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乳品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
作者 李春 张国芳 +6 位作者 于思洋 李艾黎 崔立雪 任萌 杜鹏 钱芳 刘丽波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精进人才培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决策,代表着新发展观念的实质需求,以及满足产业进步所需的基础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人才培育时应以靠省内乳品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赖...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精进人才培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决策,代表着新发展观念的实质需求,以及满足产业进步所需的基础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人才培育时应以靠省内乳品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赖现代产业学院优化产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配合机制,执行扶持人才基本职责,探索乳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适应市场进步需求的高技巧、强素质的优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乳品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生态群落的共生内涵——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2
作者 蒋惠凤 许珂 李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在现代产业学院作为界面的生态群落中,政府、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被置于一个全新的系统和体制环境中,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出全新的内涵。本文采用扎根理论这一分析方法,借助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将通过扎根理论得到的概念、范畴及其逻... 在现代产业学院作为界面的生态群落中,政府、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被置于一个全新的系统和体制环境中,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展现出全新的内涵。本文采用扎根理论这一分析方法,借助共生理论的分析框架,将通过扎根理论得到的概念、范畴及其逻辑关系融入共生理论的架构之中。结果表明:生存式需要、参与式需要和组织外部支持共同构成共生动力,而政策风险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偏低则构成了共生阻力。在现代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界面内,共生单元间形成了明显交互、整合发展和一体推进3种不同层次的互动模式。这些模式对知识存量增长、人岗匹配度和产业契合度提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代产业学院生态群落的共生内涵要素为边界组织、一体同心、赋能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共生理论 扎根理论 生态群落 共生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力嘉包装产业学院为例
3
作者 邹洋 张彦粉 +2 位作者 张峻岭 黄汝权 杨俊炜 《印刷杂志》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需求。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力嘉包装产业学院在这方...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需求。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力嘉包装产业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为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路径 四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析
4
作者 孙晓明 杨红 《高教学刊》 2025年第2期73-77,共5页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了“能源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总结整个建设过程及其经验,该文对完整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度探析。一是根据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确定现代产业学院的目标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了“能源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总结整个建设过程及其经验,该文对完整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度探析。一是根据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确定现代产业学院的目标定位;二是根据教育目标和育人规律,确定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思路;三是根据办学特色和功能定位,确定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内容;四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校企约定,确定现代产业学院的保障措施;五是根据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效,确定现代产业学院的评价指标。其中的内涵可为其他行业的现代产业学院所吸收、借鉴和拓展,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现代产业学院 建设路径 职业院校 重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改革路径研究
5
作者 陆丽娜 《船舶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23-25,共3页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当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资金缺乏、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发展定位模糊等问题。为提升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水平,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把...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当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资金缺乏、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性、发展定位模糊等问题。为提升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水平,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把握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生实践环境;强化制度保障,多主体协同建设;推动专业群建设,打造良好共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新路径
6
作者 丁梓楠 于涛 《科教文汇》 2025年第4期20-23,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亟须创新,以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人才。该文以沈阳理工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文献综述和政策分析等方法,提出包含多元化产教融合、多学科交叉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一体...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高等教育亟须创新,以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人才。该文以沈阳理工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文献综述和政策分析等方法,提出包含多元化产教融合、多学科交叉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一体化和产学研平台搭建的建设路径。结果表明,该教育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多学科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王涛 孟丽岩 姜封国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5年第4期12-15,共4页
现代产业学院是贯彻国家战略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培养现代企业急需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通过制... 现代产业学院是贯彻国家战略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培养现代企业急需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以黑龙江科技大学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通过制定“智慧+”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土木工程能力线、智慧+能力线π型课程模块,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学生指导模式及探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真实任务、项目教学”法,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智能建造 产教融合 实践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制度体系建设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8
作者 徐晶 董传民 王志方 《职业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制度保障对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至关重要。山东省潍坊市从组织领导、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教师队伍、财力保障等方面,探索构建相互关联、制衡有度、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 制度保障对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至关重要。山东省潍坊市从组织领导、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教师队伍、财力保障等方面,探索构建相互关联、制衡有度、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以此来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制度体系 产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挑战与对策
9
作者 任重 戴雨桐 +1 位作者 刘玲 杨丹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各类新质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以及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发现现代产业学院有望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赋能新...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各类新质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以及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发现现代产业学院有望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技术快速迭代、劳动就业模式变革、中小企业及互联网平台参与不足给现代产业学院带来三大挑战,应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建设模式,加快现代产业学院迭代创新,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产业学院 迭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困境与路径
10
作者 祝鸿平 徐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9,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结果,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培育新型...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结果,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打造新型劳动资料、拓展新型劳动对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但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校企组织目标存在差异、学校技术创新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现代产业学院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现实困境。为促进高职现代产业学院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应积极打造育人共同体、产学研共同体、协同治理共同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发展动能,指引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产业学院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试点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效应——来自207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11
