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瓯江流域温州段传统大木作定位体系解析
1
作者 金子颖 张玉瑜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9期119-121,共3页
因气候地理条件、文化社会背景等差异,不同匠派支撑传统大木作营造的定位体系不尽相同;而大木匠师对建筑定位的一致认知,是地域性营造技艺的一部分,亦是木匠团队合力开展营造活动的前提。本文通过访谈瓯江流域温州段大木匠师与调研实际... 因气候地理条件、文化社会背景等差异,不同匠派支撑传统大木作营造的定位体系不尽相同;而大木匠师对建筑定位的一致认知,是地域性营造技艺的一部分,亦是木匠团队合力开展营造活动的前提。本文通过访谈瓯江流域温州段大木匠师与调研实际的大木营造活动,归纳出当地大木匠派不成文的传统大木作定位认知依据柱网定方向、朝中(心)定方位2个原则,分为递进的空间定位、构件定位、榫卯定位3个层级。这种精确至榫卯方位的定位体系,在不使用工作图件的情况下,仅通过构件的不同名称及名称的书写方式,便能使成百甚至上千处榫卯有序交接,组装成一栋完整的大木构架。可以看出,瓯江流域温州段的传统大木作定位体系是大木匠师在长期实践中凝练的营造经验,是地域性传统建筑营造秩序与智慧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大木作 空间概念 构件榫卯定位 温州地区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忠禹 贾洋海 +3 位作者 李华斌 李健 毛伟华 牛振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2期4-7,共4页
开发利用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土地可缓解浙江省土地供给紧张的状况,然而该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抗蚀性差,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属于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的浙江省丽水市石牛水文站石牛坡面径流场设立原状小区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小区、植... 开发利用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土地可缓解浙江省土地供给紧张的状况,然而该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抗蚀性差,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属于瓯江流域低丘缓坡区的浙江省丽水市石牛水文站石牛坡面径流场设立原状小区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小区、植物措施小区、临时措施小区、综合防护措施小区5个径流小区,以实地试验的方式对比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的水土流失防护效果,结果表明:(1)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植物、综合防护措施的径流小区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了78.24%、98.58%、83.11%,而采取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径流小区土壤流失量增加了11.21%;(2)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可有效减少土壤流失量,其中植物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最好,而临时措施的控制效果不佳,甚至会造成土壤流失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低丘缓坡区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卫星降水数据在瓯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开宇 张磊磊 +3 位作者 康颖 张建云 刘光保 沈小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9,共5页
为利用卫星降水数据开展流域水文模拟预报,基于瓯江流域内94个雨量站1998~2013年逐日降雨量数据,分析了多源卫星降水数据(TMPA、RT、CMORPH和PERSIANN)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ERSIANN数据精度最低,其次为CMORPH和RT,TMPA数据精... 为利用卫星降水数据开展流域水文模拟预报,基于瓯江流域内94个雨量站1998~2013年逐日降雨量数据,分析了多源卫星降水数据(TMPA、RT、CMORPH和PERSIANN)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ERSIANN数据精度最低,其次为CMORPH和RT,TMPA数据精度最高,其中PERSIANN和CMORPH数据低估了实际降水量,而RT和TMPA略高估了降水量;梅汛期和非汛期的精度高于台汛期,月时间尺度降水量的精度高于日时间尺度。各卫星降水数据中,TMPA和RT数据在中雨级别下精度最高,对小雨和大雨级别的降水分别存在低估和高估现象,而PERSIANN和CMORPH数据对所有量级下的降水均存在低估现象;随着雨量的增加,卫星降水的误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流域 多源卫星降水数据 TMPA RT CMORPH PERSIANN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水生植物多样性与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金旺 邹颖颖 于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4-1197,共14页
根据2010—2013年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瓯江流域的水生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生态位。结果表明:1瓯江流域有水生高等植物181种(含亚种、变种),隶属于41科78属,属的分布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总属数43.59%,热带性质的属发育较温带... 根据2010—2013年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了瓯江流域的水生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生态位。结果表明:1瓯江流域有水生高等植物181种(含亚种、变种),隶属于41科78属,属的分布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占总属数43.59%,热带性质的属发育较温带性质充分。230个临时样地划分了河流、沼泽、农田、沟渠、池塘、洪泛湿地等6类生境类型,单位面积物种数以洪泛湿地最高0.09 ind./m2,其次是沼泽生境0.07 ind./m2;农田和池塘生境物种多样性随流域高程降低逐渐升高,其余生境物种多样性以中游最高;优势种生活型以挺水、漂浮植物为主,沉水植物、浮叶植物重要值较低;3挺水植物生态位宽度普遍高于其他生活型,沉水、浮叶植物生态位宽度普遍较低;相同生活型植物生态位重叠以漂浮植物间最高,以沉水植物间最低;不同生活型植物生态位重叠以挺水—浮叶植物间最高,以沉水—漂浮植物间最低;生态型多样的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态位宽度较大,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重叠高,由此推测喜旱莲子草可能引起瓯江流域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导致乡土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温州段)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比率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翁智雄 程翠云 +2 位作者 章翼 葛察忠 田昆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4-190,195,共8页
