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世界观中的意识及其哲学难题
1
作者 李恒威 唐孝威 《心智与计算》 2007年第1期95-106,共12页
人是具身心智的存在者,其存在方式独特性在于:他既依赖于物理形态的身体,又有存在论上不可还原性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世界观中一致且完备地解释和理解人遂成了心智哲学的大问题。如果坚持现代世界观的基本立场一致性,那么对意识的... 人是具身心智的存在者,其存在方式独特性在于:他既依赖于物理形态的身体,又有存在论上不可还原性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在现代世界观中一致且完备地解释和理解人遂成了心智哲学的大问题。如果坚持现代世界观的基本立场一致性,那么对意识的解释和理解不可避免存在着"难问题"所界定的不完备性。人们大致从三个进路来处理不完备性的局面。然而,原则上它们都无法实现一致且完备的要求,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的局限,即不可能通过认识论的方法在两种存在论形式(无和有)之间实现等价转换。尽管在认识论上这是一个悲观的结局,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积极的,因为它显示了个体经验在存在论上是独一无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意识科学 现代世界观 具身心智 主观性 一致性 完备性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对“世界现代化之问”的创造性回答 被引量:4
2
作者 田鹏颖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之问的总的看法和总的办法。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通过对世界现代化之问的中国回答、原则立场、中国方案表现出、彰显出中国的大担当与大境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为...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之问的总的看法和总的办法。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通过对世界现代化之问的中国回答、原则立场、中国方案表现出、彰显出中国的大担当与大境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为依据而作出的创造性回答以及具体的中国方案,具有坚实的逻辑理据和科学思维,为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世界观 现代化之问 中国立场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如何改变设计
3
作者 孙云霞 《艺术科技》 2015年第2期217-217,230,共2页
后现代是一种生活方式,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作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观念,提倡有机的自然观以及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后现代生态学的世界观立足于消除现代性的危机,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指导人们尊重、善待自然,并高... 后现代是一种生活方式,后现代生态学世界观作为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观念,提倡有机的自然观以及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后现代生态学的世界观立足于消除现代性的危机,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指导人们尊重、善待自然,并高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21世纪的设计与后现代生态世界观关系密切,并深受其影响。后现代生态世界观改变设计观念与设计方式,并将在许多领域彻底改变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生态世界观 设计 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代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郝立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5,共9页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导,是全面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大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导,是全面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代化,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否则,如果忽视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现代化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中国式现代 世界观和方法论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管窥
5
作者 孟根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分析现代世界观和生态危机的关系,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世界观及其扭曲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对现代性批判的同时,提出通过确立后现代生态世界观走向生态文明的解决道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相信,中国是当今...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分析现代世界观和生态危机的关系,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世界观及其扭曲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对现代性批判的同时,提出通过确立后现代生态世界观走向生态文明的解决道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相信,中国是当今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世界观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之审思——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毓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43,共7页
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文化"的批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清楚地表明了封闭性、确定性和独断性的局限;这一工作是与科学哲学的现代研究直接相呼应的;但其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后者... 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文化"的批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清楚地表明了封闭性、确定性和独断性的局限;这一工作是与科学哲学的现代研究直接相呼应的;但其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后者就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由反"科学主义"走向"反科学立场"的实际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现代科学世界观 科学文化 反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信仰需要过程哲学 被引量:5
7
作者 小约翰.科布 黄铭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2,共7页
哲学与神学在基督教思想中历来关系密切。解决今日信仰危机的可能途径不是巴特对哲学的拒绝,也非回归传统哲学,而是诉诸怀特海的过程哲学。首先,信仰需要哲学,这是解决信仰危机的第一步。其次,现代哲学对宇宙作还原论的解释,这是造成信... 哲学与神学在基督教思想中历来关系密切。解决今日信仰危机的可能途径不是巴特对哲学的拒绝,也非回归传统哲学,而是诉诸怀特海的过程哲学。首先,信仰需要哲学,这是解决信仰危机的第一步。其次,现代哲学对宇宙作还原论的解释,这是造成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过程哲学必须以某种形式恢复上帝在宇宙论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信仰 形而上学 怀特海 现代世界观 过程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科学化”之路去向何方?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欣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9期30-33,共4页
