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2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治理与社会支持如何促进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基于陕西省TF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考察
1
作者 杨琳 饶金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既是化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治理韧性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梳理逻辑结构,选取陕西省TF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自主... 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既是化解治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治理韧性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梳理逻辑结构,选取陕西省TF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解析自主治理和社会支持的演进逻辑和发生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遵循汇聚共识—集体行动—常态督导这一逻辑理路。自主治理强化了村民作为治理共同体的主体力量,社会支持拓宽并巩固了治理共同体的外围,自主治理与社会支持的耦合协同进一步激发治理效能,并产生倍增效应,进而加速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泛在化的数字媒介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自主治理体系的“黏合剂”和社会支持网络的“编织机”角色,并发挥了相应功能。以民主协商为基础的观念转变、以激励约束为导向的制度供给、以成本分担为动力的共同建设、以共治共享为目的的赋权增能等四项机制确保了治理共同体的效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治理 社会支持 乡村治理共同体 乡村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健全环境社会治理体系
2
作者 林震 俞晗 《前线》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推动我国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取得较快进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应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以人才为支撑的评价市场、推动形成政府与...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推动我国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取得较快进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应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以人才为支撑的评价市场、推动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治理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ESG生态体系与新质生产力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治理 企业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提升企业ESG表现的机制研究——基于“环境—社会—治理”三维绩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延芳 张津铭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1,共16页
数字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并改善了信息环境,可以增强企业绿色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的动力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最终实现ESG表现的显著提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 数字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并改善了信息环境,可以增强企业绿色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的动力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最终实现ESG表现的显著提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的数据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对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增加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数字化程度提高的影响不显著;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增加绿色投资和加强环境管理来提升环境绩效,通过降低内部薪酬差距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社会绩效,通过增加分析师关注度和改善内部控制来提升治理绩效;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和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促进金融科技与企业ESG表现深度融合,推进ESG信息公开标准化,强化对企业ESG表现的监督管理;企业应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培育先进企业文化,着力于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esg表现 环境绩效 社会绩效 治理绩效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负债和寻租变化的分析
4
作者 陈南旭 冯勇建 汪晓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9期201-209,共9页
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为代表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具有自下而上的环境治理效应。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有关研究也能够较为真实反映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为此,基于A股上市公司2... 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为代表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具有自下而上的环境治理效应。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有关研究也能够较为真实反映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为此,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9—202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ESG表现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根据企业ESG表现差异和绿色创新效率类型展开异质性讨论。研究发现:ESG表现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并可通过降低企业财务杠杆和减少企业寻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具体对高ESG表现企业存在负向影响,对低ESG表现企业存在正向影响;企业为提高ESG评级存在绿色创新投机行为,通过增加策略性绿色创新产出提高ESG水平,ESG表现越差则策略性绿色创新效率越高。鉴于此,提出应重视实质性绿色创新活动,形成企业重视、社会关注、政府支持的,以实质性绿色创新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esg表现 绿色创新效率 企业策略 环境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的中介效应检验
5
作者 宋洋 宗义湘 钟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基于河北省111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环境规制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社会规范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农户回收行为中激励型规制影响程... 基于河北省111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环境规制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社会规范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农户回收行为中激励型规制影响程度最高,而集中处置行为、社区监督行为中约束型规制作用程度更高;社会规范在环境规制对农户参与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与环境规制形成增量组合路径,具有双向放大作用,环境规制越强的地区社会规范发挥的中介效应占比越高;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环境规制地区、种植规模分组下农户行为具有差异性,环境规制地区、小规模组中政府的各项环境规制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参与治理能力,非环境规制地区、中规模和大规模组中,社会规范作用有所上升,路径依赖和政策学习推动农户产生自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社会规范 农药包装废弃物 农户参与治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环境对ESG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付姜童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3期21-24,共4页
文章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试点政策,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社会信用环境对ESG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的ESG表现,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研究表明,... 文章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试点政策,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社会信用环境对ESG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的ESG表现,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在两者间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同时,结合空间效应,中西部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社会信用环境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从社会信用示范城市政策视角探索企业发展ESG的多元化道路,实现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环境 esg表现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协同增效模式探析——基于SWOT分析法
7
作者 吴义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41-246,共6页
从政府转型与政社关系创新视角出发,通过SWOT分析法,分类解析流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市场化合作、社会化合作、公众参与合作这3种典型合作模式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基于SWOT分析矩阵明确提出促进流域环境... 从政府转型与政社关系创新视角出发,通过SWOT分析法,分类解析流域环境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市场化合作、社会化合作、公众参与合作这3种典型合作模式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基于SWOT分析矩阵明确提出促进流域环境治理服务卖方市场的形成、构建“双河长制”行动网络、由社会组织担任公益合作的集聚者和推动者等相关运行策略,进而构建流域环境治理的政社合作增效模式,实现政社合作共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流域环境治理 SWOT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协同推进研究
