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时代独立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嬗变
1
作者 李静 杨葆华 《声屏世界》 2024年第21期81-83,共3页
新媒体依靠全新技术作为支撑,拥有完整的结构体系,它包含数字杂志、网络终端、数字媒体等传播方式,形成了一股信息化的浪潮,成为了重要的传播渠道。独立纪录片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潮流,在创作理念上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进而发生了结构性... 新媒体依靠全新技术作为支撑,拥有完整的结构体系,它包含数字杂志、网络终端、数字媒体等传播方式,形成了一股信息化的浪潮,成为了重要的传播渠道。独立纪录片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潮流,在创作理念上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进而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文章从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叙事策略和美学风格的嬗变三方面论述,创作主题从边缘到中心,从单一到多元满足了不同收视群体的需求;叙事策略采用微观个体视角、碎片化叙事、互动体验和趣味性表达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收视习惯;美学风格从早期刻意强调纪实到写意与纪实并重。创作者们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视觉奇观,使受众获得沉浸式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独立纪录片 创作理念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特色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诗航 《视听》 2015年第7期47-48,共2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纪录片在中国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开始独立制作的时代,制作这个特殊群体也已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这就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中国独...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纪录片在中国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开始独立制作的时代,制作这个特殊群体也已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这就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特色分析试图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前景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DV时代 资金自筹 独立纪录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2011南京独立纪录片论坛上的发言与补充 被引量:18
3
作者 吕新雨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6,共6页
本文讨论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底层"政治、伦理与美学。中国纪录片的底层问题与中国社会与主流媒体的大格局相关联,作为主体的导演在进行底层表述时,其位置、态度与方法,构成了中国纪录片伦理的结构性存在。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伦理 政治 美学 中国纪录片 论坛 南京 主流媒体
原文传递
沉浸与颠覆——独立纪录片导演对中国与自我的认知 被引量:4
4
作者 雷建军 李莹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7,共5页
本文通过对导演及其作品的分析与访谈,描述自2000年以来独立纪录片对当代中国的呈现,揭示了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力量与无奈。从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独立导演创作历程的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记录下的时代中的幸运与不幸,可以看到底层民众... 本文通过对导演及其作品的分析与访谈,描述自2000年以来独立纪录片对当代中国的呈现,揭示了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力量与无奈。从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独立导演创作历程的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记录下的时代中的幸运与不幸,可以看到底层民众的失语与呐喊,看到深层的鲜活的中国对自我内心的影响与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精神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娟 张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2期69-71,91,共4页
自1990年以来,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从未停止,且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它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振奋。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从另一个层面,纪录了真实的社会、时代和人物,甚至比故事片显得更有力量。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将社会责任感投入... 自1990年以来,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从未停止,且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它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振奋。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从另一个层面,纪录了真实的社会、时代和人物,甚至比故事片显得更有力量。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将社会责任感投入到创作中,聚焦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展示社会和时代的变迁,甚至是以摄影机为工具进行影像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独立纪录片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走”与“回归”:也论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庆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本文将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置于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解析"出走"与"回归"的内涵。分别从"移民经验的转化策略""文化认同"以及"行动着的纪录者"三个方面阐释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边... 本文将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置于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解析"出走"与"回归"的内涵。分别从"移民经验的转化策略""文化认同"以及"行动着的纪录者"三个方面阐释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的边缘人身份对于创作的意义,从而为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提供积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 独立纪录片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形态演变下我国独立纪录片记忆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钱春莲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0-70,共1页
