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营建技术、现实增益及多世代低成本经营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章荣 季孔庶 +3 位作者 徐立安 邹秉章 林能庆 林景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6,共8页
【目的】分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自由授粉实生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及现实遗传增益,提出实生种子园多世代低成本经营新模式建议。【方法】以选自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的212株优树育成198个家系苗木为实生种子园营建材料,2003年建... 【目的】分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自由授粉实生种子园营建关键技术及现实遗传增益,提出实生种子园多世代低成本经营新模式建议。【方法】以选自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的212株优树育成198个家系苗木为实生种子园营建材料,2003年建立了实生种子园的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种子园设计分2种:(1)种子园生产群体与子代测定群体合成一体;(2)种子生产群体与子代测定群体分离建立。种子园良种生产区根据遗传测定家系评价信息分别进行3次遗传疏伐。【结果】经遗传疏伐的马尾松自由授粉实生种子园6年生子代测定结果表明,材积生长量的现实遗传增益为8.5%。在对比示范林中,种子园良种的材积生长量超过未改良林分种子30%。DNA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种子园生产群体具有较高的随机交配程度和遗传多样性。由此证明,福建上杭县白砂国有林场马尾松第1代自由授粉实生种子园营建是成功的。成功的关键从技术上看有以下3点:(1)保证优树选择的质量和数量,是实现实生种子园遗传增益和后续遗传改良的基础;(2)子代测定群体及时遗传评价和生产群体的科学遗传疏伐,是种子园营建成功的关键措施;(3)实生种子园交配系统检测与调控及日常管护,是确保种子园运行正常的必要条件。从林木育种项目管理与实施上看,南京林业大学与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及福建省上杭县白砂国有林场有着长期良好协作关系,从林木育种长期性共同事业出发,坚持至今,这也是确保种子园营建成功的重要条件。【结论】马尾松自由授粉实生种子园的改良途径是可行且有效的。总结认为:(1)对于像桉树、马尾松等这类较为速生的树种,营建种子园后对植株不进行修剪矮化,采用“测定群体与生产群体合成一体”的技术路线,具有更大优越性。(2)建园树种主要性状的幼年—成年相关信息尚未掌握,而种子园植株需要进行修剪矮化时,则采用另建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以取得遗传评价数据作为种子园生产区遗传疏伐的指导依据是有价值的。建议将多世代种子园建立在隔离条件良好、地形较平缓地点,种子园植株不用修剪矮化即保持自然树形,种子园良种生产任务完成后,转化成森林旅游林、森林康养林或用材储备林,以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效用,降低林木良种基地经营成本。这是值得探讨的实生种子园多世代低成本营建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实生种子园 现实遗传增益 遗传疏伐 种子园植株修剪矮化 良种基地经营模式
原文传递
增益现实技术在微创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鑫 俞鸿凯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近20年,增益现实技术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已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多个学科。医学工作者和工程人员合作在该技术的应用上作出了一些突破,例如微创外科利用增益现实技术,为外科医生从人体体表、器官表面提供内部解剖等信息,以期达到易化... 近20年,增益现实技术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已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多个学科。医学工作者和工程人员合作在该技术的应用上作出了一些突破,例如微创外科利用增益现实技术,为外科医生从人体体表、器官表面提供内部解剖等信息,以期达到易化学习和手术导航的目的。医学增益现实技术目前已被用于手术计划制定、手术演练、手术教学、手术技能训练和术中引导等医学治疗过程。本文回顾了医学增益现实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在各微创外科亚专业的应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益现实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优良种植材料现实遗传增益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跃 周志春 +1 位作者 吴吉富 戴德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武平县的马尾松遗传增益测定林材料,以验证优良种源、母树林及种子园混系的现实遗传增益。种源中试林和示范林测定结果都显示,选用优良种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较好立地上,8年生时广西宁明和广东信宜种源的高径生长...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武平县的马尾松遗传增益测定林材料,以验证优良种源、母树林及种子园混系的现实遗传增益。种源中试林和示范林测定结果都显示,选用优良种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较好立地上,8年生时广西宁明和广东信宜种源的高径生长分别增益17%~47%和12%~25%。通过福建武平、江西吉安、广东信宜和广西宁明4处母树林子代5年生测定林材料,未发现预期显著的改良效果,有些母树林子代生长甚至低于相应试验对照。广西藤县和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在不同地理和立地环境上的生长表现验证了种子园混系较高的遗传增益,但这种增益估算值与测试点立地条件和种子园无性系构成有关。广西藤县种子园混系只有在较好立地上增产显著,而在较差立地上则难显其增益效果。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因速生和遗传稳定性高,在不同立地上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母树林 无性系初级种子园 现实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金国庆 张振 +4 位作者 余启新 冯随起 丰忠平 赵世荣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7,共11页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世代 家系 遗传变异 现实增益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遗传改良增益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郑勇平 孙鸿有 +4 位作者 董汝湘 华朝晖 唐淑琴 张建章 傅顺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7,共8页
