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叶雪萍 林小红 林卓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0期52-53,共2页
目的:总结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住的行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82例患者当中共... 目的:总结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住的行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82例患者当中共有75例(91.46%)解剖后成功复位,治疗后期出现继发性高眼压症状的患者仅占2.44%(2/82),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2.68%(76/82)。结论: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可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气术 护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则红 崔会来 +1 位作者 孙则胜 王秀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气术 眼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辉 贾乃伟 +1 位作者 高景春 杨煜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单纯性黄斑孔者行玻璃体腔注气或玻璃体切除加注气术,合并其它部位裂孔者,先采用常规凝固方法将这些裂孔封闭,再行玻璃体腔气体注入。结果 63例64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单纯性黄斑孔者行玻璃体腔注气或玻璃体切除加注气术,合并其它部位裂孔者,先采用常规凝固方法将这些裂孔封闭,再行玻璃体腔气体注入。结果 63例64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6眼黄斑孔闭合,治愈率87.5%。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46眼(71.8%)。结论 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能使大部分病例(87.5%)获得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腔注气术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4
作者 赵秀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7期1659-1660,共2页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玻璃体注气术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效果...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玻璃体注气术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和排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缩短排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气术 护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后巩膜外加压联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5
作者 张晓承 《黔南科技》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改进后巩膜外加压联玻璃体腔注气术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疗效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2例
6
作者 吴敬明 周瑾 马瑛娜 《沈阳部队医药》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较少见,治疗困难。1995~1997年我院共收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2例,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12只眼)中,男8例,女4例。年龄13~60岁。右眼7例,左眼5例。高度近视5例,外...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较少见,治疗困难。1995~1997年我院共收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2例,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12只眼)中,男8例,女4例。年龄13~60岁。右眼7例,左眼5例。高度近视5例,外伤2例,高度近视合并外伤1例,原因不明4例。病程1周~1.5年,多数在3个月以内。单纯黄斑裂孔9例,合并周边裂孔及变性3例。黄斑裂孔多为圆型、椭圆型,大小为1/4~1/2 PD(视盘直径),裂孔均为红色。视网膜脱离1~2个象限9例,3个象限2例,4个象限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气术 治疗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后巩膜加固术后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的研究
7
作者 许文俊 李元元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因病理性近视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1个月仍存在持续性黄斑...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因病理性近视黄斑部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后1个月仍存在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脱离者26例(26只眼),其中5例(5只眼)伴板层黄斑裂孔。给予患眼进行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观察患者黄斑部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眼轴长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玻璃体腔注气术后6个月,共23只眼黄斑部视网膜脱离复位,复位率88.46%,复位效果较好。玻璃体腔注气术前患者眼轴长度短于后巩膜加固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气术后6个月患者眼轴长度长于玻璃体腔注气术前,但短于后巩膜加固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气术后6个月,共观察有22只眼BCVA提高,4只眼视力较差,术前术后视力无变化。与玻璃体腔注气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BCVA均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气术对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后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脱离未复位的治疗效果显著,复位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脱离 病理性近视 玻璃体腔注气术 后巩膜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体位护理观察
8
作者 王慕晨 魏梦琪 解雨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7-0190,共4页
观察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体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的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62例(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与体位护理的观察组(31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 观察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体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的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62例(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与体位护理的观察组(31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改善好,黄斑中心凹厚度小,盘周神经纤维厚度小,心理健康水平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舒适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的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体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 黄斑孔视网膜脱离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体位护理 被引量:37
9
作者 赖小玲 陈汉梅 +1 位作者 黄爱明 陆少庄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53-754,共2页
关键词 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腔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后继发青光眼2例
10
作者 赖晓娟 陈平 姜兴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1023-1024,共2页
例1患者男性,64岁,因"右眼胀痛伴头痛7+小时"于2016年7月17日入我院。既往:2016年6月29日入我院,诊断: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视网膜脱离;7月1日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7月5日行右眼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视网膜激光... 例1患者男性,64岁,因"右眼胀痛伴头痛7+小时"于2016年7月17日入我院。既往:2016年6月29日入我院,诊断: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视网膜脱离;7月1日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7月5日行右眼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气术,气体为全氟丙烷(C3F8)。出院时右眼眼压15 mmHg。7月17日入院查体:右眼视力光感,光定位不准,左眼视力0.12,不能矫正,右眼角膜水肿混浊,前房轴深2个角膜厚度(CT),房闪弱(+),瞳孔圆,直径约5 mm,虹膜与晶状体囊袋广泛粘连,晶状体缺如,晶状体后囊隐约可见,其后窥不清。眼压:右眼T+2,左眼19 mmHg。再次入院后予以药物降眼压、抗炎、散瞳治疗,俯卧位休息。入院8 h后患者仍觉眼胀头痛,眼压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气术 玻璃体切割 无晶状体眼 继发青光眼 右眼视网膜脱离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视网膜激光光凝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后体位护理
11
作者 薛燕雄 蔡敏玲 《医学文选》 2000年第6期985-986,共2页
关键词 玻璃体腔 体位护理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井字型头架在玻璃体注气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冬兰 赖小玲 +1 位作者 李桂荣 黄朝辉 《现代护理》 2002年第8期578-579,共2页
目的 探讨自制井字型头架 (简称井字头架 )在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抽查 2 6例 (2 6 )眼 ,采用国产全氟丙烷 (PerfluoroPropane ,C3 F8)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术后使用井字头架... 目的 探讨自制井字型头架 (简称井字头架 )在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抽查 2 6例 (2 6 )眼 ,采用国产全氟丙烷 (PerfluoroPropane ,C3 F8)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术后使用井字头架加强体位护理。结果 视网膜复位 2 4眼 (92 .3%)视力提高 2 1眼 (80 .8%)。结论 自制井字型头架 ,应用于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术后护理 ,病人配合良好 ,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井字型头架 玻璃体腔注气术 体位护理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的护理
13
