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变革与书信体、日记体小说文体的现代新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佳琴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49,191,共6页
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对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的现代新变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白话使得晚清时期就已出现的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突破了形式的外壳,专注于"个性"的表达,以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直接呈现人物心理内容,语言变革发掘了... 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对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的现代新变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白话使得晚清时期就已出现的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突破了形式的外壳,专注于"个性"的表达,以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直接呈现人物心理内容,语言变革发掘了此类小说体式的潜力,使其真正具备了"向内转"和散文化的现代特征。现代白话还激活了日记体彻底的私密性这一沉睡的基因,突出了表达的任意性和排他性特点,能够自觉运用和自由驾驭这种文体的代表作品就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书信体小说 日记体小说 文体 现代新变
原文传递
论“越中文风”新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越文化视阈内散文的现代变革为中心
2
作者 王嘉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散文领域的改革汲取传统散文的有益经验,促成其现代新变,这是一个重要研究视角。越文化的深厚积淀,崛起了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对具有深厚积淀的“越中文风”的承传与现代改造,引领了中国现代散文变革潮流...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散文领域的改革汲取传统散文的有益经验,促成其现代新变,这是一个重要研究视角。越文化的深厚积淀,崛起了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对具有深厚积淀的“越中文风”的承传与现代改造,引领了中国现代散文变革潮流,为文学转型提供了范例。透过越地散文家对地域精神原乡与诗意栖居地的开掘及散文文体的创新,当能确切阐释文学转型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中文风 现代新变 散文更 文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现代、地域:杨香池《偷闲庐诗话》价值蠡测
3
作者 杨志虎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云南近代知名诗人学者杨香池刊印于20世纪30年代的《偷闲庐诗话》是民国时期旧体诗话中的优秀代表赓续传统、阐发文艺,既有传统诗话的旧式特征又有着现代开阔的视野,同时述古警今、针砭时弊,又以诗存人、以诗存事,保存地方文化。探究传... 云南近代知名诗人学者杨香池刊印于20世纪30年代的《偷闲庐诗话》是民国时期旧体诗话中的优秀代表赓续传统、阐发文艺,既有传统诗话的旧式特征又有着现代开阔的视野,同时述古警今、针砭时弊,又以诗存人、以诗存事,保存地方文化。探究传统诗学在现当代的艰难赓续;记录新旧交替之际文艺思想与时代特征的现代新变;保存云南独特的地方文学和地域文化;展现云南学者的入世情怀以及在当时文艺界的才学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香池 偷闲庐诗话 传统赓续 现代新变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郅敏的观念雕塑
4
作者 刘成纪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59,F0002,共5页
在当代艺术史中,以艺术直接传达艺术家关于世界的哲学思考并不是新鲜事,但郅敏在新世纪以来创作的系列雕塑仍然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在艺术题材上,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带有意象性质的中国哲学,但在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又极具现代性,显现... 在当代艺术史中,以艺术直接传达艺术家关于世界的哲学思考并不是新鲜事,但郅敏在新世纪以来创作的系列雕塑仍然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在艺术题材上,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带有意象性质的中国哲学,但在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又极具现代性,显现出既基于传统又再造传统的双重性质。就观念艺术而言,它一方面具有哲学性,另一方面则仍必须诉诸具象。其中,哲学主题使郅敏的作品显现出恢宏而非凡的气象,但如何实现哲学观念与艺术媒介的恰切匹配,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郅敏 观念雕塑 中国传统 现代新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