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MM模型的排水分区参数率定——以迁安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富 郭豪 +1 位作者 秦祎 张超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122-130,共9页
近几年SWMM模型逐渐应用到建设海绵城市相关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提高模型参数选择、率定的效率,以提高模型的应用效果,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文中以迁安典型片区为例,结合设计资料、人工试验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的监测数据,参考相关文献,提出参... 近几年SWMM模型逐渐应用到建设海绵城市相关的规划设计中,如何提高模型参数选择、率定的效率,以提高模型的应用效果,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文中以迁安典型片区为例,结合设计资料、人工试验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的监测数据,参考相关文献,提出参数的选择和率定方法。参考模型手册和相关文献,明确敏感性高的参数,并确定参数的先验分布范围,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LHS)从中选取参数样本,对其进行率定和验证,确定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和最优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LID措施的非结构性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为当地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经验,也为我国SWMM模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拉丁超立方抽样法(LHS) 率定与验证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海岸泥沙运动模拟及进港航道大风天回淤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解鸣晓 张玮 张庭荣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建立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对泥沙运动模型率定与验证的新思路,即采用代表潮和代表波浪场对长期水动力进行模拟,并利用具有统计意义的代表含沙量场对泥沙起动各参数进行率定,最后采用不同风浪条件下的含沙... 建立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对泥沙运动模型率定与验证的新思路,即采用代表潮和代表波浪场对长期水动力进行模拟,并利用具有统计意义的代表含沙量场对泥沙起动各参数进行率定,最后采用不同风浪条件下的含沙量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以连云港地区为例,对这种新思路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率定/验证思路可有效应用于粘性泥沙运动和航道回淤的模拟中.在所建思路与模型基础上,对淤泥质海岸大风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特征及进港航道回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大风作用下的含沙量分布形式与正常天气相似,但含沙量数值大幅增高.一次大风对航道回淤的影响时间应为大风期间与风后一段时间的总和,其中航道回淤最强的时刻发生在风后一天左右,然后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至正常天气状态.最后,根据模型预测,连云港地区进港航道不会发生一次大风骤淤碍航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定与验证 时空尺度 代表含沙量 大风天 进港航道 回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砂工程对河道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穆锦斌 杨芳丽 +1 位作者 谢作涛 张小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6,共8页
建立了一般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运用长江武汉河段实测水沙数据对模型进行系统的率定与验证;模拟了不同流量级下该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变化规律。进一步选取了典型水沙系列年,对采砂后河段冲淤变化及采区内泥沙回淤... 建立了一般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运用长江武汉河段实测水沙数据对模型进行系统的率定与验证;模拟了不同流量级下该河段采砂后水位、流速变化规律。进一步选取了典型水沙系列年,对采砂后河段冲淤变化及采区内泥沙回淤率进行了预测。模型成果为本河段采砂的可行性及采砂规模控制提供了较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砂 一般曲线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率定与验证 泥沙回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洞庭湖河网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穆锦斌 张小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7,共6页
荆江-洞庭湖河网泥沙模型是准确描述江湖水沙输移规律的核心技术与基础。本文在河网水流三级解法基础上,借用河网水流分级解法的思想,结合汊点处沙量守恒方程与分沙模式,研究建立了荆江-洞庭湖河网非恒定泥沙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 荆江-洞庭湖河网泥沙模型是准确描述江湖水沙输移规律的核心技术与基础。本文在河网水流三级解法基础上,借用河网水流分级解法的思想,结合汊点处沙量守恒方程与分沙模式,研究建立了荆江-洞庭湖河网非恒定泥沙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的反映荆江洞庭湖水沙输移规律,可用于三峡建库后坝下游水沙输移趋势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数学模型 分沙模式 率定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在库岸整治项目中的应用
5