8
作者 张珈铭 《智能城市应用》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之下,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协同推进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课题。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能有效提升环境治理精确性与效能,还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智能化支持。借助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智能监测等手段,人工智能可实时监测...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之下,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协同推进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课题。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能有效提升环境治理精确性与效能,还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智能化支持。借助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智能监测等手段,人工智能可实时监测并剖析环境质量,预测生态风险,还提供科学的治理方案。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可对社会保障领域给予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精准救助等。探究了人工智能在环境治理和社会保障中的应用状况,剖析了所面对的核心难题,也提出了推动两者协同发展的措施,为实现环境与社会保障双赢局面给予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环境治理 社会保障 协同推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会洪 张哲源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以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视角,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固定效应模型,通过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探讨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方法对结论进... 以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视角,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固定效应模型,通过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探讨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运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方法对结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智慧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路径加强企业ESG表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背景下,在导入期、成熟期、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的样本中,企业ESG表现提升更为显著。建议以智慧城市的推进为契机,帮助企业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促进市场投资者更好地理解ESG和加快政府完善ESG体系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 多期双重差分 绿色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促进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谢晓佳 坚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0期197-210,共14页
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交织共存的制度背景下,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正逐步被提升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但其究竟如何影响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借... 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交织共存的制度背景下,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正逐步被提升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但其究竟如何影响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借助2011—2020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究了ESG评级对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更高的ESG评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细化子维度发现,环境保护表现、社会责任表现、公司治理表现均能显著促进重污染行业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且环境保护表现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更强。机制识别发现,ESG评级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促进激进绿色技术创新,且高管环保意识强化了ESG评级与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促进关系。拓展检验发现,异质情境下ESG评级对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ESG评级对企业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在市场关注较高中表现得更强。据此,建议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强ESG评价体系的制度设计,全力推动重点区域ESG信息披露,注重培养高管环保意识,进一步因“境”制宜,形成ESG信息披露的多元化策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激进式绿色技术创新 非正式环境规制 高管环保意识 企业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创新对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的作用机制——基于科技创新与碳减排的中介效应分析
11
作者 陈孝明 钱淑芳 肖晓琦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4期180-190,共11页
绿色金融和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选取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科技创新... 绿色金融和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选取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科技创新与碳减排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与企业ESG表现呈正相关关系;绿色金融通过科技创新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碳减排两个途径来提高企业的ESG表现;比起非国有企业、轻度污染企业和其他地区企业,绿色金融创新对国有企业、重度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由此提出中国应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企业ESG评价体系,加强绿色金融在引导企业提高其ESG表现、提升企业价值和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 科技创新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可复制央企ESG治理模式实现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
12
作者 唐壮 庄园 《现代国企研究》 2024年第11期29-35,共7页
中国神华聚焦能源央企ESG治理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致力于建立行之有效的ESG治理体系,成功构建以战略引领、制度保障、架构清晰、指标完善、数字赋能为主要内容的“四化三性”ESG治理模式,为能源央企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神华聚焦能源央企ESG治理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致力于建立行之有效的ESG治理体系,成功构建以战略引领、制度保障、架构清晰、指标完善、数字赋能为主要内容的“四化三性”ESG治理模式,为能源央企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企 战略引领 社会与经济效益 模式创新 esg 治理模式 治理体系 中国神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环境、社会和治理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红兵 刘思源 +4 位作者 胡淼淼 沈园 覃驭楚 潘文斌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774-8783,共10页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是指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来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ESG也成为实践和研究的热点。ESG关注...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是指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来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ESG也成为实践和研究的热点。ESG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但当前ESG研究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明显不足。简要回顾了中国的ESG实践,并将其自2005年起分为起步阶段(2005—2009年)、发展阶段(2010—2017年)和全面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通过对主流的ESG评价指标体系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高度相符,表明ESG与生态环境科学联系密切。再根据国内外ESG研究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多围绕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展开,研究者主要来自金融、经济、社会、管理乃至商务等领域,当前ESG研究与生态环境科学存在脱节,总体上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还有待发展和深入。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应尽快推进ESG研究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并对未来如何开展相关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态环境领域学者开展ESG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治理(esg) 企业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末端治理”还是“源头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时姣 张柯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8,共15页
