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体特征性损伤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亚军 《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生伤亡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现场勘查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以及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建议,应系统全面地对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体特征性损伤进行科学... 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生伤亡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现场勘查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以及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建议,应系统全面地对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体特征性损伤进行科学的归纳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人体特征性损伤 法医检验和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特征性损伤痕迹鉴定摩托车驾车人
2
作者 唐永强 卢继超 +3 位作者 吴宣 何泓销 肖遥 贺欢 《中国司法鉴定》 2012年第5期170-171,共2页
对道路交通事故中驾车人的鉴定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技术鉴定项目,涉及到痕迹学、法医学、车辆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等学科[1]。驾车人的损伤成因的复杂性、损伤痕迹类别的多样性、损伤特征的复合性及所涉专业的交叉性决定了驾车人鉴定... 对道路交通事故中驾车人的鉴定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技术鉴定项目,涉及到痕迹学、法医学、车辆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等学科[1]。驾车人的损伤成因的复杂性、损伤痕迹类别的多样性、损伤特征的复合性及所涉专业的交叉性决定了驾车人鉴定的难度较高。面对纷繁复杂的损伤及痕迹,找好鉴定切入点,才能驭繁于简,使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性损伤痕迹 驾车人 摩托车 复杂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损伤特征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弢 王繁泷 +5 位作者 梅冰松 来剑戈 石向东 朱亚立 梁建军 李健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研究自行车交通事故人体损份情况,以此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交通方式。方法 对北京地区1997~2002年958例机动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伤亡者的损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行车骑行者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于会阴部、双... 目的 研究自行车交通事故人体损份情况,以此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交通方式。方法 对北京地区1997~2002年958例机动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伤亡者的损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行车骑行者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于会阴部、双下肢形成特征性损伤。结论 可以运用法医学鉴定方法推断自行车交通事故伤亡者的交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损伤特征 特征性损伤 交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损伤特点的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来剑戈 梅冰松 +1 位作者 张弢 李健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 目的 观察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损伤形成规律,探讨此类事故确定驾驶人员的法医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至2002年北京地区408例2人同乘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事故造成摩托车人员伤亡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轮摩托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在驾驶员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胸部、面颈部、小腿胫前会形成能反应摩托车特定致伤部件的特征性损伤,而乘员在这些部位的损伤多为摔跌形成,难以反应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结论 在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中,伤者身上反应的摩托车特定部件的特征性损伤,可作为判断两轮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交通事故 驾驶员 特征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头颅损伤中钝性致伤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道远 王武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64-165,共2页
人体头部损伤检验中,钝性致伤物的推断是法医损伤检验的难点之一。可以通过建立头颅钝性致伤物的模型,对钝性致伤物的致伤作用、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头颅受损的具体情况来推断钝性致伤物的种类。
关键词 致伤物模型 特征性损伤 头颅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事故工程学分析法的交通参与方式认定研究
6
作者 杨润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交通参与方式在交通事故认定中至关重要。交通事故工程学分析法通过静态分析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损伤特征、规律,动态再现交通事故当事人损伤过程,并通过综合验证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 交通参与方式在交通事故认定中至关重要。交通事故工程学分析法通过静态分析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损伤特征、规律,动态再现交通事故当事人损伤过程,并通过综合验证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生后的运动轨迹和损伤机制,为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交通参与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交通参与方式 特征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拳击致肋骨骨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际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3-23,共1页
14例拳击致肋骨骨折分析曹际玉(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莒南276600)在法医临床检验中经常遇有拳击胸部致肋骨骨折的案例,由于外表无特征性损伤,很难作出致伤物性质的结论。为探讨拳击致胁骨骨折的一般规律,掌握损伤的特征,... 14例拳击致肋骨骨折分析曹际玉(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莒南276600)在法医临床检验中经常遇有拳击胸部致肋骨骨折的案例,由于外表无特征性损伤,很难作出致伤物性质的结论。为探讨拳击致胁骨骨折的一般规律,掌握损伤的特征,便于作出正确的结论,现将检案中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分析 拳击 肋骨 特征性损伤 临床检验 胁骨骨折 分析报告 物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naling mechanisms in alcoholic liver injury: Ro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kinases and heat shock proteins 被引量:3
8
作者 Pranoti Mandreka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7期4979-4985,共7页
Alcoholic liver injury comprises of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events in the liver.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the resident Kupffer cells of the liver,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ctivation of hepat... Alcoholic liver injury comprises of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events in the liver.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the resident Kupffer cells of the liver,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activation of hepatocytes, fibrotic events in liver stellate cells and activation of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all contribute to alcoholic liver injury. The signal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lcoholic liver injury vary based on the cell type involved and the exten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In this review we will elucidate the oxidative stres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affected by alcohol in hepatocytes and Kupffer cells in the liver by alcohol. The toll-like receptors and their down-stream signaling event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cohol-induced inflammation will be discussed. Alcohol-induced alterations of various intracellular transcription factors such as NFKB, PPARs and AP-1, as well as MAPK kinases in hepatocytes and macrophages leading to induction of target genes that contribute to liver injury will be reviewed. Finally, we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heat shock proteins as chaperones and their func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liver that could provide new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contributions of stress-induced signaling mechanisms in alcoholic liver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Toll-like receptors NFKB Heat shockprotein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的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汉荣 吴力军 +2 位作者 范顺武 段万礼 张威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1-335,共5页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由Taylor等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由Taylor等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列大多正常,容易引起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 撕裂伤 水平性 颈椎过伸性损伤 诊治 特征性损伤 普通X线片 尸体解剖
原文传递
Forensic medical study on morphology and formative mechanism of blunt head injury
10
作者 LI Hong-weit CHANG Hong-fa +2 位作者 YU Yong-mi DAI Guo-xin YIN Zhi-yong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2年第6期342-345,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terns and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blunt head injury and analyse its formative mechanism in attempt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edicolegal expertise. Method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atterns and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blunt head injury and analyse its formative mechanism in attempt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edicolegal expertise. Method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in terms of gender, age, as well as the nature, pattern, location, and feature of the injuries. Results: Among the 202 cases of head injury-induced death, 124 were male and 78 female with the age ranging from 1-81 years. Death caused by homicide was dominant (106, 52.5%), followed by suicide (49, 24.3%) and accident (44, 21.8%). The majority of suicide-induced death were byfalling from height, and traffic crash was responsible for majority of unexpected death cases. The morph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injuries var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n the mode, magnitud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outside force giving rise to blunt injury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 of vulnerants. Conclusion: Studies on the morphology and its forma- tive rationale of blunt head injury will offer easy access to medicolegal expertise on the mode and character of the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Head injuries closed Cranioce-rebral trauma Forensic medic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