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2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理后牙本质基质在活髓保存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戴雨果 郭维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4期320-327,共8页
近年来,处理后牙本质基质(treated dentin matrix,TDM)在活髓保存治疗(vital pulp therapy,VPT)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不断增多。TDM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 近年来,处理后牙本质基质(treated dentin matrix,TDM)在活髓保存治疗(vital pulp therapy,VPT)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不断增多。TDM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等成牙/成骨相关蛋白和因子;对牙源性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牙本质向分化促进作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VPT领域的设计开发中,相关材料从粉末、糊剂到可注射复合凝胶、凝胶支架等,其成牙本质能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TDM在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中较传统盖髓材料可形成排列良好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均匀的牙本质小管结构,是其作为VPT材料最大的优势所在。未来TDM在VPT领域应用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的提升与异种材料应用时潜在的免疫排斥问题,应进一步明确TDM的成牙本质通路机制、探索其免疫调控能力;同时,利用TDM构建用于VPT的组织工程支架是具有广阔前景的策略。本文对TDM及相关材料在VPT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髓保存治疗 生物材料 处理后牙本质基质 脱矿牙本质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牙本质再生 髓-牙本质复合体 直接盖髓 源性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锌/相转变溶菌酶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牙本质小管封闭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庆祎 赵玉平 +4 位作者 郑文茜 王端 孙宏晨 周鼎 徐晓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材料,其具有锌的抗菌性、相转变溶菌酶(PTL)的表面黏附性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的可搭载药物特性.首先,利用硬模板法和选择性刻蚀法,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了HMSN;通过HMSN表面负电荷的静电作用吸附Zn^... 开发了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材料,其具有锌的抗菌性、相转变溶菌酶(PTL)的表面黏附性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的可搭载药物特性.首先,利用硬模板法和选择性刻蚀法,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了HMSN;通过HMSN表面负电荷的静电作用吸附Zn^(2+),制得Zn^(2+)@HMSN;随后,使用PTL包覆Zn^(2+)@HMSN,获得了具有抗菌性和黏附性的Zn^(2+)/PTL@HMSN复合材料.Zn^(2+)/PTL@HMSN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严密封闭牙本质小管,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磨稳定性;并且Zn^(2+)/PTL@HMSN可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的黏附,在治疗牙本质敏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相转变溶菌酶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小管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激光非破坏性拆除氧化锆修复体后牙本质再粘接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李小婷 江磊 +2 位作者 卢枳岑 蔡春燕 于皓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讨使用Er:YAG激光拆除修复体后,牙本质表面的变化及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牙本质再粘接效果的影响,为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 目的探讨使用Er:YAG激光拆除修复体后,牙本质表面的变化及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牙本质再粘接效果的影响,为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试件(4 mm×4 mm×1.5 mm)102个。收集拔除人阻生第三磨牙110颗,制备牙本质块(4 mm×4 mm×2 mm)102个。将氧化锆试件与牙本质块用树脂水门汀粘接后,而后用Er:YAG激光拆除。随机选取3个拆除后的牙本质块,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分析牙本质表面元素组成。将拆除后牙本质块随机分成3组(n=33),分别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喷砂组(颗粒大小为50μm Al2O3喷砂处理)、激光照射组(Er:YAG激光照射,参数为10 Hz,60 mJ,0.6 W)。各组随机选取3个牙本质块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各组剩余30个牙本质块使用光学体式显微镜,在20倍下观察牙本质表面残留的树脂,用树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法计分。而后使用树脂水门汀按照标准程序与3组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牙本质块再粘接,形成牙本质-树脂粘接试件(n=30),每组再分为两个亚组进行老化(n=15),其中一亚组进行37℃恒温水浴24 h,另一亚组37℃恒温水浴24 h后再接受5000次冷热循环,测量各组微剪切粘接强度,并分析断裂模式。比较3组牙本质表面ARI组间差异及粘接强度、断裂模式的组间差异以及组内老化前后差异。结果Er:YAG激光拆除氧化锆,牙本质表面未见明显损伤,但牙本质内C元素及Si元素显著增加。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喷砂、激光照射组ARI低于对照组(P<0.05),而喷砂组与激光照射组间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本质表面形貌也呈现出差异:对照组牙本质表面可见牙本质表面残留大量树脂;喷砂组残留树脂较少,牙本质表面粗糙,可见牙本质小管;激光照射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块状残留树脂。