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索--以“物质的密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蒋邦勇 肖丁山 李杨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第10期51-53,共3页
深度学习是课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区物理名师工作室总结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实验教学路径,围绕深度学习课堂特征要素,结合区域师生发展实际,通过组织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区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主题设计与课堂实践,促进师生教... 深度学习是课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区物理名师工作室总结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实验教学路径,围绕深度学习课堂特征要素,结合区域师生发展实际,通过组织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区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主题设计与课堂实践,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以“物质的密度”的教学为例分享实践过程,并提出“创情境导学,设悬疑引思;问题驱动促学习,实验探究强体验;实验任务演探究,物理过程聚方法;定量建构概念,实际应用创新”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物质的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毕爱芹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1.1地位与作用 密度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教材从识别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谈起。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密度的概念,并鼓励学生通过认识一些物质的密度,解释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
关键词 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生活现象 实验探究 自然界 概念 教材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对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实践的思考与三次改进
3
作者 孙雯 翟应品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第4期62-64,共3页
笔者(本文第二作者)第一次赛课的课题是“物质的密度”,对这一节课的教学改进始终“念念不忘”。“密度”是学生第一次真正要学习的一种前所未知的物理概念(前面几章学习的温度、长度、速度,学生在生活里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说这是一... 笔者(本文第二作者)第一次赛课的课题是“物质的密度”,对这一节课的教学改进始终“念念不忘”。“密度”是学生第一次真正要学习的一种前所未知的物理概念(前面几章学习的温度、长度、速度,学生在生活里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说这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初中物理概念课。如何让学生建立“密度”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密度”是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物理属性 物质的密度 第二作者 教学改进 赛课 教学实践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为媒介用厨房电子秤测量物质的密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伟民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第6期35-37,共3页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密度,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鉴别物质的一个重要依据,人们往往是根据物质的密度、颜色、气味、硬度等多种物理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当然,也可以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种类的判断)...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密度,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鉴别物质的一个重要依据,人们往往是根据物质的密度、颜色、气味、硬度等多种物理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当然,也可以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种类的判断)。所以,密度的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判断 物质种类 物理指标 物质的密度 电子秤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的密度》网络教材设计脚本
5
作者 范苏宁 《中小学电教(学生版)》 2002年第5期69-71,共3页
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脚本的制作。文字脚本要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的心理特征、教材的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课件脚本是CAI程序设计的蓝图,既要忠实体现文字脚本内容,又要易于计算机表达。下面是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一课的教... 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脚本的制作。文字脚本要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的心理特征、教材的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课件脚本是CAI程序设计的蓝图,既要忠实体现文字脚本内容,又要易于计算机表达。下面是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一课的教材设计脚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的密度 教材设计脚本 中学 物理教学 网络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探究复习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泊 《中学物理》 2022年第4期32-34,共3页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实践及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落实、完善等方面要重点突出核心素养在各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本节教学设计遵循核心素养,依托课程标准,旨在为一线物理教学实践开拓思路,交流学习.
关键词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链是真的吗?”--物质的密度
7
作者 肖丁山 《华夏教师教育》 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
单元学习主题1.主题名称“项链是真的吗?”——物质的密度2.主题的解读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密度”属于二级主题“物质的属性”之下。物质属性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物质的密度及其测量是材料鉴定的... 单元学习主题1.主题名称“项链是真的吗?”——物质的密度2.主题的解读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密度”属于二级主题“物质的属性”之下。物质属性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物质的密度及其测量是材料鉴定的核心问题。选择这个主题,一是能够较好地突出实验探究的教学功能和价值,让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物理概念建立的科学思维并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二是丰富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物质的密度属性进行材料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的密度 社会生产实践 物质属性 科学探究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项链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微课视频教学
8
作者 朱荣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5期60-60,共1页
此微课是基于PPT制作的一段微课教学,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建立密度的概念,加深对密度的理解。通过比值定义法总结出密度... 此微课是基于PPT制作的一段微课教学,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建立密度的概念,加深对密度的理解。通过比值定义法总结出密度的公式,并能将密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教学 比值定义法 物理教材 物质的密度 实验探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 八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体会
9
作者 任道顺 《读与写(上旬)》 2018年第6期156-156,共1页
《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学生学好了本节内容,有利于今后物理力学或其它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认真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 物质的密度 教学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解析
10
作者 刘洪伟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实验要点一、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ρ=m/V。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石块。3.实验步骤:(1)如图1,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_(1)(水要适量,过多... 实验要点一、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固体的密度1.实验原理:ρ=m/V。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石块。3.实验步骤:(1)如图1,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_(1)(水要适量,过多的水可能会导致在放入石块后,水超出量筒的量程;过少的水可能会导致在放入石块后,水不能浸没石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盘天平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量筒 不规则形状 物质的密度 实验解析 实验原理
