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油水微观渗流通道与驱替特征实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高辉 孙卫 +2 位作者 路勇 田育红 任国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115,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2个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模拟注水开发过程,对水驱油过程中油水微观渗流通道类型和驱替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表征。实验过程中共观察到粒间孔、溶蚀孔、粒间孔—溶蚀孔...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2个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利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模拟注水开发过程,对水驱油过程中油水微观渗流通道类型和驱替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表征。实验过程中共观察到粒间孔、溶蚀孔、粒间孔—溶蚀孔、微裂缝、微裂缝—孔隙和微孔6种主要的油水渗流通道,其差异性与沉积微相、孔隙和喉道的分选、连通情况及粘土矿物的胶结程度有关。实验模型的驱替类型主要为均匀驱替、蛇状驱替、树枝状驱替和网状驱替4种,水驱油过程中油水渗流阻力大,水驱油动用程度差,残余油类型以油膜、卡断及绕流残余油为主。油水微观渗流通道的随机选择性和复杂性是造成驱替特征和驱替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渗流通道 驱替 水驱油实验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瑞飞 陈明强 孙卫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20,共8页
基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岩心样品的高压压汞测试技术,定义退汞饱和度参数(SE)。以退汞效率(EW)与退汞饱和度(SE)的乘积作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的参数指标,即储层孔隙结构综合评价参数(E),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基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岩心样品的高压压汞测试技术,定义退汞饱和度参数(SE)。以退汞效率(EW)与退汞饱和度(SE)的乘积作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的参数指标,即储层孔隙结构综合评价参数(E),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区块进行分类评价,分类结果与油田实际开发生产特征吻合较好。根据汞退出的难易程度,分析认为中、高渗透储层加大注水压差可提高水驱采收率,而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保持较低的注水速度,有利于提高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分类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高压压汞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7
3
作者 王瑞飞 陈明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8-561,566,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对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低,可动流体含量低。可动流体参数分...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对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低,可动流体含量低。可动流体参数分布范围宽且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渗透率越高,可动流体参数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强;渗透率越低,可动流体参数衰减速度越快。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发育程度、黏土矿物充填孔隙程度、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及重结晶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可动流体孔隙度 核磁共振技术 可动流体 分布 微观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压力敏感性及其开发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曾联波 史成恩 +3 位作者 王永康 李书恒 万晓龙 崔攀峰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了分析特低渗透砂岩储层高角度裂缝的压力敏感性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基质岩样、含天然裂缝岩样和含人造裂缝岩样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的压力敏感性十分明显,在无裂缝时... 为了分析特低渗透砂岩储层高角度裂缝的压力敏感性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基质岩样、含天然裂缝岩样和含人造裂缝岩样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的压力敏感性十分明显,在无裂缝时基质岩块为中等程度敏感性,含裂缝时为强压力敏感性。裂缝的开度越大,渗透率越高,其压力敏感性越强,裂缝渗透率的恢复程度越小。裂缝的压力敏感性特征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压力敏感性 开发意义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高辉 孙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3-1230,共8页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层位样品的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2谱分布主要表现出4种形态、T2截止值中等—偏高、可动流...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层位样品的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2谱分布主要表现出4种形态、T2截止值中等—偏高、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较大;沉积和成岩作用差异导致微观特征参数不同,造成各层位可动流体参数复杂变化;渗透率较小时,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大,当渗透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动流体参数数据点收敛,变化幅度减小;储层物性、孔隙(尤其是次生孔隙)发育连通程度、微裂缝的发育程度、粘土矿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孔隙的充填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变化是可动流体参数差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动流体参数本身就是储层诸多微观特征参数的综合反映,应在储层评价中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 差异性成因 核磁共振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CT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瑞飞 陈军斌 孙卫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4-870,共7页
通过水驱油岩心的CT成像技术,动态、定量、可视化地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分布、吸水能力及微观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岩心的CT值分布在1819~1961之间,与标准的Berea砂岩... 通过水驱油岩心的CT成像技术,动态、定量、可视化地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分布、吸水能力及微观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岩心的CT值分布在1819~1961之间,与标准的Berea砂岩相比高出15%左右,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开发要高度重视无水采收率.储层致密和微裂缝发育的不均一性是特低渗透砂岩油田驱油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CT成像 微观孔隙结构 驱油效率 吸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被引量:177
7
作者 王瑞飞 沈平平 +1 位作者 宋子齐 杨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0-563,569,共5页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岩样,有效喉道、有效孔隙发育程度较高,孔喉比较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具有中等孔隙和小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差及孔喉性质差异大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贾敏效应伤害。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性质主要由喉道控制,喉道半径分类明显。渗透率越低,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好。喉道控制储层渗透性,进而决定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孔喉 孔喉比 孔隙结构 征参数 储层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及其渗流作用 被引量:73
8
