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装载的混合聚合物胶束物理表征、体外释放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王勇平 黄福满 +2 位作者 汪新娌 黄小英 梁新丽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载入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RH 40(Cremophor■RH 40,Cr RH 40)/普朗尼克F127混合纳米胶束(MMs),并对其物理性质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ur-Cr RH 40/F127-MMs,并对其粒径、包封...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载入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RH 40(Cremophor■RH 40,Cr RH 40)/普朗尼克F127混合纳米胶束(MMs),并对其物理性质及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ur-Cr RH 40/F127-MMs,并对其粒径、包封率、形态等进行表征;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原料药0.5%CMC-Na混悬液(Cur-API)组和姜黄素纳米胶束(Cur-MMs)组,分别在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3、4、6、8、12 h于大鼠眼眶处静脉取血。采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载姜黄素纳米胶束的载药量为(12.78±0.31)%,包封率为(89.43±3.07)%,平均粒径为(17.23±1.02)nm,PDI为0.153±0.007,Zeta电位为(-9.62±0.13)mV,具有球形微观结构;体外释放药物研究结果显示Cur-Cr RH 40/F127-MMs 96 h累积释放率显著高于Cur-API,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与Cur-API组比较,Cur-MMs组的C_(max)、AUC_(0-t)、AUC_(0-∞)明显增加,T_(max)显著延长,T_(1/2)缩短。结论:姜黄素胶束能显著增加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达峰时间和缩短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混合纳米胶束 物理表征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现代化与人体的宏观物理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维波 舒友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8-9,共2页
中医现代化与人体的宏观物理表征张维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舒友廉(首钢总医院北京100043)1中医理论的经验基础中医理论成形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历经两千年的发展,直至百年来西方医学和生物... 中医现代化与人体的宏观物理表征张维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舒友廉(首钢总医院北京100043)1中医理论的经验基础中医理论成形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历经两千年的发展,直至百年来西方医学和生物学的传入,并未发生大的改变,这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医现代化 人体 宏观物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现代物理表征技术研究高聚物的力化学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士齐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用现代物理表征技术研究高聚物的力化学反应张士齐(南京理工大学非金属材料系,210014)力化学是近年新兴的介于力学和化学的边缘科学,用于研究物质在机械力作用下的化学转化。高聚物在加工和应用中的力化学转化,影响其材料的... 用现代物理表征技术研究高聚物的力化学反应张士齐(南京理工大学非金属材料系,210014)力化学是近年新兴的介于力学和化学的边缘科学,用于研究物质在机械力作用下的化学转化。高聚物在加工和应用中的力化学转化,影响其材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表征技术 高聚物 力化学反应 硫化胶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力学与物理表征及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旭红 涂伟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和识别能力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文中从印迹聚合物预聚复合物的形成,聚合过程中印迹网络的构成以及聚合后的吸附性能及吸附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力学、物理表征和模...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和识别能力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文中从印迹聚合物预聚复合物的形成,聚合过程中印迹网络的构成以及聚合后的吸附性能及吸附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力学、物理表征和模拟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理论研究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分子识别 热力学 物理表征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喜武 刘宇巍 +6 位作者 刘志远 宋亮 刘炯 霍志周 张金强 钱恪然 张颖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4-511,共8页
针对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适应性不足等问题,从基础研究入手,构建陆相页岩油层岩石物理模型,分析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开展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融合分析,认为富有机质纹层状岩相+裂缝为富集主控因素;在岩相、TOC、物性、... 针对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适应性不足等问题,从基础研究入手,构建陆相页岩油层岩石物理模型,分析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开展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融合分析,认为富有机质纹层状岩相+裂缝为富集主控因素;在岩相、TOC、物性、含油性、脆性、压力、地应力等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攻关纹层状岩相、裂缝及地应力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基于岩石物理模型与各向异性叠前反演,形成层理缝密度预测方法,将层理缝密度地震属性作为沉积约束参数,实现纹层状岩相有效预测;基于正交各向异性介质AVAZ属性,提高裂缝表征精度;基于岩石三模量实现地应力大小预测,基于层间速度变化率预测地应力方向。通过研究,厘清了陆相页岩油甜点要素,明确了甜点要素指标体系以及岩石物理、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完善与建立了相应的甜点地球物理表征方法,在济阳坳陷预测了页岩油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裂缝 地应力 岩石物理 地球物理表征 陆相页岩油甜点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粉煤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物理表征及其CO2捕集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缪应菊 李琳 +1 位作者 缪应纯 陕绍云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6,64,共7页