水污染物具有迁移转化和空间异质的特点,上下游排污主体的排污权交易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交易比率问题的研究有限,多维度的探讨仍然不足。论文以瓯江流域(温州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域分区、水环境功能区... 水污染物具有迁移转化和空间异质的特点,上下游排污主体的排污权交易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交易比率问题的研究有限,多维度的探讨仍然不足。论文以瓯江流域(温州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域分区、水环境功能区、经济发展水平三种方法,分别研究瓯江流域(温州段)的排污权交易比率以及排污权指标的区域调节问题。研究认为,流域分区方法以地形等为划分依据,根据分区上下游关系确定交易比率,计算结果精准,但所需的信息量较大、计算过程较复杂,且行政区划与流域分区不一致的问题无法解决,更适用于流域地形单一或排污权管理制度完善的地区。水环境功能区方法按污染因子浓度要求设计交易比率,方法简单易行,但精确度不高,适用于水环境功能区分布均匀的区域。由于许多情况下无法以交易比率实现精细化管理排污权指标,论文提出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利用专项资金,推进排污权指标的区域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热点问题 交易比率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瓯江流域鼋的分布和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辉清 马小梅 +1 位作者 葛亚非 洪流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鼋 (PelochelyscantoriiGray ,186 4)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浙江省内基本均有分布 ,目前仅发现于瓯江流域 ,但也数量不多 ,濒临灭绝。本文以瓯江流域近期鼋资源的分布、繁殖和产卵场等进行调查 。
关键词 瓯江流域 繁殖 保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BD修复的SRTM DEM的1∶250000水系自动更新——以浙江省瓯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云婷 葛莹 +1 位作者 钟敏 毛鹏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10期39-43,49,共6页
以浙江省瓯江流域为例,基于SWBD修复的SRTM DEM数据,采用Arc Hydro Tools水文分析工具自动提取瓯江水系,并分地貌、分河流等级地定量评价水系数据精度,开展1∶250 000水系自动更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SWBD修复的SRTM DEM的空白区... 以浙江省瓯江流域为例,基于SWBD修复的SRTM DEM数据,采用Arc Hydro Tools水文分析工具自动提取瓯江水系,并分地貌、分河流等级地定量评价水系数据精度,开展1∶250 000水系自动更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SWBD修复的SRTM DEM的空白区域面积为54.78 km2,有效地弥补了SRTM DEM的数据缺失,进而提高了水系提取的准确度和精度;2与1∶250 000水系数据相比,基于SWBD修复后的SRTM DEM,在小起伏山、中起伏低山、低海拔丘陵上提取的水系数据精度高于其他地貌,而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的精度又高于三级支流;3以资源三号卫星ZY-3遥感影像为参照,从水系上采集同名点反复比较点位精度后发现,利用SRTM DEM提取的水系符合制图规范和测绘内业规范(限差1 mm),可以满足1∶250 000水系自动更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 DEM SWBD 水系自动更新 ARC HYDRO Tools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洪减灾治理中的非工程措施——以瓯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覃琼霞 黄笛 《水利经济》 2010年第1期8-10,40,共4页
通过对瓯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与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应在采取工程措施修建各种水利工程的同时,积极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管理系统、应急预案和防汛队伍建设,健... 通过对瓯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与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应在采取工程措施修建各种水利工程的同时,积极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管理系统、应急预案和防汛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加强洪灾风险管理;加速防洪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群众性防洪减灾制度,做好水利法规和防洪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洪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防洪减灾工作,达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减灾 防洪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瓯江流域古城山水风景系统构建特征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叶可陌 李雄 《风景园林》 2020年第7期114-120,共7页
丽水瓯江流域8座古城的风景营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梳理地区古城选址与原初山水环境的关系,并依据“平原望山”“盆地据山”“丘陵嵌山”“河谷依山”4种山水基底类型分析经人工干预优化的区域水系统... 丽水瓯江流域8座古城的风景营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梳理地区古城选址与原初山水环境的关系,并依据“平原望山”“盆地据山”“丘陵嵌山”“河谷依山”4种山水基底类型分析经人工干预优化的区域水系统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从城山一体的城市空间、因山而为的风景集群、四围寻胜的风景序列和眺望揽胜的风景标识4方面解析各城风景营建的特征。以此对地区古城山水风景系统的构建特征进行整体性的探讨,对指引当代浙、闽山地地区的城市山水人居环境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丽水瓯江流域 古城 构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和CA-Markov模型的瓯江流域“水资源-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月娇 董增川 +4 位作者 李琼 郑大成 刘彪 朱圣男 刘宇鹏 《水利经济》 2023年第3期29-33,50,124,共7页
