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与实践区别的相对性
1
作者 石阔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
我国哲学界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人改造外部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种观点既不能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有效地解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说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统一。实践应当包括人的一切活动,它由人的物质... 我国哲学界把实践仅仅理解为人改造外部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种观点既不能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有效地解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说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统一。实践应当包括人的一切活动,它由人的物质性活动、感性认识活动和理性思维活动三部分组成。理论和实践的区别不在于物质性活动和精神性活动的不同,而在于认识和被认识,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因此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性实践 精神性实践 理论的实践 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敏 肖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共1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缘起,同时也为农业组织合作发展提供客观性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合作组织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写作知识理论化和实践化的平衡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黎明 《江苏教育》 2016年第41期7-8,10,共3页
任何一门课程及其教学都不能脱离知识而存在。知识是课程理解的核心,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课程理解比提高教学技能更为重要,因为课程理解影响教学技能的学习与发挥。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我们不应该去质疑知识对于教学的作用,而应该去讨论教... 任何一门课程及其教学都不能脱离知识而存在。知识是课程理解的核心,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课程理解比提高教学技能更为重要,因为课程理解影响教学技能的学习与发挥。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我们不应该去质疑知识对于教学的作用,而应该去讨论教学中知识的构成与形态,区分教师所需要的写作知识和学生所需要的写作知识,追求实践知识的理论化和理论知识的实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知识 课程理解 实践知识的理论 理论知识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中新成员的困境、突围与适应——唐诗《新嫁娘词》(其三)的实践理论视角分析
4
作者 周福岩 刁长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由诗人王建创作的《新嫁娘词》(其三),形象地再现了一位新婚女子以巧妙方法通过夫家新婚考验的故事。作为夫家"新成员",新娘子面对新环境,积极寻求改变、适应与突围。而由这首诗展开设想,诗中的"新嫁娘"可以看作是... 由诗人王建创作的《新嫁娘词》(其三),形象地再现了一位新婚女子以巧妙方法通过夫家新婚考验的故事。作为夫家"新成员",新娘子面对新环境,积极寻求改变、适应与突围。而由这首诗展开设想,诗中的"新嫁娘"可以看作是所有"新成员"的象征。本文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分析视角,分析新成员融入陌生群体时面临的问题及他们寻求出路的方式,并尝试探索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改变与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嫁娘词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个人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农业合作理论的思想本质及其时代价值探析——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剧凤书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2,共1页
农业合作理论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列宁的丰富发展,最后在中国得以实践及创新。该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历史实践表明,初期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复苏、稳定了苏俄经济,还进一步... 农业合作理论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列宁的丰富发展,最后在中国得以实践及创新。该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历史实践表明,初期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复苏、稳定了苏俄经济,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为苏俄走农业反哺工业、农业集体化的道路积累了实战经验,这对早日实现工业现代化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理论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马克思主义 思想本质 价值探析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崔海波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共1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并迅速组织农民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满足农业合作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力提升,又提出了"人民公社化运动&quo...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并迅速组织农民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满足农业合作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力提升,又提出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自改革开放后,党中央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提高农村生产力,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指农业生产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领导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产模式 哲学视阈
原文传递
《转轨的实践模式和理论范式》内容简介 被引量:1
7
作者 前津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4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转轨的实践模式和理论范式》 中国 经济发展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不会走在理论的前面——评《转轨的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
8
作者 前津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47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在成都举办的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是中国经济理论界第一次研讨转轨经济问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在那次会上,王振中教授高度赞赏了丁任重教授提出的有关转轨是改革还是改变的尖锐问题,
关键词 《转轨的实践模式与理论范式》 中国 书评 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型教学法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课堂的实践
9
作者 宋志华 《神州》 201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在20世纪70年代的语言教学中,逐渐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多的语言课堂把特定的教学内容和语言结合起来,在内容中学习语言,这种趋势逐渐发展成为内容型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内容教学法(CBI)指第二语言教学... 在20世纪70年代的语言教学中,逐渐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多的语言课堂把特定的教学内容和语言结合起来,在内容中学习语言,这种趋势逐渐发展成为内容型教学法(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内容教学法(CBI)指第二语言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围绕学生要获得的内容或信息来组织教学,而不是围绕语言学本身或其他形式的大纲来组织教学。本文主要介绍了内容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从背景介绍、课程理论、案例分析以及对内容教学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对内容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型教学法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课堂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10