作者 李梅 《青海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有效的护理方法,并为今后护理此类患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对40例(4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复位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惰性气体C3F8(全氟化碳)术前后积累的护理经验及技巧。结果:...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有效的护理方法,并为今后护理此类患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对40例(4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复位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惰性气体C3F8(全氟化碳)术前后积累的护理经验及技巧。结果:本组40例患者22例痊愈出院,18例好转出院,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加强复位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患者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及耐心、细致的康复指导,可增强患者视网膜复位的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复位 玻璃体腔注气术护理
原文传递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
14
作者 吴惠霞 《甘肃医药》 2013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评估,为临床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简明心境量表(POMS)对31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患者在其手术前、手术后5~...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评估,为临床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简明心境量表(POMS)对31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内注气术患者在其手术前、手术后5~7天及出院前进行3次评估和分析。结果:患者出院前紧张-焦虑的分数比术前和术后明显降低;抑郁-沮丧的分数比手术后明显降低;手术后疲乏-迟钝的分数比手术前和出院前显著增高。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 简明心境量表 护理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理念指导下改良型俯卧位面部支具在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应用
15
作者 许博 鹿晓贝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5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讨循证理念指导下改良型俯卧位面部支具在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的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目的探讨循证理念指导下改良型俯卧位面部支具在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玻璃体腔内注气术的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55例)和研究组(循证理念指导下改良型俯卧位面部支具护理干预,55例),时长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简化版舒适状况量表(GCQ)]、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1周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精神舒适度GCQ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的水平,且研究组的PSQI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55%)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82%)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黄斑孔视网膜脱离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后,采取循证理念指导下改良型俯卧位面部支具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俯卧位面部支具 循证理念 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
原文传递
视网膜术后多功能康复车在眼科玻璃体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敏 胡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术后多功能康复车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国产全氟丙烷或者硅油注入玻璃体腔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用视网膜术后多功能康复车协助患... 目的探讨视网膜术后多功能康复车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国产全氟丙烷或者硅油注入玻璃体腔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用视网膜术后多功能康复车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低头坐位,辅以音乐疗法。对照组则用马蹄垫或软枕协助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比较两组术后患者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每天低头坐位时间,眼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心理感觉,护理满意度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车帮助患者采取被迫体位,患者配合良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后多功能康复车 玻璃体腔(油)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局限性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闫媛媛 丁小燕 +2 位作者 李加青 夏侯梨 王世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全氟丙烷(C3F8)填充术治疗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术后并发症,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6例(26只眼)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3F8气体治疗。术中巩膜外冷凝裂孔位置... 目的探讨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全氟丙烷(C3F8)填充术治疗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术后并发症,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6例(26只眼)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C3F8气体治疗。术中巩膜外冷凝裂孔位置,颞上或鼻上睫状体扁平部进针,注入浓度50%-100%长效气体C,F。约0.3-0.8ml,指测眼压正常,光感明确。术后保持面向下体位1周以上。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内6例发生高眼压;4例发生玻璃体混浊,其中3例1月后视网膜再次脱离,3例中2例为视网膜前增殖;16例发生晶状体可逆性混浊。结论巩膜外冷凝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单纯上方裂孔视网膜脱离操作简单,适用于局限性裂孑L视网膜脱离的病人,但应重视这种手术方式的局限性,严格把握其适应证,避免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外冷凝 玻璃体腔注气术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18
作者 石春和 贡亦清 孙建新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24期2651-2652,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52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其中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2例,黄斑裂孔合并有其它裂孔的视网膜脱离30例,分别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术,巩膜环扎... 目的:探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52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其中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2例,黄斑裂孔合并有其它裂孔的视网膜脱离30例,分别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术,巩膜环扎放液注气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治愈率为90.9%,黄斑裂孔合并有其它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治愈率为90.0%,两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治疗 外科手 玻璃体腔注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安良宝 王卓实 +1 位作者 王海波 何伟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对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行最小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2例3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手术后随诊9~12个月,以... 目的:探讨对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行最小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合并白内障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2例3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手术后随诊9~12个月,以视网膜复位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多焦ERG、术后并发症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结果:黄斑裂孔闭合率96.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为93.8%;多焦ERG显示术后9个月中央峰较术前明显恢复。结论:对于合并白内障,并且不存在玻璃体及增殖膜牵引的黄斑裂孔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操作简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超声乳化 玻璃体腔注气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11例
20
作者 雷春灵 朱赛林 赵晔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探讨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11例216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39眼,巩膜环扎和/或外垫压联合注气术118眼,玻璃体切割环扎注气术36眼,玻璃体切割环扎注油术23眼。结果 216眼中... 目的 探讨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11例216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39眼,巩膜环扎和/或外垫压联合注气术118眼,玻璃体切割环扎注气术36眼,玻璃体切割环扎注油术23眼。结果 216眼中1次手术后29眼视网膜未复位,经2-3次手术后仍有9眼视网膜未复位。视力提高151眼(69.9%),不变50眼(23.2%),退步15眼(6.9%)。结论 对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根据其是否并发周边裂孔、黄斑前膜、PVR及视网膜脱离的范围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方式 选择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 玻璃体切割环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