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7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诱导猪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4 位作者 秦晓冰 田明尧 费东亮 李萍 何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价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诱导猪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能力。方法:用PCR方法亚克隆O型FMDVVP1基因C末端部分片段(第1 30~2 1 3A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中,构建质粒pDisplay- mVP1。将pDis... 目的:评价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诱导猪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能力。方法:用PCR方法亚克隆O型FMDVVP1基因C末端部分片段(第1 30~2 1 3AA)。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y中,构建质粒pDisplay- mVP1。将pDisplay -mVP1转染PK 1 5细胞,经3次G41 8加压筛选,并用RT- PCR和IFA鉴定,证明获得表达目的基因的PK 1 5 /pDisplay- mVP1细胞。最后,利用该细胞作为靶细胞,用LDH法检测口蹄疫重组鸡痘病毒vUTAL3CP1免疫猪的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vUTAL3CP1免疫组在效靶比2 5∶1和5 0∶1时,CTL裂解活性分别达到42 . 84%±3 2. 1 %和61 . 94%±4 2. 8% ,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组与其它对照组(p <0 . 0 1 )。结论:vUTAL3CP1可以诱导猪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为进一步的FM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重组鸡痘病毒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杀伤活性 检测 活疫苗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丽杰 于建武 +1 位作者 李树臣 李明荣 《肝脏》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及其与临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ore通过Lipofecta-mineTM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epG...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及其与临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ore通过Lipofecta-mineTM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epG2细胞(Hep-core),经Western blot证实有HCV核心蛋白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扩增获得HCV特异性CTL(HCV-CTL),以Hep-Core细胞和HepG2细胞作靶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CV-CTL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HCV-CTL活性值为(23.9±4.8)%,明显低于对照组(42.6±6.5)%(t=7.22,P=0.011)。高病毒载量组HCV-CTL活性值(18.9±4.8)%,明显低于低病毒载量组的(33.7±3.2)%(t=8.22,P=0.003);基因1型患者HCV-CTL活性值(20.8±2.1)%明显低于基因2或3型的(32.4±2.5)%(t=11.7,P=0.001);ALT升高患者HCV-CTL活性值(29.3±3.1)%与ALT正常患者(25.7±3.4)%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93,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量(957±24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7±673)pg/ml(t=8.87,P=0.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活性降低,CTL的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水平和基因型相关而与ALT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杀伤效果鉴定
3
作者 陈广华 顾斌 +7 位作者 陈峰 王荧 乔曼 刘慧文 冯宇锋 戴丽君 朱子玲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7-1601,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EBV-CTL)体外诱导和扩增培养的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杀伤的效果。采集EBV血清抗体阳性的6例正常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 本研究旨在探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EBV-CTL)体外诱导和扩增培养的方法,并检测其特异性杀伤的效果。采集EBV血清抗体阳性的6例正常供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用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及抗原刺激剂,经辐照灭活后不断刺激培养自体PBMNC,诱导产生EBV-CTL,并将其扩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免疫表型,然后检测不同效靶细胞比例条件下EBV-CTL对自体BLCL(autoBLCL)、自体植物血凝素培养的B淋巴母细胞(PHA-blast)、HLA不合供体的BLCL(alloBLCL)、K562细胞株的杀伤效果。结果表明,6例EBV血清抗体阳性正常供体来源的PBMNC在体外成功筛选并扩增培养了EBV-CTL,扩增效率为PBMNC数的18.6-55.0倍。刺激10次培养后的EBV-CTL对autoBLCL在20∶1、10∶1、5∶1三种效靶细胞比例条件下特异性杀伤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9.4%、43.2%、29.0%;对PHA-blast、alloBLCL、K562的非特异性杀伤率在上述三种效靶细胞比例下平均值依次为7.1%、9.4%、10.3%(P<0.05),6.6%、8.3%、8.1%(P<0.05),5.4%、7.3%、6.3%(P<0.05)。结论:EBV-CTL能有效在体外筛选培养并扩增,并能有效杀伤HLA相合的BLCL,可望成为EBV相关性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过继免疫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及HLA-A2的变化研究
4
作者 吴玉兰 黄书明 +1 位作者 陈琳 邵建国 《交通医学》 2013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及人类白细胞抗原-A2(human leucocyte antigen-A2,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病毒载...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及人类白细胞抗原-A2(human leucocyte antigen-A2,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以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状态。方法: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MHC Pentamers)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CHB组慢性乙型肝炎46例、LC组乙型肝炎肝硬化29例和NC组23例正常对照健康体检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TL及HLA-A2的变化,并分析CTL与ALT水平和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CHB组、LC组HLA-A2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C组;ALT水平和病毒载量与HBV特异性的CTL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采用HLA-A2限制的HBVcore18-27抗原表位肽五聚体(MHC Pentamers)法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可以检测到低水平的HBV特异性CTL;HLA-A2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之一;ALT水平和病毒载量与HBV特异性CTL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技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5