以浙江省17个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采种育苗造林,进行2次4地点5区组的种子园子代测定试验,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侧枝等8个性状。结果表明从未经遗传改良普通林分种子到1代、1.5代、2代种子园,子代生长增益是逐代增长... 以浙江省17个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采种育苗造林,进行2次4地点5区组的种子园子代测定试验,测定树高、胸径、材积、冠幅、侧枝等8个性状。结果表明从未经遗传改良普通林分种子到1代、1.5代、2代种子园,子代生长增益是逐代增长的,但世代之间增幅明显下降。优良双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增益最大,优良种源种子园次之。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种源种子园,双系种子园的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树高生长现实增益分别为4.35%、6.04%、7.88%、12.02%和12.02%,遗传增益依次为3.90%、5.41%、7.06%、10.77%和10.77%;胸径现实增益为7.60%、9.68%、12.08%、15.05%和19.70%,遗传增益为7.07%、9.00%、11.23%、14.00%和18.32%;材积现实增益为20.65%、27.47%、32.14%、39.93%和46.14%,遗传增益为16.97%、22.58%、26.42%、32.82%和37.93%。为持续获得高增长的遗传改良效果,在高世代种子园建设中,应充分发掘和优先利用优良种源的优质种质资源;在提升育种群体遗传水平,保持遗传基础多样性的同时,建立双系种子园,实现工业原料林用种的品种化,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现实增益 遗传增益 子代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杉木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国全 朱元伟 +4 位作者 张小国 罗红 李俊 杨昌通 朱鹏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是开展推进种子园向升级换代的必要途径,对杉木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13年生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以为杉木3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家系间、区组间以... 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是开展推进种子园向升级换代的必要途径,对杉木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林13年生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以为杉木3代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家系间、区组间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为0.279和0.250,具有开展选优的价值和潜力;且胸径变异系数显示无论是在个体间还是在家系间生长都还在持续分化的过程中。51个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的平均值分别为17.18 cm、12.61 m和0.1592 m3,相比对照均值现实增益分别为3.56%、2.66%和8.00%,材积现实增益超过10%的家系数量达21个,其中材积最大的家系现实增益达到了31.43%,现实增益明显。依据材积和胸径变异系数进行的综合优良度分析显示,T71,T78,T122,T152,T106,T114和T88等24个家系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第3代无性系种子园建园材料的主要候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2代无性系种子园 子代测定 变异系数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速生无性系选择与材质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郑会全 胡德活 +2 位作者 韦如萍 王润辉 蔡维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0期27-31,共5页
为了筛选获得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并对其材质性状进行评测,进而给无性系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38个19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分析与筛选,同时测定速生无性系的树皮比率、各重要材质性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无性系... 为了筛选获得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并对其材质性状进行评测,进而给无性系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38个19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分析与筛选,同时测定速生无性系的树皮比率、各重要材质性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重复力均大于0.85;共6个无性系入选为速生无性系(C08、C17、C21、C23、C24、C35),树皮比率均小于6.5%,木材干缩率皆小于群体均值(PM),C08、C21和C35木材基本密度在PM值之上,C17、C23与C24木材吸水率均大于PM,而C17、C21和C23心材比均大于49%;各速生无性系材积现实增益均大于35%,而在材质性状上,则增益情况有所差异。以材积为选择指标,对无性系的速生性进行选择显然有效,材质性状分析结果可为无性系的综合评价与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速生无性系 材质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幼林生长的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鹏飞 马祥庆 +3 位作者 蒋建 陈友力 林文奖 何友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7.82 cm和0.0255 m3,分别是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第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实生苗的1.13、1.10和1.55倍;不同无性系生长存在较大差异,M34无性系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02 m.a-1,1.47 cm.a-1和0.0052m3.a-1;初步筛选出17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初级嫁接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这些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现实增益值分别达12.67%、15.86%和4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子代测定林 生长 现实增益 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改良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评价及新一轮育种亲本选择 被引量:9
