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GMS2基因突变致颅骨环形病变伴骨质疏松性骨折一例报告
1
作者 郭文雨 阚全娥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1,共6页
SGMS2的致病性杂合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骨质疏松症,称为颅骨环形病变伴骨脆性增加(calvarial doughnut lesions with bone fragility,CDL),伴或不伴有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SGMS2编码的鞘磷脂合酶2(sphingomyelin synthase 2,SMS2... SGMS2的致病性杂合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骨质疏松症,称为颅骨环形病变伴骨脆性增加(calvarial doughnut lesions with bone fragility,CDL),伴或不伴有脊椎干骺端发育不良。SGMS2编码的鞘磷脂合酶2(sphingomyelin synthase 2,SMS2)参与鞘磷脂(sphingomyelin,SM)产生,SGMS2突变导致骨骼发育异常,提示SM代谢可能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1例颅骨环形病变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全外显子组序检测发现其存在SGMS2基因c.148C>T(p.Arg50*)杂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环形病变 骨质疏松 SGMS2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CT诊断 被引量:9
2
作者 葛建立 王培军 +1 位作者 储可仁 邵成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复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 5 8例的CT扫描资料 ,包括星形细胞来源肿瘤 19例 ,室管膜瘤 4例 ,脑转移瘤 18例 ,海绵状血管瘤 1例 ,脑脓肿 16例。结果...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复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 5 8例的CT扫描资料 ,包括星形细胞来源肿瘤 19例 ,室管膜瘤 4例 ,脑转移瘤 18例 ,海绵状血管瘤 1例 ,脑脓肿 16例。结果 幕上单发环形病变因病理基础不同 ,出现相似和不同的CT征象 ;病变部位、形态、强化程度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脑内环形病变可出现壁结节 ,它对脑肿瘤诊断有较特征性意义 ,多发壁结节对环形星形细胞来源肿瘤的诊断有特殊价值 ;环壁脐样凹陷在星形细胞来源肿瘤、脑转移瘤、脑脓肿三者中出现率相近 ,无明显定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病变 CT 诊断 幕上脑内单发环形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T2FLAIR在脑环形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杜先红 刘范林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期9-10,12,共3页
目的:探讨DWI结合T2-FLAIR对脑环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0名脑环形病变患者在常规MR平扫基础上添加轴位DWI扫描,分析不同性质患性病变(胶质瘤、化脓性脑脓肿、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影像表现,并测量相应病变ADC值及DWI信... 目的:探讨DWI结合T2-FLAIR对脑环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0名脑环形病变患者在常规MR平扫基础上添加轴位DWI扫描,分析不同性质患性病变(胶质瘤、化脓性脑脓肿、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影像表现,并测量相应病变ADC值及DWI信号强度,以基底节层面的DWI信号强度作为噪声,计算以上5种病变部位DWI图像的信噪比。结果:化脓性脑脓肿病变中心区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胶质瘤、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病变中心区DWI呈稍低信号,ADC值较高;不同性质环形病变T2-FLAIR序列中心区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化脓性脑脓肿与胶质瘤、脑囊虫、转移瘤以及吸收期脑血肿病变中心区DWI信号表现及ADC值,均存有统计学差异(P<0.05);T2FLAIR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FLAIR、DWI技术结合ADC值观察,可以反映不同现在脑环形病变的病理生理特点,在脑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扩散加权成像 脑部环形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低场MRI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蔚 杨志英 杨清 《西部医学》 2012年第9期1787-1789,共3页
目的总结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特点,提高对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的低场MRI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病变的诊断依据。结果 50例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中,星形细... 目的总结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特点,提高对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的低场MRI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病变的诊断依据。结果 50例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中,星形细胞瘤30例(60%),脑转移瘤15例(30%),脑脓肿5例(10%)。结论:掌握幕上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特点,能够得出较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病变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夏爽 倪红艳 祁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表观弥散系数 (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 ,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表观弥散系数 (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 ,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检查。其中胶质瘤 2 0例 ,脑脓肿 10例 ,单发转移瘤 2 0例。分别计算病变的中心坏死区、周围水肿、对侧正常脑实质及脑脊液的ADC值 ,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病变的坏死灶与脑脊液、周围水肿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有无差别。结果 脑脓肿、转移瘤及胶质瘤中心坏死区的ADC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而且三者与脑脊液的ADC值亦有统计学差异。中心坏死区与脑脊液的ADC值从大到小为 :脑脊液、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脓肿。脑脓肿和转移瘤周围水肿的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 ,二者与胶质瘤周围水肿均有统计学差异 ,后者的ADC值低于前二者。水肿区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弥散加权成像 鉴别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 表观弥散系数图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元琪 夏恩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3-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宫颈良性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择该院自2000年9月~2002年1月,采用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icalexcisionalprocedure,LEEP)和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cervicallesion,TCRC...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宫颈良性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择该院自2000年9月~2002年1月,采用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icalexcisionalprocedure,LEEP)和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cervicallesion,TCRC)两种方法分别对109例和203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01),TCRC较LEEP出血少,并发症轻;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534>0.05);两组再手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39<0.05),TCRC治疗宫颈病变彻底性优于LEEP;TCRC和LEEP对病理结果无影响。