作者 蒋卫民 潘孝彰 康来仪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2年第6期16-18,23,共4页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一种能直接杀伤病毒及抗细胞内感染的效应细胞。大多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CD8细胞,其反应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重要免疫反应,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清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与病毒在体内的高度变异及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CtL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诱导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建平 孙克伟 +1 位作者 伍玉南 张茜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白细胞介素(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作用下培养使DC增殖、成熟,培养第4 d加入纯化的HBsAg进行冲击。采同一患者外周血,分离出自体T淋巴细胞,用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2的培养基维持T细胞的生长,培养第5 d与HBsAg冲击的DC共培养。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TL的PD-1表达,并分析PD-1表达水平与HBV DNA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组DC诱导的HBV特异CTL的PD-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0)。且HBeAg阳性组PD-1的表达率较HBeAg阴性组明显升高(P=0.000)。CHB患者DC诱导的HBV特异性CTL的PD-1表达率与血清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呈正相关(r=0.53,P=0.008)。结论 CHB患者DC诱导的HBV特异性CTL高表达PD-1分子,为HBV慢性感染过程中CTL功能低下,病毒难以清除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IL-2对体外诱导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培养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桉琪 祁元明 +3 位作者 周哲骏 高艳锋 张震 张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6-762,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L-2(50、200和1 000 U/mL)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该研究探讨不同浓度IL-2(50、200和1 000 U/mL)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高剂量IL-2是否会诱导该体系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Treg)的富集。方法:选取HLA-A2超型的肿瘤患者和健康供者各10例,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环氧合酶-2(Cox-2)来源的CTL表位肽P321(ILIGETIKI)与不同浓度IL-2体外诱导肽特异性CTL。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Treg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granzyme-B)、干扰素IFN-γ的能力。使用Elispot实验检测实验组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高浓度的IL-2有利于细胞的增殖。肿瘤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供者组,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健康供者组低;不同浓度IL-2对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8^+T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IFN-γ的能力没有影响。随着IL-2浓度的增高,Elispot实验出现的阳性斑点数越多。结论:不同浓度IL-2条件对体外诱导表位肽特异性CTL培养体系培养出的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没有影响,在50-1 000 U/mL IL-2浓度范围内,高剂量的IL-2不会诱导该体系中的Treg的富集。但高浓度的IL-2可以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促进细胞分泌IFN-γ,而高浓度的IL-2可以使培养体系中存在的NK细胞或NKT细胞能够非特异性产生IFN-γ,从而对Elispot实验产生干扰。因此,在体外诱导肽特异性CTL时选用50 U/mL的IL-2浓度可以很好地维持T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对Elispot实验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多肽疫苗 调节性t细胞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彭赛蛟 李伟林 张瑾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变化,了解细胞免疫变化在重型乙型肝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死亡患者8例,存活患者34例)、20名健...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变化,了解细胞免疫变化在重型乙型肝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死亡患者8例,存活患者34例)、20名健康对照者、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3种CD8+CTL的水平,比较重型乙型肝炎和其他对照组、重型乙型肝炎存活和死亡患者各种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其他各组比较,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3+和CD4+百分比、CD4+/CD8+比值,以及core18-27、polymerase 575-583和envelope335-343特异性CT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D8+百分比明显升高。与存活患者比较,重型乙型肝炎死亡患者上述各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更加明显。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急剧下降,HBV特异性CTL应答缺乏,细胞免疫参与了重型乙型肝炎的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重型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田丰 周凯 +6 位作者 车晓玲 傅点 程文 周文泉 张征宇 秦卫军 王龙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的最终效应细胞,但其免疫功能会被肿瘤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所抑制,文中观察靶向阻断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CTL的影响。... 目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的最终效应细胞,但其免疫功能会被肿瘤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所抑制,文中观察靶向阻断TGF-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CTL的影响。