9
作者 邓乐平 黄婷 +6 位作者 王哲 吴惠姗 李晓华 廖仿炎 李义良 郭文冰 赵奋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台山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改良种子园营建于1988—1997年,为评价该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品质,项目组在种子园内采集无性系的自由授粉种子并营建子代测定林。文章根据1块营建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子代测定林4、13、18 a的生长性... 台山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改良种子园营建于1988—1997年,为评价该种子园无性系的遗传品质,项目组在种子园内采集无性系的自由授粉种子并营建子代测定林。文章根据1块营建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子代测定林4、13、18 a的生长性状数据,分析了改良种子园的现实增益,评价建园无性系的选择效果,选择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结果如下:3个年份数据分析结果均显示,在生长量方面,改良种子园子代显著甚至极显著大于湿地松一代种子园子代,18 a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09%、4.70%、15.08%;根据单株材积育种值选择出优良亲本无性系6个,其育种值介于0.050 5~0.186 1 m^3,其中有5个亲本无性系的遗传品质已得到多次验证,可以作为新一轮的育种亲本甚至是核心育种亲本;新选优树15株,其单株材积育种值介于0.114 9~0.276 9 m^3,可充实到新一轮的育种群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改良种子园 现实增益 育种值 二代优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速生优质种源多性状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琳 江波 +5 位作者 沈爱华 洪昌端 徐永星 徐金良 吴毅聪 徐国才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32,共9页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选择,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福建崇安、建瓯、浦城、贵州锦屏、广西融水、福建武平、南平7个优良种源,其中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为稳定性好种源,在13年生时其材积遗传增益为417%~823%,在28年生时,其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77%~156%、99%~309%、308%~911%;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生长性状的改良有降低木材比重的趋势;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等优良种源早期就表现出速生性,而福建崇安、浦城、建瓯等武夷山闽西北山地种源,前期速生性并不十分显著,随林龄增大,其生长速率加快,直径生长尤为突出,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更适合在浙江省推广应用。杉木种源研究应延续到半个轮伐期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速生优质 现实增益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粤北引种资源的表型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佩吾 曾庆团 +5 位作者 白青松 陈一群 陈杰连 连辉明 何波祥 张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为研究澳大利亚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资源在粤北的生产潜力,从引种的4年生子代林分中随机选择211株,测量生物量、精油产量及品质的9个经济性状,对其生长性状与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性状权重测算,从而选择优良单株。结... 为研究澳大利亚4-松油醇型互叶白千层资源在粤北的生产潜力,从引种的4年生子代林分中随机选择211株,测量生物量、精油产量及品质的9个经济性状,对其生长性状与化学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性状权重测算,从而选择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影响生物量的树高、胸径和树冠截面积变异系数为15.38%~44.74%,衡量有效成分生产力的鲜叶4-松油醇含量变异系数为20.66%,表明选育潜力较大。测定群体中94.58%的单株属于4-松油醇型,精油中4-松油醇占比仅与树高呈极显著正相关;鲜叶4-松油醇含量与鲜叶含油量和4-松油醇占比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生长性状及其他品质控制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采用综合选择指数与15%入选率,评选出生长迅速、鲜叶含油量高、精油中4-松油醇占比大、精油品质达到国际标准要求的单株12株,其5个重要经济性状的现实增益达6.61%~47.