结论TCRC治疗宫颈良性疾病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良性病变 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尹利荣 张琳 刘怀军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脑内环形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14 4例的CT扫描资料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瘤 5 9例 (4 0 .97% ) ,脑囊虫 30例 (2 0 .83% ) ,脑脓肿 2 1例 (14 .5 8% ) ,脑转...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脑内环形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14 4例的CT扫描资料 ,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瘤 5 9例 (4 0 .97% ) ,脑囊虫 30例 (2 0 .83% ) ,脑脓肿 2 1例 (14 .5 8% ) ,脑转移瘤 34例 (2 3.61% )。结果 脑内环形病变出现壁结节对脑肿瘤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尤其以多发壁结节对星形胶质细胞瘤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对病变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中星状胶质细胞瘤大多数占位效应明显。结论 CT诊断脑内环形病变 ,以星形胶质瘤为多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CT诊断 鉴别诊断 星形胶质瘤 多发壁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悦 周军 +2 位作者 刘学 李丹 郑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点。观察分析常规MRI表现、多模态MRI表现,比较3种病变不同位置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脑血容量(rCBV)、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结果HGG:形态不规则,瘤壁厚薄不均,16例内壁伴结节、外壁毛糙,平扫呈T1WI等、T2WI等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中至重度水肿。其中12例侵犯周围脑组织;BA:形态规则,11例呈均匀薄壁,3例厚薄不均内壁伴结节,平扫呈T1WI等、T2WI稍低高信号。增强较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其中4例内部伴液-液平面;SBM:形态局限,呈类圆形,位于皮髓质交接区。瘤壁稍厚,内壁毛糙,外壁光整,平扫呈T1WI等、T2WI稍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DWI:HGG及SBM瘤壁弥散受限,ADC略升高,BA内部弥散受限明显,信号明显增高,ADC明显减低,HGG水肿区ADC明显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强度HGG>SBM>BA,rCBV不同程度升高。3种病变内部坏死区均呈低灌注,HGG周围水肿rCBV高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MRS显示HGG水肿区Cho/Cr高于BA、SBM,NAA/Cr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17例HGG瘤壁旁见弥漫分布极低信号,5例SBM周围见小范围点状极低信号。结论HGG、BA与SBM常规MRI影像学征象存在重叠现象,鉴别诊断有时困难。多模态MRI技术可综合评价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冯丽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21-21,23,共2页
目的研究与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 目的研究与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以及治疗的彻底性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 宫颈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CT诊断
10
作者 陈成华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3469-3469,共1页
目的:探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环形强化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脓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脑膜瘤颅内环形病变,其病发生部位、病变数目、囊壁形态、增强程度各有特点。结论:根... 目的:探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环形强化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脓肿、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脑膜瘤颅内环形病变,其病发生部位、病变数目、囊壁形态、增强程度各有特点。结论:根据颅内环形强化病变发生部位,病变数目,囊壁形态,增强程度特点,结合患者年龄、病史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 脑脓肿 脑胶质瘤 脑转移瘤 脑膜瘤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武 冯学彬 +1 位作者 马玉山 曾林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脑胶质母细胞瘤 临床资料 MRI表现 回顾分析 病理证实 脑转移瘤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易志军 冯朝燕 +5 位作者 郑海军 彭国洪 刘尧斌 李武元 胡敏 黄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2期91-92,96,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66例患者中,肿瘤48例,其中10例良性肿瘤(听神经瘤8例,三叉神经瘤2例)位于鞍区、桥小脑角;25例恶性胶质瘤位于幕上,颞顶枕叶多见;13...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66例患者中,肿瘤48例,其中10例良性肿瘤(听神经瘤8例,三叉神经瘤2例)位于鞍区、桥小脑角;25例恶性胶质瘤位于幕上,颞顶枕叶多见;13例转移瘤位于皮髓质交界区。10例脑脓肿,其中细菌性脑脓肿9例,结核性脑脓肿1例。慢性血肿6例,脑囊虫病2例。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影像具有不同特点及表现形式,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可协助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强化病变 颅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在宫颈良性病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海梅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2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8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n=56)和对照组(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n=52),分别给予宫腔镜... 目的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8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n=56)和对照组(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n=52),分别给予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3±1.13)m L,对照组为(10.39±8.83)m L,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49±1.66)min,创面愈合时间为(38.29±5.4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3±1.62)min,创面愈合时间为(38.99±5.60)d,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愈+基本治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创伤小、治愈率高,较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更具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 宫颈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龙小武 庄伟雄 +1 位作者 黄文飞 冯渭昌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6-28,F0002,共4页
