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6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鼻息肉组织各类炎性细胞变化的独立因素分析
1
作者 宋哲莹 王建伟 +3 位作者 罗祥煌 杨玉娟 张宇 宋西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鼻息肉组织各类炎性细胞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21年12月原发鼻息肉与复发鼻息肉均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1例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逐步回归Logistic分析。结果相...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鼻息肉组织各类炎性细胞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21年12月原发鼻息肉与复发鼻息肉均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1例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逐步回归Logistic分析。结果相较于原发鼻息肉,复发鼻息肉各类组织浸润炎性细胞数量均发生变化,其中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吸烟是复发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大是促进嗜中性粒细胞降低的独立因素,合并变应性鼻炎和复发时间间隔分别是促进淋巴细胞降低和增多的独立因素。结论复发鼻息肉组织各类浸润细胞数量均较原发鼻息肉发生变化。吸烟是复发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中性白细胞 嗜酸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独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病变致椎管麻醉后截瘫是独立因素吗 被引量:3
2
作者 江学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21-823,共3页
椎管内病变致麻醉后截瘫主要指椎管内麻醉后突然或进行性出现截瘫,经MRI、CT或手术证实因为椎管内或椎体肿瘤、畸形和梗塞等造成。这类并发症通常成为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中医患争执的焦点。椎管内病变引起的截瘫与椎管内麻醉之间... 椎管内病变致麻醉后截瘫主要指椎管内麻醉后突然或进行性出现截瘫,经MRI、CT或手术证实因为椎管内或椎体肿瘤、畸形和梗塞等造成。这类并发症通常成为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中医患争执的焦点。椎管内病变引起的截瘫与椎管内麻醉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为此,我们复习了近二十多年椎管内麻醉后截瘫的文献,试图寻找椎管内麻醉后截瘫的共性、规律性或某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病变 麻醉后 截瘫 独立因素 医疗事故鉴定 椎管内麻醉 椎体肿瘤 手术证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数学的独立因素方法解决经典指派问题
3
作者 赵亚军 闫亚光 高洪俊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3期197-198,共2页
介绍了独立因素模糊指派问题的相关概念,阐述了独立因素解决模糊指派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通过实例对该步骤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独立因素 指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Ⅲ-Tubulin过表达与ERG融合、PTEN缺失密切相关,是预测前列腺癌进展的独立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Tsourlakis M C Weig P +3 位作者 Grupp K 陈佳菁 林慧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5-665,共1页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确立的预后指标包括Gleason分级、肿瘤范围、术前PSA水平以及临床分期等,但这些参数都不足以使个体化治疗决策达到最优化,为此,作者拟寻找更合适的生物学标记来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确立的预后指标包括Gleason分级、肿瘤范围、术前PSA水平以及临床分期等,但这些参数都不足以使个体化治疗决策达到最优化,为此,作者拟寻找更合适的生物学标记来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TEN缺失 独立因素 ERG 过表达 GLEASON分级 预测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独立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龚静 杨裕国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独立因素 游离脂肪酸 瘦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闭锁的患儿,与死亡、再次手术和获得完全修复相关的独立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Amark K.M. Karamlou T. +2 位作者 O'Carroll A. B.W.McCrindle 田志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46-46,共1页
OBJECTIVES:We described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particularly pulmonary an atomy, and determined the prevalence of definitive end states and their determin ants in children with pulmonary atresia associated with v... OBJECTIVES:We described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particularly pulmonary an atomy, and determined the prevalence of definitive end states and their determin ants in children with pulmonary atresia associated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 t(PAVSD). BACKGROUND: Pulmonary atresia associated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 t represents a broad morphologic spectrum that greatly influences management and outcomes. METHODS: From 1975 to 2004, 220 children with PAVSD presented to our institution. Blinded angiographic review(n=171) characterized bronchopulmonary s egment arterial supply. RESULTS:A total of 185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and re pair was definitive in 75%. Initial operations included systemic-pulmonary art ery shunt in 57%, complete primary repair in 31%, o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econstruction in 12%. Based on angiographic review,118 patients had sim ple PAVSD and 53 patients had PAVSD with major aorto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 s(MAPCAs). Overall survival from initial operation was 71%at 10 years. Risk fac tors for death after initial operation included younger age at repair, earlier b irth cohort, fewer bronchopulmonary segments supplied by native pulmonary arteri es, and initial placement of a systemic-pulmonary artery shunt. Competing risks analysis for initially palliated patients predicted that after 10 years, 68%ac hieved complete repair(with 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ing later birth cohort and more bronchopulmonary segments supplied by native pulmonary arteries), 22%died without repair, and 10%remained alive without repair. Reoperations after comple te repair occurred in 38 children(27%), with risk factors including older age a t palliation, MAPCAs, and more segments supplied by collaterals. CONCLUSIONS: Ou tcomes in children with PAVSD have improved over time, and are better in complet ely repaired cases. Bronchopulmonary arterial supply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mortality, achievement of definitive repair, and post-repair re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手术后死亡 一期修复 室间隔缺损 患儿 独立因素 再次手术 血管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经是加重年龄相关的动脉僵硬独立因素
