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景天苷改善顺铂引起的小鼠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损伤的机制
1
作者 李兆龙 徐义策 +1 位作者 李泽文 周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SAL)改善顺铂(CIS)引起的耳蜗毛细胞(CHC)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损伤的作用及其与环磷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新生C57BL/6小鼠的耳蜗基底膜,分为对照组(C组)、CI...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SAL)改善顺铂(CIS)引起的耳蜗毛细胞(CHC)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损伤的作用及其与环磷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新生C57BL/6小鼠的耳蜗基底膜,分为对照组(C组)、CIS组、SAL组、SAL+SQ22536(cAMP抑制剂)组和SAL+H-89(PKA抑制剂)组,每组20条。C组仅加入无血清BME培养液;CIS组在培养液中加入15μmol/L CIS;SAL组在CIS组基础上加入5μmol/L SAL;SAL+SQ22536组在CIS组基础上加入5μmol/L SAL和5μmol/L SQ22536;SAL+H-89组在CIS组基础上加入5μmol/L SAL和30μmol/L H-89。各组在培养箱中孵育48 h后,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CHC和SGN损伤;试剂盒检测各组耳蜗基底膜中ROS和cAM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KA、p-CREB、CREB、Bcl-2、BDNF、NF-M蛋白水平。结果CIS组CHC排列混乱、体积肿大,SGN细胞核破碎、神经突缺失,SAL可减轻CHC和SGNs损伤。与C组相比,CIS组CHC、SGN数量较少(P<0.05),ROS、cAMP含量、PKA、BDNF、NF-M、Bcl-2蛋白及p-CREB/CREB水平较高(P<0.05);与CIS组相比,SAL组CHC、SGN数量较多(P<0.05),ROS含量较低(P<0.05),cAMP含量、PKA、BDNF、NF-M、Bcl-2蛋白及p-CREB/CREB水平较高(P<0.05)。SQ22536和H-89均可逆转SAL对CHC和SGN的保护作用。结论SAL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通路,促进抗凋亡蛋白和神经保护因子表达,缓解CIS引起的CHC和SGN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顺铂 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 /蛋白激酶A/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及PKA-CRE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冀俊林 周玉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7-930,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丁苯酞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大鼠给予柠檬酸盐缓冲剂,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 目的旨在研究丁苯酞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大鼠给予柠檬酸盐缓冲剂,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注射72 h后血糖仪测尾静脉血糖>16. 7 mmol/L视为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治疗组给予丁苯酞灌胃治疗,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植物油灌胃。连续治疗6 w后进行水迷宫测试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糖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大鼠海马蛋白激酶(PK) 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 05),并伴随着海马PKA、p-CREB和BDNF水平的下降(P<0. 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 05),PKA、p-CREB和BDNF表达显著升高(P<0. 05)。结论丁苯酞治疗可以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 丁苯酞 蛋白激酶A-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3
作者 郭静芳 吴磊 +1 位作者 杨赫 李爱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G)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幼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2只/组):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AG(AG-L、H)组(125、250 mg/k...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G)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幼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2只/组):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AG(AG-L、H)组(125、250 mg/kg),高剂量AG+PKA抑制剂H-89(AG-H+H-89)组(250 mg/kg AG+2 mg/kg H-89)和对照(Control)组,腹腔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幼龄大鼠癫痫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IL-10、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MP水平。Niss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形态学。TUNEL实验分析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T-qPCR测定海马组织中PKA、CRE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KA、Bax、Caspase-3、CREB、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相比Control组,Model组逃避潜伏期、神经细胞凋亡率、海马组织MDA、TNF-α水平、Bax、Caspase-3表达升高,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海马组织SOD、IL-10、cAMP水平、PKA、CREB mRNA和蛋白表达、BDNF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海马组织出现病理损伤,大量尼氏小体丢失。与Model组相比,AG-H组大鼠相应指标与上述相反(P<0.05),尼氏小体丢失减少。H-89减轻了AG对幼年癫痫大鼠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结论:AG可改善幼年癫痫大鼠的神经炎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磷酸/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癫痫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Akt-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靳萱 雪颜锋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24-628,共5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I)大鼠蛋白激酶B(Akt)-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CI大鼠模型。模型组、对照组给予0. 5%羧基纤维素钠灌胃;葛根...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I)大鼠蛋白激酶B(Akt)-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CI大鼠模型。模型组、对照组给予0. 5%羧基纤维素钠灌胃;葛根素低、高剂量组给予4. 0 mg/m L、8. 0 mg/m L葛根素混悬液灌胃;西洛他唑组给予1. 67 mg/m L西洛他唑混悬液灌胃。各组灌胃体积为10 m L/kg,每天1次,连续12周。比较各组Morris水迷宫试验指标,海马突触活性区(SAZ)长度、突触间隙宽度、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Akt、CREB、突触素-1(SYN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逃避潜伏期较短,穿越平台次数较多,平台象限逗留时间较长,海马SAZ长度、PSD厚度较高,突触间隙宽度较短,海马BDNF、Akt、CREB、SYN1表达水平较高(P <0. 05),且葛根素干预组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葛根素能剂量可提高DC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其作用可能与激活Akt-CREB信号通路,上调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突触可塑性 蛋白激酶B-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马酮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5
