方面取得了扎实而可喜的成就。在经典作品的版本校勘研究中,他精细地考证了巴金、丁玲、艾芜等现代文学名家重要作品中的诸多问题... 龚明德以四十余年的辛勤劳作对现代文学的史料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清厘,在版本校勘与史实考证方面取得了扎实而可喜的成就。在经典作品的版本校勘研究中,他精细地考证了巴金、丁玲、艾芜等现代文学名家重要作品中的诸多问题,推动了现代文学版本学研究的学术进展;在重要作家人事问题与史实真相的钩沉考证上,他以书信材料为考索重点,明断时间、订正释文,填补了中国现代作家文献的诸多空白。在数十年如一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他穷根究底,不计功利,始终坚守着实证治史的学术志向与坦诚为公的学术情怀,这种热爱和执着写就了其鲜明而浓重的学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本校勘 史实考证 龚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资源库建设浅议 被引量:9
3
作者 柳建钰 周晓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58,共5页
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是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校勘资源库的根本目的在于为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提供丰富可靠的数字化资源。资源库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源库整体架构、确定资源库所要涵盖信息种类、研究... 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是古籍整理出版数字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校勘资源库的根本目的在于为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提供丰富可靠的数字化资源。资源库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资源库整体架构、确定资源库所要涵盖信息种类、研究资源库信息的采集标准与方法、资源库的数据信息加工以及验证评估资源库信息的效度等。资源库子库包括古籍异文资源库、通假字资源库、同义词资源库等七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 资源库建设 工作内容 资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尔雅》讹脱补正举隅——兼谈版本校勘在文献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加全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0-94,共5页
原本《玉篇》部分抄本残卷中的书证、例证之于传世文献典籍的整理、校读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原本《玉篇》残卷所引《尔雅》这条书证材料,并以《名义》《玉篇》《切韵》《广韵》等传世字书、韵书为佐证,结合汉字俗写变异规律,考证出传世... 原本《玉篇》部分抄本残卷中的书证、例证之于传世文献典籍的整理、校读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原本《玉篇》残卷所引《尔雅》这条书证材料,并以《名义》《玉篇》《切韵》《广韵》等传世字书、韵书为佐证,结合汉字俗写变异规律,考证出传世本《尔雅》"静也"条之"谥"即"■"字之误。同时,在考辨传世本《尔雅》"静也"条之"谥"这一讹文的过程中,利用原本《玉篇》残卷引用《尔雅》的书证材料,校补了传世本《尔雅》的两处脱文。此种研究路径也可进一步佐证版本校勘在文献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讹字 脱文 文献学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雅十二诗谱》的版本校勘与谱字考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红梅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73-78,共6页
本文以四种版本的《风雅十二诗谱》进行对校,同时以各乐曲谱字所显示出的音乐自身的旋法特点为辅助,去印证版本校勘的结果,从而达到校异、订讹的目的。校勘结果发现一贯被学界视为"善本"的《四库全书》本,错讹最多;而保存于... 本文以四种版本的《风雅十二诗谱》进行对校,同时以各乐曲谱字所显示出的音乐自身的旋法特点为辅助,去印证版本校勘的结果,从而达到校异、订讹的目的。校勘结果发现一贯被学界视为"善本"的《四库全书》本,错讹最多;而保存于日本的《仪礼经传通解》本,时间最为久远,误刻最少,显然是最接近历史本原面貌的版本,可谓最佳善本,应用作研究《风雅十二诗谱》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十二诗谱》 版本校勘 谱字考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四库群臣的版本校勘学思想——以《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为例
6