为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瓯江流域生境质量,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生态”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瓯江流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瓯江流域内以高生境质量区为主,但生... 为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瓯江流域生境质量,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生态”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瓯江流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瓯江流域内以高生境质量区为主,但生境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2030年下降幅度将进一步增加;流域内高生境质量区集中于西南侧,低生境质量区主要在温州龙湾区以及丽水市市中心附近;“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建设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向好发展,水资源子系统的建设状况是影响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科学引导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三方面改进措施,以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社会-生态”耦合系统 生境质量 协调发展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温州段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
11
作者 李赞 文小兰 +1 位作者 梁勤欧 张凯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为了探究流域内地形复杂多样但社会经济发达区域聚落空间网络的演变特征,选取瓯江流域温州段为研究区,首先构建了该区域聚落空间网络,并选取度、聚集系数、局部重要性等评价指标,研究了实验区2000—2020年的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然... 为了探究流域内地形复杂多样但社会经济发达区域聚落空间网络的演变特征,选取瓯江流域温州段为研究区,首先构建了该区域聚落空间网络,并选取度、聚集系数、局部重要性等评价指标,研究了实验区2000—2020年的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然后,通过构建经济空间网络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瓯江流域温州段聚落空间网络特征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温州聚落空间网络联系紧密;2)研究时段前10年网络结构变化较后10年大;3)温州聚落发展不平衡,瓯江南岸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大且持续增长等;4)地形和经济水平是温州聚落空间网络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势低平、经济发达地区聚落集中分布且中心性强.最终得到温州聚落空间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变与地形、水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等密切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流域温州段 聚落空间网络 网络结构特征 城镇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山区中小河流设计暴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亚一 孙英军 +1 位作者 耿芳 张琳雅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4期83-85,94,共4页
对大部分山区中小流域来说,设计洪水需要通过设计暴雨推求。浙江省最近一次设计暴雨研究成果是2003年编制刊布的《浙江省短历时暴雨》,暴雨时间序列分析截至2000年,距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文章选取浙江省瓯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暴雨系... 对大部分山区中小流域来说,设计洪水需要通过设计暴雨推求。浙江省最近一次设计暴雨研究成果是2003年编制刊布的《浙江省短历时暴雨》,暴雨时间序列分析截至2000年,距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文章选取浙江省瓯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暴雨系列延长至2020年,通过设计点暴雨计算,分析流域短历时暴雨变化情况,发现大部分时段暴雨均值有增大趋势。研究还选取了面积为50~200km2的山区中小河流进行设计暴雨分析计算,为设计洪水推求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中小河流 设计暴雨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感潮河段潮位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晨澄 杨友健 白直旭 《陕西水利》 2022年第7期1-5,11,共6页
感潮河段受上游径流和外海潮汐作用,在上游洪水和下游潮水的双重影响下,其潮位变化趋势复杂。基于温州站和龙湾站的日潮位数据集和年潮位数据集从1970年~2019年进行潮位变化趋势分析,使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MK)法、Theil-Sen med... 感潮河段受上游径流和外海潮汐作用,在上游洪水和下游潮水的双重影响下,其潮位变化趋势复杂。基于温州站和龙湾站的日潮位数据集和年潮位数据集从1970年~2019年进行潮位变化趋势分析,使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MK)法、Theil-Sen median法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市区所临河段的高-高潮位由海面潮位控制,受上游径流影响小,对水位升高影响有限;受洪水和潮位叠加影响,低-低潮位的升高会影响温州市区内涝排泄,以上结果有助于瓯江流域对台风、洪水等水文灾害的预警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潮位变化 MANN-KENDALL法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流域石牛坡面径流场水土保持监测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方红 吴刚 +2 位作者 孙英军 陈拓嘉 卢超 《中国科技信息》 2021年第10期88-89,10,共3页
水土资源的流失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研究成为当前重要课题。文章对瓯江流域石牛坡面径流场的监测内容、数据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应用前景及推广措施,为提升水土保... 水土资源的流失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研究成为当前重要课题。文章对瓯江流域石牛坡面径流场的监测内容、数据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应用前景及推广措施,为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坡面径流 水土资源 推广措施 瓯江流域 监测内容 关键技术 数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丽水市一体化保护修复瓯江流域自然生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心怡 《浙江国土资源》 2023年第2期27-28,共2页