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进入人们讨论的视野是从近代开始的,可以说是与现代科学世界观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的确立同步进行的。所以,我们通常在讨论教育学科学化之“科学”时,更多的是指向现代科学的。而实际上,现代科学世界观也和其... 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进入人们讨论的视野是从近代开始的,可以说是与现代科学世界观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的确立同步进行的。所以,我们通常在讨论教育学科学化之“科学”时,更多的是指向现代科学的。而实际上,现代科学世界观也和其他世界观一样,是时代的产物,并非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在当前后现代思维越来越被学界重视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学的“科学化”之路应去向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科学化” 现代科学世界观 现代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后现代科学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兼谈辩证法、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逻辑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庆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5,128,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关于事物、知识之“总联系”,使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以终天年,呼唤新哲学的诞生。这种新哲学首要指唯物主义辩证法,即区别于思辨哲学的辩证哲学,它具有总体性,即批判性、现实性、实践生成性、历史性;唯...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关于事物、知识之“总联系”,使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以终天年,呼唤新哲学的诞生。这种新哲学首要指唯物主义辩证法,即区别于思辨哲学的辩证哲学,它具有总体性,即批判性、现实性、实践生成性、历史性;唯物主义辩证法也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确立唯物主义辩证法,才会确立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而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三者相对不同,但在把握事物发展一般规律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上,都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存在形式。就回答思维和存在关系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也具有哲学性质,但就思维和存在区别而言,他们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既不是只满足于“抽象的思维”“感性的直观”的旧哲学,也不是辩证哲学本身,而是辩证哲学的存在形式。他们的新哲学介于“超验”和“经验”之间。需要重新理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它贯穿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学说中,关乎他们学说的整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哲学 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原文传递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
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整体论 现代生态世界观 生态伦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罗频多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11
作者 魏艳枫 《中国市场》 2015年第44期205-207,共3页
阿罗频多否定了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以物质为万物本原、以精神为物质的功能的观念,又否定了古代印度哲学中以精神为万物的本原、以物质为精神的负累的观念,建立了物质与精神统一的世界观。但在阿罗频多的思想体系中,精神始终处于物质之上,... 阿罗频多否定了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以物质为万物本原、以精神为物质的功能的观念,又否定了古代印度哲学中以精神为万物的本原、以物质为精神的负累的观念,建立了物质与精神统一的世界观。但在阿罗频多的思想体系中,精神始终处于物质之上,起着控制、引导物质的作用,所以阿罗频多的世界观是以物质与精神为二元,但统一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吠檀多主义 现代西方世界观 物质与精神 古代印度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卫生
1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5期1-1,共1页
9915420 俄-德医学关系[俄]/.-1998,(1).-63~64 友谊医 9915421 论符拉季米尔·哈利托诺维奇·瓦西连科[俄]/∥.-1997,75(5).-53~57
关键词 友谊 周年纪念 老年医学 米尔 医药 现代科学世界观 卫生 时间医学 医疗 生物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sic in Prehistoric Armenia
13
作者 Ani Petrosyan Arsen Bobokhy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4期259-265,共7页
Within the syncretic world view of prehistoric people, there was an inseparable link between word, song, and dance Hence it is not easy for the modern researcher to outline the border between these spheres. Using inte... Within the syncretic world view of prehistoric people, there was an inseparable link between word, song, and dance Hence it is not easy for the modern researcher to outline the border between these spheres.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s, present paper touches the case of Armenian monodic music. Through analysis of song types (concerning labour, funeral, wedding, belief, worship, magic, mythology, epic, and dance), music representatives, music performance place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an attempt is made to consider the phenomenon within certain temporal borders. It turns out that the folk and folk-professional realistic music is simple and static in its essence and includes the invariant component of local culture, going back to the period of formation of early farming communities. Meanwhile with emerging social complexity since the Bronze Age, new and various forms of musical performance come to exist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music ethno-historical approach ARMEN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问题、过程、反思 被引量:3
14
作者 谷鹏飞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211,共10页
晚清以降,西方近现代科学世界观逐渐替代中国传统天理世界观、中国传统浑整的知识系统被易以现代知识分化后的分科谱系、中国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变迁所自然引发的现代教育体制与课程体系改革,分别从观念、知识、制度三个层面为文... 晚清以降,西方近现代科学世界观逐渐替代中国传统天理世界观、中国传统浑整的知识系统被易以现代知识分化后的分科谱系、中国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变迁所自然引发的现代教育体制与课程体系改革,分别从观念、知识、制度三个层面为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准备了条件。中国文艺学与美学的现代分离因而也相应地表现为从观念话语、到知识谱系、再到学科体系的全面分离过程。然而,今天来看,这一分离本身并不都是积极的,亦潜藏着隐忧:它在使中国文艺学快速完成现代转型与学科独立的同时,也丧失了中国传统"诗文评"与"审美理论"作为浑整的知识形态时所自然蕴含的巨大现实生命根基与对社会意识形态所持有的审美超越性精神,后者正是中国文艺学在当代发展中亟须重新找回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世界观 中国文艺学 分离 美学 社会政治制度 中国传统 反思 课程体系改革
原文传递
罗尔斯顿论内在价值:一种解构 被引量:31
15
作者 J.B.科利考特 雷毅 《世界哲学》 1999年第2期19-26,共8页
关键词 罗尔斯顿 内在价值 环境伦理学 生态系统 非人类 现代科学世界观 量子物理学 形而上学基础 价值理论 生态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