以六盘水高硅粉煤灰为原料,联合溶胶-凝胶工艺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TG、XRF、FTIR、TEM、N2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的CO2捕集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热稳定... 以六盘水高硅粉煤灰为原料,联合溶胶-凝胶工艺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TG、XRF、FTIR、TEM、N2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的CO2捕集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热稳定性良好,纯度高(99.586%),由5~1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组成,兼具微孔、介孔的复合孔结构,微孔区比表面积为553.73 m2/g,介孔区比表面积455.47 m2/g;常温常压下CO2饱和吸附容量为1.22 mmol/g,CO2等量吸附热在38.7~39.1 kJ/mol之间,CO2/N2选择性为2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二氧化硅气凝胶 物理表征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辅料羧甲基纤维素钠物理表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孝娜 孙会敏 +5 位作者 杨锐 王珏 丁嘉信 张雪梅 刘万卉 孙考祥 《中国药事》 CAS 2020年第8期925-933,共9页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物理质量属性进行评价。方法:借鉴中药化学指纹图谱的概念,由松密度、振实密度、粒径<50μm百分比、粉体粒度分布宽度、粉体粒度分布范围、豪斯纳比、休止角、颗粒间空隙率、卡尔指数、干燥失重、吸...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物理质量属性进行评价。方法:借鉴中药化学指纹图谱的概念,由松密度、振实密度、粒径<50μm百分比、粉体粒度分布宽度、粉体粒度分布范围、豪斯纳比、休止角、颗粒间空隙率、卡尔指数、干燥失重、吸湿性11个指标作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物理表征参数,并对其进行评价;构建了可压性参数(参数指数、参数轮廓指数和良好可压性指数),预测辅料的压缩特性。结果:不同来源或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粉体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可压性差异不大。结论:建立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物理参数表征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不同来源粉体的质量一致性,为药用辅料质量评价和口服固体制剂处方开发及工艺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物理表征参数 粉体性质 质量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变能量X射线成像的物理表征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阴晓刚 潘晋孝 陈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0-774,共5页
该项目针对传统融合方法无法正确表征物理信息的缺陷,建立了递变能量X射线成像的物理表征模型。该方法是鉴于神经网络可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点,以标准楔形试块为对象,将不同电压下的融合图像作为输入数据,直接采集高动态成像图像作... 该项目针对传统融合方法无法正确表征物理信息的缺陷,建立了递变能量X射线成像的物理表征模型。该方法是鉴于神经网络可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点,以标准楔形试块为对象,将不同电压下的融合图像作为输入数据,直接采集高动态成像图像作为输出数据,经神经网络训练,构建递变能量成像的物理表征模型。同时在不同种材料下,对物理表征模型进行了修正,实现了不同材质下的灰度校正。利用钢质与铜质阶梯块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该项目提出的算法能逼真地反应直接高动态成像特性,可正确表征工件的物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变能量 高动态 物理表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锂电极的原位物理表征
9
作者 方聪聪 刘雯 +4 位作者 王勇 郭瑞 裴海娟 于升学 解晶莹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A01期54-62,共9页
伴随着人们对储能设备需求的不断提高,开发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金属锂以其低密度、高理论比容量、最低的还原电势等优势成为了高性能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应用于锂二次电池时最大挑战是安全性... 伴随着人们对储能设备需求的不断提高,开发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金属锂以其低密度、高理论比容量、最低的还原电势等优势成为了高性能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然而金属锂负极在应用于锂二次电池时最大挑战是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问题。金属锂沉积过程中易形成枝晶,锂枝晶的形成和持续生长将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枝晶断裂形成死锂导致不可逆容量增大,循环稳定性降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观测和测试技术的进步不仅将人们的视线扩展到了锂枝晶现场生长层面,而且为锂枝晶的调控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物理表征金属锂电板,探究锂枝晶生长行为,从而研究其生长机理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出新的方法来提高金属锂电极的安全性、利用率和循环寿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锂电极物理观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的物理表征手段,对锂金属枝晶物理表征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 物理表征 锂枝晶 原位观测 可视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回收下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物理表征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
10
作者 曾严 金莉莉 +6 位作者 朱蕾 吴永宁 罗世鹏 商贵芹 王志伟 刘桂华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6-315,共10页