7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9-359,共1页
该文研究闭经是否可以加重年龄相关的肱-踝脉波传导速度(PWV)(Atherosclerosis,2006,184:137—142)。共有3149名女性(年龄21~94岁),进行每年体验。年龄与肱-踝PWV的关系呈二次方程曲线,停经后曲线陡度明显增加,停经前陡度... 该文研究闭经是否可以加重年龄相关的肱-踝脉波传导速度(PWV)(Atherosclerosis,2006,184:137—142)。共有3149名女性(年龄21~94岁),进行每年体验。年龄与肱-踝PWV的关系呈二次方程曲线,停经后曲线陡度明显增加,停经前陡度为PWV=0.23×年龄^2-8.92×年龄+1058,停经后PWV=0.17×年龄^2-0.58×年龄+812。45~56岁妇女的PWV回归分析证明至少在停经6年前就出现PWV的变化。该研究提示在停经初期。停经就加重了年龄相关的动脉僵硬。这种僵硬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 动脉僵硬 独立因素 闭经 停经后 雌激素缺乏 PWV 传导速度 回归分析 停经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是日后冠心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的独立因素
8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独立因素 肥胖 风险 冠心病 危险因素 芝加哥 心脏病 中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相关因素
9
作者 章奇 夏凡 +1 位作者 黄碎毕 周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厦门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以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情况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受损组(n=56)与未...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厦门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以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情况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受损组(n=56)与未受损组(n=24),收集患儿的相关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史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动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出现上尿路损害的相关独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脊柱手术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脊柱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组尿白细胞数、膀胱厚度高于未受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未受损组,有发热、膀胱顺应性异常、膀胱过度活动比例高于未受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白细胞数、膀胱顺应性、膀胱厚度均是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尿白细胞数、膀胱顺应性、膀胱厚度均是影响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可根据患儿情况开展相关措施,进而降低患儿发生上尿路损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儿童 上尿路损害 独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10
作者 张超男 宋连英 +3 位作者 唐梅栗 樊铭 王淑媛 杨承芝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WMH患者13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6...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WMH患者13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9例和重度组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WMH与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的年龄、2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陈旧性脑梗死比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和认知异常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颈动脉硬化伴斑块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重度组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低于轻、中度组,重度组的画钟试验(CDT)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组,重度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OR=1.105,95%CI:1.042~1.171,P=0.001)、陈旧性脑梗死(OR=6.567,95%CI:2.428~17.76,P<0.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OR=8.514,95%CI:2.625~27.617,P<0.001)和气虚程度(OR=1.12,95%CI:1.007~1.245,P=0.036)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WMH严重程度与认知异常比例呈正相关(rs=0.304,P<0.001),合并认知异常的WMH总分、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评分分别与MMSE(rs=-0.358,rs=-0.388,rs=-0.301)、MoCA(rs=-0.397,rs=-0.323,rs=-0.401)评分呈负相关(P<0.05),WMH总分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s=0.24,P<0.05),DWMH评分与CDT评分呈负相关(rs=-0.247,P<0.05);认知异常比例与气虚比例呈正相关(rs=0.265,P<0.05);认知异常者的MoCA评分与气虚评分呈负相关(rs=-0.257,P<0.05)。[结论]年龄、陈旧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气虚程度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程度越重认知障碍风险越高、认知损害程度越重;气虚是WMH相关认知障碍的重要证候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白质高信号 独立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证候要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叶烨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198例子痫前期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GR)分为FGR...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198例子痫前期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GR)分为FGR组(52例),非FGR组(146组),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分析子痫前期并发FGR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单胎分娩、初产妇、慢性高血压、孕前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GR组产妇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产前血糖、乳酸脱氢酶均高于非FGR组,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均短于非FGR组,孕期增重≥15 kg占比少于非FGR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高、孕期增重≥15 kg是影响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两组产妇子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轻度窒息、宫内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GR组产妇胸腔、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害、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HELLP)综合征、新生儿重度窒息、代谢性酸中毒、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或新生儿死亡占比均高于非FGR组(均P<0.05)。