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遭遇荒诞:不懈抗争的现代悲剧女性——论小说《荆棘鸟》的悲剧艺术成就 |
李贵和
向晓红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2
|
略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而作 |
王杰
王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3
|
莎士比亚悲剧点燃的悲剧激情——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 |
叶庄新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4
|
“最现代的思想”: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研究方法问题 |
王杰
王真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5
|
从《雷雨》看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生成 |
章池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6
|
马恩悲剧观与中国现代悲剧理论 |
时晓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3
|
|
7
|
论现代悲剧与悲剧意识 |
尹鸿
|
《当代电影》
|
1987 |
8
|
|
8
|
莫里森的小说和现代悲剧精神 |
肖霞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9
|
地理学与真理时刻的现代悲剧——莫莱蒂“现代悲剧地理”论析 |
万书辉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0
|
“罪恶”的现代诠释:作为现代悲剧叙事的核心——威廉·福克纳作品对“罪恶”的审美呈现 |
张冠夫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11
|
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现代悲剧的特点及体现 |
张宪魁
方立琴
张宪林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2
|
福克纳的小说与现代悲剧精神 |
苗永敏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3
|
现代悲剧艺术对峙的双峰——曹禺和郭沫若的创作风格 |
胡润森
|
《中州学刊》
|
1987 |
0 |
|
14
|
管窥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之异同——读《还乡》与《俄狄浦斯王》 |
彭桃英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5
|
少年、老年视角:错位、对话与悲剧张力——威廉·福克纳的现代悲剧叙事的一个侧面 |
张冠夫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6
|
阿瑟·米勒与现代悲剧 |
蒋贤萍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7
|
千年密仪的现代回响——论西方现代悲剧中的仪式彰显 |
简贵灯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8
|
善与善的悲剧冲突——从《天边外》和《边城》看现代悲剧的必然性 |
陈燕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9
|
威利之死和现代悲剧——浅评《推销员之死》 |
刘耘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20
|
现代悲剧:现代性的一种叙事方式——由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获得的启示 |
肖琼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