作者 张文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设计理论既有系统化的特点,也有个体案例集合的一面。在教学中,围绕着这些特点,设计理论教学进行着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将抽象的理论形态融入生动的实例状态,另一方面是将理论形态转变为具体的设计实践。它们最终汇聚于一点:理论内... 设计理论既有系统化的特点,也有个体案例集合的一面。在教学中,围绕着这些特点,设计理论教学进行着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将抽象的理论形态融入生动的实例状态,另一方面是将理论形态转变为具体的设计实践。它们最终汇聚于一点:理论内化为人的设计意识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论与实例 理论的实践 知识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教育和修辞式设计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保罗-阿兰.约翰逊 许亦农 《世界建筑》 2009年第2期109-117,共9页
这篇文章的论点是,设计课程从根本上讲是在设计工作的构想和试验以及对其结果检验和评价等方面全面训练学生;职业生涯错综复杂的要求则是第二位的,由职业本身去控制和检测。这是持整体论观点的教育者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的设计工作者的... 这篇文章的论点是,设计课程从根本上讲是在设计工作的构想和试验以及对其结果检验和评价等方面全面训练学生;职业生涯错综复杂的要求则是第二位的,由职业本身去控制和检测。这是持整体论观点的教育者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的设计工作者的看法则相反,他们认为设计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传授他们各种能力,技术知识和实际胜任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可以马上就业;设计上捉摸不定的各种要求却是第二位的,通过时间、经验和运气而获得。这篇文章坚持认为设计工作是一个修辞式和诠释性的过程,因此总是需要承认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相互契合并为之提供条件。设计课程需要彻底授权给学生——获取自信、增强自我修养、培养想像和创造能力,以及促进思维的丰富性和行动的敏捷性。文中既提供了设计工作作为一种修辞式实践的例子,也举出了与运用语言文字并行的、作为劝说模式的绘图所起的角色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育 设计课程 修辞式实践 解释学 理论赋予活力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创业培训的取向转换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法权 《焦作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农民创业培训有必要向“实践的理论化”取向转变,打破实质上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对立,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农民浸润于创业实践现场而自主构建理论、获取职场经验,在创业实践中反思创业行为,构建主体间两两互动的关系网络。
关键词 农民创业培训 理论的实践 实践理论 创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实践理论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立群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3,共9页
马克思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哲学有着内在的继承、超越关系。马克思以“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三个范畴转换了“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传统的基本范式,开创了“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它以“... 马克思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哲学有着内在的继承、超越关系。马克思以“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三个范畴转换了“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传统的基本范式,开创了“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它以“劳动”作为普遍实践的原型,把传统实践哲学当作非人活动的劳动提升为人类普遍的本质活动,赋予劳动阶级以一种普遍的实践主体性,使实践不再是一种“精英”主义的贵族活动;把实践由伦理政治领域转换到人类活动的基础层面——社会领域,拓展了实践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用社会解放代替了传统实践哲学狭隘的政治解放,使实践理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与传统的“实践-政治共同体-人的政治本质-政治革命-政治解放”不同,马克思构建了“劳动(实践)-社会共同体-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革命-人类解放”的全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 “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 “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
原文传递
虚实结合 动静相辅──《从海信广场的实践看市场细分化理论》赏析
14
作者 汪君 丁一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从海信广场的实践看市场细分化理论 经济理论节目 广播事业 节目制作 题材选择 山东
原文传递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质的差别? 被引量:42
15
作者 刘叶深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33,共14页
国内对法律原则的研究模式大量援引德沃金的相关理论,却没能突出德沃金的一个重要定性: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存在质的差别。在这种一般模式之外,国内外学者在抽象程度之别、实定性之别、形式原则之别、理由类型之别等方面试图实现对法律... 国内对法律原则的研究模式大量援引德沃金的相关理论,却没能突出德沃金的一个重要定性: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存在质的差别。在这种一般模式之外,国内外学者在抽象程度之别、实定性之别、形式原则之别、理由类型之别等方面试图实现对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质的差别"的建构。但是,这要么不符合德沃金的基本论述,要么无法实现德沃金的理论目标——挑战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概念理论。本文尝试提出一种解读:放弃分类学模式,不把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看作两种规范类型,而将其看作两种不同的规则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原则 法律的概念 规则的实践理论 规范性规则 客观道德
原文传递
列宁:领袖风采·学者襟怀·战士本色
16
作者 韦建桦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2020年4月2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兼具领袖风采、学者襟怀、战士本色的伟人。我们纪念列宁,是因为我们热爱并坚信他所揭示的科学真理,捍卫并光大他所开创的千秋伟业;我们缅怀列宁,是因... 2020年4月2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兼具领袖风采、学者襟怀、战士本色的伟人。我们纪念列宁,是因为我们热爱并坚信他所揭示的科学真理,捍卫并光大他所开创的千秋伟业;我们缅怀列宁,是因为我们崇仰他所诠释的人生真谛,向往他所体现的人生价值。本文作为《列宁画传》纪念版序言,周详地回顾了列宁的人生轨迹和革命实践,深刻地阐明了列宁的辉煌勋业和伟大贡献,完整地论述了列宁的理论成就和思想建树,特别是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同时具体地诠释了列宁在理论研究中显现的鲜明特色,即实践品格、创新锐气和战斗风骨。作者还以丰富确凿的史实和饱含深情的笔触,生动地描述了列宁的人格魅力,包括他那坚如磐石的信念、万难不屈的意志、真诚笃厚的品性和高洁旷达的情怀,从而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可敬可信、可爱可亲而又鲜为人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形象,这将促使我们从列宁的著作和风范中更加切近地感受真理的力量和理想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诞辰150周年 列宁的实践经历、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 经典著作编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