作者 龚杨 朱小芳 +1 位作者 陈亚玲 陈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998-6002,共5页
目的探究吉马酮(GER)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GER组(GER-L、GER-H组,25、50 mg/k... 目的探究吉马酮(GER)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低、高剂量GER组(GER-L、GER-H组,25、50 mg/kg GER)、高剂量GER+PKA抑制剂H89组(GER-H+H89组,50 mg/kg GER+5 mg/kg H89)和假手术(Sham)组,15只/组。除Sham组外的其余各组均采用改良自由落体Feeney法致右侧大脑皮质损伤法制备大鼠TBI模型。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各组神经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能力并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cAMP水平,Western印迹测定海马组织PKA、CREB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mNSS评分、逃避潜伏期(3、4 d)、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穿越平台次数、海马组织cAMP水平、PKA和CREB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海马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性损伤。与Model组、GER-L组相比,GER-H组相应指标变化与之相反(P<0.05),海马组织病理性损伤减轻。H89减弱了GER对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结论GER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改善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酮 磷酸/蛋白激酶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创伤性脑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影响SIRT-1/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宇琪 李垚 +2 位作者 许子祥 翟婕岑 郑琳琳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91-93,共3页
母对白藜芦醇以及SIRT-1/CREB/BDNF信号通路进行介绍,分析现存研究中白藜芦醇与SIRT-1/CREB/BDNF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白藜芦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SIRT-1/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关键词 白藜芦醇 SIRT-1/creb/BDNF信号通路 芪三酚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甄磊 张懿兰 +1 位作者 王晓娜 焦颖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该文旨在探究舒芬太尼(SFTN)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OC)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用浓度为2.5~160 ng/mL的舒芬太尼处理人OC细胞(SKOV-3),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 该文旨在探究舒芬太尼(SFTN)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OC)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用浓度为2.5~160 ng/mL的舒芬太尼处理人OC细胞(SKOV-3),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将SKOV-3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舒芬太尼低、中、高浓度组(SFTN-L组、SFTN-M组、SFTN-H组),舒芬太尼高浓度+PKA激活剂组(SFTN-H+8-溴-cAMP组),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ELISA法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蛋白表达情况;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舒芬太尼对OC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选择舒芬太尼浓度为20 ng/mL、40 ng/mL、80 ng/mL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SFTN-L、SFTN-M、SFTN-H组的集落形成数、细胞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量及Ki67、CyclinD1、MMP-2、MMP-9、cAMP、p-PKA/PKA、p-CREB/CREB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SFTN-H组相比,SFTN-H+8-溴-cAMP组的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量及Ki67、Cyclin D1、MMP-2、MMP-9、cAMP、p-PKA/PKA、p-CREB/CREB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移植瘤实验显示,SFTN组小鼠移植瘤比Control组生长缓慢,移植瘤质量、体积均减小,cAMP、p-PKA/PKA、p-CREB/CREB表达水平降低(P<0.05)。舒芬太尼通过抑制cAMP/PKA/CRE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OC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舒芬太尼 磷酸(camp)/蛋白激酶A(pka)/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侵袭
原文传递
金银花多酚粗提物调节AKT/CREB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张连莲 郭红 +4 位作者 张蕾 刘杰 周芬 张鑫红 齐慧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金银花多酚粗提物调节蛋白激酶B(AKT)/环磷腺苷效应元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将A549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其余4组经金银花多酚粗提物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金银花多酚粗提物调节蛋白激酶B(AKT)/环磷腺苷效应元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将A549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正常培养,其余4组经金银花多酚粗提物进行干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100、800、1500μg/ml金银花多酚粗提物干预细胞)、AKT激活剂(SC79)组(10μmol/L SC79+1500μg/ml金银花多酚粗提物)。采用噻唑蓝(MTT)对A549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AKT/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中、低、高剂量组、SC79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各时间点存活率、OD490值及增殖率、迁移和侵袭个数、N-钙黏蛋白(cadherin)、锌指蛋白(Snail)、p-AKT/AKT、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A549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组、SC79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各时间点存活率、OD490值及增殖率、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迁移和侵袭个数、p-AKT/AKT、p-CREB/CRE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A549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较,高剂量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各时间点存活率、OD490值及增殖率、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迁移和侵袭个数、p-AKT/AKT、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A549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SC79组较高剂量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各时间点存活率、OD490值及增殖率、N-cadherin、Snail蛋白水平、迁移和侵袭个数、p-AKT/AKT、p-CREB/CREB蛋白表达明显上升,A549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金银花多酚粗提物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干预,可阻滞AKT/CREB信号通路,诱导A549细胞凋亡,进一步抑制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降低A549细胞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AKT)/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 迁移 金银花多酚粗提物 增殖 侵袭 细胞凋亡 存活率