作者 曾联波 高春宇 +3 位作者 漆家福 王永康 李亮 屈雪峰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1-47,共7页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对开发的影响,利用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实验等资料,对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布,并对裂缝的渗流作用进行了讨论.研究区主要发育高角度构造裂缝...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对开发的影响,利用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实验等资料,对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布,并对裂缝的渗流作用进行了讨论.研究区主要发育高角度构造裂缝以及水平层理缝、粒内缝和粒缘缝等成岩裂缝,粒内缝和粒缘缝是沟通储层基质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的重要通道,使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变好.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受古构造应力场以及储层岩性、岩层厚度和岩层非均质性等内外因素的影响,现今应力场影响裂缝的保存状态与渗流作用.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作用下,该区分布有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4组裂缝,但由于岩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某一部位主要表现为两组近正交的裂缝分布型式.受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北东向裂缝的连通性好,张开度大,渗透率最高,开启压力最小,是该区的主渗流裂缝方向.随着油田开发,不同方向裂缝的渗透性还将发生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成因类型 分布 渗流作用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与物性差异 被引量:26
9
作者 高辉 孙卫 +2 位作者 费二战 齐银 李达5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4-250,共7页
为揭示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典型的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喉道类... 为揭示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物性差异的关系,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电镜扫描和高压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典型的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喉道类型多样;但整体细小,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较大喉道含量小是其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同时微裂缝的发育也加剧了物性差异。统计对比发现,孔喉的分选系数在2.0~3.0,变异系数在0.15~0.3,对渗透率贡献相对较大。可见,储层物性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反映,不同类型孔隙、喉道组成的储集空间,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物性差异正是孔喉特征差异的一种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喉 物性差异 微观非均质性 -超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贾敏效应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瑞飞 陈军斌 孙卫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6,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储层是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属于细孔微喉型,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中贾敏效应异常强烈。通过微观砂岩模型水驱油实验发现贾敏效应是油田注水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阻力。实验中贾敏效应主要表现为:①水驱油过程中...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储层是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属于细孔微喉型,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中贾敏效应异常强烈。通过微观砂岩模型水驱油实验发现贾敏效应是油田注水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阻力。实验中贾敏效应主要表现为:①水驱油过程中注水压力不断变化;②贾敏效应的循环作用;③油滴受贾敏效应作用无法运移;④贾敏效应致使水驱中油相渗透率急剧下降,水相渗透率缓慢上升。通过注采系统提高注水压力无法消除贾敏效应,因此在注水开发中要以预防贾敏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油田开发 贾敏效应 相对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影响驱油效率因素 被引量:45
11
作者 王瑞飞 孙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探讨了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过程中,润湿性不同,驱替机理不同。水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剥蚀机理;油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油沿孔道壁流动机...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探讨了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过程中,润湿性不同,驱替机理不同。水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剥蚀机理;油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油沿孔道壁流动机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开发中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物性、孔隙结构、注入量、注水速度、润湿性等。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开发效果对注水速度较为敏感。针对不同的储层,采取合适的注水速度,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模型 水驱油 驱替机理 驱油效率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塞油田长6储层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斌 孙卫 +2 位作者 明红霞 霍磊 田一鸣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9期68-74,共7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参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低,可动流体含量差异性较大。可动流...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参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低,可动流体含量差异性较大。可动流体参数分布范围宽且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孔隙半径整体差别不大,不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喉道的大小及连通性控制着可动流体的饱和程度。喉道半径大且喉道连通的有效孔隙个数多时,有效孔隙体积随喉道半径增大而增大,可动流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可动流体 微观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13
作者 刘汉斌 《当代化工研究》 2018年第3期4-5,共2页
本文主要以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泵进行测试,对其特低渗透岩石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进行研究。其中,储层的有效喉道半径、有效空隙半径和有效空隙体积、有效喉道体积和喉... 本文主要以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泵进行测试,对其特低渗透岩石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的特征进行研究。其中,储层的有效喉道半径、有效空隙半径和有效空隙体积、有效喉道体积和喉孔比等特征都与其中的空隙度、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下将针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微观孔喉 孔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旗西区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陈玲玲 王鹏 +3 位作者 王涛 高飞 卜晓阳 孙萍 《地下水》 202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郭旗西区目前在注水开发中存在注水整体见效差、平面矛盾突出,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等问题。为改善本区长6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达到控水稳油,从不同层面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具有较... 郭旗西区目前在注水开发中存在注水整体见效差、平面矛盾突出,部分井水窜、水淹严重等问题。为改善本区长6储层注水开发效果,达到控水稳油,从不同层面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层内砂体呈正韵律分布,注入水易沿着底部高渗透段快速突进,造成底部过早水淹。层间非均质性强,砂层纵向分布不均匀,注入水单层突进的现象明显;平面上砂体发育程度不同,造成平面舌进现象突出。