目的分析脑内环形强化病灶MR征象,探讨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鉴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和经临床治疗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内表现为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资料。结果高级别胶质瘤15例,转移... 目的分析脑内环形强化病灶MR征象,探讨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鉴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和经临床治疗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内表现为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资料。结果高级别胶质瘤15例,转移瘤20例,脑脓肿15例。(1)高级别胶质瘤病变范围广泛,13例(86.6%)侵犯胼胝体;形态不规则,多房征,多发壁结节;12例(80.0%)DWI病变边缘模糊呈"晕"征,壁内呈低信号。(2)转移瘤形态规则、病变范围局限呈类圆形,壁边界清晰,瘤病灶小,位于皮髓交界处,16例(80.0%)DWI瘤壁呈等信号,壁内呈低信号。(3)脑脓肿形态规则,脓肿壁完整,出现"子母环征"、"环壁切迹征"、壁内液-液平面,脓肿包膜在T2 WI呈低信号"暗带",14例(93.3%)DWI壁及壁内呈高信号。结论 MRI可以显示颅内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环形强化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瑞丽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宫颈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56),对照组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宫颈良性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56),对照组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手术时间、创伤的愈合时间稍长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创伤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血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疗效明显,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 宫颈良性病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磁共振环形增强病变影响的特点
16
作者 杨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对磁共振环形增强病变影像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磁共振增强扫描,并表现出环形强化或者是开环状强化的临床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 目的:对磁共振环形增强病变影像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磁共振增强扫描,并表现出环形强化或者是开环状强化的临床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145个,其中转移瘤患者32例,胶质瘤12例,良性肿瘤7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例,脑脓肿3例,结核瘤3例,脱髓鞘2例,寄生虫2例。转移瘤病灶会表现出完整环形强化,不均匀薄壁强化,并且大部分患者呈现内外壁毛糙;胶质瘤患者多呈现单发环形强化,病灶形态不规则,合并轻中度的水肿,边界不清晰;淋巴瘤病灶多会呈现出完整环形强化,并且大部分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厚壁强化,内外壁毛糙;脑脓肿患者大部分呈现单发环形强化病灶,处在幕上,病灶多存在清晰边界,呈现类圆形,合并重度水肿。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以胶质瘤、转移瘤等所占比例较高,影像学特征明显,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环形增强病变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艾培培 缪慧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4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诊断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环形强化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病变性质为恶性的患者34例设为研究组,将...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诊断乳腺环形强化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环形强化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病变性质为恶性的患者34例设为研究组,将病变性质为良性的患者2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第一分钟强化率、半定量参数、“环形强化”多点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研究组第一分钟强化率高于对照组,环周、环壁“环形强化”多点ADC值低于对照组,环内“环形强化”多点ADC值高于对照组,峰值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早期强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病灶形态、边缘、周围有无供血血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有无壁结节、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分类、“强化环”环壁形态上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可通过形态学特点、第一分钟强化率、半定量参数、“环形强化”多点ADC值等指标诊断乳腺环形强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环形强化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MRI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廷昱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6期404-405,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MRI表现 ,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 3 5例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 2 1~ 76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 5例增强后均有不同程... 目的 :研究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MRI表现 ,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 3 5例 ,男 2 5例 ,女 10例 ,年龄 2 1~ 76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 5例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可出现壁结节和环壁脐样凹陷。结论 :转移瘤的部位、形态、强化程度对诊断有一定价值。MRI是诊断脑转移瘤的可靠方法 ,MRI增强扫描对脑内环形强化转移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环形强化病变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诊断 病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端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2期3168-3168,3170,共2页
目的: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11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112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5mL,平均(3.12±0.98)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51mL,平均(11.13±6.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因宫颈良性病变体征严重再次进行了手术;对照组有9例因宫颈外翻再次进行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治疗效果佳且复发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 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 宫颈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环形强化病变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文彬 姜慧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2049-2051,共3页
肝脏环形强化病变是指在CT/MR增强扫描后,病变周围出现环状增强影,可厚可薄,可光滑可毛糙。这类疾病一般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非肿瘤性病变如肝脓肿、肝结核等。肿瘤性病变如良性的肝血管瘤、肝炎性假瘤,或恶性的肝细胞癌... 肝脏环形强化病变是指在CT/MR增强扫描后,病变周围出现环状增强影,可厚可薄,可光滑可毛糙。这类疾病一般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非肿瘤性病变如肝脓肿、肝结核等。肿瘤性病变如良性的肝血管瘤、肝炎性假瘤,或恶性的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强化病变 影像诊断 肝脏 非肿瘤性病变 肝内胆管细胞癌 MR增强扫描 肝炎性假瘤 病变周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