作者 孙计康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0年第1期77-79,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了大量的词籍提要,它在选择和著录自《花间集》起至清初的一百多种词集的过程中,鲜明体现了编修者以宋词为美的词学批评思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间接表现了编撰者成熟的版本校勘学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嘉时... 《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了大量的词籍提要,它在选择和著录自《花间集》起至清初的一百多种词集的过程中,鲜明体现了编修者以宋词为美的词学批评思想,但也从另一个侧面间接表现了编撰者成熟的版本校勘学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乾嘉时期的版本校勘学水平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词籍提要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文种译本的词语比较对版本校勘的作用——以《蒙古源流》oγuraγ为例
7
作者 高娃 《满语研究》 2010年第2期67-71,共5页
一种文献多文种译本的词语比较对了解该文献语言特点有重要的作用。比较研究《蒙古源流》多文种版本的oγuraγ一词就可发现,《蒙古源流》各种版本均有讹化《蒙古秘史》语句的现象。
关键词 《蒙古源流》 多种版本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表现的限度与张力——《马桥词典》版本校勘及修改异文分析
8
作者 徐冰月 孟文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8-48,共11页
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共三个版本,在版本演进过程中有两次重要修改,从1996年8月作家出版社的“初版本”到1997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第二版,幅度不大的文字增补映射出韩少功怀疑主义精神深处鲜为人知的灵魂自我救赎的一面;从第二版... 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共三个版本,在版本演进过程中有两次重要修改,从1996年8月作家出版社的“初版本”到1997年3月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第二版,幅度不大的文字增补映射出韩少功怀疑主义精神深处鲜为人知的灵魂自我救赎的一面;从第二版到2008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三版,即最终版,韩少功大量删减限定性形容词,修改人物称呼,调整人物内部关系并改变人物结局走向,透露出韩少功对“革命”叙述话语的高度“理性”关注和对不同向度异类人物的不断挖掘。而这些修改策略极不平衡地分布在《马桥词典》的思辨性叙述和故事性叙述两种文字当中,引人重新认识和思索“文学”表现思想和具象世界的边界与张力,以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性动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版本校勘 自我救赎 “革命” 文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贺集版本校勘琐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作者数年来潜心于李贺集之“陈氏本”与“书栅本”的校勘比较,文章认 为,“陈氏本”和“吴正子本”,做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已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成为 宋代独立于“蜀本”、“姚氏本”、“鲍本”、“京师本”、“宣城本”之外的... 本文作者数年来潜心于李贺集之“陈氏本”与“书栅本”的校勘比较,文章认 为,“陈氏本”和“吴正子本”,做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已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成为 宋代独立于“蜀本”、“姚氏本”、“鲍本”、“京师本”、“宣城本”之外的另两种李贺集 版本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集 版本校勘 陈氏本 吴正子本 古代诗歌
原文传递
鲁迅著《娜拉走后怎样》版本校勘及文本修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文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187,共10页
《娜拉走后怎样》最早是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发表的讲演,之后历经发表和收录,形成了多个文字版本。在这多个文字版本形成的过程中,鲁迅曾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改,鉴于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这些修改... 《娜拉走后怎样》最早是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发表的讲演,之后历经发表和收录,形成了多个文字版本。在这多个文字版本形成的过程中,鲁迅曾对其进行了两次修改,鉴于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这些修改的全貌值得整体加以呈现,而鲁迅在这些修改中有一处涉及勃兰兑斯回忆易卜生的片段,修改幅度和意义变动都很大,尤其值得关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版本校勘 文本修改
原文传递
郭沫若著作版本研究的必要性——以郭沫若前期文艺论著版本校勘与发现为例
11
作者 孟文博 《全国新书目》 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
