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齿动度与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施生根 张铭 +4 位作者 袁井圻 更谷启治 田中昌博 川添尧彬 冈久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明牙齿动度自动诊断系统测量值与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透明环氧树脂有牙颌模型为实验模型,其实验牙(1)的牙周膜用硅橡胶模拟。用牙齿动度自动诊断系统和Periotest分别... 目的:探明牙齿动度自动诊断系统测量值与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透明环氧树脂有牙颌模型为实验模型,其实验牙(1)的牙周膜用硅橡胶模拟。用牙齿动度自动诊断系统和Periotest分别测定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能(硬度、粘度)改变时的牙齿动度。结果:模拟牙周膜的Asker硬度和粘度增加,反映牙齿动度的粘性参数值c1、c2、k随之升高,但Periotest值则随之降低;粘弹性参数值与牙周膜Asker硬度和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Periotest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①牙周膜组织变软将使粘弹性参数值c1、c2、k降低。②粘弹性参数值降低标志着牙齿松动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动度 牙周膜 生物力学性能 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动度对运动型食物嵌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晓敏 武峰 +2 位作者 郭巧玲 程一彤 白娟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功能载荷下的牙齿动度是口腔内的一种基本生理现象,在维持牙弓稳定性和分散咬合力、减少牙齿磨耗、防止食物嵌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咀嚼过程中牙齿的异常动度可能是造成运动型食物嵌塞的间接或直接原因。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治疗食物嵌... 功能载荷下的牙齿动度是口腔内的一种基本生理现象,在维持牙弓稳定性和分散咬合力、减少牙齿磨耗、防止食物嵌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咀嚼过程中牙齿的异常动度可能是造成运动型食物嵌塞的间接或直接原因。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治疗食物嵌塞新的思路和方向即通过调整牙齿动度来尝试减小嵌塞间隙,从而降低运动型食物嵌塞的发病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牙齿动度的测量,影响因素,及其对运动型食物嵌塞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动度 食物嵌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动度与牙周膜宽度关系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瑟飞 施生根 +1 位作者 张铭 彭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提取牙动度信号中与牙痛膜宽度有关的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离体上颌中切牙为实验牙,硅橡胶模拟牙周膜,甲基丙烯酸甲酯模仿牙槽骨,用FX-1型牙动度测量系统采集、处理不同牙周膜宽度时的牙动度信号。结果:牙... 目的:提取牙动度信号中与牙痛膜宽度有关的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离体上颌中切牙为实验牙,硅橡胶模拟牙周膜,甲基丙烯酸甲酯模仿牙槽骨,用FX-1型牙动度测量系统采集、处理不同牙周膜宽度时的牙动度信号。结果:牙动度信号中的幅值R、斜率K及时间参数值t2随牙周膜宽度增加了减小;时间参数值t1随牙周膜宽度增加而增大;R、t2与牙周膜宽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牙动度信号中的R值、t2值可作为反映牙周膜宽度变化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动度 牙周韧带 牙槽骨 测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能再植吗
4
作者 陈雪梅 《医药与保健》 1999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牙齿颜色 牙周膜 牙髓活力 再植牙 口腔医学技术 牙齿脱落 牙结扎固定 脱落牙 再植术 牙齿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分子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145-147,共3页
牙周膜具有生物组织的一般力学性质,即非线性、粘弹性、非均质性、各相异性等特性,有关这些力学性质的宏观研究已较成熟,近年来学者们从细胞水平研究了牙周膜的生物力学行为。本文从成纤维细胞与牙周膜生物力学、牙周炎患牙牙周膜的生... 牙周膜具有生物组织的一般力学性质,即非线性、粘弹性、非均质性、各相异性等特性,有关这些力学性质的宏观研究已较成熟,近年来学者们从细胞水平研究了牙周膜的生物力学行为。本文从成纤维细胞与牙周膜生物力学、牙周炎患牙牙周膜的生物力学特点以及牙齿动度与牙周膜生物力学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成纤维细胞 生物力学 牙齿动度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最小化正畸治疗所引发的根吸收:基于相关临床研究的回顾
6
作者 Olle Malmgren, Odont Dva Levander, Odont +1 位作者 欧阳莉(译) 傅民魁(校)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07年第3期49-59,共11页
正畸治疗的疗效可能会由于正畸力所引发的严重的根吸收而遭到破坏。因此,所有潜在的易感因素都必须在治疗开始前给予考虑,包括全身的以及局部的所有因素。为了评估全身因素可能对根吸收产生的影响,应该详细记录现病史。临床口腔检查... 正畸治疗的疗效可能会由于正畸力所引发的严重的根吸收而遭到破坏。因此,所有潜在的易感因素都必须在治疗开始前给予考虑,包括全身的以及局部的所有因素。为了评估全身因素可能对根吸收产生的影响,应该详细记录现病史。临床口腔检查应包括置放于片夹中的标准全口根尖片。以下因素应同时加以评估:已存在的根吸收,包括由于萌出障碍所致的根吸收、根尖形态、牙内陷、牙齿先天缺失以及短根畸形。对于存在数项易感因素的患者,治疗计划应考虑到根吸收的风险而做出相应调整,这包括缩短疗程、应用轻力、降低矫治目标。在治疗开始后第六个月的复诊中应拍摄上下颌切牙的根尖片,此时如果未发现根吸收的X线影像,往往表明在治疗结束时发生严重根吸收的可能性很小,而如果发现了根吸收的影像,则预示随着治疗的进行存在发生进展性根吸收的风险。这一风险也许可以通过暂时停止主动治疗2—3个月而减小。治疗结束时,必须拍摄X光片。如果仅发现轻度或中度根吸收,则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而对于严重的根吸收,当剩余的根长不及冠长时,则存在牙齿动度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根吸收 临床研究 引发 最小化 全口根尖片 牙齿动度 易感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