结论乳酸脱氢酶水平高、孕期增重≥15 kg是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影响因素,应加强产妇相关因素检测,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独立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鲁春丽 邓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62-016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期间,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200例符合川崎病(KD)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2023年6月期间,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200例符合川崎病(KD)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共88例;另一组为未合并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共112例。在患儿入院时(即在接受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之前),采集患儿的血液样本,并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KD合并CA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性别、WBC、ESR、CysC、HB与CAL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显示,性别(OR=1.312,95%CI:0.944~2.026);WBC(OR=0.996,95%CI:1.006~1.129);ESR(OR=1.002,95%CI:0.998~1.021);cysc(OR=6.249,95%CI:2.174~16.378);HB(OR=0.977,95%CI:0.951~1.025)。结论 结果表明,性别、WBC、ESR、HB和CysC水平是预测KD患儿是否发生CAL的重要参考指标。特别是男性患儿、低WBC、低ESR、低HB及高CysC患儿,应被视为CAL发生的高危人群,需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
13
作者 杨海燕 武荣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风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收治的80例NAION患者作为病变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风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收治的80例NAION患者作为病变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N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AION患者临床表现[症状表现、眼底检查结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变组研究对象年龄≥60岁、有家族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动脉硬化史占比均高于健康组,视杯面积、视盘面积均小于健康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家族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动脉硬化史、视杯面积小、视盘面积小均为影响N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80例NAION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无痛性视物模糊或遮挡73例,占比91.25%;视乳头缺血水肿51例,占比63.75%;初诊检查最佳矫正视力0.1~1.0,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51±0.23)。眼底检查结果显示,上方视野缺损20例,占比25.00%;下方或鼻下方视野缺损50例,占比62.50%;管状视野4例,占比5.00%;不规则象限缺损6例,占比7.50%。OCT检查提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健侧眼增厚71例,占比88.75%;较健侧眼变薄9例,占比11.25%。结论年龄≥60岁、有家族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动脉硬化史、视杯面积小、视盘面积小均为影响N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有效降低NAION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独立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尿路结石手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14
作者 李春明 赵方舟 +3 位作者 赵有权 唐磊 李海明 李钧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上尿路结石术后复发现状,分析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儿童上尿路结石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8例上尿路结石患儿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儿童上尿路结石术后复发现状,分析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儿童上尿路结石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8例上尿路结石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结石复发曲线,依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18例中,男157例、女61例,年龄(4.1±3.4)岁,随访(48.3±21.8)个月,总体复发率为16.1%(35/21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岁以上较1岁以下患儿的复发风险高(HR=8.685,95%CI:1.144~65.930);肥胖较消瘦患儿复发风险高(HR=7.903,95%CI:1.046~59.684);结石质量>2000 Hu·cm^(2)较结石质量<1000 Hu·cm^(2)患儿复发风险高(HR=2.842,95%CI:1.171~6.895);术前尿白细胞阳性较术前尿白细胞阴性患儿复发风险高(HR=5.172,95%CI:1.681~15.913)。以上述4项独立危险因素为输入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经计算该模型C-index为0.853,1年未复发率预测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3年未复发率预测模型的AUC为0.96,5年未复发率预测模型的AUC为0.84,校正曲线贴近于理想曲线。结论儿童上尿路结石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高龄、肥胖、结石质量大及术前尿白细胞阳性患儿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本研究建立的儿童上尿路结石术后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更精准地识别高危患儿,制定个性化结石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泌尿系结石 复发 独立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伏立康唑相关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周丽娟 何勐 +4 位作者 张玮 王娜 李慧红 申明慧 靳巍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35-304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伏立康唑(VCZ)相关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使用VCZ治疗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按用药后是否发生肝损伤分为A组(发生肝损伤)和B组(未发生... 目的探讨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伏立康唑(VCZ)相关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使用VCZ治疗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按用药后是否发生肝损伤分为A组(发生肝损伤)和B组(未发生肝损伤)。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VCZ谷浓度(cmin)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320例患者,有56例患者发生了肝损伤,肝损伤发生率为17.50%。A组患者的VCZ_(cmin)显著高于B组(P=0.021)。CRP、PCT、IL-6、TBIL与VCZ_(cmin)均存在相关性(P<0.05);CRP、PCT、IL-6、TBIL对VCZ_(cmin)有显著影响(P<0.05);VCZ_(cmin)、PCT、TBIL是影响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CZ_(cmin)≥3.76 mg/L的患者肝损伤风险显著增加。结论VCZ_(cmin)、PCT、TBIL是影响老年低蛋白血症患者发生VCZ相关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PCT或TBIL高的患者,使用VCZ期间,应密切监测VCZcmin和肝功能,以降低肝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肝损伤 老年 低蛋白血症 谷浓度 炎症因子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
