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
作者 沈袁 李金霞 +1 位作者 朱仡 傅瑞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 目的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提高Neer量表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和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灸推拿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恢刺 肩三针 牵张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平 朱成林 +1 位作者 徐晶 傅瑞阳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9期212-215,共4页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浙北伤科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浙北伤科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M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期肩周炎 浙北伤科牵张手法 肩周操 视觉模拟评分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晶 朱成林 +2 位作者 赵增趁 沈月峰 傅瑞阳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创伤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浙北...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创伤性肩周炎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创伤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浙北伤科牵张手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胛骨平衡角、肩关节Neer评分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肩胛骨平衡角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且2组间比较,在肩关节外展0°、30°、60°、15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肩关节外展90°、120°、180°时,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且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肩关节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3.3%,对照组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改善创伤性肩周炎患者疼痛及活动障碍有良好疗效,对90°120°、150°180°区间的肩胛骨平衡角有明显的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肩周炎 肩胛骨动力障碍 浙北伤科牵张手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周炎52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金赞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3期260-261,共2页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又称之“漏肩风”、“冻结肩”、“肩凝风”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故又称“五十肩”。该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又称之“漏肩风”、“冻结肩”、“肩凝风”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故又称“五十肩”。该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周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独活寄生汤 牵张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手法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后期3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戴慧峰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频电疗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恢复期患者60例,获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牵张手法 中频电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潘中强 徐晶 +2 位作者 李金霞 朱成林 傅瑞阳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观察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I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靳氏肩三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理筋牵张手... 目的:观察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IS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靳氏肩三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理筋牵张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化表评分(CMS)变化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C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牵张手法联合靳氏肩三针针刺对SIS患者疼痛的缓解及肩关节功能的改善均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按摩 针刺疗 理筋牵张手法 靳三针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视觉模拟量表 肩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