经37℃恒温水浴24h后,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粘接强度分别是(6.13±2.40)MPa、(9.39±2.00)MPa、(5.85±1.44)MPa,喷砂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经37℃恒温水浴24 h并接受5000次冷热循环后,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粘接强度分别为(5.39±0.83)MPa、(8.45±1.20)MPa、(4.84±1.43)MPa,喷砂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经37℃恒温水浴24 h后,5000次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喷砂组、激光照射组均未出现内聚断裂,断裂模式主要为粘接断裂,5000次冷热循环前后,喷砂组混合断裂频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Er:YAG激光拆除氧化锆未对牙本质造成损伤,但拆除后牙本质表面会残留大量树脂。通过50μm Al2O3喷砂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残留树脂,从而改善牙本质再粘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砂 氧化锆 牙本质 ER:YAG激光 粘接强度 牙本质粘接 冷热循环老化 树脂残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4
作者 程瑞卿 孙红蕾 +3 位作者 耿双双 王超 李军科 陈燕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31-2242,共12页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抗炎、抗凋亡、促进骨缺损修复等作用,目前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抗炎、抗凋亡、促进骨缺损修复等作用,目前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与实验组(n=16),实验组牙髓损伤处使用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盖髓,对照组露牙髓损伤处使用含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盖髓,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封闭窝洞;治疗2,4周后取上颌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巢蛋白在牙本质中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修复性牙本质生成。取4只SD大鼠上颌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磨牙与切牙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2)细胞实验:从人牙髓组织、牙周韧带组织及牙龈组织中分别分离获取人牙髓细胞、人牙周韧带细胞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或未诱导分化条件下,采用RT-PCR检测人牙髓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巢蛋白m RNA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或未诱导分化条件下,下调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或外源性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采用RT-PCR检测人牙髓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 mRNA相对表达,茜素红S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动物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2,4周后的修复性牙本质生成量更大,牙本质中巢蛋白表达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层和牙周膜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2)细胞实验:与其他两种细胞相比,人牙髓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m RNA表达更高。与未诱导分化相比,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下人牙髓细胞中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升高,矿化结节生成增加。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下,下调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后人牙髓细胞中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巢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表达与矿化结节生成均降低,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降低;外源性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人牙髓细胞中上述指标表达均升高。(3)结果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牙本质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髓损伤 修复性牙本质 直接盖髓 牙本质细胞 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不同照射参数组合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杨久慧 陈永进 +4 位作者 杨平 刘佳 陈星宇 杨欣宇 李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Er∶YAG激光照射参数组合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个2 mm厚牙本质片用0.5 mmol/L EDTA脱矿制备牙本质过敏症模型并等分成16个组(n=10),应用聚焦式(R02)和散焦式(R14)照射手具按照Er∶YAG激光的照射功率、... 目的:探讨不同的Er∶YAG激光照射参数组合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个2 mm厚牙本质片用0.5 mmol/L EDTA脱矿制备牙本质过敏症模型并等分成16个组(n=10),应用聚焦式(R02)和散焦式(R14)照射手具按照Er∶YAG激光的照射功率、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照射牙本质片。再将各组随机等分为照射即刻组和酸蚀磨损组(n=5),SEM观察牙本质小管横截面和纵剖面形态,Image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牙本质小管暴露面积和封闭率,测量牙本质小管封闭距离。结果:SEM观察可见,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周界清晰、开放均匀,酸蚀磨损后牙本质小管口增大、开放明显;Er∶YAG激光处理后的照射即刻组牙本质小管口缩小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熔融封闭,其中手具、照射功率、距离、时间分别为R02、0.5 W、3 cm、20 s/cm^(2),R14、0.5 W、3 cm、20 s/cm^(2),以及R14、0.6 W、3 cm、20 s/cm^(2)3组参数组合照射的牙本质小管口熔融物封闭均匀无缝,酸蚀磨损处理前后牙本质表面形态基本一致,纵剖面可见牙本质小管内封闭物更加均匀密实;形态学分析显示,上述三组参数组合的Er∶YAG激光照射后,无论是否酸蚀磨损处理,牙本质小管暴露面积均显著小于其它各组(P<0.05)、封闭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牙本质小管封闭深度亦达到2.0μm以上。结论:R02和R14手具以0.5 W照射功率、3 cm照射距离、20 s/cm^(2)照射时间,以及R14手具以0.6 W照射功率、3 cm照射距离、20 s/cm^(2)照射时间的参数组合可以达到最佳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激光 牙本质过敏症 牙本质小管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基质材料在牙和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6
