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01对内皮素-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秀 赵慧 韩晓华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TMEM16A/anoctamin 1(ANO1)抑制剂T16Ainh-A01(A01)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VSMCs的原代培养。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无药物处理)、ET-1组(用1 nmol/... 目的探讨TMEM16A/anoctamin 1(ANO1)抑制剂T16Ainh-A01(A01)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大鼠胸主动脉VSMCs的原代培养。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无药物处理)、ET-1组(用1 nmol/L ET-1处理)、ET-1+A01组(同时加入1 nmol/L ET-1和20μmol/L A01)、A01组(用20μmol/L A01处理)。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观察细胞增殖,通过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骨桥蛋白(OPN)表达观察细胞表型转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T-1组PCNA蛋白表达升高(F=25.190,P<0.01),α-SMA蛋白表达下降(F=19.912,P<0.01),OPN蛋白表达升高(F=9.795,P<0.05);与ET-1组比较,ET-1+A01组PCNA蛋白表达下降(F=11.472,P<0.01),α-SMA蛋白表达升高(F=12.818,P<0.01),OPN蛋白表达下降(F=11.013,P<0.01);与对照组比较,A01组上述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01对ET-1诱导的VSMCs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和A01促进细胞表型从合成型转为收缩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ctamin-1蛋白 ANO1抑制 内皮缩血管肽1 血管 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韩静 王伟 +2 位作者 王绿娅 刘舒 康铁朵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大豆苷元与细胞共孵育 ,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用Rt PCR法检测Survivin ,Bcl xl,Bax ,GapdhmRNA... 目的 :研究葛根素与大豆苷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不同浓度葛根素、大豆苷元与细胞共孵育 ,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同时用Rt PCR法检测Survivin ,Bcl xl,Bax ,GapdhmRNA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与大豆苷元都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升高Bax/Gapdh/Bcl xl/Gapdh的比值。与葛根素组相比 ,相同浓度的大豆苷元组细胞活性较低 ,Bax/Gapdh/Bcl xl/Gapdh比值较高。结论 :与葛根素相比 ,大豆苷元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豆苷元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庆平 陆泽安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探讨了粉防己碱 (Tet)抑制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VSMC)增殖的作用 ,MTT法分析细胞增殖 ,[3 H]TdR参入法分析细胞DNA合成 .结果显示 :①肾血管性高血压〔RH ,二肾一夹 (2K1C)术后18周〕大鼠AVSMC超微结构呈典型的合成细胞特征 ;... 探讨了粉防己碱 (Tet)抑制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VSMC)增殖的作用 ,MTT法分析细胞增殖 ,[3 H]TdR参入法分析细胞DNA合成 .结果显示 :①肾血管性高血压〔RH ,二肾一夹 (2K1C)术后18周〕大鼠AVSMC超微结构呈典型的合成细胞特征 ;②RH大鼠AVSMC具有更活跃的增殖倾向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刺激下指数增长期细胞数和在NE刺激下的AVSMC生长率均明显增高 ;③Tet(50mg·kg- 1·d- 1,po ,2K1C术后 9周始 ,连续 9周 )治疗组的AVSMC对NE和AngⅡ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性和生长率较RH组明显降低 ;④对RH组和伪手术组大鼠的AVSMC ,Tet(0 .1~ 10μmol·L- 1)体外给药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NE或AngⅡ诱导的增殖和 [3 H]TdR参入 .研究表明 ,RH大鼠AVSMC对NE和AngⅡ促增殖作用敏感性及反应性增高 ;Tet可降低其对NE和AngⅡ的反应性 ,抑制AVSMC增殖和DNA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通过活性氧的产生促进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 被引量:9
4
作者 梅爱红 刘俊许 +1 位作者 陈思锋 孟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胰岛素促进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DCF-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胰岛素促进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DCF-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法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转染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基因的转录活性;划痕法测定细胞迁移;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胰岛素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ROS产生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亚苯基碘鎓(DPI)明显抑制胰岛素促进的ROS生成及p-Akt、p-p70S6K1和p-ERK1/2蛋白的表达。过氧化氢酶和DPI明显降低胰岛素促进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转录激活。抑制ROS产生明显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结论:胰岛素通过NADPH氧化酶途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ROS产生。