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末端治理”环境社会责任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实现了企业从“... 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末端治理”环境社会责任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实现了企业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实证结论在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能通过员工绿色行为、企业环境社会关注意愿及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调节效应发现,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能进一步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两种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高环境规制及高学历高管在承担“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上有着更显著的影响。动机分析发现,企业之所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的转变,其动机在于后者对企业价值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数字化转型在其中会进一步强化这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社会责任 源头控制 末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能否提升企业ESG质量?——基于文本分析法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妍 宋怡瑾 沈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50,共14页
全面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推动该发展过程的核心主体,企业如何实施环保减排措施、承担社会责任并提升治理水平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整理了2010—2020年中国275个地级市的政府... 全面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推动该发展过程的核心主体,企业如何实施环保减排措施、承担社会责任并提升治理水平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整理了2010—2020年中国275个地级市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文本挖掘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的约束性指标,并明确了“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两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治理目标约束。实证分析发现:与原则导向相比,规则导向的环境治理目标约束更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ESG质量,且这一结果在更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外生事件冲击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政府绿色补助、公众环境关注、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社会责任承担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都是规则导向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约束提高企业ESG质量的重要机制。表明区域内企业提升ESG质量的过程,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使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高度响应政策的企业中,规则导向的环境治理目标约束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个方面,规则导向的治理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在环境方面尤为突出。这为实现减污降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目标约束 esg质量 政府行为 公众环境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晴 张晓昕 林翎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21期50-55,共6页
环境社会治理(ESG)是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ESG标准化工作作为政策落地实施和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建立健全ESG评估体系,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 环境社会治理(ESG)是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ESG标准化工作作为政策落地实施和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建立健全ESG评估体系,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梳理了国际国内ESG相关标准化技术机构、重要标准制定实施现状,从统筹协调机制、技术标准支撑作用、国际标准化形势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ESG标准化工作的重要需求,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ESG标准体系建设建议,以期为ESG标准化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治理(esg) 标准化 可持续发展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以“村转居”社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贝贝 韩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目的】以社区社会组织为组织平台,数字技术创新社区环境治理。【方法】以北京市W社区的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组织为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赋能社区社会组织回应“村转居”社区环境治理需求。【结果】社区社会组织微信群构筑的“虚拟公共... 【目的】以社区社会组织为组织平台,数字技术创新社区环境治理。【方法】以北京市W社区的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组织为案例分析,发现数字技术赋能社区社会组织回应“村转居”社区环境治理需求。【结果】社区社会组织微信群构筑的“虚拟公共空间”成为居民高频互动和环境监督的重要隐形场域,增强了居民的情感连接和组织黏连性。【结论】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畅通了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物业公司、社会工作者等多元主体的沟通渠道,微信群线上交流协商与线下组织行动的协同提升了居民的集体效能感,进一步推动“村转居”社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整合,使居民关系走向自由、开放和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环境治理 “村转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评级分歧的生成机理与治理方略
18
作者 邱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8,198,199,共10页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级分歧是指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公司的ESG表现有不同的评价结果,这会加剧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的无序性,影响ESG投资市场和可持续金融的整体发展。评级过程缺乏标准化、利益冲突和透明度不足是造成ES...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级分歧是指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公司的ESG表现有不同的评价结果,这会加剧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的无序性,影响ESG投资市场和可持续金融的整体发展。评级过程缺乏标准化、利益冲突和透明度不足是造成ESG评级分歧的原因。机械地构建标准化评级过程,尽管能够消除评级分歧,但会破坏评级本应具有的“市场化”特征。因此,治理评级分歧应从规范信息披露、利益冲突及透明度入手,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我国应完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对ESG评级机构设置准入限制,建立内控制度以妥善处理利益冲突,确保评级与数据的公开透明,并加强评级机构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评级分歧 评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环保督察对省级区域环境治理的带动效应实证研究
19
作者 白羽彤 刘金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3-76,共14页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环境治理行动,能够在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中产生带动作用。结合科氏理性选择理论,个体在理性参与环保组织的过程中,会受到宏观结构性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的交互影响。文章基于CSS2015—201...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环境治理行动,能够在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中产生带动作用。结合科氏理性选择理论,个体在理性参与环保组织的过程中,会受到宏观结构性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的交互影响。文章基于CSS2015—2019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中央首轮环保督察对环保领域社会参与产生了显著正向带动效应;第二,空气质量改善增强了中央首轮环保督察对环保领域社会参与的带动效应;第三,中央首轮环保督察与“回头看”行动的接续发力,带动了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文章通过理论阐释和模型构建分析了中央首轮环保督察对环保领域社会参与的带动效用及其调节机制,同时检验了样本差异性对中央首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行动的带动效应的影响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政策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督察 环境治理 空气质量指数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动员、社会响应与农村环境治理差异化——基于粤西M市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国磊 苏柄润 张燕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治理成效不仅反映各级地方政府能否“有所作为”,也影响新一轮的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粤西M市部分乡镇调研发现:差异化的政府动员策略所获取的社会响应程度不同,并直接影响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基层... 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治理成效不仅反映各级地方政府能否“有所作为”,也影响新一轮的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粤西M市部分乡镇调研发现:差异化的政府动员策略所获取的社会响应程度不同,并直接影响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基层政府通过“硬动员”来塑造刚性治理的权威性,但由于基层群众的“弱响应”而导致环境政策执行陷入“梗阻”困境。虽然通过“软动员”的柔性治理方式能提升基层群众参治意愿,但却因其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强弱趋中响应”而导致环境政策“悬浮化”。因此,应通过“软硬兼施动员”,既依托行政权威推动环境政策走向底层实践,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人情游说,使基层群众“强响应”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全过程,进而实现农村环境的治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动员 社会响应 农村环境治理 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