作者 胡珊 杨明聪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102-1110,共9页
损伤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牙齿和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问题。与软组织不同,牙齿和骨等硬组织的再生修复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支架在组织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组织修复与再生提供必要的... 损伤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牙齿和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问题。与软组织不同,牙齿和骨等硬组织的再生修复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支架在组织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组织修复与再生提供必要的微环境。牙本质基质是一种无细胞的天然生物活性支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硬组织的再生修复。本文综述了牙本质基质的生物学特性、材料种类及其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为未来牙本质基质材料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Th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damaged tissues have long been a key focus of research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Tooth and bone tissue defects are common clinical issues. Unlike soft tissues,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hard tissues, such as teeth and bones, involve distinct processes. Scaffold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issue engineering by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microenvironment for tissu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The dentin matrix is a cell-free, natural bioactive scaffold with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widely used in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hard tissu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dentin matrix, its material types, and applications in tissue regeneration, offering a reference for future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entin matrix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基质 牙本质再生 骨再生 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酚底涂剂对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及粘接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柏婷婷 魏飞 +2 位作者 孙广迪 陈雪 朱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漆酚底涂剂应用于酸蚀-冲洗类粘接剂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作用的促进作用,阐明漆酚底涂剂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6颗新鲜无龋第三磨牙制备成牙本质样本,采用37%磷酸凝胶酸蚀后进行预处理,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3%... 目的:探讨漆酚底涂剂应用于酸蚀-冲洗类粘接剂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作用的促进作用,阐明漆酚底涂剂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选用96颗新鲜无龋第三磨牙制备成牙本质样本,采用37%磷酸凝胶酸蚀后进行预处理,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3%、0.7%、1.0%和1.5%漆酚组及阳性对照(丙酮溶液)组,处理后的样本置于改良模拟体液中再矿化14和28 d。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检测各组牙本质小管内矿物的相对质量,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各组牙本质表面物质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样本表面形态,维氏硬度仪测量各组样本表面的显微硬度,微拉伸强度(μTBS)测试检测各组样本粘接强度。结结果果:粘接剂双键转化率(DC),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底涂剂对粘接剂DC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0.7%、1.0%和1.5%漆酚组底涂剂对粘接剂DC均明显升高(P<0.05)。XRD和EDS检测,0.3%、0.7%、1.0%和1.5%漆酚组牙本质小管内新形成的矿物质为羟基磷灰石(HA)晶体。SEM检测,再矿化14和28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内见少量膜状物;0.3%漆酚组牙本质小管矿化物较少;0.7%漆酚组牙本质小管内可见大量松散矿物颗粒沉积堵塞管口;1.0%漆酚组牙本质小管内可见小块矿物沉淀;1.5%漆酚组中牙本质小管较空。显微硬度测试,再矿化14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未见明显提升(P>0.05),而与0.3%、0.7%、1.0%和1.5%漆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矿化14 d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0.7%和1.0%漆酚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提升明显(P<0.05);再矿化28 d后,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各漆酚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明显升高(P<0.05),其中0.7%和1.5%漆酚组牙本质显微硬度明显增强(P<0.05)。