在这以速度和遗忘为标记的时代中,记忆显得尤为宝贵奢侈。纪录片因其非虚构性,即现实真实性而成为这个时代中重要的记忆呈现媒介。通过独立纪录片研究探索时代记忆,从记忆建构角度研究独立纪录片,无疑充满独创性和挑战性,这不仅是研究... 在这以速度和遗忘为标记的时代中,记忆显得尤为宝贵奢侈。纪录片因其非虚构性,即现实真实性而成为这个时代中重要的记忆呈现媒介。通过独立纪录片研究探索时代记忆,从记忆建构角度研究独立纪录片,无疑充满独创性和挑战性,这不仅是研究视角上的突破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突破创新 非虚构性 记忆建构 时代记忆 真实性 独创性 挑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一样的独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之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庆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2,共7页
作为完全不同的纪录片类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在身份表征、创作理念、影像表达诸方面均有着各自的追求。将这一研究对象置于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考察,发现在地性与跨文化、自我意识与族群意识、底层影像与国家形象是将他... 作为完全不同的纪录片类型,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在身份表征、创作理念、影像表达诸方面均有着各自的追求。将这一研究对象置于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考察,发现在地性与跨文化、自我意识与族群意识、底层影像与国家形象是将他们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内地独立纪录片与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所显示的各自不同的精神特质,体现出全球化时代独立纪录片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在地性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上帝之声”到“自我指涉”内心之语——浅谈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及缺憾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显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中国独立纪录片作者在拍片之初呈现出一种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激进姿态,并借鉴"真实电影"或"直接电影"的叙事模式来对抗主流专题片中权威的"上帝之声"。然而,独立纪录片作者"主体性"的缺失以及过... 中国独立纪录片作者在拍片之初呈现出一种游离于体制边缘的激进姿态,并借鉴"真实电影"或"直接电影"的叙事模式来对抗主流专题片中权威的"上帝之声"。然而,独立纪录片作者"主体性"的缺失以及过度依赖拍摄客体的"言说"却让中国独立纪录片面临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憾。经过自我反省的中国独立纪录片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表现出对"回到自身"的渴望以及对"个人化的写作、自由的表现"的诉求。中国独立纪录片呈现出多样化、多声部的发展态势。中国纪录片的声音也由"上帝之声"演变为一种"自我指涉"的内心独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上帝之声 自我指涉 真实电影 直接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九十年代:一种不再返回的影像表达与记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平 李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3-78,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表达至今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对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研究的基本综述,不是采用广泛收集各种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而是以吕新雨、张同道、谢晓晶和吴文光等在国内外纪录片理论与创作领域具有代... 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表达至今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对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研究的基本综述,不是采用广泛收集各种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而是以吕新雨、张同道、谢晓晶和吴文光等在国内外纪录片理论与创作领域具有代表性观点和著述为基础,对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表达所建立的研究层面做出了一个基本的梳理,据此考察中国九十年代独立纪录片运动的基本面貌。《现场》:关注现场的吴文光关于独立纪录片的创作研究;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不约而同:当代中国的新纪录片运动;展示与验证: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创作;开放与多义的直接电影:国外相关的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等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中国独立纪录片 影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影像 被引量:3
11
作者 荀羽琨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0,85,共3页
中国独立纪录片生成于20世纪90年代,它以一种鲜明的民间立场打破了专题片的创作模式,把镜头聚焦在一批被主流意识形态所遮蔽的底层人物身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还原建构起真实的底层影像,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现实的理性反思。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日常生活 民间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中的她和影像背后的她们——独立纪录片中的女性书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丽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6-167,共2页
序言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自九十年代伊始,开辟了国家话语之外的民间叙述空间,过去十多年,独立影像成为纪录片创作最具活力的地带,比起体制内的创作,这种方式在题材和形式上受到规范和约束较少,导演从个体意志出发,从选题到制作,"... 序言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自九十年代伊始,开辟了国家话语之外的民间叙述空间,过去十多年,独立影像成为纪录片创作最具活力的地带,比起体制内的创作,这种方式在题材和形式上受到规范和约束较少,导演从个体意志出发,从选题到制作,"寻求一种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真实而自觉的记忆形式”,为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留下一份真实的民间记录,也构成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独特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女性书写 影像 纪录片创作 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当代 九十年代 叙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视角的文化呈现——我国独立纪录片中的游民影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天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76,共2页
我国的独立纪录片往往从个人立场和底层视角出发,以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补充或校正的姿态打破了过去传统专题片的独白、说教模式,将镜头对准了被社会所忽视的边缘人物身上。其所标榜的独立,不仅是创作行为的独立,更是一种精神和立场... 我国的独立纪录片往往从个人立场和底层视角出发,以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补充或校正的姿态打破了过去传统专题片的独白、说教模式,将镜头对准了被社会所忽视的边缘人物身上。其所标榜的独立,不仅是创作行为的独立,更是一种精神和立场的独立。在我国独立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中,有一种被称作“游民”的群体,他们无固定工作和居所,并随着时势浮沉游荡,其中一些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在底层语境下,游民影像的创作意图、拍摄方式作为一种文化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等待被阐释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底层视角 游民 影像 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个人立场 创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纪录片的伦理问题考量——以徐童“游民”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靖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20期170-171,共2页
