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封闭式哺乳期犊牛舍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涛 徐丽 +5 位作者 王建涛 高英 陈彦丽 冯辉 常丽云 薄玉琨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犊牛舍尤其是哺乳期犊牛舍的冬季保温和环境控制是影响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了一种封闭式哺乳期犊牛舍,并监测了舍内温湿度和有害气体含量。结果显示,温暖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小,但寒冷季节,该封闭式哺乳期犊牛舍具有很好的保... 犊牛舍尤其是哺乳期犊牛舍的冬季保温和环境控制是影响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了一种封闭式哺乳期犊牛舍,并监测了舍内温湿度和有害气体含量。结果显示,温暖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小,但寒冷季节,该封闭式哺乳期犊牛舍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再通过安装使用远红外增温灯,舍内温度提升5.9℃,犊牛体感相对舒适,说明该犊牛舍冬季保温及增温效果显著;封闭状态下舍内空气湿度,约为完全通风状态下的1.4倍,最高湿度为65%,并未超过生产中推荐的最高湿度指数;舍内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在封闭状态下均有提高,约为完全通风状态下的2~3倍,但也未超出《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内规定的牛舍氨气20mg/m~3,二氧化碳1 500mg/m~3的要求,说明该犊牛舍即使在封闭状态下,通过墙壁预设的通风口和顶部无动力风帽也能达到较理想的通风换气效果,合理地控制了舍内环境指标。本文概述了该封闭式哺乳期犊牛舍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旨在为我国北方地区建造和使用封闭式犊牛舍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封闭式 哺乳期犊牛舍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温室型犊牛舍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栾冬梅 齐贺 +1 位作者 赵靖 张永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95-202,共8页
为了给寒区犊牛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该文设计并建造了一种温室型犊牛舍。以传统犊牛舍为对照,对其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舍外平均气温为-17.3℃、相对湿度为68%的条件下,犊牛岛休息区、温室型犊牛舍和传统犊... 为了给寒区犊牛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该文设计并建造了一种温室型犊牛舍。以传统犊牛舍为对照,对其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舍外平均气温为-17.3℃、相对湿度为68%的条件下,犊牛岛休息区、温室型犊牛舍和传统犊牛舍内的平均气温分别为0.9、-0.7和-4.5℃,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5%、59%和95%,平均内表面温度分别为5.7、0.8和-5.9℃;温室型犊牛舍和传统犊牛舍的CO2质量浓度分别为2441和3096mg/m3,NH3质量浓度分别为0和3.9mg/m3,1~60d犊牛的发病率分别为33.33%和71.43%,1~60d犊牛的死亡率分别为0和28.57%。温室型犊牛舍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通风换气系统的完善、犊牛岛休息区的设置,缓解了寒区犊牛舍冬季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为犊牛创造了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该研究为高产奶牛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建筑 加热效果 湿度控制 寒区 温室型犊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温室型犊牛舍温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孟妍君 秦仕达 +1 位作者 赵靖 栾冬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79,共5页
为研究低温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内的环境状况,研究分析了舍外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有害气体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外界平均气温为(-10±1)、(-... 为研究低温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内的环境状况,研究分析了舍外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有害气体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外界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时,犊牛舍内平均气温分别为6.7℃、2.1℃和-0.6℃,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4.1%、59.5%和75.2%,气流速度分别为0.05m/s、0.04m/s和0.04m/s,CO2浓度分别为2434mg/m3、2512mg/m3和2528mg/m3,而犊牛舍空气中未检测出H2S和NH3。