μTBS测试,再矿化14 d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0.3%、0.7%、1.0%和1.5%漆酚组的μTBS明显增强(P<0.05);再矿化28 d后,空白对照组μTBS最低,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μT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0.3%、0.7%、1.0%和1.5%漆酚组μTBS升高(P<0.05),0.7%、1.0%和1.5%漆酚组μTBS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天然来源的漆酚作为一种新型底涂剂对脱矿的牙本质基质进行预处理,可以促进牙本质胶原的交联,裸露的胶原可通过漆酚吸引钙离子和磷离子,包裹牙本质胶原纤维促进再矿化,因而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 牙本质 粘接 再矿化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成像在牙本质粘接界面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毕超 刘双双 +3 位作者 洪晓黎 许佳佳 李英娘 杨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成像技术,以黏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均相体系的化学组成与空间分布。对牙本质与黏接剂分别进行拉曼光谱采集,识别两者的特征峰。对粘接界面某一区域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采用单变量拉曼成像分析法,揭... 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成像技术,以黏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均相体系的化学组成与空间分布。对牙本质与黏接剂分别进行拉曼光谱采集,识别两者的特征峰。对粘接界面某一区域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采用单变量拉曼成像分析法,揭示粘接界面中牙本质矿物质、牙本质胶原成分和黏接剂特征官能团的空间关系与分布;采用多变量拉曼成像分析法,由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选择的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高维光谱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区分粘接界面中牙本质、部分脱矿牙本质、裸露胶原基质、混合层与黏接剂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无损、高分辨率地揭示黏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为评估和优化牙本质粘接修复效果提供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黏接剂 共焦显微拉曼光谱 拉曼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E-CB和NACP改性牙本质粘接剂的边缘微渗漏研究
9
作者 李卓衡 杨硕 +2 位作者 张慧楠 高菁哲 孙宇 《口腔医学》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评价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methacryloxylethyl cet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MAE-CB)与无定型纳米磷酸钙(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NACP)改性的牙本质粘接剂用于牙体缺损粘接修复... 目的评价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methacryloxylethyl cet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MAE-CB)与无定型纳米磷酸钙(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NACP)改性的牙本质粘接剂用于牙体缺损粘接修复经老化模拟后试件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分别在实验室合成DMAE-CB和NACP,参考课题组前期实验分组将两种成分在粘接剂中所占的不同质量分数分为8组。A:粘接剂+3%DMAE-CB+25%NACP,B:粘接剂+4%DMAE-CB+35%NACP,C:粘接剂+1%DMAE-CB+15%NACP,D:粘接剂+4%DMAE-CB+15%NACP,E:粘接剂+1%DMAE-CB+35%NACP,F:粘接剂+3%DMAE-CB,G:粘接剂+25%NACP,H:商品粘接剂对照组。收集40颗人离体第三磨牙并随机分为8组制备标准Ⅱ类洞形,接着使用上述8组粘接剂分别制备牙体缺损Ⅱ类洞形粘接修复试件,进行冷热循环模拟老化,试件老化后使用染色剂浸泡染色。染色后的每个试件分别用低速切割机沿牙合龈近远中向切割成4份牙体组织切片,置于体视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剖面的龈壁及牙合面洞缘染色剂渗入深度并按统一标准记录微渗漏等级。最后,从8组试件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切割后的粘接试件,剖面喷金后用扫描电镜观察测量树脂充填物与牙体硬组织的间隙宽度,组间微渗漏深度采用Kruskal-Wallis法进行分析,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隙宽度采用秩和检验法进行分析,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渗透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龈壁及牙合面洞缘边缘微渗漏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壁微渗漏深度与牙合面洞缘微渗漏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经粒径测量分析取平均值后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充填修复体与牙体硬组织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DMAE-CB和NACP改性的牙本质粘接剂在增加了抗菌性及再矿化性的同时不影响粘接修复的边缘微渗漏,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渗漏 冷热循环测试 牙本质粘接剂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无定型纳米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古鲁甫·阿斯哈提 李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6-141,160,共7页
为了修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口腔硬组织缺损,有很多材料应运而生,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合成骨等各种骨移植材料。牙本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骨引导等能力,作为骨移植材料广泛应用于骨再生领域。牙本质与骨的组... 为了修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口腔硬组织缺损,有很多材料应运而生,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合成骨等各种骨移植材料。牙本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骨引导等能力,作为骨移植材料广泛应用于骨再生领域。牙本质与骨的组织来源相同,理化特性相似,含有丰富的多种生长因子和骨形态蛋白,由于其来源较广,以及免疫原性低、制备简单等优势,近年来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都证实了其具有良好的成骨性能。本文就牙本质作为骨增量材料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骨移植材料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感染根管牙本质壁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渗透性的影响