ROS介导了胰岛素促进的Akt/p70S6K1和ERK信号通路的激活、VEGF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活性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红花 李映红 +2 位作者 罗德生 刘琴 屈伸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用酶促反应定磷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在不同时段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钙调蛋白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用酶促反应定磷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在不同时段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钙调蛋白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组能够明显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调蛋白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及细胞增殖活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同时加川芎嗪处理后,各组钙调蛋白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与其干预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 细胞培养 川芎嗪 血管紧张素Ⅱ 钙调蛋白 钙调神经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基因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亚萍 刘雅 +1 位作者 王佐广 温绍君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81-983,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抑制基因 血管增殖性疾病 细胞增殖作用 管壁增生 血管疾病 高血压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宁尚秋 王绿娅 +4 位作者 王伟 刘文娴 吕树铮 刘舒 康铁朵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对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对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CNA表达;提取RNA,采用Rt-PCR检测Survivin表达水平,并经核苷酸序列分析验证,灰度扫描测定Survivin/GAPDH(s/G)比率。结果:葛根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CNA表达(P=0.0000);葛根素组Survivin/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s/G)比率较对照组低。结论:葛根素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黄酮抑制LDL刺激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2
8
作者 欧阳平 贝伟剑 +1 位作者 赖文岩 彭文烈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 :观察柿叶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 (LDL)刺激时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LDL刺激时 ,应用不同剂量的柿叶黄酮作用 2 4h后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 目的 :观察柿叶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 (LDL)刺激时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LDL刺激时 ,应用不同剂量的柿叶黄酮作用 2 4h后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LDL可以明显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柿叶黄酮对LDL刺激下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L 柿叶黄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离体大鼠 刺激 抑制 不同剂量 体外培养 低密度脂蛋白 胸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体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黄进宇 单江 +1 位作者 程刚 翁少翔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以黄芪注射液刺激体外培养的SD大鼠VSMC,Zymography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MMP-2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观察MMP-2蛋白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以黄芪注射液刺激体外培养的SD大鼠VSMC,Zymography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MMP-2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观察MMP-2蛋白水平变化。结果:黄芪在体外抑制大鼠VSMC分泌MMP-2的活性,且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芪在体外抑制大鼠VSMC分泌MMP-2的活性,此作用为转录后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体外 中药 药理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 金属蛋白酶-2 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明胶酶A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晓纲 陈君柱 +4 位作者 朱建华 郑良荣 张芙荣 陶谦民 张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 (H2 O2 )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明胶酶A(MMP - 2 )、及其抑制因子 (TIMP - 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先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筛选出H2 O2 对VSMC的毒性作用浓度和增殖作用浓度 ,在此基础上...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 (H2 O2 )对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明胶酶A(MMP - 2 )、及其抑制因子 (TIMP - 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先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筛选出H2 O2 对VSMC的毒性作用浓度和增殖作用浓度 ,在此基础上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H2 O2 对MMP - 2、TIMP - 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H2 O2 浓度大于 30 0 μmol/L后显示出对VSMC的致死毒性作用 ;H2 O2 浓度在 0 0 1 - 50 μmol/L内可以刺激VSMC的增殖 ,且呈时间依赖性 ;1 μmol/LH2 O2 、1 0 μmol/LH2 O2 对MMP - 2基因转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不同浓度的H2 O2对TIMP - 2基因转录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适当浓度的H2 O2 可以促进VSMC的增殖和MMP - 2mRNA表达 ,但对TIMP - 2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 ,提示H2 O2 参与了血管重塑的不同病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明胶酶A 抑制因子基因 表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彤 刘楠 +3 位作者 李树德 苏永春 满勇 陆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 目的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ROS水平升高;尽管半胱氨酸诱导VSM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对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影响。(2)过氧化氢酶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VSMC内ROS升高,而对VSMC增殖无影响。(3)α-生育酚、β-生育酚均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N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只有α-生育酚显著抑制VSMC增殖。结论ROS升高不是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而与它的抗氧化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维生素E 活性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17-β雌二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丹 谈智 +2 位作者 刘培庆 潘敬运 王庭槐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2,共6页