这是一本关于郭沫若前期文艺论著的研究著作,以原始史料为基础,从社会语境和郭沫若的特定身份入手,分析其作品修改、观念变迁和人际纠葛,通过对郭沫若前期文艺论著进行校勘,对曾被遮蔽的诸多史实进行了再评价。发掘这些被遮蔽的史实,对... 这是一本关于郭沫若前期文艺论著的研究著作,以原始史料为基础,从社会语境和郭沫若的特定身份入手,分析其作品修改、观念变迁和人际纠葛,通过对郭沫若前期文艺论著进行校勘,对曾被遮蔽的诸多史实进行了再评价。发掘这些被遮蔽的史实,对读者全面认识这位文化巨匠具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观念变迁 社会语境 版本校勘 被遮蔽 文化巨匠 必要性
原文传递
关于《岭表录异》作者生平及版本问题的考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灵超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9-53,32,共6页
《岭表录异》是晚唐刘恂所著的一部纪录岭南风物的笔记。本文考证其中的三个问题:一是刘恂是否是鄱阳人及其在岭南任上可曾任嗣薛王李知柔的属下;二是在《岭表录异》的版本今只存"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以聚... 《岭表录异》是晚唐刘恂所著的一部纪录岭南风物的笔记。本文考证其中的三个问题:一是刘恂是否是鄱阳人及其在岭南任上可曾任嗣薛王李知柔的属下;二是在《岭表录异》的版本今只存"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以聚珍本为佳;三是《岭表录异》版本的校勘与辑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表录异》 刘恂生平 版本考证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的版本变迁——兼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版本问题
13
作者 周凌玉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从1933年5月开明书店印行单行本起,至1986年《巴金全集》第一卷出版,经历了繁复的修改,其版本的多次演变,影响着我们对其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判断,甚至是对作家文学史地位的中肯评价。当下一部部现代文学作品修...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从1933年5月开明书店印行单行本起,至1986年《巴金全集》第一卷出版,经历了繁复的修改,其版本的多次演变,影响着我们对其思想性、艺术性的分析判断,甚至是对作家文学史地位的中肯评价。当下一部部现代文学作品修订本的出版,理应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版本校勘已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不容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版本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理出版古籍要选择好版本
14
作者 尔弓 《中国出版》 1983年第4期51-53,共3页
整理出版古籍,一定要选择好的版本,加以认真的校勘或标点,这对于今天的出版工作者来说,本是一个极明白的常识问题,道理无须多讲。然而现在却住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前几年一窝蜂地重印晚清以前的旧小说,就是明显的例子。有些通俗文艺作... 整理出版古籍,一定要选择好的版本,加以认真的校勘或标点,这对于今天的出版工作者来说,本是一个极明白的常识问题,道理无须多讲。然而现在却住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前几年一窝蜂地重印晚清以前的旧小说,就是明显的例子。有些通俗文艺作品,并未因经过整理出版而重放光彩,反而被蒙上了一层灰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出版 古籍 版本校勘 标点本 出版工作者 选择关系 古典小说 文艺作品 晚清 重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遂夫错误校勘甄英莲
15
作者 王纯忠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5-77,共3页
《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按照作者曹雪芹和批注者脂砚斋的提示,主要体现新雅不落俗套,达到令世人换新眼目的阅读效果。有时是随事命名,有时因情生文;更多是借用戏剧中谐声法命名,一名双关,借以关联故事叙述、推进情节展开,或者服从主题... 《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按照作者曹雪芹和批注者脂砚斋的提示,主要体现新雅不落俗套,达到令世人换新眼目的阅读效果。有时是随事命名,有时因情生文;更多是借用戏剧中谐声法命名,一名双关,借以关联故事叙述、推进情节展开,或者服从主题创作的需要,在一名之中蕴含着作者文心作意,启发读者借此深入领会小说主旨内涵。甄英莲的命名,就体现着曹雪芹写作此书的缘起和主题创意。因为己卯本、庚辰本《石头记》前十二回中被删去《凡例》部分和脂砚斋评注,并在正文中将此改作"甄英菊",使当今迷信己卯本、庚辰本的学者如邓遂夫等,在校勘时难免辨析失当。本文结合甲戌本与庚辰本的比对,把握文本主题内涵与人物命名原则,剖判分析,考误订疑,正本清源,体现《红楼梦》版本校勘中求真、求善、求实的境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命名 甄英莲 邓遂夫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仓文库藏清钞本《剡源诗文补》的文献价值
16
