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遭遇荒诞:不懈抗争的现代悲剧女性——论小说《荆棘鸟》的悲剧艺术成就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贵和 向晓红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了《荆棘鸟》女主人公梅吉一生四个重要阶段的遭遇和抗争,证明这部小说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古典悲剧的现代悲剧:构成古典悲剧冲突的双方各自具有伦理力量的合理性,而梅吉的冲突对象则是无穷无尽的荒诞,而且正是这种... 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了《荆棘鸟》女主人公梅吉一生四个重要阶段的遭遇和抗争,证明这部小说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古典悲剧的现代悲剧:构成古典悲剧冲突的双方各自具有伦理力量的合理性,而梅吉的冲突对象则是无穷无尽的荒诞,而且正是这种荒诞最终毁灭了她的幸福。该小说的审美意义在于塑造了梅吉这一现代悲剧人物形象,她那无望而不懈的抗争给人以另一种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悲剧 存在主义 荒诞 抗争 古典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杰 王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9,共10页
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现代悲剧观念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和雷·威廉斯《现代悲剧》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就不是王国维的《红楼... 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现代悲剧观念在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和雷·威廉斯《现代悲剧》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现代悲剧观念,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就不是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而是李叔同1915年创作的歌曲《送别》。通过对《送别》的美学—历史分析,包括《送别》在当代中国艺术中的反复呈现,论证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起源问题,以及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若干核心的概念。本文从研究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资源在研究中国现代悲剧观念问题域中的关键意义,以及悲剧人文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的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 《送别》 中国审美现代 情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悲剧点燃的悲剧激情——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庄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20世纪初,中国现代悲剧意识开始觉醒,在学人自觉地向西方寻找范型的过程中,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西方戏剧家唤醒并培育了一些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或者很薄弱的艺术素质。其中,莎士比亚悲剧的崇高感给中国现代悲剧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20世纪初,中国现代悲剧意识开始觉醒,在学人自觉地向西方寻找范型的过程中,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西方戏剧家唤醒并培育了一些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没有或者很薄弱的艺术素质。其中,莎士比亚悲剧的崇高感给中国现代悲剧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与充满反叛抗争的人性精神。从总体上说,莎剧的营养提升了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的人文意蕴与艺术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中国现代悲剧 观念及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现代的思想”: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研究方法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杰 王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4-161,196,共9页
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讨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问题,对于中国美学研究而言,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美学上,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不仅仅是对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质疑和批判,其从一开始就对资本的生产方式,包括它的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批判和质... 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讨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问题,对于中国美学研究而言,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在美学上,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不仅仅是对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质疑和批判,其从一开始就对资本的生产方式,包括它的制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批判和质疑,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悲剧人文主义抱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对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适用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理论分析,可以分别从历史哲学、审美表达机制以及具体的艺术作品分析三个层面来分析和阐释。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哲学人类学、审美制度研究和艺术作品的“深描”三个层次,只有从这三个层次分别作出分析,才有希望达到理论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悲剧观念 审美现代 审美人类学 审美制度研究 美学革命 艺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雷雨》看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生成 被引量:4
5
作者 章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引进西方悲剧观念后在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中产生的经典作品,为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生成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实生物。它对中国古典悲情戏和西方悲剧吸纳、改造,进而生成,形成了一种自成一格的"新物"的特色。
