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包木太 孙晓军 +4 位作者 王鑫平 孙培艳 李一鸣 陆金仁 李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6,共8页
海域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工作是溢油应急规划的基础,有利于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本文对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型的主要评价方法和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在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 海域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工作是溢油应急规划的基础,有利于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本文对海岸线的溢油环境敏感型的主要评价方法和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在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研究中,各类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多为各种方法同时使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选取的各类指标可总结归为物理指标、生物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三大类,并且针对部分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较为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了海岸线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当前溢油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如评价体系系统性差、评价指标科学性低及评价过程主观性强等,而加强学科交叉的同时对目前研究中不足深入研究将是后续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环境敏感性评价 海岸线类型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何锐 黄华明 +1 位作者 周泓 游川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
针对输电工程建设初期对线路周边环境敏感性调查的需求,本文结合环境敏感性评价理论研究,以GIS手段为技术基础,设计、实现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以二三维一体化方式进行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提取、管理,结合主成... 针对输电工程建设初期对线路周边环境敏感性调查的需求,本文结合环境敏感性评价理论研究,以GIS手段为技术基础,设计、实现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系统以二三维一体化方式进行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提取、管理,结合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模型,利用高分辨率的地形、影像和铁塔模型数据构建虚拟三维环境,达到辅助输电工程进行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目的。结合西南某地区输电工程开展应用研究,系统有效缩减了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数据处理的流程,提高了数据处理工作效率,为进行输电工程环境敏感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 输电工程 环境敏感性评价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遗址环境敏感性评价及保护模式初探——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区为例
3
作者 李玲 王锐 +2 位作者 赵月帅 丁娜 朱晓雪 《智能城市》 2021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域的大遗址保护成为我国空间治理的难题。文章以汉长安城遗址区为研究对象,依托大遗址文化的独特性、可塑造性,对其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价,并探索保护模式,以动态发展的...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域的大遗址保护成为我国空间治理的难题。文章以汉长安城遗址区为研究对象,依托大遗址文化的独特性、可塑造性,对其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价,并探索保护模式,以动态发展的角度实现大遗址的可持续利用,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支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汉长安城 环境敏感性评价 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评价及划分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智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年第6期35-39,共5页
以沈阳市为例,从空间角度识别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重点,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科学准确,项目组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等技术规范要求,运用GIS空间分析与遥感影像... 以沈阳市为例,从空间角度识别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与重点,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科学准确,项目组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号)等技术规范要求,运用GIS空间分析与遥感影像解译技术,结合沈阳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对沈阳市不同环境敏感脆弱类型区域进行了评价及等级、区域划分工作。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中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康平县的西北部和中部,法库县的西部,新民市的西部和中部,辽河、蒲河、浑河、养息牧河、秀水河、柳河等河流沿岸,以及全市的湿地、水库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为2335km2,占沈阳市土地总面积的1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河湖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林业县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以萝北县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裴晶莹 王英伟 裴林红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7期175-179,共5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进行生态环境规划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对区域进行划分的一种手段。文章通过对萝北县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应用“3S”技术法、系统学等方法对选取的6个环境因子进行环境敏感性评价,得出综合性环境敏感评价图。结果显...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进行生态环境规划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对区域进行划分的一种手段。文章通过对萝北县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应用“3S”技术法、系统学等方法对选取的6个环境因子进行环境敏感性评价,得出综合性环境敏感评价图。结果显示萝北县环境敏感等级分为5级非常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不敏感区,分别占比9.89%、26.74%、20.72%、22.63%、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3S”技术 萝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和重要性的阜平县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6
作者 郑鹏 尹海魁 +3 位作者 李新旺 刘琳洁 王树涛 许皞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研究区选择太行山典型地段阜平县,依据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划分。对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分布情况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敏感。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中重要性较低... 研究区选择太行山典型地段阜平县,依据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划分。对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分布情况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敏感。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中重要性较低的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严重,重要性较高的地区位于银河自然保护区内以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质量较高。基于地貌类型初步划分生态区为3个一级区;基于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采用二维关联判断矩阵在初步分区的结果上进一步将生态功能区划分为6个二级区;采用面积占优法确定主导因素,进一步将阜平县划分为13个三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分区 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生态功能重要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州市南沙区生态空间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肖红 苏雪云 +1 位作者 蒋昌晶 孙端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9期8-13,共6页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研究对象,结合RS和GIS技术开展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通过叠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及以上的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及以上的区域得到初步生态空间识别结果;在此基础上,参考生态红线数据、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 以广州市南沙区为研究对象,结合RS和GIS技术开展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通过叠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及以上的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及以上的区域得到初步生态空间识别结果;在此基础上,参考生态红线数据、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对生态空间初步结果进行调整,综合识别南沙区生态空间范围。结果表明:①南沙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和重要区面积占比为51.53%,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流域、南沙街道中部、大岗镇西北部、万顷沙镇东南部和龙穴街道西北部;②南沙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和敏感区面积占比为51.11%,主要分布在东涌镇、榄核镇、黄阁镇中部和大岗镇中部;③南沙区生态空间面积为410.41 km2,占比为51.11%,涵盖了主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生态空间识别 广州市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保护与楚文化传承的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秦军 陈龙 《华中建筑》 201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随着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发展愈发重视绿色生态和彰显特色。一方面要坚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地方特色;另一方面要结合自然环境和建设条件,建设具有自身风貌的城市,避免"千城一面"。该文以荆... 随着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发展愈发重视绿色生态和彰显特色。一方面要坚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地方特色;另一方面要结合自然环境和建设条件,建设具有自身风貌的城市,避免"千城一面"。该文以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为范例,探索在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下,如何充分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绿色生态发展和传承该区域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打造特色新区作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敏感性评价 楚文化 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