因此,注水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成因造成的储层非均质性,采取相应的开发措施,能够为提升注水开发效果提供重要的地质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旗西区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储层非均质性 注水开发 控水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对产能动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元54区长1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广寿 孙卫 +1 位作者 高辉 莫建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对有效提高产能和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沉积微相、储层综合定量分析、产层生产动态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次划分,选取了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突进系数、流动带指数等参数,以元城油田元54区... 目的对有效提高产能和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沉积微相、储层综合定量分析、产层生产动态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次划分,选取了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突进系数、流动带指数等参数,以元城油田元54区长1油层组为例,将储层划分为E、G、M、P 4类流动单元。结论各类流动单元与储层沉积微相、岩性、物性和油层初始产能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特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流动单元划分 产能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沉积-成岩过程中物性演化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瑞飞 孙卫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9-404,共6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Y25、Zh40区块长6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胶结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胶结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层的抗压实能力,也为后期的次生溶蚀提供物质基础,但胶结物的... 对鄂尔多斯盆地Y25、Zh40区块长6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发现,胶结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胶结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层的抗压实能力,也为后期的次生溶蚀提供物质基础,但胶结物的产生也占据一定的孔隙空间。两区块储层成岩作用是物性演化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储层类型为次生低渗透储层(或成岩型低渗透储层)。Y25区块表现为早期胶结作用和后期的溶蚀作用强;Zh40区块表现为早期压实作用强,后期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强。储层形成过程中物性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环境基础上,成岩场和构造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物性演化 沉积-成岩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锦旗东部盒1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与气藏类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玲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东部盒1段南部和北部砂岩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差异性大及其与气藏类型的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盒1段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砂岩分类明确储层和隔层的识别标准,建立砂体组合样式。根据研究区储层发育特征,优选砂地...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东部盒1段南部和北部砂岩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差异性大及其与气藏类型的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盒1段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砂岩分类明确储层和隔层的识别标准,建立砂体组合样式。根据研究区储层发育特征,优选砂地比值、储地比值、隔层个数、隔层分布频数及分布密度表征盒1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对盒1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与气藏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将盒1段砂岩划分为3类,Ⅰ类储层箱型心滩微比Ⅱ类储层齿化箱型河道充填微相物性好;(2)建立了盒1段3种砂体组合模式,南部以Ⅰ类和Ⅱ类砂岩组合模式为主,北部以Ⅲ类砂体组合模式为主;(3)盒1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特征;(4)南部储地比小于0.3,发育岩性气藏;北东部储地比大于0.3,储层连通性好,主要作为天然气运移通道,有利于形成构造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整体上南部Ⅰ类储层含气性较北部好。研究结果表明:盒1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南部强,北东部弱;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影响了气藏的类型,南部为岩性气藏区,北东部为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区,南部储地比小于0.3的Ⅰ类储层为井位部署有利目标区,为该区盒1段气藏勘探选区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储地比 隔层 渗透砂岩储层 杭锦旗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microscopic waterfloo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2 位作者 黄海 南珺祥 陈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9期2134-2144,共11页
Actual sandstone micromodel was used in this work to conduct the microscopic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 of ultra-low sandstone reservoir,since the insid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copic waterflooding process of C... Actual sandstone micromodel was used in this work to conduct the microscopic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 of ultra-low sandstone reservoir,since the insid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copic waterflooding process of Chang 8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of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Huaqing region of the Ordos Basin,China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directly.Combined with physical property,casting thin sections,constant-rate mercury injection capillary pressure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 property on the waterflooding characteristics in por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Seepage paths of waterflood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homogeneous seepage,reticular-homogeneous seepage,finger-reticular seepage and finger-like seepage,the waterflooding efficiency of which decreases in turn.More than 70%of residual oil occurs as flowing-around seepage and oil film.Physical property,pore structure and movable fluid characteristics are all controlled by digenesis and their impacts on waterflooding efficiency are in accordance.Generally,the pore throat radius size and distribution and movable fluid percentag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waterflooding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FLOODING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Ordos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