独立纪录片不从属于行业主流体制,其创作者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拍摄对象多为底层社会的边缘群体,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以徐童的"游民"三部曲为例,围绕创作者与拍摄对象的伦理关系、影像传播过程中引发的伦理争议、... 独立纪录片不从属于行业主流体制,其创作者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拍摄对象多为底层社会的边缘群体,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以徐童的"游民"三部曲为例,围绕创作者与拍摄对象的伦理关系、影像传播过程中引发的伦理争议、创作者的媒介伦理素养与纪录片美学的关系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纪录片伦理 徐童 游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独立纪录片《姐妹》的成功之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9-142,共4页
2004年诞生的独立纪录片《姐妹》收视飘红,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它的成功之道主要表现在:零距离的拍摄保证了最大限度的真实;对生活戏剧化的发掘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对人物真善美的展示提升了主题;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姐妹》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在体制边缘的艰难生存——关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生存境遇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倩 《声屏世界》 2009年第3期27-28,共2页
中国影像的生产体制决定了中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个体的民间的纪录片制作。1990年,吴文光制作的纪录片《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标志着独立纪录片在中国的诞生。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独立纪录片发展迅速,影片数量呈几何级增加... 中国影像的生产体制决定了中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个体的民间的纪录片制作。1990年,吴文光制作的纪录片《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标志着独立纪录片在中国的诞生。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独立纪录片发展迅速,影片数量呈几何级增加。同时,独立纪录片的地位则是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艰难而矛盾。本文试图真实、客观地展现独立纪录片曲折的发展历程、矛盾的现实境遇,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生产体制 中国 生存境遇 纪录片制作 现实境遇 边缘化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一种集体沉浸式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平 李冉 《肇庆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及其运动,是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独立于中国主流影视及体制之外的纪录片作者的民间纪录片影像创作。与同时代的体制内的影视创作与导演形成巨大差异的是,这些独立纪录片导演置身民间,寻找真像,在边疆、乡... 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及其运动,是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独立于中国主流影视及体制之外的纪录片作者的民间纪录片影像创作。与同时代的体制内的影视创作与导演形成巨大差异的是,这些独立纪录片导演置身民间,寻找真像,在边疆、乡村和城市街巷等独立现场,用最真诚的情感和摄影机,建立其对当代中国的话语立场和具有共和国记忆价值的民间现场。文章主要讨论90年代中国独立纪录片及其“不约而同”的纪录片运动,以几部在中国独立纪录片运动历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与价值的纪录片及导演创作为文本,审视不同导演的创作现实。其中,吴文光的创作注重抗争与权力;杜海滨的创作强调生存状态;蒋樾的创作反省生存价值;段锦川的创作则实现直接电影的观念与思想在中国的尝试等,期待在梳理各位纪录片导演创作中,摄影机镜头材料所构建的开放多义的现场,呈现不约而同的独立纪录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独立纪录片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独立纪录片与国际影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启鹏 《南方电视学刊》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纪录片一直是影视创作中最活跃的疆域之一,也是当下中国丰富蓬勃且硕果累累的一项文化实践。尤其是自DV诞生以来的近十余年,独立创作生长态势旺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制作队伍,出现一个相对稳定且不断扩大...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纪录片一直是影视创作中最活跃的疆域之一,也是当下中国丰富蓬勃且硕果累累的一项文化实践。尤其是自DV诞生以来的近十余年,独立创作生长态势旺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制作队伍,出现一个相对稳定且不断扩大的作者群,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频频斩获各类国际纪录片大奖,中国独立纪录片已经成为许多国际影展中最被期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围绕国际影展,梳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海外传播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中国 国际 90年代以来 影视创作 文化实践 独立创作 相对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在体制边缘的艰难生存——关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生存境遇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倩 《东南传播》 2009年第3期30-32,共3页
独立纪录片在近20年曲折的发展中,一直游走在体制边缘,呈现出一种激情与粗糙、希望与失落、决绝与暧昧同在的矛盾状态。独立纪录片要走出目前的困境,需要其向内拓宽题材和视野、改进叙述语言,同时,外部完善独立纪录片的发行、流通、评... 独立纪录片在近20年曲折的发展中,一直游走在体制边缘,呈现出一种激情与粗糙、希望与失落、决绝与暧昧同在的矛盾状态。独立纪录片要走出目前的困境,需要其向内拓宽题材和视野、改进叙述语言,同时,外部完善独立纪录片的发行、流通、评价体系,并争取政策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纪录片 体制 生存境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的“自由”: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和中国独立纪录片之比较
20
作者 邓惟佳 邱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5-130,共6页
学界普遍认为,1990年吴文光拍摄的《流浪北京》标志着新纪录片运动的兴起,这也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始。"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因其导演国籍、教育背景、身份认同等跨文化因素和传播效果与中国独立纪录片在很多方面... 学界普遍认为,1990年吴文光拍摄的《流浪北京》标志着新纪录片运动的兴起,这也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始。"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因其导演国籍、教育背景、身份认同等跨文化因素和传播效果与中国独立纪录片在很多方面存在异同,文章将主要依托三个自由维度,即主体自由、社会自由、个体自由分析对比二者在自由观呈现中的差异,探究二者所追求自由内涵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纪录片创作 海外华人 中国独立纪录片 自由观 艺术作品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