实验利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 ,VSMC)作为模型 ,观察 17 β雌二醇 (E2 )对VSMC增殖和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VSMC源性一氧化氮 (NO)在其中的作用。检测指标包括NO释放的测定、细胞计数、3 H Tdr掺... 实验利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 ,VSMC)作为模型 ,观察 17 β雌二醇 (E2 )对VSMC增殖和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VSMC源性一氧化氮 (NO)在其中的作用。检测指标包括NO释放的测定、细胞计数、3 H Tdr掺入、噻唑蓝 (MTT)测定和c fosmRNA表达。结果显示 ,E2 ( 10 12 ~ 10 -8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VSMC中NO的释放 ;10 -8mol/LE2 能明显抑制 10 %小牛血清 (FCS)和 10 -7mol/L内皮素 1(ET 1)诱导的细胞增殖和DNA合成 ,E2 的抑制作用均可被雌激素受体 (ER)拮抗剂tamoxifen ( 10 -7mol/L)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AME( 10 -6 mol/L)明显减轻 ;E2 ( 10 -8mol/L)可明显抑制 10 -7mol/LET 1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这种抑制作用可被L NAME ( 10 -6 mol/L)明显减轻。这些结果提示E2 能抑制VSMC增殖和原癌基因c fos表达 ,这和促进VSMC的NO释放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雌激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C-FOS 原癌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对去甲肾上腺素促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维 章茂顺 +2 位作者 王家良 符宗胤 朱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49-752,共4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掺入法,观察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以及槲皮素... 目的观察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掺入法,观察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以及槲皮素、异鼠李素和酚妥拉明对去甲肾上腺素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结果槲皮素有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作用,而异鼠李素作用较弱.在所观察1~200 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均在200 μmol/L浓度发挥了最大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关系.去甲肾上腺素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的作用, 而这些促进作用能被酚妥拉明所阻滞.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作用, 且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对去甲肾上腺素刺激作用的抑制明显强于酚妥拉明. 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结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是细胞毒性低的天然黄酮类物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尤其是对去甲肾上腺素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3H-胸腺嘧啶掺入法 槲皮素 异鼠李素 去甲肾上腺素 细胞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statin RNA转染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浪 冯建章 +5 位作者 郑文岭 冼江 张宏斌 杨太成 唐其东 邓春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探讨canstatin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转染VSMC ,应用细胞计数 ,[3 H]-TdR掺入率测定观察canstatin基因对VSMC增殖的作用。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 目的 :探讨canstatin对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转染VSMC ,应用细胞计数 ,[3 H]-TdR掺入率测定观察canstatin基因对VSMC增殖的作用。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可有效地转染VSMC并能显著地抑制VSMC的增殖及其DNA的合成率。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移 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志鸿 吴可贵 +2 位作者 谢良地 李庚山 许昌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8-390,共3页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培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应用不同浓度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及血管紧张素Ⅱ、甲羟戊酸等...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培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应用不同浓度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及血管紧张素Ⅱ、甲羟戊酸等干预后 ,进行细胞计数和 3 H TdR掺入率测定。结果发现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小牛血清和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数和 3 H TdR掺入率增加 ;但以氟伐他汀的抑制作用最大 ,辛伐他汀次之 ,洛伐他汀最小。 10 - 3 mol L甲羟戊酸几乎完全逆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提示此 3种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均能抑制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可能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抑制 甲羟戊酸 细胞增殖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衣为民 季军 +1 位作者 令文萍 李忠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应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β(PDGF β)cDNA的反义寡核苷酸作为药物 ,在体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生 ,为人血管再狭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 ,用自行设计合成的PDGF βcDNA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作为药... 