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 鲜叶含油量 4-松油醇 优良单株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变异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安然 张明 +5 位作者 庞忠义 于海洋 于海洋 谢影 张世凯 赵曦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目的]阐明东北地区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为三花槭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以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的4个产地的三花槭繁殖体为材料,对其表型和活力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目的]阐明东北地区不同产地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为三花槭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方法]以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三省的4个产地的三花槭繁殖体为材料,对其表型和活力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果实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翅果长宽比(P=0.787)外,其它性状在产地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产地间三花槭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长与果实宽、翅果长、着生痕长、翅长和空壳率呈显著正相关(0.368≤r≤0.421),种子生活力与空壳率和翅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r=−0.897,r=−0.507)。三花槭繁殖体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翅果长、翅果宽、果实厚度和翅长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0.556≤r≤−0.529),果实长、果实宽和千粒质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0.456≤r≤−0.380),空壳率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r=−0.549),种子生活力与年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516)。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产地和家系进行综合评价,P2产地综合评价值较高,果实长等现实增益为2.83%~22.08%。以20%的入选率,初选出6个优良家系,果实长等现实增益为1.13%~78.65%。[结论]三花槭繁殖体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差异,主要受海拔和年均气温2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根据多性状综合评价初步选定P2产地和家系19、12、6、22、27、28为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花槭 果实性状 遗传变异 家系选择 产地选择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昌含笑优树子代测定及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丘作忠 王润辉 +5 位作者 郑会全 晏姝 韦如萍 胡德活 罗平峰 官思秀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九曲水林场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家系6a生试验林进行每木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形质性状中的冠幅在家系间达极显著水平(P〈...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九曲水林场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家系6a生试验林进行每木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形质性状中的冠幅在家系间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关分析表明: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存在正相关关系;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生长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形质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据多重比较结果,以材积为选择目标,以现实增益大于群体均值10%为选择标准,速生家系为帽子峰(混合家系)、南帽3、乐九7、乐九4、龙南6、龙南3、龙南2、龙南1和乐九3,现实增益介于14.85%~45.2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家系 遗传变异 现实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analysis on four stage SiGe HBT low noise amplifier 被引量:2
14
作者 井凯 Zhuang Yiqi +1 位作者 Li Zhenrong Lin Zhiyu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5年第3期358-363,共6页
Focusing on the linearity shortcoming on a bipolar low noise amplifier(LNA),a new 6 ~14GHz four stage SiGe HBT LNA is proposed.This amplifier adopts a method of gain allocation on multiple stages to avoid the limitati... Focusing on the linearity shortcoming on a bipolar low noise amplifier(LNA),a new 6 ~14GHz four stage SiGe HBT LNA is proposed.This amplifier adopts a method of gain allocation on multiple stages to avoid the limitation on linearity especially with the addition of negative gain on the third stage.To realize gain flatness,extra zero is introduced to compensate the gain roll-off formed by pole,and local shunt-shunt negative feedback is used to widen the bandwidth as well as optimize circuit' s noise.Simulated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in 6 ~14GHz,this circuit achieves noise figure(NF) less than 3dB,gain of 17.8dB(+0.2dB),input and output reflection parameters of less than- 10 dB,and the K factor is above 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pole-zero cancellation noise figure (NF) SiGe HBT BJT 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