方法利用包涵修饰过的TGF-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 typeⅡ,TβRⅡ)质粒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经DC激活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敏感的CTL(tumor pulsed CTL,TP-CTL),获得对TGF-β不敏感而肿瘤特异性的CTL(TβRⅡDN-CTL),Western blot检测Smad-2的磷酸化情况,观察TGF-β对CTL体外增殖抑制情况,将TβRⅡDN-CTL与未阻断TGF-β信号通路TP-CTL分别与相关及无关肿瘤细胞共同孵育,应用51Cr释放实验测定其细胞毒作用,将已成瘤的动物模型分为TP-CTL组和TβRⅡDN-CTL组分别尾静脉过继性注射TP-CTL及TβRⅡDN-CTL,ELISA法检测小鼠体内IL-2和IFN-γ水平。结果 TβRⅡDN-CTL组对TGF-β增殖抑制率明显低于TP-CTL组(65.96%vs 2.08%,P<0.01);在效靶比为100∶1时,TβRⅡDN-CTL组较TP-CTL组显著提高免疫小鼠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50.40±4.48)%vs(17.70±1.42)%,P<0.01],而动物模型血浆中TβRⅡDN-CTL组较TP-CTL组的IL-2、IFN-γ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阻断肿瘤敏感的CTL的TGF-β信号通路可以克服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CTL对肿瘤的杀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肠癌RNA转染mIL-12修饰的树突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褚晓源 王杰军 +5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管晓翔 耿怀成 张群 宋海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19,I0012,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力。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 目的:研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力。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DC;Trizol法提取CT-26细胞总RNA,应用TransM essenger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及小鼠血液中mIL-12,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c+的DC>90%;携带mIL-12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的DC细胞高表达mIL-12;CT-26细胞总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后,回输小鼠,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mIL-12的水平,并可诱导体内生成较高水平的CTL活性,而以该RNA转染Ad-LacZ修饰DC后的对照组及RNA转染DC的对照组,可诱导机体生成中等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DC、PBS对照组则均无此作用。结论:小鼠肠癌CT-26细胞总RNA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后,免疫接种小鼠,可提高小鼠体内m IL-12的水平,并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2 基因治疗 树突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HBV基因型及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锡炳 朱银芳 +4 位作者 杨小娟 王栋 汤琴 吴杭源 俞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80-2882,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方法:86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基因型和C基因型各43例),HBV DNA阳性、HBeAg阳性、人白细胞...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方法:86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基因型和C基因型各43例),HBV DNA阳性、HBeAg阳性、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用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观察1年后的疗效及其与HBV基因型、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的关系。结果:HBV DNA转阴:B基因型感染者43例(100%),C基因型感染者治疗至9、10个月时各有1例发生YMDD变异加阿德福韦酯治疗,其余41例中HBV DNA转阴28例(68.29%),HBV DNA转阴率C基因型感染者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χ2=16.11,P<0.01。HBeAg转阴:B基因型感染者(19例,44.19%)多于C基因型感染者(8例,19.51%),χ2=5.85,P<0.05。外周血HBV特异性CTL水平:治疗前,B基因型感染者(0.33±0.03)%,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0.12±0.02)%,t=6.51,P<0.001;非特异性CTL水平:B基因型感染者(12.01±1.62)%,C基因型感染者(12.03±1.71)%,t=0.35,P>0.05。治疗后1年:HBV特异性CTL,B基因型感染者(0.44±0.05)%,高于治疗前(t=4.05,P<0.001),也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治疗后1年[(0.23±0.04)%,t=5.87,P<0.01];非特异性CTL,B基因型感染者(12.61±1.58)%,C基因型感染者(12.85±1.61)%,t=0.46,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B基因型感染者(41例,95.35%)多于C基因型感染者(29例,70.73%),χ2=9.17,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基因型感染者的疗效比B基因型感染者差,其机制可能与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拉米夫定 肝硬化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伴侣Tapasin在介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余燕 陈小华 余永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病毒及肿瘤细胞的清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病毒肽段并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引起感染细胞融解,经典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内的装配要求有抗原肽配体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存... 病毒及肿瘤细胞的清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病毒肽段并通过MHC-I类分子提呈引起感染细胞融解,经典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内的装配要求有抗原肽配体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存在,而这一过程需要伴侣分子(chaperones)如Tapasin的参与。Tapasin是抗原递呈相关转运体(TAP)相关蛋白的基因产物,与MHC-I类分子同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在介导特异性CTL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Tapasin分子结构特征、在介导特异性CTL反应中的作用及与疾病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ASIN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MHC-I类分子 抗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体外高效诱导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生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湘新 陈学良 +2 位作者 马道新 何晓鹏 李颢 《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产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白血病反应。