对物理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材料以及制成不同回收料含量的rPET瓶进行相关物理表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旨在追踪溯源和评估其作... 对物理回收工艺过程中的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rPET)材料以及制成不同回收料含量的rPET瓶进行相关物理表征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监测,旨在追踪溯源和评估其作为食品接触用的安全性。研究发现,rPET与原生PET存在相似的热稳定性,rPET瓶并未产生基团和结构上的明显变化且表现出与原生PET瓶相似的结晶、熔融行为。但rPET瓶的表面微观形貌存在着细微的机械划伤,且随着回收料含量的增加,rPET瓶的颜色变得更深、更绿和更黄。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VOCs,发现固相缩聚工艺对VOCs的去除起重要作用,使得rPET中VOCs的残留很少。在rPET瓶中检出4种VOCs(乙醛、乙二醇、壬醛均小于1.00 mg/kg;2-甲基-1,3-二氧戊环为1.72~5.76 mg/kg)。研究表明rPET瓶虽然在颜色上存在差异,但在热性能、结构、形貌及VOCs残留等方面,具备了再次用于食品接触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回收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物理表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深部构造地球物理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郦逸根 《浙江地质》 2001年第1期34-44,共11页
本文讨论了莫霍面、居里面与深部构造的关系。认为居里面与莫霍面在埋深、范围、走向、位置等方面所表现的整体变化特征大致相同。这种相似性 ,反映了二者在成因上有一定的相关性。软流圈顶面展现出北 (北 )东走向拗。
关键词 莫霍面 居里面 软流圈顶面 深部构造 地球物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之量子经济物理表征——劳动价值论的价格本征态与生产关系标度之本征值
12
作者 曾尔曼 《厦门科技》 2017年第6期53-58,共6页
本文尝试将“生产力”作为经济学概念加之数理解析式表征,借鉴了经典力学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经由微分价格系数的自然对数,表达为利润率增速和剩余价值之积。一维线性谐振子模型能将利润率增速进而经济增长与振动角频率关联,可诠释... 本文尝试将“生产力”作为经济学概念加之数理解析式表征,借鉴了经典力学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经由微分价格系数的自然对数,表达为利润率增速和剩余价值之积。一维线性谐振子模型能将利润率增速进而经济增长与振动角频率关联,可诠释各典型经济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表征 量子物理 价格系数 生产力 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生产关系 本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Ni_(52.2)Mn_(23.8)Ga_(24)的马氏体相变及其物理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淑侠 王文洪 +7 位作者 柳祝红 陈京兰 吴光恒 梁婷 徐惠彬 蔡伟 郑玉峰 赵连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2-336,共5页
对Ni52 .2 Mn2 3 .8Ga2 4的单晶样品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相变潜热、磁性、电阻以及应变等物理序参量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物理机制表征的相变温度有所不同 .利用马氏体相变的G T关系予以分析 ,解释了不同测量方法获得的相... 对Ni52 .2 Mn2 3 .8Ga2 4的单晶样品在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相变潜热、磁性、电阻以及应变等物理序参量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物理机制表征的相变温度有所不同 .利用马氏体相变的G T关系予以分析 ,解释了不同测量方法获得的相变温度差别的原因 .研究指出 ,Heusler合金Ni2 MnGa的相变是分布晶格畸变类型 ,磁结构的变化发生在第二步晶格的非均匀切变 ,但相变应变与G T模型有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Ni52.2Mn23.8Ga24 物理表征 形状记忆合金 铁磁性 镍锰镓合金
原文传递
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地球物理识别表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彩虹 周兴海 +2 位作者 金璨 李昆 周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1-770,共10页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流水体摆动频次的差异,结合自然伽马曲线与泥质含量的关系和河控—潮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规模差异及水动力强弱对地震相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ΔGR)和地震相波长/波高比值法的地球物理方法,来综合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沉积体系为例,指明该方法可有效判别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该区水下低隆—宝云亭低凸起侧缘,可有效拾取相关参数,判识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落实沟道充填的潮道发育带及潜力目标,明确河控—潮控体系判别对岩性圈闭及有利油藏单元预测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表征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 波长/波高比值 河控—潮控三角洲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9年中国闪电活动及其环境表征物理量分析研究
15
作者 关良 田付友 +2 位作者 郑永光 曹艳察 刘自牧 《气象科技》 2024年第6期858-868,共11页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ADTD(Advanced TOA and Direction system)型闪电定位仪闪电监测数据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在分析闪电活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TS评分、预报偏差等天气学检验指标,...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ADTD(Advanced TOA and Direction system)型闪电定位仪闪电监测数据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在分析闪电活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TS评分、预报偏差等天气学检验指标,研究中国及不同区域闪电的环境条件物理量特征。闪电活动特征显示,闪电分布呈“南多北少”的形势,华南闪电密度最大,其次为江南东部和西南地区东部;在频数年变化上,除6月为华南闪电高发月外,全国及大部分地区8月闪电最多;日变化上,午后地闪电活动最为集中,16:00为峰值。环境条件分析表明,从全国来看,热力相关物理量对闪电发生指示意义最好,其次为水汽物理量,动力相关表征量的指示作用不明显。其中,K指数为全国范围的最佳指数,其最优阈值为37℃,同时发现低层水汽条件较好的区域对于K指数敏感性更高,其阈值也相对较高,比如华北、长江流域、华南地区。而对于中高纬度区域,大气层结不稳定对于闪电发生更敏感,因此最优抬升指数和抬升指数等指数的表现更好。水汽条件为闪电发生的必要因素,但水汽条件对闪电的指示意义不可单独用作闪电预报的依据,应结合大气环流和其他环境场特征来确定。相关结果为认识和预报全国和不同地区的闪电活动提供了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TD闪电监测 气候特征 环境表征物理 检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理规律学习中的符号融合模型
16
作者 曾以恒 刘丹 《中学物理》 2025年第3期13-18,共6页