结果说明,在外界平均气温-20℃以上的天气条件下,保温良好、换气充分的温室型犊牛舍,其舍内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完全可以满足哺乳犊牛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型犊牛舍 温度 相对湿度 保温 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奶牛舍和犊牛舍冬季有害气体的检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亚男 冯曼 +3 位作者 李宏双 高玉红 邱殿锐 郭建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5-164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高寒地区奶牛舍和犊牛舍冬季有害气体的含量变化,选取河北省坝上高原具有代表性的3种奶牛舍和4种犊牛舍,检测冬季不同时间段牛舍内外空气中氨气(NH_3)和二氧化碳(CO_2)的含量。结果显示,不设舍外运动场的奶牛舍中CO_2含量... 试验旨在研究高寒地区奶牛舍和犊牛舍冬季有害气体的含量变化,选取河北省坝上高原具有代表性的3种奶牛舍和4种犊牛舍,检测冬季不同时间段牛舍内外空气中氨气(NH_3)和二氧化碳(CO_2)的含量。结果显示,不设舍外运动场的奶牛舍中CO_2含量极显著高于带舍外运动场的奶牛舍(P<0.01),且晚上CO_2含量高于早上和中午,最高达4 481.7mg/m^3(奶牛舍1)。所有犊牛舍CO_2含量均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规律性,所有奶牛舍和犊牛舍内CO_2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净道或运动场(P<0.01;P<0.05)。3种奶牛舍19∶00后NH3含量出现急剧升高的趋势。奶牛舍3只检测到低浓度的NH3,波动范围为0~0.36mg/m^3,犊牛舍的NH_3含量介于0.71~5.28mg/m^3。综上所述,奶牛舍和犊牛舍有害气体含量与牛舍建筑类型和结构相关,密闭性好的牛舍CO_2和NH_3含量均较高,甚至出现CO_2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为降低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寒冷地区应在考虑牛舍保温设计的同时,兼顾通风换气的设计,以改善牛舍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舍 犊牛舍 有害气体 建筑类型 牛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冬季犊牛舍环境生态因子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邢启明 李义海 +1 位作者 刘继军 栾冬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89,共5页
对天津市郊区半开放式和联栋式犊牛舍环境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在每种类型犊牛舍中央纵轴上均匀选取三个测定点,每个点距离地面1.0m,测定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和NH3浓度。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犊牛舍冬季一天平均气温低达4.4℃,不能... 对天津市郊区半开放式和联栋式犊牛舍环境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在每种类型犊牛舍中央纵轴上均匀选取三个测定点,每个点距离地面1.0m,测定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和NH3浓度。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犊牛舍冬季一天平均气温低达4.4℃,不能满足犊牛正常生长需要;联栋式犊牛舍内空气质量好,气温较高,但舍内南北两侧温度差异较大,南侧一天平均气温在10℃左右,北侧只有6℃左右,应加强联栋式犊牛舍内北侧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当联栋式犊牛舍温度过低时,使用红外线灯可使舍内温度提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舍 半开放式 联栋式 温热环境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北方山区不同建筑类型奶牛舍和犊牛舍冬季有害气体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宏双 吴广军 +3 位作者 张久德 邱殿锐 郭建军 高玉红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81-85,共5页
对河北省北方山区4种建筑类型的奶牛舍和3种犊牛舍在冬季舍内外空气中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奶牛舍中只有大跨度有窗密闭舍能检测出NH3含量,且NH3的日变化和垂直分布变化明显。早上NH3含量最高,是其他时... 对河北省北方山区4种建筑类型的奶牛舍和3种犊牛舍在冬季舍内外空气中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奶牛舍中只有大跨度有窗密闭舍能检测出NH3含量,且NH3的日变化和垂直分布变化明显。早上NH3含量最高,是其他时间段NH3含量(中午、下午和晚上)的2.6~5.0倍,垂直空间分布上高度(0.6~1.8 m)与NH3含量成正比。所测3种犊牛舍中只有密闭性较好、有窗密闭舍能检测出NH3。从CO2检测结果分析,奶牛舍中大跨度有窗密闭舍的CO2含量最高,早晚含量高达约2 660 mg/m^3,而半开放奶牛舍CO2含量最低,约553 mg/m^3,且除了半开放舍,所有奶牛舍一天中的CO2含量均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规律;各时间段内3种犊牛舍内CO2含量差异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中午除外)。另外,所有奶牛舍和犊牛舍内的CO2含量均明显高于舍外。该研究可为牛舍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舍 犊牛舍 有害气体 建筑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建筑形式犊牛舍二氧化碳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宏双 吴广军 +2 位作者 郭建军 于滨 高玉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2,共4页