11
作者 吴笛 郭慧慧 李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62-168,共7页
关于根尖周炎患者的病理特征和根部牙本质渗透性的信息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根尖周牙患者年龄的病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牙本质渗透性的影响。这些信息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根尖牙周炎治疗的所有方面有关。方法 共采集57颗牙,分为3个... 关于根尖周炎患者的病理特征和根部牙本质渗透性的信息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根尖周牙患者年龄的病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牙本质渗透性的影响。这些信息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根尖牙周炎治疗的所有方面有关。方法 共采集57颗牙,分为3个年龄组(< 30岁、30~44岁、≥45岁)。根分为感染和健康根管。在机械化学准备后,对66直根管进行染色,并检查连续切片的渗透性。然后将这些切片处理到20-30μm,用H&E染色,以检查根部牙本质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健康的牙相比,受感染的根管的渗透性明显降低,特别是在≤44岁时。在年轻组(< 30岁)中,感染根管有明显的变化,有更多的病理硬化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结论 硬化性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的病理形成主要发生在年轻(<30岁)根尖牙周炎患者牙的根部牙本质壁。这些病理事件对根部牙本质的渗透性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渗透性 感染根管 硬化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 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12
作者 汪莉 钟素兰 +1 位作者 朗么磋 张义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方法:分离并鉴定人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将DPCs分为对照(control)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组、TNF-...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方法:分离并鉴定人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将DPCs分为对照(control)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组、TNF-α+EPO组;使用CCK-8法、Transwell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氢氧化钙[Ca(OH)2]组和EPO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进行牙髓暴露,分别以含PBS、Ca(OH)2和EPO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术后1个月处死大鼠,micro-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terix(Osx)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TNF-α组DP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降低(P<0.05);与TNF-α组相比,TNF-α+EPO组DP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提高(P<0.05)。与PBS组、Ca(OH)2组相比,EPO组露髓处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及大量修复性牙本质,DMP-1、DSPP、Runx2、Osx水平升高(P<0.05)。结论:EPO通过提高DMP-1、DSPP、Runx2、Osx水平促进牙髓损伤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髓损伤修复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牙本质基质蛋白-1 牙本质涎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经处理牙本质基质生物活性支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梦可 杨杜娟 刘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55-3560,共6页
背景:牙髓-牙本质再生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构建复合生物支架材料为牙髓-牙本质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目的:观察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经处理牙本质基质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迁移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 背景:牙髓-牙本质再生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构建复合生物支架材料为牙髓-牙本质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目的:观察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经处理牙本质基质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迁移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的经处理牙本质基质分散至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溶液中,使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与经处理牙本质基质的质量比分别为2∶1、1∶1、1∶2,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经处理牙本质基质支架,检测支架的微观形貌、吸水率及机械性能。采用不同质量比的支架浸提液、DMEM培养基(对照组)分别培养人牙髓干细胞,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情况。采用不同质量比的支架浸提液+成骨诱导液、DMEM培养基+成骨诱导液(对照组)分别培养人牙髓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分析成骨能力。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3组支架均具有多孔结构,随着支架中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的增加,支架的孔隙率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支架中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的增加,支架的吸水率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支架中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的增加,支架的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增大。