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曾繁文 萨家祺 +3 位作者 左珂菁 王国蒨 黄康 陈绚姣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明确广东省某动物园的环尾狐猴死亡原因,无菌采集死亡环尾狐猴肺脏组织,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等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 为明确广东省某动物园的环尾狐猴死亡原因,无菌采集死亡环尾狐猴肺脏组织,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等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1459 bp,与NCBI上1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参考菌株序列相似性均在99.86%以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含有uge、wabG、aereobctin、khe、rmpA、ureA、fimH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阿莫西林、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该研究结果为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以及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肺炎克雷伯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弓形虫感染诊治
2
作者 邓家波 岳婵娟 +6 位作者 高艳凤 刘颂蕊 杨琬婧 陈维刚 王利勤 李玉飞 曹玉琴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0期196-197,172,共3页
四川某饲养单位于2022年7月起陆续发现环尾狐猴开始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动、食欲废绝等症状,且病程短、死亡率较高。通过实验室检测诊断为弓形虫感染,选择林可霉素、螺旋霉素、磺胺类等药物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环尾狐猴 弓形虫 检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在中国发现圈养环尾狐猴感染肥头绦虫
3
作者 刘芸江 杨金朋 +5 位作者 刘俊卿 陈善瑜 刘海峰 周紫峣 钟志军 彭广能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8-652,共5页
首次在中国报道1例由长颈囊尾蚴(Cysticercus longicollis)引起的5岁雄性圈养环尾狐猴(Lemur catta)皮下囊尾蚴病,患病动物表现为明显的臀部囊肿,但无其他异常体征。该病例就诊于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教学动物医院。在就诊期间,采用细针穿... 首次在中国报道1例由长颈囊尾蚴(Cysticercus longicollis)引起的5岁雄性圈养环尾狐猴(Lemur catta)皮下囊尾蚴病,患病动物表现为明显的臀部囊肿,但无其他异常体征。该病例就诊于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教学动物医院。在就诊期间,采用细针穿刺对囊肿内容物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囊肿内含有大量囊尾蚴,典型囊尾蚴呈椭圆形,具有长而可伸缩的颈部和单个头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16个(单排)小钩。通过对囊尾蚴DNA进行nad1和cox1基因扩增及测序,进一步确定该囊尾蚴为肥头绦虫(Taenia crassiceps)的幼虫形态,即长颈囊尾蚴,研究结果可为该寄生虫在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头绦虫 环尾狐猴 长颈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的饲养与繁殖
4
作者 王汝钢 王猛 +1 位作者 于辉 庞运通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6期46-49,共4页
环尾狐猴黑白相间花纹的尾巴是其显著特征,马达加斯加是其仅有的栖息地,但是随着人类的侵犯、栖息地不断减少及气候变化等影响,环尾狐猴已成为世界上濒危的灵长类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天津市动物园在环... 环尾狐猴黑白相间花纹的尾巴是其显著特征,马达加斯加是其仅有的栖息地,但是随着人类的侵犯、栖息地不断减少及气候变化等影响,环尾狐猴已成为世界上濒危的灵长类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天津市动物园在环尾狐猴饲养繁育工作中,遵循提供全价营养日粮、动态控制群体密度、强化繁殖期饲养管理、严格落实疾病防控措施的工作原则,在长期饲养繁殖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已形成较大规模种群。文章以天津市动物园人工圈养的71只环尾狐猴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人工环境条件下环尾狐猴对居住环境、日粮构成、丰容、繁殖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并对大群环尾狐猴繁殖期内狐猴间争斗行为进行探究,以期对天津地区环尾狐猴的人工饲育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饲养 繁殖 争斗行为 天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和人工育幼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勇军 王志永 +2 位作者 王万华 左晓磊 丁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2期47-48,67,共3页
以石家庄市动物园人工饲养的环尾狐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环尾狐猴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圈养条件下的环境、行为、营养、繁殖、人工育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 饲养 繁殖 人工育幼 环尾狐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源弓形虫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单芬 李康信 +4 位作者 徐春忠 陈武 彭仕明 李婉萍 李国清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5,共8页