原文传递
健脾补肺方对幼龄哮喘大鼠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雅娟 高华武 +3 位作者 朱和平 王舒舒 邹莹莹 李泽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8-96,共9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方对卵蛋白(OVA)致敏并攻击复制的幼龄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高反应性及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健脾补肺方组(8.37 g·kg...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方对卵蛋白(OVA)致敏并攻击复制的幼龄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高反应性及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健脾补肺方组(8.37 g·kg^(-1)·d^(-1)),氨茶碱组(40 mg·kg^(-1)·d^(-1))和地塞米松组(0.1 mg·kg^(-1)·d^(-1)),每组15只。用0.2%OVA的氢氧化铝凝胶10点致敏,并以1%OVA生理盐水溶液雾化攻击复制幼龄大鼠哮喘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处理。小动物肺功能仪观察大鼠气道高反应(AHR)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观察炎症细胞数量变化,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和碘酸雪夫氏(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浆中cAMP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蛋白激A(PKA)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肺组织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气道阻力(RL)明显增加而Cdyn明显降低(P<0.05),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外周血IL-4,IL-5,IL-13,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cAMP水平显著下降,肺组织中PKA和CREB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肺方可以抑制AHR,降低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RL(P<0.05),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增加Cdyn(Cdyn),上调大鼠血清中cAMP水平和肺组织中PKA和CREB表达(P<0.01)。结论:健脾补肺方能够改善幼龄哮喘大鼠的AHR,抑制气道炎症,减轻肺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MP/PKA/CREB通路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肺方 哮喘 气道高反应(AHR) 磷酸(camp) 蛋白激酶A(pka)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原文传递
基于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蒙药嘎日迪-13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影响
10
作者 阿利 张宏志 +1 位作者 徐凤科 虞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03-2707,共5页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调控环磷酸腺苷(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大鼠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予尼莫地平、蒙药嘎日迪-13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为阳性组、实验组和模型组,每组10...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调控环磷酸腺苷(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大鼠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予尼莫地平、蒙药嘎日迪-13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为阳性组、实验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进行假伤手术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干预28 d后,采用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记忆力改变情况,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AD)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脑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脑组织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蛋白(BAX)、BCL-2、PKA、CREB、C-JUN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阳性组和实验组第三象限游泳时间、穿过原平台次数和越格次数下降(均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均P<0.05);脑组织SOD、cAMP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MDA、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升高(均P<0.05),BCL-2、PKA、CREB、C-JUN及BNDF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显著(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实验组穿过原平台次数、第三象限游泳时间和越格次数增加(均P<0.05),中央格停留时间下降(均P<0.05);脑组织SOD、cAMP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MDA、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显著(均P<0.05),BCL-2、PKA、CREB、C-JUN及BNDF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蒙药嘎日迪-13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PKA/CREB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嘎日迪-13 血管性痴呆 蛋白激酶(PK)A/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迪克 牛君 +5 位作者 杜志欣 周春雨 丁申奥 杜晓丹 杨丽萍 毛梦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5,共9页
目的:该研究基于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的大鼠抑郁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 目的:该研究基于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探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的大鼠抑郁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进行49 d的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第29天开始给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柴胡龙骨牡蛎汤颗粒剂2.89、5.78、11.56 g·kg^(-1),氟西汀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2.06 mg·kg^(-1)。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cAM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KA、CREB、BDNF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REB定位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总次数、中央区运动距离均显著降低(P<0.01),海马5-HT、NE、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PKA蛋白表达、BDNF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CREB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降低(P<0.0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大鼠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运动距离显著、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增加(P<0.05,P<0.0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海马5-HT含量、NE含量、cAMP含量明显增高(P<0.05,P<0.0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给药组海马PKA蛋白表达、CERB和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都显著增加(P<0.01)。