②CCK-8检测显示培养3,5,7 d,2∶1、1∶1、1∶2支架组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支架中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的增加,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升高(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2∶1、1∶1、1∶2支架组细胞迁移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支架中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的增加,细胞迁移率增大(P<0.05)。③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2∶1、1∶1、1∶2支架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均强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支架中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的增加,细胞成骨能力增强。④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明胶与经处理牙本质基质质量比为1∶2的支架最适合牙髓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牙本质再生 组织工程 复合生物材料 经处理牙本质基质 水凝胶 甲基丙烯酸酐明胶 髓干细胞 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成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达尔亚·俄尼木拜 张迪 古丽努尔·阿吾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件下制备双侧股骨骨缺损。A、B、C组大鼠分别在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脱细胞牙本质基质、Bio-Oss骨粉,D组大鼠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周和8周,每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愈合情况,血清学检测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影像学观察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代表骨愈合)分布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新骨形成情况,计算新骨形成率。结果术后4周和8周,大体观察见A组成骨能力较其他组活跃,血清学检测A组BMP-2及ALP浓度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影像学观察可见A组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分布均匀,组织形态学观察见A组排列规则的骨基质。A组4、8周时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28.51%±0.55%、32.57%±2.28%,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矿牙本质基质比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具有更好的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牙本质基质 脱细胞牙本质基质 骨修复 骨移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子旋 周璇 刘立访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的效果。方法收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牙本质敏感93例患者共259颗牙,患者均在受到冷、酸、甜及刷牙等刺激后存在酸痛感,诊断...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的效果。方法收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就诊的牙本质敏感93例患者共259颗牙,患者均在受到冷、酸、甜及刷牙等刺激后存在酸痛感,诊断为DH。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脱敏剂治疗组(31例患者,86颗患牙)、Nd:YAG激光治疗组(31例患者,90颗患牙)、Er:YAG激光治疗组(31例患者,83颗患牙)3种方法,其中激光组尝试改变激光照射参数及时间,寻求最好的治疗参数。对比3种脱敏方法的即刻效果、1周效果、1个月效果及3个月效果。结果治疗前3组对冷空气及机械刺激反应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段Nd:YAG激光组和Er:YAG激光组对冷空气刺激反应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段Nd:YAG激光组和Er:YAG激光组对机械刺激反应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3组经治疗后均获得一定疗效,Nd:YAG激光组和Er:YAG激光组的效果好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Er:YAG激光治疗DH与常规脱敏方法相比,明显降低患者的冷空气和机械刺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 ND:YAG激光 ER:YAG激光 Bifluorid 12 脱敏剂量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材料治疗修复中常见的牙本质敏感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丹 刘侠 王淑英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牙本质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作为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和疾病,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比较Regesi生物活性材料、Gluma脱敏剂和可乐丽菲露Clearfil SE Bond两步法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封... 目的:牙本质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作为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和疾病,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比较Regesi生物活性材料、Gluma脱敏剂和可乐丽菲露Clearfil SE Bond两步法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程度及耐久性的差异,为其用于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体外实验中,用离体牙制作牙本质敏感模型,根据脱敏材料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人工唾液组;A组:Regesi组;B组:Gluma组;C组:Clearfil SEBond组),通过SEM观察脱敏剂作用后,4组牙本质敏感模型的形貌及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分析对比其脱敏效果的差异,并通过耐磨性实验,分析材料间脱敏效果持久性之间的差异及表面硬度的差异。