作者 杨凯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融合为基础,通过统筹资源要素保障,调动主体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对构建城市产业生态圈、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基于2006-2020年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融合为基础,通过统筹资源要素保障,调动主体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对构建城市产业生态圈、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基于2006-2020年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城市创新环境,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和较大产业升级空间的中部地区,以及具有较高财政支持水平的城市中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应持续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政策支持,发挥试点城市的先进示范效应,并进一步加快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和高新技术产业,以释放智慧城市的创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现代产业体系 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12
作者 赵璐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5,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产业...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要素配置效率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更强。基于此,应深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势,持续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构建要素配置新机制,凝聚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动能;因地制宜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引导地区间现代产业体系均衡化建设,以加速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要素配置效率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需求导向下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以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为例
13
作者 刘大志 刘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年第3期160-163,共4页
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已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空间、资金、人才和知识等关键要素,结合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在空间融合方面,根据产... 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已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空间、资金、人才和知识等关键要素,结合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在空间融合方面,根据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来规划和建设学院,逐步扩展和优化办学空间;在资金融合方面,校企双方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学院的高效运行;在人才融合方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将人才链更好地融入产业链中;在知识融合方面,打破传统学科的知识壁垒,构建一个以产业化为导向的育人模式。本文对大连民族大学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包括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来增强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牵头建设金普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大学生数字创业服务平台,以及建立产业学院的评价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14
作者 杨栋 洪琳 闫珊 《职业技术》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政行企校共建共管的协同育人平台,其产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理论内涵。通过对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对产业学院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溯源,分析产业学院的协同特征,阐明现代产业学院多元...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政行企校共建共管的协同育人平台,其产生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理论内涵。通过对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对产业学院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溯源,分析产业学院的协同特征,阐明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协同的价值意蕴;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协同建设的提升路径,为未来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产业学院 协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课程评价的原则、要义与实施路径
15
作者 黄娟 许宇飞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当前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课程评价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模式与评价主体方面存在不足。开展课程评价应遵循行业前沿、强化过程、多元参与、主体增值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评价内容、依托信息化保障过程性评价、形成科学有效... 当前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课程评价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模式与评价主体方面存在不足。开展课程评价应遵循行业前沿、强化过程、多元参与、主体增值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评价内容、依托信息化保障过程性评价、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模式、发挥兼职教师评价主体作用是课程评价的实施要义。为提升课程评价质量,应当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机构,开发支撑评价的信息平台,形成保障评价实施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现代产业学院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的研究
16
作者 郭战龙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4期178-180,共3页
在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现代产业学院扮演着关键角色。鉴于社会对具备高水平技能及实操能力的现场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培育满足这些标准的专业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现代产业学院设立的目标... 在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现代产业学院扮演着关键角色。鉴于社会对具备高水平技能及实操能力的现场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培育满足这些标准的专业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现代产业学院设立的目标及其在培育现场工程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现场工程师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业学院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提升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黄薇 王舜 《大学》 2025年第7期98-101,共4页
信息技术高速迭代升级并大量融汇于文旅板块,为旅客带来了更方便、简单、易操作的个性化、定制化旅行体验。传统旅游产业因势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升级发展。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 信息技术高速迭代升级并大量融汇于文旅板块,为旅客带来了更方便、简单、易操作的个性化、定制化旅行体验。传统旅游产业因势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升级发展。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新一轮更强势、更复杂的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变化,结合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大背景,文章尝试分析、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模式,提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途径,助力学生在变化升级的岗位环境中更快、更好地抓住机会,展现自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专业核心技能 智慧商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研究
18
作者 张显辉 孙秀娟 +2 位作者 姜封国 艾骁 张戈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型途径。为了满足土木工程专业产业转型对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科技大学成立了智能建造产业学...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型途径。为了满足土木工程专业产业转型对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科技大学成立了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人才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 现代产业学院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视角的高职数字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研究
19
作者 赵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6期200-202,共3页
专业群是将业务链条高度相关、岗位链条紧密衔接、课程资源高度互补的专业相互关联。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视角的高职数字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能够保证课程目标清晰、内容完善、体系融通、模式优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人才... 专业群是将业务链条高度相关、岗位链条紧密衔接、课程资源高度互补的专业相互关联。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视角的高职数字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能够保证课程目标清晰、内容完善、体系融通、模式优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竞争实力。文章通过概述数字商务专业群,分析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视角的高职数字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数字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高职院校 数字商务专业群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楠楠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第4期32-35,共4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驱动力,对产业升级、创新、协同和绿色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它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提高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创新难度高、人... 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驱动力,对产业升级、创新、协同和绿色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它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提高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创新难度高、人才培养困难、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资金投入效率及国际竞争与合作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可以从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与升级路径、精准配置资源以提高效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产业 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