选取河北北部山区3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犊牛舍,对春秋季节舍内外空气中二氧化碳(CO_2)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旨在研究我国寒区不同建筑类型犊牛舍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半开放舍和南侧带窗密闭舍的CO_2含量显著高于两侧带窗舍(P<0.05)... 选取河北北部山区3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犊牛舍,对春秋季节舍内外空气中二氧化碳(CO_2)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旨在研究我国寒区不同建筑类型犊牛舍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半开放舍和南侧带窗密闭舍的CO_2含量显著高于两侧带窗舍(P<0.05),春秋两季三种犊牛舍CO_2含量均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趋势,最高可达1 081mg/m^3(南侧带窗舍的春季早上),最低为397mg/m^3(两侧带窗密闭舍)。除了南侧带窗密闭舍,犊牛舍内的CO_2含量均显著高于舍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舍 二氧化碳 建筑类型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床单笼连组敞开式犊牛舍
8
作者 杜洪祥 《中国奶牛》 1991年第1期17-18,共2页
近年来各地饲养犊牛多用露天单笼,既可避免室内外温差变化,又可防止相互吮舐,从而大大减少犊牛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提高犊牛成活率。但在大规模奶牛场犊牛数量多,单笼占地广,清理粪便、褥草以及喂奶喂料都不便,而且饲养员须长时间露天... 近年来各地饲养犊牛多用露天单笼,既可避免室内外温差变化,又可防止相互吮舐,从而大大减少犊牛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提高犊牛成活率。但在大规模奶牛场犊牛数量多,单笼占地广,清理粪便、褥草以及喂奶喂料都不便,而且饲养员须长时间露天操作。为弥补这些缺欠,现介绍一种敞开式犊牛舍,内设高床单笼连组设备。(见附图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舍 开式 消化道疾病 牛群 室内外温差 冲洗器 塑料板 垂直支撑 用水冲洗 不锈钢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不同建筑类型犊牛舍温湿环境的四季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曼 王亚男 +5 位作者 李宏双 杨学颖 张家宝 邱殿锐 郭建军 高玉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为了研究寒区不同建筑类型犊牛舍温湿环境的季节性变化,试验选取河北省寒区三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犊牛舍,对四季舍内外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1周的测定。结果表明:双坡单侧带窗舍的环境好于其他舍,春季、秋季舍内温度范围分... 为了研究寒区不同建筑类型犊牛舍温湿环境的季节性变化,试验选取河北省寒区三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犊牛舍,对四季舍内外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1周的测定。结果表明:双坡单侧带窗舍的环境好于其他舍,春季、秋季舍内温度范围分别为10.8~22.8℃和12.2~20.0℃,冬季舍内平均气温为-2.87℃,明显高于其他舍;夏季、秋季舍内湿度分别为84.5%和69.2%。其次为双坡双侧带窗舍,夏季1 d中有13 h处于轻度热应激中,其余时间处于非热应激环境,春季、夏季、秋季舍内平均气温分别为11.4,24.3,15.5℃。单坡砖混半开放舍夏季1 d中有16 h处于中轻度热应激状态,且春季、夏季、冬季日较差较大,达到22.9,15.0,16.3℃,不利于犊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舍 建筑类型 温度 相对湿度 四季 热应激 环境控制
原文传递
河北省北部山区夏季奶牛舍和犊牛舍二氧化碳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亚男 李宏双 +4 位作者 冯曼 高玉红 邱殿锐 郭建军 张久德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河北省北部寒区夏季不同建筑类型成奶牛舍和犊牛舍的空气质量。[方法]选取4种建筑类型的奶牛舍和3种犊牛舍,对舍内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跨度有窗密闭奶牛舍早晚CO2含量最高,约2 202m...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河北省北部寒区夏季不同建筑类型成奶牛舍和犊牛舍的空气质量。