关键词 曹禺 《雷雨》 中国现代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恩悲剧观与中国现代悲剧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时晓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86-90,共5页
对于中国来说,悲剧一词是舶来品,20世纪中国的悲剧理论是在对西方悲剧理论的不断选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中国曾经选择了尼采、叔本华,最终选择了马恩悲剧观,但又不是一味地去异求同,中国在接受马恩悲剧观的同时,结合了本民族的... 对于中国来说,悲剧一词是舶来品,20世纪中国的悲剧理论是在对西方悲剧理论的不断选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中国曾经选择了尼采、叔本华,最终选择了马恩悲剧观,但又不是一味地去异求同,中国在接受马恩悲剧观的同时,结合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悲剧 中国现代悲剧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悲剧与悲剧意识 被引量:8
7
作者 尹鸿 《当代电影》 1987年第6期28-39,共12页
真理始终是一个深渊。就象在游泳池里一样,你必须敢于从琐碎的日常经历那块抖动的跳板纵身跳下,沉入深水;只有先沉下才能有后来的浮起——嘻笑着,费力地换气。而这时的水面,一切的一切都以双倍的光亮照耀着。
关键词 现代悲剧意识 悲剧主人公 悲剧英雄 现代文学 卡夫卡 悲剧文学 传统悲剧 悲剧精神 理想主义 人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里森的小说和现代悲剧精神 被引量:3
8
作者 肖霞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美国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以她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在优美动人的语言和貌似繁复零乱的叙事的掩盖下,莫里森的小说世界借以打动读者的本质内容还是对人的悲剧处境和寻求自我的努力的描写。她从摹写同胞们... 美国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以她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在优美动人的语言和貌似繁复零乱的叙事的掩盖下,莫里森的小说世界借以打动读者的本质内容还是对人的悲剧处境和寻求自我的努力的描写。她从摹写同胞们的悲剧生态入手来反思历史,揭露历史的残酷和不合理,然后又走入现实,在宿命论和神秘力量之外发现本民族新的生存内涵和生存意义。由于这一点既与悲剧文学传统息息相关又和现代文化大背景所体现的迷茫和探索的主题相契合,所以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悲剧精神,达到了艺术幻想和哲学思辨融于一体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的小说 现代悲剧精神 悲剧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与真理时刻的现代悲剧——莫莱蒂“现代悲剧地理”论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万书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悲剧 地理学 代表人物 文学批评 哥伦比亚 弗兰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恶”的现代诠释:作为现代悲剧叙事的核心——威廉·福克纳作品对“罪恶”的审美呈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冠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79-84,共6页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表现的多种罪恶,已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特征,也使其常常遭到误解。将悲剧理论与叙事学方法相结合,把作家对罪恶的表现视为其现代悲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借此与悠久的文学传统相衔接,又赋予其鲜明的现代特征。&...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表现的多种罪恶,已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特征,也使其常常遭到误解。将悲剧理论与叙事学方法相结合,把作家对罪恶的表现视为其现代悲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借此与悠久的文学传统相衔接,又赋予其鲜明的现代特征。"罪恶"在多部作品的文本构成中被赋予多种艺术功能和复杂的意义指向,并借此为作家完成现代悲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罪恶 现代悲剧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现代悲剧的特点及体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宪魁 方立琴 张宪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48-50,共3页
尤金·奥尼尔因在悲剧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而受到世界剧坛的青睐,考察奥尼尔戏剧写作历程,在其剧作中显著地显示出现代悲剧的特点。通过探讨现代悲剧的特点及其在奥尼尔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发现奥尼尔悲剧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彰显奥尼尔... 尤金·奥尼尔因在悲剧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而受到世界剧坛的青睐,考察奥尼尔戏剧写作历程,在其剧作中显著地显示出现代悲剧的特点。通过探讨现代悲剧的特点及其在奥尼尔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发现奥尼尔悲剧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彰显奥尼尔及其作品研究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现代悲剧特点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克纳的小说与现代悲剧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永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6-39,共4页
福克纳小说中生活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人集中体现出现代悲剧精神。现代悲剧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苦苦追求。其二是对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的生存的真正的、真实性的、无尽... 福克纳小说中生活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人集中体现出现代悲剧精神。现代悲剧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苦苦追求。其二是对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的生存的真正的、真实性的、无尽的苦苦追求。从小说中悲剧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现代悲剧精神,我们看到了南方的未来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小说 南方 悲剧 精神危机 现代悲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悲剧艺术对峙的双峰——曹禺和郭沫若的创作风格
13
作者 胡润森 《中州学刊》 1987年第5期70-72,共3页