为了确定引起广东环尾狐猴(Lemur catta)呼吸困难、厌食和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原,从2只死亡的环尾狐猴体内无菌采集心肝肺肾组织样本。通过病原形态学观察,鉴定为弓形虫(Toxoplasma sp.)后,另外采集在狐猴笼舍出现的2只老鼠和1只猫4... 为了确定引起广东环尾狐猴(Lemur catta)呼吸困难、厌食和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原,从2只死亡的环尾狐猴体内无菌采集心肝肺肾组织样本。通过病原形态学观察,鉴定为弓形虫(Toxoplasma sp.)后,另外采集在狐猴笼舍出现的2只老鼠和1只猫4份组织样本。所有样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及一步法PCR技术进行弓形虫的检测与529 bp重复序列分析。以弓形虫B1基因片断为扩增对象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6份样本的CT为25.84~30.29,溶解曲线中均出现明显峰值,核酸定量峰值均大于阳性对照。用一步法PCR自6份样本中均扩增出529 bp目的片段,测序和Blast分析显示,该目的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号为KC607824和DQ779189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均为98.7%;与国际标准强毒虫株RH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5%。这些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用于环尾狐猴弓形虫病的快速诊断,本次环尾狐猴的死亡可能是由于弓形虫的感染引起的,刚地弓形虫可能由野猫与老鼠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刚地弓形虫 荧光定量PCR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的行为训练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郑涛 刘选珍 +3 位作者 杨玲 徐淑珍 潘柳根 蒋乐 《野生动物》 2012年第5期264-266,共3页
2011年1~10月,采用正强化方法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5只环尾狐猴开展了行为训练工作。训练通过口令、响板和食物的关联建立条件反射,从而达到训练目标。训练的结果为:经过15 d左右的训练,环尾狐猴与训练员之间基本建立了信任关系,但不同... 2011年1~10月,采用正强化方法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5只环尾狐猴开展了行为训练工作。训练通过口令、响板和食物的关联建立条件反射,从而达到训练目标。训练的结果为:经过15 d左右的训练,环尾狐猴与训练员之间基本建立了信任关系,但不同个体有一些差异。通过进一步训练,达到了以下的一些目标:伸手、坐、听诊、测体温、进笼等。在动物完成训练目标的基础上,获得了2只环尾狐猴在非麻醉状态下的上、下午腋温和心率,分别为37.7±0.4℃、37.9±0.3℃和112.8±15.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行为训练 腋温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在华南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被引量:9
8
作者 成世清 吴其锐 +3 位作者 陈足金 陈武 张伯明 区顺棠 《野生动物》 2012年第6期326-328,共3页
以广州动物园人工饲养的10只环尾狐猴(雄性5只,雌性5只)为研究对象,根据广州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以400 m^2草地作为饲养场地,配置栖枝、凉亭和恒温保暖箱,采取逐只投喂的办法进行饲养。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环尾狐猴2岁即可进行... 以广州动物园人工饲养的10只环尾狐猴(雄性5只,雌性5只)为研究对象,根据广州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以400 m^2草地作为饲养场地,配置栖枝、凉亭和恒温保暖箱,采取逐只投喂的办法进行饲养。在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下,环尾狐猴2岁即可进行繁殖交配,发情期为8~9月,妊娠期为5个月,育幼主要由母猴来完成,雄猴可参与育幼,母猴有明显的护食行为。当气温低于15℃时,狐猴进入恒温保暖箱活动。在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下,环尾狐猴的饲养管理需做好防雨、防晒工作,冬季气温低于15℃时需开启恒温保暖设施。在繁殖育幼期,需添加面包虫等食物,并合理搭配成年雌雄性狐猴比例,防止动物打斗而出现伤亡。本文主要阐述环尾狐猴在广州地区的饲养繁殖、防寒保暖、环境丰容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在华南地区环尾狐猴的保育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饲养繁殖 管理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源弓形虫多位点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芳 李康信 +5 位作者 徐春忠 单芬 陈武 彭仕明 李婉萍 李国清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为确定引起广东环尾狐猴(Lemur catta)疑似弓形虫病的病原,从2只死亡的环尾狐猴体内无菌采集肺脏、肝脏、心、肾和脑等组织制作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鉴定为弓形虫(Toxoplasma sp.)后,采用PCR-DNA测序分析方法对环... 为确定引起广东环尾狐猴(Lemur catta)疑似弓形虫病的病原,从2只死亡的环尾狐猴体内无菌采集肺脏、肝脏、心、肾和脑等组织制作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鉴定为弓形虫(Toxoplasma sp.)后,采用PCR-DNA测序分析方法对环尾狐猴源分离虫株(TgRTL1)的SAG1、SAG2、SAG3、BTUB、GRA6、L358、PK1、c22-8、c29-2和Apico基因位点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采用DNAStar和MEGA5.05软件,将所获序列与网上下载的弓形虫RH株、ME49株和VEG株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从广东分离的环尾狐猴源弓形虫株,在10个遗传位点经PC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虫株的基因型为Toxo DB#3。本研究是对中国环尾狐猴源弓形虫采用多位点DNA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的首次报道,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弓形虫流行病学、生物学特性以及弓形虫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基因分型 环尾狐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饲喂器丰容对笼养环尾狐猴(Lemur catta)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佰莲 朱迎娣 袁耀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7-521,共5页