符号融合模型是一种结合表征物理规律的符号模板,描述规律的文本知识和概念图式,并强调在物理规律学习中通过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与信息整合等过程将三方面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符号融合模型既可以辅助学生的物理规律学习过程,也可以... 符号融合模型是一种结合表征物理规律的符号模板,描述规律的文本知识和概念图式,并强调在物理规律学习中通过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与信息整合等过程将三方面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符号融合模型既可以辅助学生的物理规律学习过程,也可以作为学习模板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中外理论成果,并以高中阶段“库仑定律”的学习为例,对符号融合模型进行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融合模型 物理规律学习 物理概念表征 有意义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富集层地球物理定量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团 唐晓花 +2 位作者 田得光 杨志会 纪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33,共13页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为陆相淡水湖盆沉积,地质条件优越、资源量潜力大,与海相页岩油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相应的地球物理定量评价方法匮乏。在岩心、测井、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龙页岩油富集层井—震联合定量...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为陆相淡水湖盆沉积,地质条件优越、资源量潜力大,与海相页岩油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相应的地球物理定量评价方法匮乏。在岩心、测井、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龙页岩油富集层井—震联合定量评价技术体系。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确定古龙页岩油富集层岩石物理特征,优选w(TOC)、总孔隙度、脆性等富集层地质工程参数的敏感弹性参数,建立基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新弹性参数脆性评价因子;通过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获得高精度弹性参数反演数据体,并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结果进行古龙页岩储层w(TOC)、总孔隙度、脆性等富集层地质工程参数的地震定量预测;再利用叠后地震属性分析裂缝检测技术及叠前各向异性反演手段,实现高角度构造缝和水平页理缝地震定量表征;对w(TOC)、总孔隙度、脆性和裂缝等参数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w(TOC)、孔隙度、脆性等参数预测符合率较高,证实了地震预测方法及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富集层的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岩石物理分析 富集层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地球物理定量表征 敏感参数 高熟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手性分离氨基酸衍生物(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色谱评价及物理化学表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隋洪艳 李红旗 沈忠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5-348,373,共5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对L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或D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印迹的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色谱评价结果表明,印迹分子L Boc Trp的离解常数(3 287mmol/L)要小于非印迹分子D Boc Trp的离解常数(4 379mmol/L),说明分子印迹聚合物...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对L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或D 特丁氧羰基色氨酸印迹的丙烯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色谱评价结果表明,印迹分子L Boc Trp的离解常数(3 287mmol/L)要小于非印迹分子D Boc Trp的离解常数(4 379mmol/L),说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特异亲和作用。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物理化学表征技术从结构上对这种特异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聚合物,为溶质的扩散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在聚合物表面存在可与印迹分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液相色谱 前沿色谱 物理化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学生物理问题分类及表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卫荷晨 朱广天 《中学物理》 2020年第17期5-7,共3页
物理问题的分类是物理问题解决的关键.研究表明,新手易受问题表层结构的影响,专家则能更好地从问题中抽取其实质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某高三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类方式进行的调查和检验,来确定高三学生对物理问题分类方式的影响因素,比较学... 物理问题的分类是物理问题解决的关键.研究表明,新手易受问题表层结构的影响,专家则能更好地从问题中抽取其实质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某高三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类方式进行的调查和检验,来确定高三学生对物理问题分类方式的影响因素,比较学生对物理问题不同的分类方式是否会影响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显示,学生的问题分类方式易受其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并且对题目不同的分类方式会对学生的解题能力造成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分类 物理表征 物理原理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物理力学问题的分类及表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青春 阴国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280-284,共5页
采用自由分类和标签分类法,以16道中学物理力学应用题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学业水平中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类及表征差异,以及题目陈述方式(有无示意图)对分类的影响。结果发现:(1)自由分类实验中,学优生侧重于按问题的深层特征(物理原理表... 采用自由分类和标签分类法,以16道中学物理力学应用题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学业水平中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类及表征差异,以及题目陈述方式(有无示意图)对分类的影响。结果发现:(1)自由分类实验中,学优生侧重于按问题的深层特征(物理原理表征)进行分类,学困生侧重于问题的表面特征(文字表征);题目陈述方式对优困生的分类时间和分类表征也有影响。(2)标签分类实验中,学优生的正确分类题目数量显著高于学困生,有示意图下学优生的正确分类题目数量显著高于无示意图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水平 示意图 物理问题表征 自由分类 标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