HE和尼氏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恢复。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节抑郁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水平,激活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上调BDNF表达,保护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缓解大鼠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抑郁症 磷酸(camp)/蛋白激酶A(pka)/C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芍药汤通过cAMP/PKA/CREB信号通路调控溃疡性结肠炎水液代谢及肠上皮通透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东升 曹晖 +5 位作者 曹晓阳 张彧 谢念佳 阳玉婷 芦易 李嫣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3-60,共8页
目的:基于“大肠主津”理论探讨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水液代谢及肠上皮通透性中的作用及芍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 目的:基于“大肠主津”理论探讨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水液代谢及肠上皮通透性中的作用及芍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42 g·kg^(-1))、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组(11.1、22.2、44.4 g·kg^(-1)),每组10只。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建立UC湿热内蕴证大鼠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胃,芍药汤低、中、高剂量给予对应剂量的芍药汤灌胃,灌胃周期为14 d。观察各组大鼠腹泻评分及粪便含水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8、AQP4及肠黏膜通透性相关蛋白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cAMP、PKA、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泻评分及粪便含水率显著增高(P<0.01),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血浆D-乳酸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肠ZO-1、Occludin、AQP8、AQP4、cAMP、PKA、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肠ZO-1、Occludin、AQP8、AQP4、cAMP、PKA、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芍药汤减轻UC腹泻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上调AQPs的表达,增强肠上皮间紧密连接,进而改善结肠水液代谢和肠黏膜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溃疡性结肠炎 磷酸/蛋白激酶A/磷酸反应成分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 水液代谢
原文传递
电针“风池”“四神聪”介导NMDAR/CREB/BDNF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13
作者 宋元毓 陈英华 +8 位作者 孙玮 李长青 李俊峰 王浩宇 秦瑞琦 苏晓庆 吴彤 赵红旭 韩玉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9-1417,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四神聪”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海马区钙超载所致兴奋性毒性的影响,探究电针“风池”“四神聪”改善大鼠... 目的:观察电针“风池”“四神聪”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及海马区钙超载所致兴奋性毒性的影响,探究电针“风池”“四神聪”改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和手术组(20只)。手术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O)法制备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电针组于双侧“风池”及左右“四神聪”进行电针干预,予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1 mA,以大鼠头部微颤为宜。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21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海马组织谷氨酸(GLU)含量及海马组织Ca^(2+)-三磷酸腺苷(ATP)酶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NMDAR、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KⅡ)、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 MKⅡ)、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REB、BDNF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MDAR、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结构不同程度受损,海马CA1区组织结构疏松,排列结构散乱,网格状结构明显,神经元形态不规则,核仁固缩甚至溶解,胶质细胞增多,毛细血管扩张,散见炎性细胞浸润;血清及海马组织GLU含量、海马组织NMDAR蛋白表达升高(P<0.01),海马组织Ca^(2+)-ATP酶活力及Ca MKⅡ、p-Ca MKⅡ、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p-CaMKⅡ/CaMKⅡ、p-CREB/CREB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大鼠海马CA1区组织排列散乱程度稍有好转,神经元形态相对完整,核仁形态相对明显,固缩或溶解现象减轻,胶质细胞数量相对减少,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减轻;血清及海马组织GLU含量、海马组织NMDAR蛋白降低(P<0.01),海马组织Ca^(2+)-ATP酶活力及Ca MKⅡ、p-Ca MKⅡ、CREB、p-CREB、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Ca MKⅡ/CaMKⅡ、p-CREB/CREB值升高(P<0.05)。结论:电针“风池”“四神聪”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海马组织GLU含量,抑制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毒性,介导NMDAR/CREB/BD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维持神经细胞存活和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 谷氨酸 学习记忆障碍
原文传递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止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静 张建 胡爱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2-1010,共9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止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H-89[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止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H-89[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喂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构建DPN模型。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足热痛阈值,测定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ENF),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CD34水平,坐骨神经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PKA和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热痛阈值,TC、TG、LDL-C、HOMA-IR,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HDL-C、FINS,VEGF、Ang-1、CD34,IENF,MNCV和SNCV值,cAMP浓度水平,PKA和CREB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中药高剂量+H-89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被逆转。