2017年3—6月,在上海动物园笼养环尾狐猴展区布设定时饲喂器,探讨其对环尾狐猴(Lemur c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环尾狐猴行为,分析环尾狐猴的行为变化及其对定时饲喂器的认知。开展定时饲喂器丰容后,环尾狐猴的休息行为显... 2017年3—6月,在上海动物园笼养环尾狐猴展区布设定时饲喂器,探讨其对环尾狐猴(Lemur c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环尾狐猴行为,分析环尾狐猴的行为变化及其对定时饲喂器的认知。开展定时饲喂器丰容后,环尾狐猴的休息行为显著减少,移动和取食行为显著增加(Mann-Whitney U,P<0.05),对展区空间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chi-square test,P<0.05)。环尾狐猴通过学习,适应了定时投喂器的工作模式,并形成了相应的行为模式。本次丰容在短时间内效果较好,但在后期,动物的反应速度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饲喂器 丰容 环尾狐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幼仔的救护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大任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年第3期108-109,共2页
介绍了环尾狐猴幼仔的发病情况、救护情况、饲喂情况、管理情况以及放归种群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救护野生动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尾狐猴 救护 回归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动物园环尾狐猴展区(绿地)景观提升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万亮 汪结明 何翔宇 《广东园林》 2016年第4期62-64,共3页
通过对上海市动物园环尾狐猴展区的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环尾狐猴生态习性与景观设计因子的关系,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得出岛屿生境、隔障景观、丰容设施、观赏休闲道四个关键景观元素,随后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设计了沉浸式绿地景观... 通过对上海市动物园环尾狐猴展区的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环尾狐猴生态习性与景观设计因子的关系,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得出岛屿生境、隔障景观、丰容设施、观赏休闲道四个关键景观元素,随后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设计了沉浸式绿地景观展示区,切实提高了动物福利和展区景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思维导图 保护中心 绿地 环尾狐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环尾狐猴瘫痪的中兽医治疗
13
作者 姜瑞婕 戴春阔 +2 位作者 孙亚美 王文娟 赵京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2-1154,共3页
采用中医针灸和中药疗法为1只瘫痪的环尾狐猴(Lemur catta)进行治疗,经1个月的康复训练,最终治愈成功。中医治疗期间未使用麻醉药、镇痛药和消炎药。
关键词 环尾狐猴 瘫痪 中医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和环境丰容对半散放环尾狐猴日行为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金玲 程鲲 +2 位作者 刘莹 刘辉 蒲丽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8-295,共8页
丰容能提高圈养动物福利和行为多样性。2018年10—12月,对深圳野生动物园半散放环尾狐猴(Lemur catta)进行食物丰容与环境丰容,采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丰容前、食物丰容和环境丰容阶段的环尾狐猴行为,比较分析不同丰容阶段... 丰容能提高圈养动物福利和行为多样性。2018年10—12月,对深圳野生动物园半散放环尾狐猴(Lemur catta)进行食物丰容与环境丰容,采用焦点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丰容前、食物丰容和环境丰容阶段的环尾狐猴行为,比较分析不同丰容阶段环尾狐猴的日行为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变化。结果表明:食物丰容后环尾狐猴的搜寻行为显著增加,环境丰容后玩耍行为显著增多,这两个丰容阶段环尾狐猴的攀爬、行走、社群行为均显著增加,而睡觉、休息和异常行为则显著下降。丰容后环尾狐猴的活动节律也发生了变化,各种行为在全天的时间分布差异性增大。食物丰容后搜寻行为在10:00—11:00和16:00—17:00呈现2个峰值;环境丰容后玩耍行为在9:00—11:00和14:00—16:00有2个高峰。丰容后睡觉行为在9:00—11:00和12:00—15:00的比例显著减少,休息行为时间比例在上午和下午都显著降低。丰容能增加环尾狐猴的积极和动态行为,减少静态行为比例,促进动物自然、多样的行为表达,对动物行为模式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食物丰容 境丰容 时间分配 行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的行为训练分析
15
作者 潘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4期169-170,共2页
环尾狐猴(Lemur catta)栖息在干旱多岩石地区的原始灵长类,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部,性成熟于2岁,雌性环尾狐猴在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母系氏族群体。本文针对对环尾狐猴进行行为训练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尾狐猴的行为训... 环尾狐猴(Lemur catta)栖息在干旱多岩石地区的原始灵长类,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西南部,性成熟于2岁,雌性环尾狐猴在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母系氏族群体。本文针对对环尾狐猴进行行为训练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尾狐猴的行为训练方法、训练目标计划,总结出环尾狐猴的行为训练体会,包括环尾狐猴训练的最佳年龄和训练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行为训练 灵长类 年龄 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动物园圈养环尾狐猴种群发展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琳 赵素芬 +1 位作者 由玉岩 周军英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6-811,共6页