如果我们把中国现代戏剧史里的悲剧艺术比作一个山系,那么,曹禺和郭沫若就是这山系里巍然对峙、竞险斗奇的双峰。他们在选材眼光、人物旨趣、艺术精神、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颇为引人注目的区别对照。这类对照既饶有趣味,也极富意义... 如果我们把中国现代戏剧史里的悲剧艺术比作一个山系,那么,曹禺和郭沫若就是这山系里巍然对峙、竞险斗奇的双峰。他们在选材眼光、人物旨趣、艺术精神、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颇为引人注目的区别对照。这类对照既饶有趣味,也极富意义,既泾渭分明,又经纬交错。 “现实中的小人物”和“历史上的英杰” 曹禺悲剧和郭沫若悲剧在表象层次的区别对照十分明显。曹禺悲剧题材无一例外地来自当代现实,它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中国社会,挨得紧密贴得着实,郭沫若悲剧却毫无二致地采自古代历史,它在遥远的历史生活领域里纵横驰骋。悲剧女神的锋利刻刀,在曹禺手中雕琢着背心旗袍、粗衣短褐的现代人物,在郭沫若手里则塑造出峨冠博带、佩剑陆离的古代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曹禹 现代悲剧 曹禺悲剧 浪漫主义 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 悲剧语言 小人物 戏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之异同——读《还乡》与《俄狄浦斯王》
14
作者 彭桃英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以《俄狄浦斯王》和《还乡》两部不同时代的悲剧作品为代表,从主题、悲剧效果、悲剧成因、悲剧主人公身份以及悲剧表现手段等方面探讨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的异同。
关键词 古典悲剧 现代悲剧 《还乡》 《俄狄浦斯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年、老年视角:错位、对话与悲剧张力——威廉·福克纳的现代悲剧叙事的一个侧面
15
作者 张冠夫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6-51,共6页
作为一位始终关注人类现代境遇的作家,福克纳将美国南方地域性的历史和现实升华为人类的集体经验,并实现了悲剧艺术传统与现代叙事的结合。约克纳帕塔法系列作品建构了深具意义的现代悲剧文本,福克纳的现代悲剧叙事的卓越实践体现了多... 作为一位始终关注人类现代境遇的作家,福克纳将美国南方地域性的历史和现实升华为人类的集体经验,并实现了悲剧艺术传统与现代叙事的结合。约克纳帕塔法系列作品建构了深具意义的现代悲剧文本,福克纳的现代悲剧叙事的卓越实践体现了多方面的诗学意义。叙述视角的选择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少年视角 老年视角 现代悲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瑟·米勒与现代悲剧
16
作者 蒋贤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剧作家,他以易卜生为榜样,在戏剧中注重探讨重大社会问题。米勒在戏剧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登上悲剧的舞台。《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剧作,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剧作家,他以易卜生为榜样,在戏剧中注重探讨重大社会问题。米勒在戏剧理论方面颇有建树,主张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登上悲剧的舞台。《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剧作,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界的不朽地位。此外,米勒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等都是美国戏剧史上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其中渗透着深刻的现代悲剧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米勒 《推销员之死》 戏剧理论 现代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密仪的现代回响——论西方现代悲剧中的仪式彰显
17
作者 简贵灯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6-28,共3页
悲剧由娱神转为娱人,形式与结构及构成要素越来越繁芜复杂,格罗托夫斯基对戏剧的构成部分进行精简的同时,西方戏剧工作者重新把目光投向奥林匹亚回响的秘仪,在现代悲剧中不断增加仪式因子,希望通过仪式形式的运用,原始仪式的复归,重构... 悲剧由娱神转为娱人,形式与结构及构成要素越来越繁芜复杂,格罗托夫斯基对戏剧的构成部分进行精简的同时,西方戏剧工作者重新把目光投向奥林匹亚回响的秘仪,在现代悲剧中不断增加仪式因子,希望通过仪式形式的运用,原始仪式的复归,重构戏剧的精神仪式功能及对戏剧的建构,古老悲剧的精神仪式在现代社会重获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悲剧 献祭 牺牲 精神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与善的悲剧冲突——从《天边外》和《边城》看现代悲剧的必然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天边外》和《边城》是 2 0世纪初有影响的两部悲剧作品 ,虽然其文体及文化传统和悲剧处理不同 ,但主题、结构、悲剧走向和现代悲剧意识却惊人契合。在这两部悲剧中 ,可以看到现代悲剧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走向... 《天边外》和《边城》是 2 0世纪初有影响的两部悲剧作品 ,虽然其文体及文化传统和悲剧处理不同 ,但主题、结构、悲剧走向和现代悲剧意识却惊人契合。在这两部悲剧中 ,可以看到现代悲剧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走向。它不再简单的是善与恶的冲突结果 ,而是多种力量复合的悲剧结合 ,尤其是善与善力量间必然的较量和冲突。随着生命不确定感的增强 ,这种现代悲剧的必然性开始以更丰富的文学手段自我表现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悲剧 平行研究 悲剧冲突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利之死和现代悲剧——浅评《推销员之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耘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80,F0003,共3页
文章以阿瑟.米勒之现代剧《推销员之死》为探究对象,分析了主人公威利成功梦破灭的根由,探讨其作为现代悲剧的意义。
关键词 推销员之死 美国梦 现代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悲剧:现代性的一种叙事方式——由詹姆逊的现代性理论获得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琼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41,共6页
在对现代性的辩护和反思中,詹姆逊揭示了悲剧与现代性之间的隐秘关系。在詹姆逊看来,现代性最好的展现方式是悲剧,悲剧出现在新旧交替、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时期,现代性可以从精神苦难的悲剧中得到重新显现,并通过悲剧的严肃性得到重新... 在对现代性的辩护和反思中,詹姆逊揭示了悲剧与现代性之间的隐秘关系。在詹姆逊看来,现代性最好的展现方式是悲剧,悲剧出现在新旧交替、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时期,现代性可以从精神苦难的悲剧中得到重新显现,并通过悲剧的严肃性得到重新发明。对现代性的正确理解必须具有断代的意识,悲剧正处于新旧交替、共时性和历时性交汇的断裂时期,是断裂时期的社会性质、日常生活、人们的经验和体验、思想和感悟的集中沉淀。当历史的连续性在这里断裂或者在这里逗留并准备转向,我们得以获得的创伤性的悲剧情感也在这里停顿、凝聚、反思和总结。通过悲剧,我们可以很好地看到断裂如何把现代性转变成一个历史时期。同时,悲剧中对断裂的处理方式就是将悲剧事件突显出来,并在对事件的记述中显现真理,悲剧也就成了现代性的一种叙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悲剧 现代 叙事方式 詹姆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