目的 应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β(PDGF β)cDNA的反义寡核苷酸作为药物 ,在体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生 ,为人血管再狭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兔髂动脉再狭窄模型 ,用自行设计合成的PDGF βcDNA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作为药物 ,在体原位观察对VSMCs表达PDGF βmRNA、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膜增生的影响。 结果 这种反义寡核苷酸药物显著抑制球囊损伤后 1周内膜VSMCs表达PDGF β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抑制率分别为 88 4 0 %和 93 4 4 %。 结论 设计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可以通过下调VSMCs表达PDGF βmRNA抑制内膜增生 ,为转基因防治人血管再狭窄提供体内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抑制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抑制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轶群 李晓辉 张海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63-766,共4页
目的观察G蛋白抑制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贴块法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α-SM-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以血管紧张素Ⅱ为刺激因子,并加入不同浓度的G蛋白抑制肽27,分别利用MTT法... 目的观察G蛋白抑制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贴块法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α-SM-ac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以血管紧张素Ⅱ为刺激因子,并加入不同浓度的G蛋白抑制肽27,分别利用MTT法、Bradford法和直接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总蛋白含量、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吸光度)、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加入浓度≥10μg/L的G蛋白抑制肽27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数量均较血管紧张素Ⅱ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能被G蛋白抑制肽27所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G蛋白抑制 细胞培养 血管紧张素Ⅱ G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广 张敏州 +1 位作者 江巍 李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直接抑制某些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或者利用电镜、免疫组化、印迹法及原位杂交方法直接测量增殖VSMC中生长因子的mRNA或其受体的表达,观察中药及复方对生长因子诱导的VSMC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长因子 增殖 中药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中药抑制 原位杂交方法 增殖抑制作用 VSMC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始识别复合物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明宏 舒茂琴 +1 位作者 覃跃龙 王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1,ORC1)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1],文中探讨ORC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块贴片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流式细胞术测... 目的起始识别复合物1(origin recognition complex1,ORC1)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1],文中探讨ORC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块贴片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用流式细胞术测定VSMC静止期和增殖期的细胞周期,并计算出不同状态的增殖活性;用免疫荧光法测定ORC1在VSMC中的表达位置,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细胞周期中ORC1蛋白表达。结果静止期VSMC的增殖活性很低[(10.40±3.52)%],在VSMC中ORC1不表达或低水平表达。血清剌激24 h后,处于增殖期的VSMC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加,达(33.91±13.42)%,ORC1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 ORC1可能与VSMC增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识别复合物1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活性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p21基因转染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波 张学利 +2 位作者 王铁平 李平 蔡端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7-370,375,共5页
目的 研究抗增殖性p2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腺病毒介导将外源性p21基因转入HVSMC,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1基因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DNA片段梯度... 目的 研究抗增殖性p2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腺病毒介导将外源性p21基因转入HVSMC,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1基因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DNA片段梯度分析及流式细胞分析(FCM)观察靶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利用酶联免疫光度仪分析靶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21基因转染后的HVSMC可高水平表达p21蛋白,而另两组无表达。感染后5 d,Adp21组的细胞数为0.275 5±0.01(525 nm波长下吸光度A值),AdlacZ组为0.340 9±0.02,空白组为0.347 5±0.02,Adp21组较另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DNA片段梯度分析及FCM检测均提示靶细胞发生了凋亡。FCM检测还发现明显的细胞周期阻滞现象,Adp21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66.23%,S期细胞比例为10.18%,而另两组G0-G1期和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7.73%、30.56%和45.31%、32.34%。结论 复制缺陷性腺病毒在体外可有效介导外源性p21基因转染HVSMC,转染后的细胞除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外还出现明显的凋亡,其生长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介导 P21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基因治疗 静脉移植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