[方法]选取4种建筑类型的奶牛舍和3种犊牛舍,对舍内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跨度有窗密闭奶牛舍早晚CO2含量最高,约2 202mg/m3,远超国家现行标准,半开放奶牛舍CO2含量最低,约550mg/m3,所有奶牛舍CO2的日变化均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规律;单侧带窗密闭犊牛舍的CO2含量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内均显著高于双侧带窗密闭犊牛舍和半开放犊牛舍(P<0.01),而后两种舍的CO2含量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所有奶牛舍和犊牛舍的CO2含量均显著高于舍外(P<0.05),而舍外运动场和场中的CO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可为奶牛舍和犊牛舍的设计和环境改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类型 牛舍 犊牛舍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犊牛舍建筑环境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运颖 牛文娟 +1 位作者 王琦 施正香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339,共7页
良好的牛舍设计和环境调控对犊牛生长发育及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查阅了1980—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9个代表性城市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夏季气象条件所造成的犊牛热应激状况。本研究以1000头规模奶牛场为对象,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断奶... 良好的牛舍设计和环境调控对犊牛生长发育及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查阅了1980—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19个代表性城市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夏季气象条件所造成的犊牛热应激状况。本研究以1000头规模奶牛场为对象,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断奶犊牛舍的建筑和环境设计方法及相关参数。结果显示:(1)根据气象数据分析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奶牛皮肤温度指数(STIC)均在70以上,温湿指数(THI)均在75以上,即使是犊牛阶段,也有很高的热应激风险,需采取防范措施应对夏季热应激对犊牛的影响;(2)本研究设计了一个能容纳120头3~6月龄断奶犊牛的开放式群栏饲养犊牛舍,并构建了专门用于犊牛舍的纤维风管通风降温系统。通过优化建筑参数,设置空气缓冲间,使牛舍内风管降温系统得以良好运行,风管送风风速在0.5 m高度平面处可达到1.2 m/s;经过湿帘降温和风管送风后,舍内STIC指数和THI指数为46.4和75.7,分别下降了28.5和4.7,在理论上有效改善了犊牛的热应激水平,能够为该地区的犊牛舍建筑设计和环境调控措施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热应激 犊牛舍 设计方法 风管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地区犊牛舍冬季环境指标变化对新生安格斯犊牛健康的影响
12
作者 陈玉珠 孙亚伟 +8 位作者 易鹏飞 王凡 冯梦迪 吴静 杨朝辉 王胜 骆梁涛 马雪连 姚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1,共9页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新生犊牛圈舍冬季环境指标变化规律和吮乳犊牛的健康状况,选择南疆某安格斯繁育场冬季1月份新生犊牛舍为监测对象,对冬季犊牛舍中的温度、湿度、噪音、二氧化碳(CO_(2))、氨气(NH_(3))、硫化氢(H_(2...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新生犊牛圈舍冬季环境指标变化规律和吮乳犊牛的健康状况,选择南疆某安格斯繁育场冬季1月份新生犊牛舍为监测对象,对冬季犊牛舍中的温度、湿度、噪音、二氧化碳(CO_(2))、氨气(NH_(3))、硫化氢(H_(2)S)、甲烷(CH_(4))、总悬浮颗粒(TSP)、可吸入颗粒物(PM_(10))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测定吮乳犊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犊牛舍冬季平均温度(-7.0±4.02)℃低于中国行业标准(China industry standard,CIS)《牲畜和家禽养殖场的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999)》限值(5~35℃);未检测到NH_(3)和H_(2)S气体。湿度、噪音、CO_(2)、NH_(3)、H_(2)S、CH_(4)、TSP、PM_(10)均在CIS范围内。试验期15:00-18:00温度符合CIS限值,有21 h严重低于CIS限值;湿度有9 h(00:00-09:00)高于CIS限值(80%);CO_(2)浓度在15:00、21:00超过CIS限值(3000 mg/m^(3))。温度与呼吸频率、吮乳犊牛主要疾病(发烧、咳喘、肺炎、食欲不振、眼疾)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M_(10)与呼吸频率、眼疾、咳喘、肺炎、食欲不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湿度、TSP与发烧、咳喘、肺炎、食欲不振、眼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_(4)、噪音与发烧、咳喘、肺炎、食欲不振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O_(2)与咳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新生犊牛舍冬季环境低温高湿变化是影响新生犊牛健康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舍环境 安格斯吮乳犊牛 环境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川地区哺乳期犊牛舍环境因子监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丽娜 于洋 +1 位作者 高海慧 梁小军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研究犊牛舍环境的季节性变化,选取宁夏银川地区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犊牛舍,对四季舍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二氧化碳、氨气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犊牛舍内温度范围为-25.6~42.3℃,舍内平均湿度为7.1%~90.3%,舍内风速范围... 