[方法]应用mGM鄄CSF及mIL鄄4细胞因子从小鼠骨髓细胞扩增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使其负载冻融法制备的白血病细胞相关抗原(TAA),通过观察DC诱导的白血病特异性CTL的免...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产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白血病反应。[方法]应用mGM鄄CSF及mIL鄄4细胞因子从小鼠骨髓细胞扩增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使其负载冻融法制备的白血病细胞相关抗原(TAA),通过观察DC诱导的白血病特异性CTL的免疫表型,MTT分析其对于L7212细胞的抑制率,利用ELISA评价IL鄄2和IL鄄4水平。[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经mGM鄄CSF、mIL鄄4的联合作用7天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大量成熟DC生成。经负载TAA的DC活化后T细胞中CD3+、CD8+、CD25+细胞明显增多。FCM显示CD3+、CD8+、CD25+T细胞显著增多,CD8+细胞多于CD4+细胞。活化后T细胞对L7212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50∶1培养72h后杀伤率达90.1%±2.7%。DC与T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L鄄2的分泌水平为4.656±0.62pg/ml,明显高于普通T细胞培养组的1.436±0.11pg/ml(P=0.011),IL鄄4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GM鄄CSF及mIL鄄4配伍诱导生成的DCs经L7212冻融抗原负载后可在体外高效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白血病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病毒清除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声强 杜娟 詹林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4期564-568,共5页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适应性免疫与病毒的致病和清除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以清除外周循环的病毒颗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细胞免疫主要清除被感染细胞中的病毒。H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适应性免疫与病毒的致病和清除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可以清除外周循环的病毒颗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体内的传播,细胞免疫主要清除被感染细胞中的病毒。HBV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TL在肝内主要通过分泌γ干扰素抑制病毒,同时,当CTL识别HBV抗原后,HBV特异性CTL募集抗原非特异性炎症细胞对肝组织浸润,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对CTL抗病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乙型肝炎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俊 孙继程 杜国新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2期2295-2299,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血清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PCR)技术检测56例脑胶质瘤组...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血清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PCR)技术检测56例脑胶质瘤组织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MAGE-A3蛋白表达和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Gultured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并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56例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蛋白的表达量为(2.26±1.09),明显高于1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0.44±0.18)(P﹤0.01)。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5.36%(31/56),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的100%(15/15)(P﹤0.01)。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率为33.93%(19/56),平均反应强度为(2301.70±560.33)SFC/106 PBMC。同一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MAGE-A3蛋白高表达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79,P﹤0.01)。同一患者血清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应答阳性与组织中MAGE-A3蛋白高表达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464,P﹤0.01)。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强度与组织中MAGE-A3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88,P﹤0.01)。不同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的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AGE-A3基因启动子区DNA去甲基化导致MAGE-A3蛋白表达量升高,进而刺激机体产生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反应,参与肿瘤生长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 脑胶质瘤 基因甲基化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系抑制性细胞对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杀伤抑制作用
16
作者 徐伟立 杨晓锋 +2 位作者 李萌 周辉 李索林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8-733,共6页
目的探讨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对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自BALB/c小鼠分离培养树突... 目的探讨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对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自BALB/c小鼠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CD3+T细胞,制备DC诱导的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CTL。分离纯化小鼠MDSC,将CTL与MDSC混合培养,采用CFSE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MDSC对CTL增殖抑制情况。将CTL与SK-N-SH、MDSC混合培养,ELISA法检测不同组CTL对SK-N-SH杀伤率及上清液中IL-2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磁珠分选纯化后Gr-1+CD11b+MDSC细胞比例为84.6%。负载抗原的CTL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含量较单纯培养T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MDSC共培养的CTL细胞增殖明显受抑;而单独培养CTL随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明显。MDSC+CTL+SK-N-SH组杀伤率较CTL+SK-N-SH组明显降低(t=6.506,P<0.001);两组上清液中IL-2和IFN-γ分泌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DSC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CTL的体外增殖和活性而产生免疫耐受,抑制CTL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髓系抑制性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神经母细胞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B淋巴细胞诱导健康人外周血HBcAg短肽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17