作者 赵昱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戴表元是宋末元初浙东地区的诗文名家,有《剡源集》流传于世。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周仪重辑、戴洵刊刻《剡源集》30卷,收录戴表元作品最多,影响最大。清代学者主要致力于集外作品的辑佚,尤以缪荃孙《剡源逸稿》和孙锵《剡源佚诗》《剡... 戴表元是宋末元初浙东地区的诗文名家,有《剡源集》流传于世。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周仪重辑、戴洵刊刻《剡源集》30卷,收录戴表元作品最多,影响最大。清代学者主要致力于集外作品的辑佚,尤以缪荃孙《剡源逸稿》和孙锵《剡源佚诗》《剡源佚文》成果最丰。除此之外,北京大学图书馆大仓文库所藏清钞本《剡源诗文补》一部,原为董康旧物,后售归日本大仓文化财团。根据书中讳字,可知其钞成于康熙年间,时代更早,且编次结构、文字内容多与晚出之本迥别。通过其中《剡源诗集补》与缪荃孙《剡源逸稿》的详细校勘,有助于充分认识这部珍稀钞本的文献价值,并为《戴表元集》整理本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表元 《剡源集》 版本校勘 《剡源逸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有关“古今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辨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运富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2期66-89,共24页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字"这个组合术语,并扩...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字"这个组合术语,并扩充了具体古今字例的分析。郑众和郑玄所谓的古今字,是指不同时代记录同一词项通行用不同字的现象。古字和今字之间同义、同音但不同字。郑玄等人注释中的"古""今"、"古文""今文"有多种涵义和所指,或沟通古今字,或注释古今语,或校勘版本异文,其实各自所使用的表述方式和措词并不完全相同,应该注意分辨,以免误解、误用、误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字 郑众 郑玄 古文 今文 古今语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段注求证本义的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景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3-96,共4页
!《说文》段注求证本义的方法马景仑《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阐释造字本义的字典。“经史百家,字多假借,许书以说解名,不得不专言本义者也。”①但是,《说文》对每个字本义的训释,并不都是正确的;特别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辗... !《说文》段注求证本义的方法马景仑《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阐释造字本义的字典。“经史百家,字多假借,许书以说解名,不得不专言本义者也。”①但是,《说文》对每个字本义的训释,并不都是正确的;特别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辗转流传过程中,《说文)一书被增删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段注 本义 说文解字注 《尔雅》 字形分析 版本校勘 反义词 南京师范大学 流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渡舟本《伤寒论》所据底本述实 被引量:4
19
作者 钱超尘 《国医论坛》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古籍研究整理文件,卫生部于1982年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中医古籍整理规划会议”,经专家讨论,作出将11部中医古籍作为卫生部重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研究项目。...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古籍研究整理文件,卫生部于1982年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中医古籍整理规划会议”,经专家讨论,作出将11部中医古籍作为卫生部重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研究项目。这11部重点中医古籍的名称及主编分别是:《素问校注》天津中医药大学郭蔼春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渡舟 《伤寒论校注》 宋本《伤寒论》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蹈厉传统与诗为心声——近代岭南画报所刊题画诗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新锋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39-141,共3页
题画诗发展到近代,报载题画诗开始出现。《时事画报》《香花画报》《海珠星期画报》和《非非画报》是近代岭南四份画报。它们的题画诗实践主要有:设置"艺苑""诗界""丹青妙品""画人小史"等栏目... 题画诗发展到近代,报载题画诗开始出现。《时事画报》《香花画报》《海珠星期画报》和《非非画报》是近代岭南四份画报。它们的题画诗实践主要有:设置"艺苑""诗界""丹青妙品""画人小史"等栏目,广泛刊登传统题画诗作品;发表"题画诗词稿钞""微尚斋笔记""画诗话"等专栏文章,普及题画诗知识;创新出照片题诗、漫画题诗等新形式,形成可观的报刊诗人群体,发表杜鹃诗、菊花诗等题画新诗,促进题画诗的发展。近代报载题画诗研究,可以匡补题画诗研究的史料不足,还原报载文学发展的历史本相,揭橥近代画报的文学史意义,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报刊传播 诗画编辑 题画笔记 版本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