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台湾岛海域全日分潮的特征和潮汐、潮流的综合性质 被引量:15
1
作者 沙文钰 吕新刚 +1 位作者 张文静 陈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69,共8页
用97版POM海洋模式 ,对环台湾岛海域的全日分潮和整个潮汐、潮流综合特征进行三维数值研究。研究海域全日分潮是由太平洋传入的 ,且来自台湾岛北部海区传入的潮波穿越海峡。由吕宋海峡传入的全日分潮对维持南海的潮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用97版POM海洋模式 ,对环台湾岛海域的全日分潮和整个潮汐、潮流综合特征进行三维数值研究。研究海域全日分潮是由太平洋传入的 ,且来自台湾岛北部海区传入的潮波穿越海峡。由吕宋海峡传入的全日分潮对维持南海的潮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全日分潮最大流同时线分布表层有5个圆流点 ,其中4个本文首次得到。台湾海峡及其以北海区和台湾东部洋区为不规则半日潮区 ,台湾东南为全日分潮为主的混合潮区。台湾岛北部为气旋式余流涡旋区 ,环绕台湾浅滩为反气旋余流涡旋区 ,澎湖水道开始的转向流预示着海峡及其邻近海区的涨潮流或落潮流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全日分潮 潮流 综合性质 潮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被引量:13
2
作者 沙文钰 吕新刚 +1 位作者 陈希 张文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40,共10页
用 1 997版POM海洋模式 ,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 .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 2 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 .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 ,且北支强于南支 .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 用 1 997版POM海洋模式 ,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 .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 2 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 .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 ,且北支强于南支 .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 ,其M2 分潮最大振幅可达 2 40cm .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 ,M2 分潮最大潮流达 1 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 ,还发现另外存在 4个新的圆流点 .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 ,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半日潮波 三维数值模拟 POM海洋模式 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台湾岛海域M_2分潮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沙文钰 吕新刚 蒋国荣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1期80-87,共8页
利用 97版 POM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 M2 分潮作了分辨率较高的三维数值模拟。在较准确地模拟了潮汐分布的基础上 ,研究了 M2 分潮流椭圆分布、最大流同时线分布以及潮流场结构。结果表明 ,环台湾岛海域的 M2 潮波主要为大洋传来的胁振潮 ... 利用 97版 POM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 M2 分潮作了分辨率较高的三维数值模拟。在较准确地模拟了潮汐分布的基础上 ,研究了 M2 分潮流椭圆分布、最大流同时线分布以及潮流场结构。结果表明 ,环台湾岛海域的 M2 潮波主要为大洋传来的胁振潮 ,台湾海峡为强潮区 ;M2 分潮最大流同时线在海峡中部形成密集区 ;构成海峡潮波系统的两支潮波中 ,北支潮波的强度远大于南支潮波 ,其影响范围可以到达台湾浅滩南缘 ,但两支潮波影响范围并没有达到“台湾西岸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M2分潮 三维数值模拟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潮对环台湾岛海域温跃层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文静 沙文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4,共8页
利用97版POM海洋模式,本文分别对有、无黑潮影响环台湾岛海域三维温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经对比分析得出,由于黑潮的流入,致使整个海域次表层冬季平均水温比无黑潮影响时提高了5~6℃。黑潮对台湾岛东部深水区的大洋跃层有决... 利用97版POM海洋模式,本文分别对有、无黑潮影响环台湾岛海域三维温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经对比分析得出,由于黑潮的流入,致使整个海域次表层冬季平均水温比无黑潮影响时提高了5~6℃。黑潮对台湾岛东部深水区的大洋跃层有决定性作用,并对台湾海峡及其南部浅水区的季节性温跃居的强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黑潮 数值研究 温跃层 POM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台湾岛海域冬季水文要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小平 钟中 张金善 《海洋预报》 2006年第3期51-57,共7页
本文利用POM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冬季的水文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有代表性的水平环流、温度场和上升流三个要素所进行的分析表明:模式再现了台湾岛东岸的高温高盐强流速区即黑潮,黑潮在冬季并无直接进入台湾海峡的分支存在;西岸的东北... 本文利用POM模式对环台湾岛海域冬季的水文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有代表性的水平环流、温度场和上升流三个要素所进行的分析表明:模式再现了台湾岛东岸的高温高盐强流速区即黑潮,黑潮在冬季并无直接进入台湾海峡的分支存在;西岸的东北向流在冬季各个层次上都存在,台湾东北部的冷涡模拟与实况较为一致。温度场和上升流的分布与水平环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还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一些特殊物理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定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黑潮 上升流 POM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台湾岛海域海面风场的计算及其对温跃层的影响
6
作者 沙文钰 胡艳冰 于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6-13,共8页
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的海表风场计算方法和海表风应力的参数化.在此基础上,把该研究海域分为4个区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由POM模式所得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海表风应力对该海域不同类型温跃层的具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a)海表风应力是影响... 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的海表风场计算方法和海表风应力的参数化.在此基础上,把该研究海域分为4个区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由POM模式所得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海表风应力对该海域不同类型温跃层的具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a)海表风应力是影响温跃层的动力因子,对季节性温跃层的深度和强度均有重大影响,但对大洋温跃层的影响不大.(b)因为用数值计算的海面风场与实际风场误差不大,故可以用计算所得的风场来代表实际风场作实验对比分析.(c)海表风应力较小时有利于温跃层的发展加强,风应力较大时温跃层将减弱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风应力 温跃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风场对环台湾岛海域温跃层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园 沙文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43,共11页
本文首先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的海表风场计算方法和海表风应力的参数化。在此基础上,把该研究海域分为四个区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由POM模式所得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海表风应力对该海域不同类型温跃层的具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海表风应... 本文首先给出了环台湾岛海域的海表风场计算方法和海表风应力的参数化。在此基础上,把该研究海域分为四个区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由POM模式所得到的数值结果,讨论了海表风应力对该海域不同类型温跃层的具体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海表风应力是影响温跃层的动力因子,对季节性温跃层的深度和强度均有重大影响,但对大洋温跃层的影响不大;海面风场作用数值计算与实际风场误差不大,故可以用计算所得的风场来代表实际风场作实验对比分析;海表风应力较小时有利于温跃层的发展加强,风应力较大时温跃层将减弱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风场 环台湾岛海域 风应力 温跃层 POM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