作者 邱云 崔美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此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研究将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科手术),并将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36例),同时将... 目的研究骨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此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研究将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科手术),并将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36例),同时将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36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统计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占比。结果396例患者中,36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手术时机、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切口分类、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行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Ⅱ类和Ⅲ类切口、急诊手术以及术中未合理使用抗生素(P均<0.05)。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在切口感染中的检出率较高。结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Ⅱ类和Ⅲ类切口、急诊手术以及术中未合理使用抗生素均为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对策,以有效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独立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因素的tPSA 4~10 ng/ml前列腺癌风险分析
17
作者 王亚申 罗飞 李健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识别肿瘤风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为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4~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早期筛查提供强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tPSA 4~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69例与... 目的通过识别肿瘤风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为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4~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早期筛查提供强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tPSA 4~1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69例与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的临床数据资料,经倾向评分匹配调整后,选取98例(每组49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前列腺癌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得出预测模型计算公式,比较预测模型与肿瘤危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别用于评估预测模型的校准度和净获益率。结果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BMI、前列腺体积、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Ca共13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前列腺癌临床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前列腺体积、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乳酸脱氢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独立危险因素。联合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1.8%、87.9%,阳性预测值71.2%,阴性预测值97.1%,其AUC值为0.956(P<0.001,95%CI:0.924~0.989),高于各独立危险因素的AUC值。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012。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大于等于0.1时,该预测模型就能获得净收益。结论基于临床因素构建的tPSA 4~10 ng/ml的前列腺癌预测模型,可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程义金 孙光健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3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79例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37)和恶性组(n=4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二元... 目的:分析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79例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37)和恶性组(n=4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血管集束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有吸烟史、结节直径≥1 cm、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有毛刺征占比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结节直径≥1 cm、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有毛刺征为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吸烟史、结节直径≥1 cm、混合密度磨玻璃结节、有毛刺征为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这些特征预测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磨玻璃结节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癌变与超声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古柳冬 章丽 凌映芬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26-29,共4页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癌变与超声参数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病理与...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癌变与超声参数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梅州市梅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病理与超声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普通息肉组(92例)与癌变组(8例)。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参数变化与癌变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变组患者BMI>23 kg/m^(2)、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孕次>3次、产次>2次、绝经占比均高于普通息肉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3 kg/m^(2)、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孕次>3次、产次>2次、绝经均是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癌变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不均匀占比、存在宫腔积液占比、2/3血流分级占比、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均高于普通息肉组(均P<0.05)。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不均匀、存在宫腔积液、血流分级、Emax、Emean与癌变相关性较高,且均呈正相关(r=0.256、0.348、0.369、0.274、0.532、0.271,均P<0.05)。结论 BMI>23 kg/m^(2)、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孕次>3次、产次>2次、绝经均是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超声参数变化与癌变相关性较高,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病变 癌变风险 独立危险因素 超声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王坤 王花敏 陈少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17-120,共4页
研究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组,分析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BMI、绝经、合并妇科疾病、雌激素治疗史属于复发独... 研究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组,分析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BMI、绝经、合并妇科疾病、雌激素治疗史属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较多,需实施有效措施护理降低复发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复发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