原文传递
漫谈物质密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倪承 李国武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物质的密度是与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其原子排列的疏密程度有关。在元素种类相同时固态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晶体结构及其化学键特性。探讨了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的密度状态及其差异的原因,指出了随着深度的增加,即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共价... 物质的密度是与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其原子排列的疏密程度有关。在元素种类相同时固态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晶体结构及其化学键特性。探讨了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的密度状态及其差异的原因,指出了随着深度的增加,即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共价键及金属键的键性有增加的趋势。阐述了天体物质的密度差异。笔者认为研究地球各圈层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状况有利于晶体材料的开发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晶体结构 化学键性质 地球物质的密度 行星及恒星的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物理验证型STEM教学模式——以“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健智 刘新武 马瑛瑛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47,共5页
为了使STEM教育落实到实处,更具操作性,让更多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训练,学科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是合适的路径.由于物理教学内容的独特性,用STEM教育的理念指导物理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又是STEM教育的首选途径.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物理教学可... 为了使STEM教育落实到实处,更具操作性,让更多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训练,学科教学中融入STEM教育是合适的路径.由于物理教学内容的独特性,用STEM教育的理念指导物理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又是STEM教育的首选途径.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物理教学可以从验证型、探究型、制造型,最后过渡到创造型STEM教学模式.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验证型STEM教学模式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分析论证、总结交流等要素.以初中"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验证型STEM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并分析得出该教学模式下的物理课堂是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验证型STEM教学模式 物质的密度
原文传递
“物质的密度”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讨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和平 《物理教师(高中版)》 2001年第11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在作业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核心素养的完整学习——以“测量物质的密度”的作业应用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雪燕 马伟远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第24期52-53,共2页
由于传统的物理作业设计存在配套练习不精简、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学生做题时不会有意识地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从主体意识上获取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在作业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追... 由于传统的物理作业设计存在配套练习不精简、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学生做题时不会有意识地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从主体意识上获取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在作业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追踪溯源、提炼考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总结、应用的能力。本文以"测量物质的密度"为例,采用归纳测量方法,要求学生会辨别、会分析、会归纳、会灵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核心素养 测量物质的密度
原文传递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15
作者 生爱菊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2年第2期60-61,共2页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是利用测量仪器间接测量物理量的典型实验,该实验重在考查天平和量筒的操作与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误差分析,是力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通过要点提炼和拓展应用两个环节加...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是利用测量仪器间接测量物理量的典型实验,该实验重在考查天平和量筒的操作与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误差分析,是力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通过要点提炼和拓展应用两个环节加以突破。要点提炼1.实验原理:ρ=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测量 测量仪器 力学实验 物质的密度 拓展应用 量筒 中考命题 天平
原文传递
测量物质密度的特殊方法
16
作者 张小伟 《科学大众(科学中考)》 2023年第3期16-18,共3页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也是各地中考重点考査的内容.关于物质密度的测量,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也是各地中考重点考査的内容.关于物质密度的测量,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只能运用其他工具巧妙地完成实验.下面就来谈谈测量物质密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物质密度 物质的密度 量筒 中考 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物质的密度
17
作者 王立源 《中学科技》 2023年第5期26-27,共2页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它来鉴别物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实验之一。本期介绍测量铝块和盐水密度的实验,了解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关键词 液体密度 实验操作 物质的密度 中考
原文传递
体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物质的密度》教学为例
18
作者 孙亚君 《湖南中学物理》 2021年第9期13-14,共2页
物理体验教学法以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建立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由于学生认识事物总是由浅入深的,教师可以将体验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划分,以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本文以《物质的密... 物理体验教学法以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建立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由于学生认识事物总是由浅入深的,教师可以将体验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划分,以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本文以《物质的密度》一节教学为例,探讨了体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教学 初中物理 教学应用 物质的密度
原文传递
心理学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为例
19
作者 夏波 《湖南中学物理》 2019年第11期53-54,共2页
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的教学,借助课堂观察,经历教学反思后发现:应用遗忘规律,有利于减缓遗忘:应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利于掌握学情;应用自我参照效应,有利于创设情境。
关键词 遗忘规律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参照效应 物质的密度
原文传递
浅谈在实验中展开物理教学——《物质的密度》教学案例分析
20
作者 陈文婷 《新智慧》 2019年第25期82-82,共1页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和运用知识可以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和运用知识可以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物质的密度 合作探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