【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DPN大鼠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减轻肢体疼痛,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保护神经功能,体现了“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特点;补阳还五汤的止痛作用可能与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疼痛 微循障碍 炎症因子 磷酸(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孙培养 储浩然 +6 位作者 李难 刘辉 刘诗洋 张芳 李玮 储水柔 李佩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7-913,共7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PS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抑郁样行为以及海马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PS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督调神组,每组12只。模型组、通督调神组大鼠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复合制备PSD模型。通督调神组大鼠于造模结束后第4天予针刺“大椎”“水沟”“百会”“神庭”,每次干预4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连续干预4周。分别于PSD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和干预4周后进行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蔗糖水消耗实验和敞箱实验;生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BDNF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Trk B、CRE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Trk B、CREB,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干预后模型组及造模后通督调神组大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蔗糖水消耗百分比、敞箱实验水平与垂直运动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督调神组大鼠干预后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蔗糖水消耗百分比、敞箱实验水平与垂直运动评分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SOD、CAT活性及血清BDNF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督调神组大鼠海马CA1区SOD、CAT活性及血清BDNF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TrkB、CREB mRNA及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督调神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TrkB、CREB mRNA及BDNF、Trk B、p-CREB蛋白表达、p-CREB/CREB比值升高(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可改善PSD大鼠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组织氧化应激,增强CREB/BDNF/Trk 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通督调神针刺 海马 氧化应激 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通路
原文传递
温胆汤含药血清对CREB mRNA沉默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田真真 徐义勇 +3 位作者 朱金华 叶喜德 高源 万红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沉默海马细胞活性、凋亡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相关受体激酶/CREB(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温胆汤含药血清,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温胆汤高、...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沉默海马细胞活性、凋亡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相关受体激酶/CREB(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温胆汤含药血清,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氯氮平组、正常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其中每组15只。正常组予20 mL·kg-1生理盐水灌胃,氯氮平组给予0.02 g·kg-1氯氮平原药灌胃,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质量浓度为2,1,0.5 g·mL-1的等量温胆汤浓缩生药灌胃,1次/d,连续灌胃8 d后,股动脉取血,5 000 r·min-1离心15 min,倾取上清液,灭活,-80℃保存,备用。通过脂质体转染至海马细胞中,构建CREB mRNA沉默海马神经元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转录后效果。检测海马细胞周期和凋亡,正常海马细胞和CREB基因沉默海马细胞内BDNF,TrkB,CREB,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于细胞凋亡,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各组别在24,48 h时,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大鼠血清-siRNA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0.01)。对于BDNF,TrkB,CREB,CaMKⅡmRNA表达,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基因沉默正常组CREB,BDNF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大鼠血清-siRNA组比较,各给药组可显著提高BDNF mRNA表达(P<0.01),其中TrkB,CaMKⅡ各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提高BDNF mRNA表达,通过调控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以保护海马神经元,达到防治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含药血清 creb基因沉默 海马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原肌球蛋白相关受体激酶/效应元件结合蛋白(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耳甲电针疗法对CUMS诱导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17
作者 毛树文 宗成翠 +1 位作者 孙付军 赵新芝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耳甲电针疗法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诱导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耳甲电针... 目的探讨耳甲电针疗法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诱导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耳甲电针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群养,每日灌胃生理盐水,不予特殊干预,连续35天。模型组、氟西汀组、耳甲电针组孤养,均予CUMS暴露35天。氟西汀组实验第14天开始在CUMS暴露前予盐酸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连续21天;耳甲电针组实验第14天开始在CUMS暴露前予电针刺激双侧耳甲神门穴,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21天。实验前和实验第14、35天,称量大鼠体质量;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自发活动行为和探索行为;通过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大鼠快感缺失行为。断头取脑,分离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模型组实验第14天与第35天体质量、自发活动行为和探索行为以及糖水偏好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同期比较,氟西汀组和耳甲电针组实验第35天体质量、自发活动行为和探索行为以及糖水偏好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模型组海马组织PKA-α、p-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氟西汀组和耳甲电针组海马组织PKA-α、p-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耳甲电针疗法能够改善CUMS诱导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效果与氟西汀相当;激活海马组织PKA/CREB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耳甲电针疗法 蛋白激酶A/效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甘木瓜汤通过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神经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韩珂 张郧涛 +2 位作者 王晓鹏 许辛寅 罗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2161-2169,共9页