作者 段凯敏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三峡工程建成后,因蓄水引起的岸坡稳定问题和水位消落及移民迁建、后靠等带来的环境变化问题已逐步显现。实施消落区库岸整治项目是维护库区岸坡稳定,保护水质,增加库区经济发展功能的重要举措之一。以重庆某县库岸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 三峡工程建成后,因蓄水引起的岸坡稳定问题和水位消落及移民迁建、后靠等带来的环境变化问题已逐步显现。实施消落区库岸整治项目是维护库区岸坡稳定,保护水质,增加库区经济发展功能的重要举措之一。以重庆某县库岸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用有限体积法在计算网格上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分析库岸整治项目对河流行洪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实施库岸整治项目对河流行洪能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整治 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 模型率定与验证 工程影响 河流行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洞庭湖河网一二维嵌套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氚 张可能 +3 位作者 戴明龙 冯罗杰 张俊宏 陈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83,共8页
荆江-洞庭湖构成的具有复杂时空变化特点的江湖水系对长江防洪体系有着重要影响。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干流以及向洞庭湖三口分流过程发生了新的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防洪形势。为应对荆江-洞庭湖水系关系的变化,... 荆江-洞庭湖构成的具有复杂时空变化特点的江湖水系对长江防洪体系有着重要影响。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干流以及向洞庭湖三口分流过程发生了新的调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防洪形势。为应对荆江-洞庭湖水系关系的变化,需要能够准确模拟河道、湖泊内各种复杂水流运动过程,建立了荆江-洞庭湖区一、二维嵌套水动力学模型,对荆江和三口河系模拟采用一维河网模型,洞庭湖区采用二维浅水湖泊模型。本嵌套模型是以边界搭接的水量交换方式连接一、二维模型,即一维模型为二维模型的提供上游流量边界;二维模型为一维模型提供下游水位边界,模型之间能互相传递物理量,并依据边界水力因子相等原则,实现互赋边界迭代计算。利用2008年全年荆江干流上监利、螺山站,三口河道的新江口、沙道观站、弥陀寺以及洞庭湖区内的鹿角站的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利用2012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模拟计算了洞庭湖丰、枯水期的流场,湖区主体表层水流流向是从目平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最终由城陵矶流出,接着汇入长江。丰水期水体几乎被置换,而枯水期"死水"现象明显。模型在水位、流量、断面流速过程3方面的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荆江干流、分洪水系还是洞庭湖区,模拟结果均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峰谷对应关系明显。嵌套模型选取的糙率等参数准确,技术处理到位,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好反映整个荆江-洞庭湖区的水流运动过程。同时模型可用于荆江-洞庭湖区不同组合类型洪水过程的计算,对三峡调度影响下的荆江防洪预测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 洞庭湖 河网 水动力学 嵌套模型 率定与验证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预报模型历史数据影响及解决方法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苏晓林 秦根泉 +2 位作者 黄少辉 林智伟 丁呈涛 《防灾减灾学报》 2022年第4期26-35,共10页
随着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山洪预报也面临着从经验性预报向实时数值精准预报转变的要求。针对山洪预报模型数据普遍存在缺失和质量不佳的现状,提出了参数移植法和参数回归法两种使用区域性代表参数搭建山洪预报模型的方法,并以... 随着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山洪预报也面临着从经验性预报向实时数值精准预报转变的要求。针对山洪预报模型数据普遍存在缺失和质量不佳的现状,提出了参数移植法和参数回归法两种使用区域性代表参数搭建山洪预报模型的方法,并以海南白沙河山洪小流域为试点,采用牛尼头测站历史数据和NAM(Nedbor-Afstromnings-Model)模型进行参数的率定和验证,然后通过参数移植法搭建了整个流域水文产汇流模型,并针对模型的结构提出了改进模型精度的方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预报 NAM模型 历史数据 模型率定与验证 数据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C-HMS模型的洪水模拟研究
8
作者 陈薪泽 褚若瑜 李浩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7-39,共3页
由于山西省内防洪预警系统、水资源规划调度等相关措施尚不完善,因此以洮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建立HEC-HMS洪水预报模型,针对不同级别的洪水得到较为合理科学的模型参数,以期为省内的洪水调度、其他水文模型的建立、洮水河流域的水资源合... 由于山西省内防洪预警系统、水资源规划调度等相关措施尚不完善,因此以洮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建立HEC-HMS洪水预报模型,针对不同级别的洪水得到较为合理科学的模型参数,以期为省内的洪水调度、其他水文模型的建立、洮水河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规划调度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洮水河流域水文地质、测站分布、流域概况进行汇总,从该地区1976—2017年降雨洪水资料中优选出代表性较好的25场洪水,进行降雨径流数据资料的插补延长,建立HEC-HMS模型,进行洪水模拟,按照大、中、小洪水形成3套参数,对参数进行率定与验证,模拟结果在该地区精度达到了乙级,对洮水河流域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HEC-HMS模型 参数率定与验证 洮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水文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1 位作者 李相虎 姚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9-1347,共9页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 模型率定与验证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