通过对1996~2016年北京动物园圈养的环尾狐猴种群(n=139)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v1. 6和PMx v1. 0进行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动物园圈养环尾狐猴种群处于自我维持阶段,性比(雄性∶雌性)为1. 10∶1,繁... 通过对1996~2016年北京动物园圈养的环尾狐猴种群(n=139)的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种群管理软件Sparks v1. 6和PMx v1. 0进行统计学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动物园圈养环尾狐猴种群处于自我维持阶段,性比(雄性∶雌性)为1. 10∶1,繁殖后代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该种群中共有4个奠基者,且存在奠基者贡献值不均衡的现象,而不能有效降低遗传漂变,目前基因多样性较低,为74%,近亲繁殖现象较严重。进一步的配对适宜度指数(MSI)明确了18种有益于种群发展的配对和22只遗传优势个体。这些参数为维持现有遗传学参数的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种群管理 遗传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死亡病例分析
17
作者 李军 赖文凤 夏述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78,共2页
深圳野生动物园2008年9月从上海野生动物园引进6只环尾狐猴,散养在一个底面直径约15m、高7 m的圆柱形铁笼内,铁笼的地面为水泥,外围约三分之一种植着较密集的竹子,竹子高度超过笼子,导致炎热的夏天影响空气流通。2009年5月、2010年8月、... 深圳野生动物园2008年9月从上海野生动物园引进6只环尾狐猴,散养在一个底面直径约15m、高7 m的圆柱形铁笼内,铁笼的地面为水泥,外围约三分之一种植着较密集的竹子,竹子高度超过笼子,导致炎热的夏天影响空气流通。2009年5月、2010年8月、2010年9月分别有1只环尾狐猴出现后肢无力,治疗无效,逐渐出现瘫痪,以致死亡。现将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深圳野生动物园 死亡病例分析 上海野生动物园 临床症状 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 预防性消毒 实质性脏器 特异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与人工育幼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宪义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4期54-55,69,共3页
2010年,对吉林省东北虎园所饲养的环尾狐猴进行了饲养繁殖方面的研究。从环尾狐猴的日粮配制、繁殖行为、人工育幼等方面入手,就笼养条件下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进行了较系统地阐述,以期为饲养繁殖环尾狐猴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环尾狐猴 繁殖 人工育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动物园环尾狐猴的饲养管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鹏 吴俊峰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8-462,共5页
环尾狐猴(Lemur catta),是狐猴科狐猴属的一个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展出和科研价值。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南部。本研究对甘肃省兰州市动物园的环尾狐猴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从环尾狐猴的生物学特性,日常饲养,常见疾病... 环尾狐猴(Lemur catta),是狐猴科狐猴属的一个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展出和科研价值。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南部。本研究对甘肃省兰州市动物园的环尾狐猴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从环尾狐猴的生物学特性,日常饲养,常见疾病的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动物园中环尾狐猴的饲养管理,以提高环尾狐猴饲养的福利水平,为其生物学研究及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尾狐猴 饲养管理 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尾狐猴疑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宇翔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5-1160,共6页
2016年6月,福州动物园5只环尾狐猴(Lemur catta)相继发生食欲不振,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诊断结果疑似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感染。诊断依据是:①提示性临床症状,精神萎靡、高热、呼吸障碍;②剖检及病理检查特征病... 2016年6月,福州动物园5只环尾狐猴(Lemur catta)相继发生食欲不振,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诊断结果疑似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感染。诊断依据是:①提示性临床症状,精神萎靡、高热、呼吸障碍;②剖检及病理检查特征病变,出现肺组织出血性坏死性病变,肺气肿、肺水肿,肝炎及其他脏器出血性病变;③细菌分离及PCR检测,鉴定为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敏感。针对性用药后,环尾狐猴群的病症得以解除。该病的发生与福州高温高湿天气相关,夏季的防暑降温以及提高动物抵抗力是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环尾狐猴 细菌分离鉴定 耐药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