目的观察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50只SD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 目的观察芍甘木瓜汤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取50只SD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选取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巴氯芬(0.008 g/kg)组和芍甘木瓜汤低、中、高剂量(0.05、0.10、0.15 g/kg)组。另取10只SD大鼠不栓塞大脑中动脉作为假手术组,于再灌注2 h后ig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ea Longa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神经行为学、肌张力变化,采用大鼠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上肢伸直幅度;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干预前后血清BDNF、TrkB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神经元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BDNF、TrkB-FL、TrkB-T1、CREB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DNF、TrkB-FL、TrkB-T1、CREB蛋白表达及p-CREB水平。结果干预后巴氯芬组和芍甘木瓜汤各剂量组的Zea Longa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均较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后)显著改善(P<0.05),上肢伸直幅度均较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后)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BDNF、TrkB水平均较干预前和模型组(干预后)显著升高(P<0.05),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病理变化和神经元超微结构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BDNF、TrkB-FL mRNA与蛋白表达,p-CRE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巴氯芬组和芍甘木瓜汤各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TrkB-T1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巴氯芬组和芍甘木瓜汤各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各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CRE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ig予以芍甘木瓜汤可改善其神经行为学,降低肌张力,增加血清BDNF、TrkB水平,减轻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病理和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推测与激活BDNF/TrkB/CREB通路,上调BDNF、TrkB-FL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TrkB-T1 mRNA与蛋白表达,增加p-CREB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甘木瓜汤 脑卒中 偏瘫 痉挛状态 神经行为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大补元煎通过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 被引量:21
19
作者 何丽玲 龙清华 +2 位作者 胡慧 王平 石和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大补元煎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其改善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P/PS1小鼠36只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大补元煎对APP/PS1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讨其改善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PP/PS1小鼠36只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6.5×10-4g·kg-1·d-1)和大补元煎组(13.2 g·kg-1·d-1),野生鼠12只设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灌胃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色和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的病理形态变化,应用免疫荧光(IF)观察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及突触素(SYN)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BDNF,TrkB,CREB及磷酸化CREB(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减少(P<0.01),小鼠海马SYN,PSD95,BDNF,TrkB及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大补元煎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减少(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胞内尼氏体数量增多,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及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P<0.01),小鼠海马SYN,PSD95,BDNF,TrkB及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P<0.01)。结论:大补元煎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小鼠海马中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能力 突触可塑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 机制
原文传递
巨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江一静 杨珊莉 +1 位作者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寻巨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驯养3d后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非巨刺组及巨刺组,每组各20只,使用线栓法对模型组、巨刺组及非巨刺组大鼠进行脑缺血模型制... 目的:探寻巨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驯养3d后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非巨刺组及巨刺组,每组各20只,使用线栓法对模型组、巨刺组及非巨刺组大鼠进行脑缺血模型制作,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3d后将大鼠断头取脑,进行TTC染色及图像软件分析观察脑梗死体积,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荧光PCR检测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PKA)的活性。结果:①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针刺干预组(包括非巨刺组以及巨刺组)的SD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巨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非巨刺组(P<0.05)。②Western blotting:针刺干预组的SD大鼠CRE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巨刺组SD大鼠CREB蛋白水平高于非巨刺组(P<0.05)。③荧光PCR:针刺干预组的SD大鼠CREB基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巨刺组SD大鼠CREB基因水平高于非巨刺组(P<0.05)。④ELISA:针刺干预组的SD大鼠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巨刺法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传导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SD大鼠 巨刺法 磷酸-蛋白激酶A-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