作者 陈军浩 吴超 +1 位作者 刘勇 张葵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负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18-27(HBcAg 18-27)序列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HBcAg 18-27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B淋巴细胞,与CpG寡核苷酸(CpG-ODN)(2μg/mL)和白... 目的探讨负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18-27(HBcAg 18-27)序列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HBcAg 18-27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B淋巴细胞,与CpG寡核苷酸(CpG-ODN)(2μg/mL)和白细胞介素-4(IL-4)(2 ng/mL)共培养48 h,再加入人工合成的HBcAg 18-27肽(50μg/mL),继续温育12 h。将负载抗原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与自体PBMC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5 d,采用Pro5TMMHC Pentam ers技术检测HBcAg 18-27特异性CTL。结果免疫磁珠法分选B淋巴细胞纯度为89.60%。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BcAg 18-27抗原肽进入活化B细胞,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抗原负载率为41.3%。以此作为HBcAg 18-27特异性抗原递呈细胞(APC)能够从自体PBMC中诱导出HBcAg 18-27特异性CTL。对照组(不加APC)HBcAg 18-27特异性CTL为(0.20±0.10)%,实验组(加APC)为(0.50±0.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载了HBcAg 18-27肽的活化B淋巴细胞能够诱导自体PBMC产生HBcAg 18-27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寡核苷酸 B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abl基因免疫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
18
作者 刘楠 孙秉中 +4 位作者 冯琦 高杰英 罗振革 彭虹 刘永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 研究 bcr- abl融合基因免疫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 ia CML )中的作用以及探讨CML 基因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设计两条引物扩增 bcr-abl融合位点两侧约 490 bp大小的 c DN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 ,将其克隆... 目的 研究 bcr- abl融合基因免疫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 ia CML )中的作用以及探讨CML 基因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设计两条引物扩增 bcr-abl融合位点两侧约 490 bp大小的 c DNA,经测序鉴定正确后 ,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通过电穿孔法转染至 p815细胞 ,应用 G418筛选建立稳定的靶细胞 ,同时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肌肉免疫 BAL B/ c小鼠以获取特异的效应细胞 ,乳酸脱氢酶 (L DH)法检测特异性杀伤率 .结果  1PCR扩增出可用于基因免疫的位于 bcr- abl融合基因位点两侧的490 bp大小的 c DNA,序列测定除第 45 2位碱基 C突变为 T外其余序列均正确 ;2构建了重组真核高效表达载体 ,命名为pc DNA/ bcr- abl;3G418梯度筛选建立了稳定表达该融合基因的细胞系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到该细胞系有 bcr- abl m RNA水平的表达 ;4bcr- abl基因免疫后的小鼠能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细胞毒 T细胞 (cytotoxic T lymph-cyte,CTL) .结论 位于融合位点两侧的 bcr- abl基因肌肉免疫小鼠能够诱导特异性 CTL ,杀伤 b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ABL 电穿孔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肿瘤 白血病 BCR-A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振林 樊敏 +1 位作者 黄晨宸 赵晨野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我国有病毒性肝炎1918.7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万[1]。总人口5%的人群患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40%CHB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有超过100...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我国有病毒性肝炎1918.7万例,年均发病率为110.4/10万[1]。总人口5%的人群患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40%CHB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CHB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针对CHB治疗技术的研究是目前重大医学课题。目前用于治疗CHB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但疗效差,而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变化,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重大疾病 细胞 肝衰竭 核苷类药物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泼斯坦-巴尔病毒潜伏膜蛋白2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体外诱导研究
20
作者 谢芳艺 姚堃 +1 位作者 许继军 彭光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利用含埃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2A重组痘苗病毒(rVV-LMP2A)感染的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EBV-LMP2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rVV-LMP2A感染的DC分别在培养第1、8天刺激相同MHC背景的人... 目的:利用含埃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2A重组痘苗病毒(rVV-LMP2A)感染的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EBV-LMP2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方法:rVV-LMP2A感染的DC分别在培养第1、8天刺激相同MHC背景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IL-2作用下体外诱导EBV特异性CTL。培养第15天乳酸脱氢酶法检测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诱导的CTL对rVV-LMP2A感染的靶细胞在效靶比为5:1、10:1和15:1时,特异性杀伤率分别为63.5%、65.5%和67.9%。结论:rVV-LMP2A感染的DC刺激相同MHC背景的PBMC可诱导出较高杀伤活性的EBV特异性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