为研究犊牛舍环境的季节性变化,选取宁夏银川地区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犊牛舍,对四季舍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二氧化碳、氨气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犊牛舍内温度范围为-25.6~42.3℃,舍内平均湿度为7.1%~90.3%,舍内风速范围为0~6.77 m/s,氨气浓度范围为0~1.9 mg/m^(3),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182~942 mg/m^(3);12个月中犊牛出现中度热应激累计34 d,轻度热应激累计55 d;7月20日犊牛舍24 h均处于热应激状态,其中9 h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15 h处于轻度热应激状态;12个月中犊牛舍二氧化碳超标天数为18 d;冬季平均温度为-12℃,犊牛处于不利于生长的冷应激状态。研究表明,宁夏银川地区哺乳期犊牛夏季热应激强度大,冬季冷应激较为普遍,舍内风速过大,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建议牛场考虑夏季增加防暑减温措施,冬季增加保暖措施,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以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合理调配日粮配方,提高犊牛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舍 银川 热应激 冷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排并列式单坡棚顶牛舍缓解河北唐山地区犊牛夏季热应激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丽 孟航宇 +5 位作者 陈彦丽 李继丰 陆云宁 任芳 王晓芳 王建涛 《中国奶牛》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良好的牛舍设计和环境调控对犊牛生长发育及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查阅了2018-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夏季气象条件所造成的犊牛热应激状况,并以1800头规模奶牛场为对象,通过重新设计哺乳期犊牛舍棚顶结构优化牛舍环境,... 良好的牛舍设计和环境调控对犊牛生长发育及健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查阅了2018-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的气象数据,分析了夏季气象条件所造成的犊牛热应激状况,并以1800头规模奶牛场为对象,通过重新设计哺乳期犊牛舍棚顶结构优化牛舍环境,观察对犊牛热应激的影响。结果显示,据气象数据分析得出近5年唐山市夏季奶牛皮肤温度指数(STIC)均在67以上,温湿指数(THI)均在74以上,奶牛基本处于中度或重度热应激水平,犊牛体温调节能力弱,更难以应对高温天气,面临更高的热应激风险。本研究对照组牛舍的STIC为57.71,THI为83.25,处理组牛舍将棚顶由传统人字形结构改为新型多排并列式单坡结构,通过发挥新型棚顶兼具夏季完全遮阳和通风良好的优点,配合风扇送风,舍内STIC指数和THI指数分别降为54.25和79.87,有效改善了犊牛的热应激水平;将50头4~8日龄犊牛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饲养在两个牛舍内,试验周期57d,结束时对比两组日增重,结果处理组犊牛日增重较对照组高约3.4%,两者之间差异显著,说明良好舒适的牛舍环境更利于犊牛生长发育。本研究可为该地区的犊牛舍乃至成年牛舍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唐山市 热应激 犊牛舍 棚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肉牛犊牛的科学培育技术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佟桂芝 殷元虎 韩永胜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3期59-61,共3页
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由于其肉质细嫩多汁,肌肉脂质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肉用价值极高,和牛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与相同脂肪比例的牛肉相比,健康风险(如冠... 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由于其肉质细嫩多汁,肌肉脂质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肉用价值极高,和牛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与相同脂肪比例的牛肉相比,健康风险(如冠心病)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优质肉 西欧市场 大理石花纹 技术措施 出生后 犊牛腹泻 自由采食 犊牛舍 牛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犊牛大关节病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军 殷国荣 +3 位作者 赵祥 秦效苏 杨卫国 张再林 《中国奶牛》 1990年第1期46-47,共2页