结果:SEM观察可见A、B、C组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其中A组封闭效果最好,较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耐磨性实验前后,A组的表面硬度均高于其他三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egesi生物活性材料较Gluma脱敏剂和Clearfil SE Bond两步法粘接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程度及耐久性能更佳,能更好地治疗牙本质敏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敏感症 生物活性材料 脱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乳牙牙髓干细胞顺硬度基质表面延展和向牙本质分化的潜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章一 刘凤婷 +5 位作者 黄建永 苏小营 王志兴 郑全 李艳霞 刘晓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005-2010,共6页
背景:牙髓干细胞在适宜诱导条件下能够向牙本质分化,是牙齿组织工程的重要种子细胞。然而,以往所使用的诱导剂多为化学制剂,不利于体内应用。近来有报道称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顺材质硬度分化,这种由物理特性诱导的细胞分化研究报道较少。目... 背景:牙髓干细胞在适宜诱导条件下能够向牙本质分化,是牙齿组织工程的重要种子细胞。然而,以往所使用的诱导剂多为化学制剂,不利于体内应用。近来有报道称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顺材质硬度分化,这种由物理特性诱导的细胞分化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人源性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硬介质表面的延展特点及向牙本质分化潜能,为牙组织工程提供参考。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和鉴定儿童自然脱落的乳牙牙髓干细胞;使用低熔点琼脂糖配制弹性模量为(9.12±0.94),(27.18±3.55),(59.37±4.05)和(86.45±5.33)k Pa4个梯度的固体凝胶基质,二维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第4代乳牙牙髓干细胞在上述硬基质表面的延展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磷蛋白、牙本质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当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接种于极低和低等硬度凝胶介质表面时,乳牙牙髓干细胞几乎均以边缘整齐的细胞克隆存在,很少见细胞平铺和延展现象;但是当将其接种于中等和高等硬度凝胶介质表面时,乳牙牙髓干细胞克隆边缘则表现出明显的平铺和延展,表现为细胞胞体变大,细胞边缘外伸明显。相似的现象也经细胞划痕实验所验证。人源性乳牙牙髓干细胞在中等和高等弹性模量介质表面培养时,表达较高水平的牙本质基质蛋白1、牙本质磷蛋白、牙本质涎蛋白。结果表明,人源性乳牙牙髓干细胞随着培养基质硬度的增加其延展性及成牙本质分化能力逐渐增强,为未来牙组织工程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干细胞 牙本质 细胞迁移 细胞分化 牙本质基质蛋白1 牙本质磷蛋白 牙本质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颈部硬化牙本质粘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旸 王如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 牙本质粘结 颈部 龋坏牙本质 牙本质小管 口腔临床 楔状缺损 病因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苗瑞婧 张存宝 +1 位作者 张黄 王永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是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国内国际有很多关于改性树脂粘接剂的研究,均致力于诱导混合层裸露牙本质胶原的再矿化。本文针对树脂-牙本质粘接面的耐久性问题,阐述了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的研究进展... 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是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重要方法,国内国际有很多关于改性树脂粘接剂的研究,均致力于诱导混合层裸露牙本质胶原的再矿化。本文针对树脂-牙本质粘接面的耐久性问题,阐述了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的研究进展。促牙本质再矿化树脂粘接材料的改性策略包括:生物活性无机微填料策略,即以硅酸盐、磷酸钙盐和生物活性玻璃等无机材料为矿化离子来源诱导牙本质再矿化;仿生再矿化策略,即应用仿生类似物模拟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 proteins,NCPs)的功能,引导矿物前驱体在特定位点矿化以获得与生物矿化类似的有序晶体沉积;以及锌添加剂保护胶原蛋白、介孔硅材料作为矿物离子输送系统的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接材料 牙本质粘接 牙本质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从雅琪 郭冬花 +4 位作者 祝雨茜 黄璟 张宇 周毅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IF在出生后2天(post-natal 2,PN2)小鼠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建立小鼠切牙机械损伤模型,统计切牙生长速率;通过微计算机断...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IF在出生后2天(post-natal 2,PN2)小鼠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建立小鼠切牙机械损伤模型,统计切牙生长速率;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显微硬度计、电子探针测量Lif-/-小鼠及其对照切牙的牙本质密度、硬度及钙磷比(Ca/P);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LIF对成牙本质细胞矿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成牙本质细胞Ⅰ型胶原α1(Col1α1)、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表达情况。结果:LIF随着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程度增加表达含量升高。Lif-/-小鼠切牙新生速率减慢。Lif-/-小鼠切牙近釉牙本质界侧牙本质密度、硬度及Ca/P均降低。ALP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Lif敲低的成牙本质细胞ALP水平降低、矿化结节数量减少,而加入LIF外源性刺激后可以逆转这一现象。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if-/-小鼠成牙本质细胞Col1α1、DMP1表达含量降低。结论:LIF缺失抑制小鼠牙齿牙本质形成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牙本质 矿化 牙本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