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会上,“中国山水工程”获评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并于2022年12月13日举行颁奖仪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这是“全... 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会上,“中国山水工程”获评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并于2022年12月13日举行颁奖仪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这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作为“中国山水工程”的典型案例成为颁奖宣传片的展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自然生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顺应自然 保护修复 宣传片 瓯江流域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治理瓯江流域 实现生态立市绿色兴市
16
作者 周业新 《浙江水利科技》 2001年第4期1-2,共2页
介绍了丽水瓯江流域水利工程治理及开发的规划 。
关键词 瓯江流域 综合治理 水利经济 水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瓯江流域水体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奕昕 李立湘 +3 位作者 吴鑫 周施阳 姚飞延 董好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0-1491,共12页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对生态系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以瓯江流域为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浙南诸河流域水体中6类35种抗生素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利用相关模型评估抗生素对生态和人体的健康风险,讨论抗生...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对生态系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以瓯江流域为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浙南诸河流域水体中6类35种抗生素浓度进行检测,分析抗生素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利用相关模型评估抗生素对生态和人体的健康风险,讨论抗生素的来源.结果表明,瓯江流域地表水20个采样点中4类12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分别是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林可酰胺类,总浓度为ND~1 018 ng·L^(-1).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是林可霉素,为90.48%,其次是磺胺吡啶,为38.10%.检出浓度平均值最大的3种抗生素分别是氧氟沙星(12.49 ng·L^(-1))、林可霉素(11.08 ng·L^(-1))和双氟沙星(7.38 ng·L^(-1)).流域内抗生素以点状污染为主,空间分异性较大,上游抗生素浓度平均值(54.39 ng·L^(-1))大于中下游浓度平均值(46.64 ng·L^(-1)),抗生素污染程度由上游至下游呈现出“上疏下密”的特点;上游污染主要来源为医疗和畜禽养殖业废水的排放,下游污染主要为人口活动密集和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所导致.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上游采样点H6具有最大的风险商值,其中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具有高风险水平,林可霉素具有中风险水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瓯江流域水体抗生素对人体健康无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浙南 瓯江流域 污染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利用ASTER GDEM提取瓯江流域水系及精度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莹 毛鹏宇 +2 位作者 李云婷 孟鑫 翟然 《测绘地理信息》 2015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Arc Hydro Tools软件以及GIS空间分析功能,以浙江省瓯江流域为例,基于ASTER GDEM开展水系自动提取研究,并分河流等级、分地貌、多指标地评价水系精度,探索1∶25万水系自动更新的可行性。
关键词 1∶25万水系自动更新 ASTER GDEM ARC HYDRO Tools软件 瓯江流域
原文传递
瓯江中上游生态径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骞 夏自强 +1 位作者 郭利丹 肖婷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分析了瓯江干支流上的圩仁、五里亭、沙湾三站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计算了三站的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及适宜生态径流过程,采用Tennant法的同期均值比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对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 分析了瓯江干支流上的圩仁、五里亭、沙湾三站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计算了三站的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及适宜生态径流过程,采用Tennant法的同期均值比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对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生态径流量更利于瓯江的生态保护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特征 生态径流 TENNANT法 径流变化特征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稻田精养瓯江彩鲤实用放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如卫 江锦坡 +1 位作者 黄富友 姚子亮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12期1-4,共4页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田鲤”,是瓯江流域颇具地方特色的淡水鱼类。该鱼陛情温和、生长快速、营养丰富、体色优美,兼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据史料考证,瓯江彩鲤在浙西山区已有1200多年的养殖历史。有关该鱼的生物学、遗传学、...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田鲤”,是瓯江流域颇具地方特色的淡水鱼类。该鱼陛情温和、生长快速、营养丰富、体色优美,兼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据史料考证,瓯江彩鲤在浙西山区已有1200多年的养殖历史。有关该鱼的生物学、遗传学、营养学及其池塘饲养技术等项内容已有程度不等的研究,自发性的散户放养也在当地由来已久嘲,但迄今少见有关山区稻田精养瓯江彩鲤放养模式的专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鲤 放养模式 山区稻田 精养 淡水鱼类 地方特色 瓯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