1982年以来,大同奶牛场新生犊牛发生一种关节异常增粗肿大及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给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为此作者于1988年1—6月对本病作了初步调查,并根据临床特征暂定名为奶犊牛大关节病。 (... 1982年以来,大同奶牛场新生犊牛发生一种关节异常增粗肿大及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给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为此作者于1988年1—6月对本病作了初步调查,并根据临床特征暂定名为奶犊牛大关节病。 (一)发病情况大同奶牛场是山西省培育黑白花奶牛规模较大的奶牛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病 黑白花奶牛 暂定名 病史调查 犊牛腹泻 步态僵硬 犊牛舍 胸膜肺炎 关节化脓 成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发病因素调查及生态病理学防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朋 程子龙 +2 位作者 肖一红 屈亚锦 刘思当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犊牛腹泻俗称犊牛拉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犊牛常见疾病,犊牛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病犊牛会出现脱水、消瘦和酸中毒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犊牛的死亡;即使治疗及时,也可造成犊牛发育不良,给养牛业造成较大... 犊牛腹泻俗称犊牛拉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犊牛常见疾病,犊牛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病犊牛会出现脱水、消瘦和酸中毒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犊牛的死亡;即使治疗及时,也可造成犊牛发育不良,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生态病理学理念,笔者先后对数十家奶牛场开展了犊牛腹泻发病相关因素调查,通过危险因素控制对该病实施有效防控,使断奶前犊牛死亡率降低40%左右,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发病相关因素 有效防控 发育不良 病理学方法 病因调查 寄生虫性腹泻 犊牛舍 消化不良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好犊牛十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巍 李中山 李旭庚 《养殖技术顾问》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犊牛 母牛 采食 乳房 动物行为 去角 犊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文慧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8-8,共1页
1哺乳期犊牛的特点新生犊牛由于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弱,此时犊牛的组织器官,尤其是前胃并不发达,皱胃是初生犊牛唯一发育并具有功能的胃;人工哺乳时,通过食管沟的反射作用,乳汁被直接吸纳进入皱胃,靠皱胃消化... 1哺乳期犊牛的特点新生犊牛由于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弱,此时犊牛的组织器官,尤其是前胃并不发达,皱胃是初生犊牛唯一发育并具有功能的胃;人工哺乳时,通过食管沟的反射作用,乳汁被直接吸纳进入皱胃,靠皱胃消化食物,如饮喂过急过快,乳汁很可能经闭合不充分的食管沟溢入瘤网胃间,引起异常发酵或消化不良,影响犊牛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沟 牛的饲养管理 异常发酵 网胃 人工哺乳 前胃 反射作用 凝乳酶 犊牛舍 消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奶犊牛腹泻的几点建议
20
作者 史兴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18-119,共2页
近年来,随着奶牛饲养的规模化,很多疾病也随着饲养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腹泻就是犊牛常发生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患牛的临床症状是排粥样稀便、水样便或血便,呕吐,眼球塌陷,脱水,体重减轻,出生1个月内的犊牛发病率... 近年来,随着奶牛饲养的规模化,很多疾病也随着饲养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腹泻就是犊牛常发生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患牛的临床症状是排粥样稀便、水样便或血便,呕吐,眼球塌陷,脱水,体重减轻,出生1个月内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或治疗不及时会引起犊牛死亡,这样不但影响养牛业的发展,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为了减少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生,应以预防为主,笔者就如何预防犊牛腹泻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怀孕母牛 犊牛舍 几点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